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怡和Wendy整理雜物期間,Wendy打開了她手機的音樂播放器,讓她們一邊聽音樂一邊打掃收拾。阿怡不知道Wendy是個樂迷,手機里除了中文歌外,還有韓國流行曲和歐美搖滾樂。Wendy不時隨著旋律唱著似是疑非的韓語,逗得阿怡發笑。

  “噢:又是這首。”

  就在阿怡將掏空了的紙箱壓平時,Wendy的手機傳來一串她熟悉的旋律。

  “哦,阿怡你也有聽滾石嗎?”正在將衣服放進衣櫥的Wendy問道。

  “滾石?”6“你說這首嘛,英國的樂團The Rolling stones36啊。”

  “啊,我只是碰巧聽過好幾次。”阿怡噘噘嘴,想起當初阿涅刁難自己。“這首歌的歌詞真叫人討厭,老是喊著‘你不會永遠得到你想要的’。”

  Wendy愣了愣,盯住阿怡。“你說什麼啊?你沒有好好聽下去吧?”

  “聽下去?”

  Wendy走到手機旁,將音量調高。阿恰不明所以,但仍細心聆聽喇叭傳來的英文歌詞一當她聽到副歌的後半段,才驚覺自己一直誤會當中的含義。

  36-滾石樂團,是英國銀足6ffI的搖滾樂囲,同時入S英美搖滾名人堂,專81銷語突破兩億張?

  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你不會永遠得到你想要的

  You cal-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你不會永遠得到你想要的

  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你不會永遠得到你想要的

  “out if you try sometimes

  但假如你去嘗試

  You might find

  你可能會發現

  You get what you need

  你會得到你需要的

  “啊……Wendy,我有事要出去一下,很快回來。”

  “去哪兒?”

  “找房東聊兩句。”阿怡微微一笑,指了指天花板。

  阿怡走上樓梯時,想起昨天跟香姐聊天的後半段。

  “當年是來記老闆介紹我給阿涅啦,那時市道不好,我剛失業,來記老闆說有朋友請清潔工打理整棟唐樓,多虧阿涅才讓我挺過經濟難關。最初遇上他時,我也覺得他脾性很怪啦,不止沒透露姓名,還要人家叫他‘阿涅’,我試過叫他‘涅先生’就被他斥喝。後來熟絡了,

  我問他為什麼不喜歡人家叫他‘先生’,他說‘先生’‘小姐’什麼的,不過是一種虛偽的粉飾,表面上尊重對方,骨子裡卻可能瞧不起人,與其口蜜腹劍,不如直呼其名,至少聽起來誠懇一點。他說,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對等的……”

  阿怡走進阿涅六樓的寓所,看到到他正坐在辦公桌後,手指飛快地按著鍵盤。

  “區小姐,又怎麼了?”阿涅抬頭問道,手指仍繼續舞動。

  “以後別叫我區小姐,叫我‘阿怡’。”阿怡走到桌前,說。

  阿涅停下手,盯住阿怡。不一會,他撇撇嘴,鼻子噴氣地笑了一下。

  “你和你的朋友吃過午餐沒有?”“還沒——”

  “我要大蓉加青扣底湯另上,油菜走油,”阿涅邊說邊遞過一張紙鈔,“阿怡。”

  阿怡接過鈔票,哼了一聲,擺出一張臭臉,心裡卻沒有不快。

  對於自己內心的變化,阿怡沒有感到特別意外。

  因為她今早離家時,她已經知道,今天會是她改變人生的一天了。

  (完)

  後記

  這部作品如此“厚重”,實屬意外。

  二〇一五年完成了手頭上另一部小說後,我便開始構思《網內人》的故事(固然那時候還沒想到這書名)。當時只想寫一篇八至九萬字、篇幅僅僅跨越出版門檻的作品,皆因《13.67》實在太厚,即使它有厚重的價值,也很不利出版(諸如校對排版工序所需的時間、印刷成本、書籍定價等等),我就想寫一部長度跟《遺忘?刑警》差不多的。題材方面很快決定好,基本大綱、角色人物也輕易完成,我在當年九月赴台出席噶瑪蘭.島田庄司推理小說獎(現改名為金車島田庄司推理小說獎)頒獎禮時,就在會場一角跟皇冠主編婷&簡介故事內容。“四個月,”我說,“這故事應該花四個月左右就能寫完吧。”

  老天,我實在太輕率了。

  我赴台前已動筆寫好序章,心想按此節奏,四個月寫八萬字應該很充裕。四個月後我的確寫了差不多八萬字,可是劇情卻在不知不覺間膨脹起來,完成的章節連故事的一半也沒有。我唯有硬著頭皮,向出版社索求更多時間。我也忘了延後了多少次,但我確實愈來愈心焦,篇幅同時愈來愈長。“看來要寫十五萬字才能完成了”、“不好,二十萬字才能將故事說完”、“二十六萬也不夠用啊”……結果最後完稿,突破三十萬字,比《13.67》更長。真糧。

  會出現這變化,是因為我無法用以往的節奏來撰寫這作品。過去我都聚焦在事件,讓主線帶著故事跑,迴避多餘的內心描述,所以用上二十八萬字便能寫出一部跨越四十六年、包含六段劇情的小說;然而在這部作品裡,我愈寫愈覺得不能這樣做。我需要更多的篇幅,來描寫每一個角色的個性和思緒。雖然這說法好像有點大言不慚,但我希望讀者能夠感受到每一個角色的血肉和靈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