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瀨崎,你記得這個叫平井的學生嗎?”

  “嗯——有點印象。”

  瀨崎在撒謊。實際上,在瀨崎的記憶里沒有比與平井直接對話的7分鐘更加鮮明的了。如果現在有誰讓他回憶的話——應該有吧,警察——應該能一字不漏地準確地寫出來吧。

  那是兩年前的9月。地點就在岩崎書房1樓的咖啡角,平井一手拿著退稿通知,不斷質問他為什麼稿件不被採用。面對這樣一個太過瘦削的23歲的年輕人,瀨崎非常惱火。

  “你的作品——完全脫離實際。不真實。”

  瀨崎想,在這種場合下,必須老實回答他,這才是對他負責。時至今日他還是這樣認為。

  “你說,真實嗎?”

  “是,真實。不真實的作品,不會讓人恐懼。要讓讀者感到,這種事如果有一天發生在自己身上也不是不可能的——你沒有這種能力。”

  “……你的意思是說光有趣是不行的嗎?”

  平井依然不肯善罷甘休。

  瀨崎笑了。

  “失笑”這個詞就是為這種場合準備的吧,瀨崎明白了。

  “你不明白嗎?不真實的東西等於沒趣。哪怕是荒唐無稽的情節,有趣的作品一定存在著某種真實性。”

  “我改!我,可以一遍又一遍修改這部稿子!”

  平井拼命地吼道,幾乎快要坐到地上去了。

  這是瀨崎極不喜歡的自我表現方式。

  “看在你那麼有熱情的分上,我告訴你你的問題在哪裡。”

  瀨崎邊將兩個人喝咖啡的錢一分不差地放在桌上邊說道。

  “是。”平井挺直了身子答道。

  “才能。”

  “啊?”

  “你,沒有才能。”

  平井的臉,一瞬間,看上去變成了兩個那麼大。瀨崎站起身來,甩手離去。這是兩年前的9月,兩個人之間談話的全部內容。

  電視裡,不斷地播放著平井唯人的照片。

  “但是,這個平井實在太愚蠢。假如要的價再稍微現實點的話,說不定真有出版社已經出價了。”

  木村輕浮的聲音,將瀨崎重新拉回到現實中。

  “現實性?”

  “也就是說,應該出一個投資能夠回收回來的範圍內的價格呀,比如,周刊的封面特輯、或者是單行本的獨家發行。你看,現在電視很流行的犯罪紀實片,都是可以賣給他們版權的。所以,如果還保持最初的3000萬這個價格的話——”

  “不是為了錢吧。”

  瀨崎打斷他。

  “如果是為了錢的話,有很多更快的方法啊。現在的情況是先寫小說,然後按小說殺人,而且還要按當時的具體情況再來修改——光是想一下要付出的勞力和危險的程度,就完全不值當了。”

  “那,是為了啥?只是為了造成轟動效應?想成名?”

  “是想要得到評價。”

  “啊?”

  “一定是想讓自己的小說得到正確的評價。”

  “啊……”

  木村是不會明白的。

  ——所以,你永遠只能是個二流編輯。

  瀨崎打住了就在嘴邊的話。

  對於缺乏才能的人,批評是沒有意義的。這在兩年前瀨崎就學會了。

  ——平井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並且,人生苦短,不允許犯同樣的錯誤。

  9

  通緝在大張旗鼓地進行,並增加了搜查刑警。然而,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了,警方仍然沒有發現平井唯人的行蹤。

  近兩年來,W大學的同年級的學生中,沒人見到過平井的影子,也沒人收到過他的簡訊。有消息說他給粕谷理惠子發過兩次“傑作完成之後就回來”的簡訊,但理惠子的手機內存已經滿了,半年以前的簡訊都已經刪除了。

  平井居住的公寓周邊,沒有任何目擊信息。從地面所積的灰塵判斷,近一個月內肯定有人打掃過房間,而住在隔壁的自由職業者說過去從沒聽見過任何動靜,而另一側的房間則一直空著。

  兩年裡,平井似乎一次都沒有回過老家。不用說從家裡人那裡,從附近的居民那裡也沒有獲得半點目擊證詞。

  也許有些畫蛇添足,T.H寫的《推理小說·中卷》也描寫了警察去平井老家調查的事情,並添加了以下評論:

  “兩年裡,平井似乎一次都沒有回過老家。不用說從家裡人那裡,從附近的居民那裡也沒有獲得半點目擊證詞。

  順便提一句,從通緝令發出的那天起,居住在鳥取的平井唯人的家人,不斷地受到各種騷擾,收到沉默的電話、威脅的傳真等等。本小說對此不作詳細的描述。大多數的人既愚昧又醜陋,這一事實已得到太多的證明,實在沒有花費很多筆墨來加以描述的價值。”

  ——摘自《推理小說·中卷》

  《推理小說·中卷》寫在警察調查之前,這就意味著“T.H”對發生下面的事情有著百分之百的把握:警察將發現“平井唯人”這個人的存在;進行公開搜查;去平井的老家調查,但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目擊信息。“這些足以證明‘T.H'就是平井唯人本人”,刑警中的大多數人這樣認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