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暗地喝一聲彩!這個李警官,真有辦法!冉總走了之後,我馬上潛進他的房間。房間裡掛著冉麗母親的大幅彩照,和冉麗有幾分相似,我無心細看。迅速從衣櫃裡找到了那個小盒子。

  那是個極其精緻的盒子,傳統方法製作的木盒與現代密碼鎖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上面的密碼全部是中文數字。我花費了十分鐘才打開密碼鎖,這讓我提心弔膽。

  打開盒子,裡面果然是張照片。上面是一男一女,兩人緊緊依偎在一起,一看就是情侶。男的是年輕時的冉總,女的卻不是冉麗的母親。為什麼這麼快就肯定?因為牆上有冉麗母親的照片,一個人經過歲月洗禮再怎麼變化也總是可以看出來的。盒子裡的照片明顯不是冉麗的母親。

  這是誰?照片上兩人穿的衣服以及環境一看就知道是在農村,兩人身後甚至還有一頭牛。照片上的女子也頗有幾分姿色,不過肯定和冉麗的母親不是一個級別的,顯得比較純樸。我翻過照片背後,上面寫了個梅字,這女子的名字?有了這些發現,我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了,我迅速把照片放進盒子,把盒子復原,放回原處。

  我剛把冉總房門關好,走到走廊盡頭,就看到一個傭人正往樓上走著。好險!傭人禮貌地和我打招呼,而我心裡有鬼,卻顯得不太自然。

  下樓之後,我快速出門鑽進車子裡。在冉家,傭人們和我也熟悉了,我做什麼都沒人問。我這才發現,我的手心裡全是汗。現在我在打這段文字的時候手指飛快,腦子裡想的全是當時的情景。就好像我手指飛快,當時的動作也可以加快似的,可見我多麼緊張。

  略微平靜下來之後,我開車迅速衝出郊區,來到一片小樹林邊停了下來。我分析了一下,照片上的女人看來和冉總關係密切,難道說冉總在進城之前就有女友,就是她?是姓梅,還是名字叫梅?把前後事情一聯繫,應該是兩人後來分手了,而且很大可能是冉總見異思遷,所以他一直懺悔說對不起她。但這和冉麗的情況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冉總認定了沒有辦法挽回了?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聯繫呢?冉總不肯說,看來只有找到這個女人問問了。

  可是過去這麼多年了,這個女人現在在什麼地方?從照片上看,兩人極有可能是同村人,那樣的話範圍就小得多了,找起來應該不費吹灰之力。

  我決定馬上行動。我還記得那堆資料里有冉總老家的地址,幸好我把資料帶來了,藏在車裡。我找出資料看了看,那是本市的一個農村,比較偏僻,現在交通發達,道路通暢,應該不難找。我翻出地圖看了看,大體確定了路線,然後飛速趕往那個小村子。

  經過了大約兩個多小時的顛簸,我找到了冉總的老家。那是一個小山村,環境很不錯,山清水秀。就是路不大好走,我懷疑這裡能不能又手機信號,掏出手機來一看,果然信號很微弱,時有時無。我在心裡擬好了計劃,決定冒充記者,反正正規的記者證我也有。

  把車子停在村里一條看起來相對寬闊的路邊,我下了車。遠處跑了幾個小孩,一邊跑一邊叫。來到了離我3-4米遠的地方卻再不肯向前了,一個個好奇地看著我的車。(他們對我當然不會有什麼興趣)後邊的大人還喊了孩子們一聲,但孩子們絲毫不加理會。

  看到這幫可愛的小傢伙,我想起了我的童年。不過現在顯然不是我寫回憶錄的時候,我對這幫小傢伙說:“你們家大人呢?”

  孩子們一個個羞怯地笑而不語。其中一個孩子伸手向後一指,我看到一個中年婦女向這邊走了過來。那個孩子看起來也就8歲左右,他的母親看起來卻像有40了。在農村,由於長期的勞作,風吹日曬,山里人也不怎麼講究,所以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大。

  那婦女走過後先是警惕地看了我一眼,接著就要領著孩子走。我見狀連忙喊道:“你好,大姐。”那婦女聽到我喊,回過頭來,小心地問了一句:“什麼事?”

  我道:“我是來找村支書的,我是城裡的記者。”

  婦女一聽我是記者,臉上的表情馬上放輕鬆了,接著她給我指點了書記的家。我道了聲謝,就順她指的方向走去。

  我為什麼找書記呢?一是因為我現在的身份是記者,找書記了解情況合情合理。二是這種山村的書記一般都是年齡比較大的人來擔任,知道的事情相對來說更多一點。

  不一會兒,我來到了書記家門口。

  ☆、第七章 轉折

  書記家看起來和普通人家沒什麼兩樣,不像靠近城裡的村鎮。我拍了拍大門,喊道:“有人在嗎?”

  裡面傳來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來了,來了!”隨著腳步聲,門一開一個敦實的中年漢子出現在我眼前,黝黑的臉上滿是滄桑的印記。看到他疑惑的眼神,我連忙自我介紹。一聽說我是記者,書記立馬很熱情地把我往屋裡讓。

  進了屋,書記給我倒了杯開水。問道:“你這城裡的大記者跑到俺們山村來,有啥要緊事啊?”

  我道:“咱們村出了個大人物,我是來採訪的,看看大人物誕生的地方,了解一下他的成長曆程,給他寫個文章。”

  書記馬上知道是誰,因為這個村能出個人物就不錯了,何況是冉總這樣的大人物。他對我說出了冉總的名字,我點了點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