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首先,你說之前我爸在你們面前與我爭吵是在演戲,可關係再好的人也免不了會有摩擦,尤其是涉及到經濟利益方面出現矛盾,反目成仇,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其次,你說第三個事件中,吳飛和我爸策劃了一場假謀殺,目的是為我做掩護,請問你們怎麼那麼肯定事情的整個經過就是那樣的呢?你們不過是聽了杜丁丁一家之言而已,對於她那麼一個善於欺騙他人感情,又對我嫉恨不已的人,為什麼你們就百分百相信她的話,確定她不會添油加醋,歪曲事實呢?我還是堅持之前的觀點,我爸落水不過是一個意外,根本不是什麼謀殺案,杜丁丁撒了謊,故意陷害我們!”
“再次,事後你們沒找到吳飛,或許只是他去村里什麼地方辦事去了,並不是你們所想的畏罪潛逃;而我爸今晚來到旅館,也不是為了什麼照相機里的證據,只是來幫我警告一下杜丁丁而已。所以你之前錯綜複雜的推理我認為都不過是主觀臆斷的東西,並沒有什麼實質證據證明。”
“最後更重要的是,”肖霖目光爍爍地對郭海心說:“郭海心,我不知道為什麼你和秦蜓都一口咬定我老公和公公是被謀殺的?我們都看到了,吳傲的死是因為意外,而我公公是受不了打擊才留書自殺的。兩件很單純的事件為什麼你們要故意複雜化?如果真按你所推斷的,我和我爸合謀殺死他們,我倒真想聽聽,我們倆到底是怎麼做到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的?”
大伙兒一時間都將目光投向郭海心,郭海心剛要開口回應,將杜丁丁安置好的韓默忽然搶先開口說到:“其實我也覺得,郭海心,你剛才一番對兇手的推斷存在著很大矛盾!的確,如果肖霖與狗子叔共謀,一個布局,一個殺人的話,能夠較好的解決之前我所提出的工具和心理狀態問題。但對於第三點,關於時間上的疑問,我卻不得不仍持保留態度……”
韓默看著身邊疑惑不解的同伴,便將他的推理重述了一遍,然後繼續說:“我們假設肖霖在七點半以後立刻設法讓吳傲錄製了十分鐘左右的視頻,然後找理由迅速催促他在下雨之前,二十分鐘內趕到暖雲凹,接著便被一早守候在那兒的狗子叔推下山崖身亡。簡單叢時間上來看,似乎的確能夠完成。但實質上我認為這只是一種逆推式的偽結論。”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剛才分析的這一行動過程實質上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前提之上,那就是我們已知從晚上八點開始村子裡開始大雨傾盆。而實際上,我們說即便肖霖他們長期住在霧雨村,對它的天氣有所了解,也不可能這麼精確預測到剛好半個小時以後就會下雨。”
“如果下雨的時間提前,就可能出現吳傲在趕往暖雲凹的途中便遇上了大雨,那么正常人應該都會迅速返回旅館取雨具,而不是冒著大風大雨,山路濕滑的危險急匆匆地趕路。要知道如果吳傲不是這一事件的策劃者,像他那種注重個人形象的人完全犯不著被雨淋得像個落湯雞,可一旦他返回,那麼播放視頻的事就很容易被識破。”
“如果下雨的時間延後呢,那麼肖霖和吳飛的不在場證明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如果超過了半個小時,即便不是肖霖親自動手把吳傲推下山崖,但在時間方面她仍有足夠的嫌疑,再加上前面的工具和心理狀態兩項,根本就是完全置自己於不利的位置。如果她真得是兇手,不可能會採用這麼不可靠的方法。”
“由此可見,這種逆推式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那半個小時的作案時間只是偶然出現。在我們這群人之中,能完全把握好這半個小時而不引起其他人懷疑的對象就只有吳傲一個了!所以我不能認同你的推理結果,我認為肖霖和狗子叔並不是兇手,他們的嫌疑不過是遭到吳傲設計後的疑神疑鬼。”
“不!那不是疑神疑鬼,而是事實!”郭海心斷然否定:“吳傲只是受害者,而肖霖只需借用一個小小的花招,就能輕鬆打破這半小時的時間壁壘,實施她的殺人計劃。”
“噢,願聞其詳!”韓默對自己的推理自信滿滿,微帶挑釁地說。
“對於第一個事件的發生,你從‘工具’、‘心理狀態’和‘時間’三大要素進行分析是很合理的,但你把推理重點擺在了‘時間’這一項,卻有了畫地為牢的味道。我想問你:在這麼一場有預謀的殺人計劃中,會有人把最關鍵的時間偽裝環節寄託於秦蜓帶來手提電腦這樣一個偶然事件上嗎?”郭海心問到。
韓默一愣,口中輕“啊”一聲,低頭沉思不語。
“相信你也想到了,”郭海心對韓默說:“在第一個事件中‘工具’才是真正的重點,當我們得知吳傲帶來他的手提電腦,就按常理想當然地認為只有一台,可實際上,我猜想,當時肖霖一共準備了兩台。”
“這樣,當我們來到村子的第一個晚上,在六點半晚餐之前,就有長達半個小時的空白時間讓肖霖來行動,她只需借用調試電腦和攝像頭這樣正當的理由,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地錄下吳傲聊天的畫面。”
“而隨後在飯桌上肖霖了解到原來秦蜓也帶來了電腦,並且同樣可以無線上網後,她便有意借用這一偶然事件來實行她的計劃,其目的當然是為了讓秦蜓能成為她假的有利的時間證人;同時也在無形之中把‘總共只帶來兩台電腦’的印象植入到我們腦中。”
“其次,你說第三個事件中,吳飛和我爸策劃了一場假謀殺,目的是為我做掩護,請問你們怎麼那麼肯定事情的整個經過就是那樣的呢?你們不過是聽了杜丁丁一家之言而已,對於她那麼一個善於欺騙他人感情,又對我嫉恨不已的人,為什麼你們就百分百相信她的話,確定她不會添油加醋,歪曲事實呢?我還是堅持之前的觀點,我爸落水不過是一個意外,根本不是什麼謀殺案,杜丁丁撒了謊,故意陷害我們!”
“再次,事後你們沒找到吳飛,或許只是他去村里什麼地方辦事去了,並不是你們所想的畏罪潛逃;而我爸今晚來到旅館,也不是為了什麼照相機里的證據,只是來幫我警告一下杜丁丁而已。所以你之前錯綜複雜的推理我認為都不過是主觀臆斷的東西,並沒有什麼實質證據證明。”
“最後更重要的是,”肖霖目光爍爍地對郭海心說:“郭海心,我不知道為什麼你和秦蜓都一口咬定我老公和公公是被謀殺的?我們都看到了,吳傲的死是因為意外,而我公公是受不了打擊才留書自殺的。兩件很單純的事件為什麼你們要故意複雜化?如果真按你所推斷的,我和我爸合謀殺死他們,我倒真想聽聽,我們倆到底是怎麼做到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的?”
大伙兒一時間都將目光投向郭海心,郭海心剛要開口回應,將杜丁丁安置好的韓默忽然搶先開口說到:“其實我也覺得,郭海心,你剛才一番對兇手的推斷存在著很大矛盾!的確,如果肖霖與狗子叔共謀,一個布局,一個殺人的話,能夠較好的解決之前我所提出的工具和心理狀態問題。但對於第三點,關於時間上的疑問,我卻不得不仍持保留態度……”
韓默看著身邊疑惑不解的同伴,便將他的推理重述了一遍,然後繼續說:“我們假設肖霖在七點半以後立刻設法讓吳傲錄製了十分鐘左右的視頻,然後找理由迅速催促他在下雨之前,二十分鐘內趕到暖雲凹,接著便被一早守候在那兒的狗子叔推下山崖身亡。簡單叢時間上來看,似乎的確能夠完成。但實質上我認為這只是一種逆推式的偽結論。”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剛才分析的這一行動過程實質上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前提之上,那就是我們已知從晚上八點開始村子裡開始大雨傾盆。而實際上,我們說即便肖霖他們長期住在霧雨村,對它的天氣有所了解,也不可能這麼精確預測到剛好半個小時以後就會下雨。”
“如果下雨的時間提前,就可能出現吳傲在趕往暖雲凹的途中便遇上了大雨,那么正常人應該都會迅速返回旅館取雨具,而不是冒著大風大雨,山路濕滑的危險急匆匆地趕路。要知道如果吳傲不是這一事件的策劃者,像他那種注重個人形象的人完全犯不著被雨淋得像個落湯雞,可一旦他返回,那麼播放視頻的事就很容易被識破。”
“如果下雨的時間延後呢,那麼肖霖和吳飛的不在場證明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如果超過了半個小時,即便不是肖霖親自動手把吳傲推下山崖,但在時間方面她仍有足夠的嫌疑,再加上前面的工具和心理狀態兩項,根本就是完全置自己於不利的位置。如果她真得是兇手,不可能會採用這麼不可靠的方法。”
“由此可見,這種逆推式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那半個小時的作案時間只是偶然出現。在我們這群人之中,能完全把握好這半個小時而不引起其他人懷疑的對象就只有吳傲一個了!所以我不能認同你的推理結果,我認為肖霖和狗子叔並不是兇手,他們的嫌疑不過是遭到吳傲設計後的疑神疑鬼。”
“不!那不是疑神疑鬼,而是事實!”郭海心斷然否定:“吳傲只是受害者,而肖霖只需借用一個小小的花招,就能輕鬆打破這半小時的時間壁壘,實施她的殺人計劃。”
“噢,願聞其詳!”韓默對自己的推理自信滿滿,微帶挑釁地說。
“對於第一個事件的發生,你從‘工具’、‘心理狀態’和‘時間’三大要素進行分析是很合理的,但你把推理重點擺在了‘時間’這一項,卻有了畫地為牢的味道。我想問你:在這麼一場有預謀的殺人計劃中,會有人把最關鍵的時間偽裝環節寄託於秦蜓帶來手提電腦這樣一個偶然事件上嗎?”郭海心問到。
韓默一愣,口中輕“啊”一聲,低頭沉思不語。
“相信你也想到了,”郭海心對韓默說:“在第一個事件中‘工具’才是真正的重點,當我們得知吳傲帶來他的手提電腦,就按常理想當然地認為只有一台,可實際上,我猜想,當時肖霖一共準備了兩台。”
“這樣,當我們來到村子的第一個晚上,在六點半晚餐之前,就有長達半個小時的空白時間讓肖霖來行動,她只需借用調試電腦和攝像頭這樣正當的理由,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地錄下吳傲聊天的畫面。”
“而隨後在飯桌上肖霖了解到原來秦蜓也帶來了電腦,並且同樣可以無線上網後,她便有意借用這一偶然事件來實行她的計劃,其目的當然是為了讓秦蜓能成為她假的有利的時間證人;同時也在無形之中把‘總共只帶來兩台電腦’的印象植入到我們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