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我在進入靈堂後並沒有直接參與守靈,而是隨著夏家的幾個親戚進入了後廳。在每天的守靈前還有很多細節要做。在中國,家中有喪事,總有親朋好友、鄰里同事前往弔喪,其中免不了禮節性的往來,這些禮節性的往來便是細節。其實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收禮、謝禮和出殯後的喪宴。
在辦喪事期間,喪家也有“人情”收入,也就是俗說的“隨禮”。喪家會指派專人收禮登記,事畢交點。普通喪事各方面送禮不外乎花圈、花籃、輓聯、挽幛、禮金等。喪家置備禮簿及謝帖,一方面登記禮物及數量,一方面寫謝帖交送禮者作為證明之用。喪家通常都會把禮簿登記得十分詳細,可作為將來“回報”時的參考。在宅院深嚴,保守傳統的鄉下,大家族對這些程序十分看中,一般都要由能夠獨當一面的長媳來做,夏家的兩個兒子都尚為娶妻,現在看來夏家的人丁不旺,作為長女夏小梅便親自打點收禮登記。
與之相比謝禮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所謂的謝禮就是在追悼會上喪家要發放的答謝物,一般為毛巾、手帕、糖果、糕點等物品。也就是現在殯儀館裡所賣有的那種專門的謝禮供應,也稱為“奠酬”。因為悼念的親友是陸續趕來的,所以喪家每天都要準備一些這樣的“奠酬”,用白布包好。另外,因為夏林群是壽終正寢,民間對高壽老人去世有辦“喜喪”的風俗,公主亭自不例外。親朋好友會在悼念結束後,會向喪家討“壽碗”,喪家則將自己做的雲片糕切開放到“壽碗”里,意在借死者的高壽。這些工作雖然繁瑣但卻用不著太高的技巧,再加上人手不夠,我便也加入了幫忙者的行列。
做完這些禮節之後,我們才開始正式守夜。順便提一下,這裡在做婚喪的禮儀時採用的依舊是中國舊時的農曆,這是自古留下來的。而這裡的守夜也與別處有所不同的地方是,內堂的孝子獨自守內孝自不必說的,而其他人無論主客也一律入鄉隨俗不得休息。由於夏林群的二兒子夏紅星已經死了,所以守夜的任務只落在了夏紅光的身上,剩下的我們則圍坐在北門寺的正殿裡,這樣是為了互相證明也是為了互相監督。
夜裡,和尚們都睡了,由於沒有事做,我們坐在空蕩蕩的大殿裡顯得百無聊賴。
守夜(二)
“假如這個寺里發生殺人案,一定不會是我們做的,因為我們都有彼此不在現場的證據。”陳坤說,他的臉上依舊是那種嬉皮笑臉的樣子。這時,我突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陳坤所戴的眼鏡竟然是普通的,一個衣著如此光鮮的人眼鏡怎麼卻是舊式的?這是我第一次感覺他可疑的地方。
這時他突然發現孫小紅與小葉子並沒有在正殿裡,便發問道:“咦,怎麼沒看見孫小紅和小葉子她們倆呢?”
“準備招魂啊。”夏小菊笑著說:“明天就是回魂夜了。”
“你們要請招魂法師?”陳坤撇了撇嘴,好奇地問。
“招魂法師就是小葉子,”夏小菊又說:“你不要小瞧了她,她可會彈一手絕妙的招魂琴哦?上次就是她的琴已經把二哥夏紅星的靈魂招回來的。”
“越說越離奇了,我才不相信呢!我是個唯物主義者。”陳坤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說。
“真的啊!我還聽見二哥說話了呢。”夏小菊的表情十分肯定,看樣子並不像在說謊。
“是在什麼時候?”蘇警官突然問。他似乎對夏小菊說的話很有興趣。
“就是在二哥出殯的前一天的晚上。”夏小菊說。
“照這麼說是前天晚上嘍。”蘇警官說,他還想問些什麼,但還沒開口,這時只見小葉子和孫小紅兩人走了出來,兩人都穿著長長的像旗袍一樣的長衫,小葉子一身黑衣,懷中抱著一把古琴。而孫小紅衣著更加鮮艷豐富,給人的感覺也更加妖艷。
“讓各位久等了,下面我要隆重的介紹今天的招魂法師小葉子。”孫小紅把小葉子推到了前面,小葉子似乎有些害羞把古琴抱得更緊了。
“小葉子,我們看你天天抱著琴,卻從來沒見你彈過,是不是在等你哥哥回來彈給他聽啊?”夏小菊打趣地說。小葉子大概因為是聾啞人的原故看上去面無表情,像是偶人似的。
“既然如此,我們就給你彈一段。”孫小紅回答說:“這樣吧,下面由小葉子撫琴我來背誦一首長詩吧!”
接著,在皎明的的長夜裡,在小葉子悽美的琴聲中孫小紅背誦了愛·倫坡的那首令人震撼的長詩《烏鴉》。之後,她的臉色稍許紅潤,在昏暗的燈光的映照下她更像是唯美的幻象,這是一種難以用語言詮釋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我所在哪裡見過的……是《春仙草》,我的腦海里終於浮現出這幅畫,她仿佛正站在畫裡,好似一片飄渺的熒惑一樣。
“真不錯,就像是明惠上人那首和歌里所寫的,‘心境無邊光燦燦,明月疑我是蟾光。’”陳坤讚嘆地說,又不解地問道:“不過,我還是有些不明白,像你這麼活潑的女孩為何會喜歡像愛·倫坡的詩呢?”
這也是我所不解的。
“我告訴你,我不僅喜歡坡,還喜歡海名威,芥川龍之芥和川端康成。”孫小紅很得意地說。
在辦喪事期間,喪家也有“人情”收入,也就是俗說的“隨禮”。喪家會指派專人收禮登記,事畢交點。普通喪事各方面送禮不外乎花圈、花籃、輓聯、挽幛、禮金等。喪家置備禮簿及謝帖,一方面登記禮物及數量,一方面寫謝帖交送禮者作為證明之用。喪家通常都會把禮簿登記得十分詳細,可作為將來“回報”時的參考。在宅院深嚴,保守傳統的鄉下,大家族對這些程序十分看中,一般都要由能夠獨當一面的長媳來做,夏家的兩個兒子都尚為娶妻,現在看來夏家的人丁不旺,作為長女夏小梅便親自打點收禮登記。
與之相比謝禮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所謂的謝禮就是在追悼會上喪家要發放的答謝物,一般為毛巾、手帕、糖果、糕點等物品。也就是現在殯儀館裡所賣有的那種專門的謝禮供應,也稱為“奠酬”。因為悼念的親友是陸續趕來的,所以喪家每天都要準備一些這樣的“奠酬”,用白布包好。另外,因為夏林群是壽終正寢,民間對高壽老人去世有辦“喜喪”的風俗,公主亭自不例外。親朋好友會在悼念結束後,會向喪家討“壽碗”,喪家則將自己做的雲片糕切開放到“壽碗”里,意在借死者的高壽。這些工作雖然繁瑣但卻用不著太高的技巧,再加上人手不夠,我便也加入了幫忙者的行列。
做完這些禮節之後,我們才開始正式守夜。順便提一下,這裡在做婚喪的禮儀時採用的依舊是中國舊時的農曆,這是自古留下來的。而這裡的守夜也與別處有所不同的地方是,內堂的孝子獨自守內孝自不必說的,而其他人無論主客也一律入鄉隨俗不得休息。由於夏林群的二兒子夏紅星已經死了,所以守夜的任務只落在了夏紅光的身上,剩下的我們則圍坐在北門寺的正殿裡,這樣是為了互相證明也是為了互相監督。
夜裡,和尚們都睡了,由於沒有事做,我們坐在空蕩蕩的大殿裡顯得百無聊賴。
守夜(二)
“假如這個寺里發生殺人案,一定不會是我們做的,因為我們都有彼此不在現場的證據。”陳坤說,他的臉上依舊是那種嬉皮笑臉的樣子。這時,我突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陳坤所戴的眼鏡竟然是普通的,一個衣著如此光鮮的人眼鏡怎麼卻是舊式的?這是我第一次感覺他可疑的地方。
這時他突然發現孫小紅與小葉子並沒有在正殿裡,便發問道:“咦,怎麼沒看見孫小紅和小葉子她們倆呢?”
“準備招魂啊。”夏小菊笑著說:“明天就是回魂夜了。”
“你們要請招魂法師?”陳坤撇了撇嘴,好奇地問。
“招魂法師就是小葉子,”夏小菊又說:“你不要小瞧了她,她可會彈一手絕妙的招魂琴哦?上次就是她的琴已經把二哥夏紅星的靈魂招回來的。”
“越說越離奇了,我才不相信呢!我是個唯物主義者。”陳坤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說。
“真的啊!我還聽見二哥說話了呢。”夏小菊的表情十分肯定,看樣子並不像在說謊。
“是在什麼時候?”蘇警官突然問。他似乎對夏小菊說的話很有興趣。
“就是在二哥出殯的前一天的晚上。”夏小菊說。
“照這麼說是前天晚上嘍。”蘇警官說,他還想問些什麼,但還沒開口,這時只見小葉子和孫小紅兩人走了出來,兩人都穿著長長的像旗袍一樣的長衫,小葉子一身黑衣,懷中抱著一把古琴。而孫小紅衣著更加鮮艷豐富,給人的感覺也更加妖艷。
“讓各位久等了,下面我要隆重的介紹今天的招魂法師小葉子。”孫小紅把小葉子推到了前面,小葉子似乎有些害羞把古琴抱得更緊了。
“小葉子,我們看你天天抱著琴,卻從來沒見你彈過,是不是在等你哥哥回來彈給他聽啊?”夏小菊打趣地說。小葉子大概因為是聾啞人的原故看上去面無表情,像是偶人似的。
“既然如此,我們就給你彈一段。”孫小紅回答說:“這樣吧,下面由小葉子撫琴我來背誦一首長詩吧!”
接著,在皎明的的長夜裡,在小葉子悽美的琴聲中孫小紅背誦了愛·倫坡的那首令人震撼的長詩《烏鴉》。之後,她的臉色稍許紅潤,在昏暗的燈光的映照下她更像是唯美的幻象,這是一種難以用語言詮釋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是我所在哪裡見過的……是《春仙草》,我的腦海里終於浮現出這幅畫,她仿佛正站在畫裡,好似一片飄渺的熒惑一樣。
“真不錯,就像是明惠上人那首和歌里所寫的,‘心境無邊光燦燦,明月疑我是蟾光。’”陳坤讚嘆地說,又不解地問道:“不過,我還是有些不明白,像你這麼活潑的女孩為何會喜歡像愛·倫坡的詩呢?”
這也是我所不解的。
“我告訴你,我不僅喜歡坡,還喜歡海名威,芥川龍之芥和川端康成。”孫小紅很得意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