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解釋到此,不知為何瀨崎苦笑了起來。不明白理由,但這個苦笑也是雪平喜歡的。

  “也就是說——”

  雪平直視著瀨崎,催促道。

  “不錯,這次的罪犯也應該是在追求公平的較量。”

  “……”

  “他一定留下了能找到真相的線索——我是這麼認為的。”

  “……”

  “在小說中和現實的案件中。”

  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在現實中,同時是作者的兇手——這個男人被寫得像個兇手,也許這也是誤導——特意留下了查明案件的線索……真是一個極其大膽、並讓刑警們激情倍增的推論。只要我這裡不犯錯,最後一定能抓獲兇手。不錯,只要不犯錯。

  ——這就意味著,比如,那張書籤。“不公正的人,是誰?”它就是兇手留給我們的線索。

  ——這就意味著,比如,讀得差不多已經能背下來的《推理小說·上卷》中,存在著我們沒有發現的線索。

  《推理小說·上卷》

  ①龍居圓在公園裡遇到鈴木弘務的屍體。隨即遭到罪犯襲擊、被殺害。最後聽到的兩句話是“這就是真實”、“這就是創意”。

  ②兇手將鈴木弘務的左眼球裝進瓶子裡,徒步離開現場。走了10分鐘之後坐上計程車,故意朝與住處相反的方向而去。接著換乘了另一輛計程車。謹慎起見,在離家徒步大約需要10分鐘的地方下車。

  ③回到家打開電腦,開始推敲《推理小說·上卷》。小說中寫道:分別給被害人取名A和B,正式的名字等到明天在電視上確認一下。如果相信小說里所寫的,那麼,也就是說,儘管兇手定下了殺人現場及其方法,但並沒有定下來殺誰。

  ④第二天清晨,將電視和報紙都確認了一遍,忙著收集用於補充《推理小說·上卷》所需的材料。如:龍居圓有個男友,名字叫勢田徹。正好是在那天晚上,勢田徹邀請龍居圓一起去旅行。小說中敘述道,這些都是在周刊的報導中了解到的,在網上的BBS上得到了包括專有名詞在內的詳盡信息。即,兇手在儘可能的範圍內甚至將各種事實都進行了對證。

  ⑤兇手在修改《推理小說·上卷》的同時,著手準備下一次的殺人計劃。被害人的名字,一開始寫的就是栗山創平(從兇手在實施殺人計劃前就已經將《推理小說·上卷》通過郵局寄往出版社這一舉動可以推定,第3起兇殺案,不是無差別殺人,而是以栗山創平為目標的有計劃的殺人)。

  ⑥具體的故事情節和情節之間,很唐突地插入了詛咒“S”這個人物的言辭。可以從小說中暫且看出,一連串的兇殺案是對“S”這一人物的復仇。

  說實話,上述一連串的敘述,讓雪平感到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更像“紀實文學”。說不定這也是一種手法吧。並且,小說中有被自己疏忽了的線索——

  “我說,瀨崎先生。”

  “嗯?”

  “全部找完一遍之後,我們去喝一杯吧。”

  “啊?”

  “已經汗流浹背了。”

  平時都是先來一杯加冰塊的燒酒,看來今天應該是生啤會更可口。

  “行啊,喝啤酒。”

  瀨崎邊撕著一個紙箱上的膠帶邊答道。

  “啊——”

  “?”

  “刑警小姐,看這——”

  瀨崎將僅用訂書釘釘上的2公分厚的稿件遞給雪平。

  向右上斜的列印、不自然的行距以及墨跡變淡的字母“K”——作者:平井唯人一一第1頁還煞有介事地附上了履曆書。

  平井唯人。

  W大學文學系文藝專業4年級。所屬社團是推理小說研究會。

  “Hirai Tadahito——”(平井唯人)

  雪平回過身來,對瀨崎叫道。

  “T. H!”

  由於處在手機的屏蔽區域,雪平迅速地從樓梯衝上地面。

  雪平的手機用01的快速按鍵號碼便能直通搜查總部。

  也許已經抓到了兇手的尾巴。

  平井唯人——夢想成為作家的大學生。與瀨崎曾有過接觸。又是W大學推理小說研究會的成員,也就是說,也是久留米隆一郎的學弟。如果他曾經向各個出版社投過稿的話,那麼,他和已死的栗山之間有著某種聯繫也就不足為怪了。再則,如果他是文學系的推理小說迷的話,那麼,也確實會做出給自己的作品起一個《推理小說》這樣的狂妄書名的舉動。

  雪平翻開手機蓋。

  就在她剛要按快速號碼01的同時,手機以最大音量尖聲地叫了起來。是搜查總部來的。這種偶然的巧合,雪平憑經驗判斷基本上沒什麼好事。

  “我是雪平。”

  當然不能不接電話。

  來自電話另一頭的山路的聲音飛入耳中。

  “又有人被殺了,兇手沒有等到投標的最後期限。”

  “被害人是誰?預告中的——”

  “啊,22歲的女大學生。在大學的活動室里,用繩索勒緊脖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