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苗君儒脫去了身上的日本軍服,和游勇慶站在婺源縣城西邊的山頂上,鳥瞰著整個城區。

  婺源縣城的城區是一個鞋底形狀的半島,東南北三面環水,唯獨西面靠山。城牆高有三丈,共有大小八座城門。那城牆乃南唐時期修建,已有千年之久,有的地方已經倒塌。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們並沒有從城門進去,而是直接由山上的城牆垮塌處進入縣城,拐過幾條街巷,來到離東門不遠的紫陽觀。

  這紫陽觀有近兩千年的歷史,相傳是漢代紫陽真人修煉成仙的地方。觀中有一眼龍泉井,井水甘洌。若逢春夏秋三季雨後天晴之時,便有彩虹從井中而出。理學家朱熹年幼時,曾於觀中小住,至今井邊有一石碑,碑上有朱熹親筆所書“虹井”二字。

  苗君儒抬頭看了看天色,見空中烏雲密布,顯得暗沉無比,好像要下雨了。明天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絕對會有一場大雨。

  兩人進了紫陽觀,苗君儒朝看門的老頭打了一個稽首,問道:“請問這兩天有龍虎山那邊的道長過來嗎?”

  那老頭上下打量了苗君儒,說道:“道長昨天傍晚才到,正與觀主談事,不見外客!”

  苗君儒高興道:“來了就好,麻煩你轉告道長,就說姓苗的到了!”

  那老頭轉身叫了一個年輕的道士過來,低聲吩咐了一番,那年輕道士轉身進去了。不一會兒,年輕道士出來,站在大殿前的台階上,朝苗君儒招了招手。

  年輕道士在前面帶路,繞過大殿,轉了幾道迴廊,來到一間偏室的門口,轉身說道:“兩位施主,道長就在裡面!”

  苗君儒推門進去,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一個道人,鶴髮童顏,眉宇間一副仙風道骨之氣,正是他認識的龍虎山天師府的張道玄。張道玄旁邊的椅子上,坐著一位穿道袍的老道士,估計就是紫陽觀的觀主了。

  張道玄微微一笑:“你終於來了!來來來,我給你介紹,這是紫陽觀的觀主,道號無塵。”

  苗君儒朝他們兩個人各打了一個稽首,說道:“我還擔心劉上校沒有把我請你來婺源的消息送到龍虎山!”

  張道玄笑道:“就算他沒有把你的消息傳給我,我也要來呀。無塵道兄早在半個月之前,就已經派人通知我了。今年乃逢天劫之數,應在婺源,我怎麼會不來呢?今天陰曆是二月初一,明天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只剩一天了!”

  苗君儒驚道:“張真人,你都知道了?”

  張道玄摸著鬍子笑道:“適逢天地異變,陰陽逆向之事,能逃得了我道家的法眼?只是這劫數之中,須得有人為之。雖說冥冥之中自有定數,苗教授,你豈不知人定勝天之理?”他拍了拍放在桌子上那件用布包著的東西,說道:“為了保住龍脈,我還請出了天師鐵劍!”

  苗君儒正為如何對付那日本白髮老者而犯愁,聽了張道玄的話,當時放下心來,說道:“能夠得到張真人的幫助,我就有九成的把握贏他們!”

  張道玄指著紫陽觀主無塵道長說道:“無塵道兄精通風水堪輿之術,他能助我們一臂之力!”

  苗君儒再次向紫陽觀主無塵道長稽首施禮,說道:“我這裡先謝過觀主了!”

  無塵道長微微頷首,說道:“我乃劫數中人,無須多言,今年天劫,倒成全了我的修行!”

  苗君儒說道:“真人方才稱觀主精通風水堪輿之術,我有一事請教!”

  無塵道長說道:“當年何半仙留下的童謠之中,田上草那三個字,指的就是你苗教授。苗教授乃貴人之相,有經天緯地之才,保家衛國之能。天劫之數中,苗教授乃主星之兆,我等自當輔之,有事但問無妨,談何請教之理?”

  苗君儒見無塵道長那麼謙虛,便拿出了隨身的那本《疑龍經》,將郭陰陽和他之間的事說了,接著問道:“若不想日本人找到龍脈,方法有很多種。可是郭陰陽為何要我幫日本人尋找呢?他還說,這本書上有玄機,可是我看了幾遍,都看不出玄機在哪裡!”

  張道玄聽了苗君儒講述與郭陰陽的事情之後,臉上儘是驚異之色,說道:“苗教授,我就知道你不是凡人,想不到居然有那樣的際遇!據我所知,那郭陰陽也非普通人,他畢生研究《疑龍經》與《撼龍經》,已深悟其精髓,只可惜被那日本老者壞了好事。如果他將畢生所學以陰陽二氣全部灌輸傳給你,你在風水堪輿上的造詣絕不低於無塵道兄,又怎麼會無法看出《疑龍經》上的玄機呢?”

  苗君儒苦笑道:“所以,我現在只是個半吊子!”

  無塵道長接過那本《疑龍經》,翻了幾頁,說道:“此乃原本佛香版《疑龍經》,乃道家至寶。《疑龍經》並非全為風水堪輿之術,乃內藏道家真元修煉之法,每篇取其中一句,即為修煉之術。第一篇中的那一句為行到中間陽氣聚,乃講解氣運丹田之功。第二篇中的那一句為請向正龍尋兩邊,乃是氣走陰陽任督二脈之理……”

  苗君儒不等無塵道長把話說完,問道:“觀主如何得知其中玄機?”

  無塵道長笑道:“我俗家姓何,乃南唐國師何公第四十七代孫,我何氏一門歷代研究風水堪輿之術。此《疑龍經》中的道家真元修煉之法,乃祖上所言傳。不過,照此法修煉,仍無法達到最高境界。我有一個伯父,自幼聰慧,陰陽六爻、八卦風水、堪輿之術一學即通。十二歲開始修煉道家真元。可惜也只能修個半仙之體,終脫不了凡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