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鄒葉平從屋外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胡一夫這才發現,剛才他並沒有跟著大伙兒進來。
“怎麼了?”
“先生,”鄒葉平喘著氣,“我有東西落在桌上,回過頭去取時,發現刁三太正在見另外一個客人,您猜是誰?就是在船上跟蹤我們的那個風衣人!”
“風衣人?”胡一夫愣了一愣,那人不是見著軍裝就躲了嗎?怎麼一會兒又折了回來?難道他們其實是一夥的?
“那風衣人不是刁團長的人,”鄒葉平像是看穿了胡一夫的心思,補了一句,“我躲在門後偷聽了幾句,那風衣人是……是日本人!”
胡一夫一驚,最不想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難道日本人也得到了這個消息?他們竟來得如此之快!
“現在怎麼辦?”鄒葉平急切地問道,“先生,我們此行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那幾塊新石器時代的石頭,會招來那麼多人?況且現在都還沒最終確認呢!”
“這事——”胡一夫思索了一會兒,“我要對你們說的,切記不可外傳。萬一我發生了什麼意外,務必將這事進行下去,到最後就算是毀了它,也不能讓它落入日本人之手!”
四個人低頭輕聲竊語起來。
“這半月形石塊上的符號是一種寓示,寓示著附近有一個神秘的入口……”
越聽,學生們的臉上越是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還沒說完,刁三太從大廳走了過來,嚓嚓的皮靴聲傳來。
“胡先生,我整裝了一個連的士兵,這就出發吧,去鄱陽湖,那幾塊石頭發現的地方!”
胡一夫跟在刁三太的身後出門,坐上了備好的車。
一路前行,刁三太沒有半個字提及風衣人,胡一夫當然也不做指望他會乖乖說出實情。但現在有一點是清楚的,胡一夫此行的目的,從“發現”轉成了“毀滅”,他必須毀掉那塊石頭背後的秘密!
尹琳三人也神色凝重,剛剛得知了真相,無論是真是假,這其中的責任不輕。
車子一路顛簸,荷槍實彈的部隊小跑著跟在身後。一個時辰不到,胡一夫看到了遠方煙波浩渺的鄱陽湖。
“這就是發現那幾塊石頭的地方!”刁三太手一指,前面是一片裸露出來的河床。
顯然刁三太早就做好了準備,這方圓幾里早就沒了人煙,遠遠的,各個角上都站著把槍的士兵。
閒人免進!
下了車,刁三太命令士兵圍成一個半圓弧,像一堵人牆般圍住了中央的胡一夫:“為安全起見,我們還是重兵把守的好。”
胡一夫不敢大意,他四處望了一望,不管怎麼說,先要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遠遠的,傳來“嘚嘚”聲,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騎著一匹黑馬飛馳而來,遠方的士兵舉起了手中的槍,但似乎那是個熟人,彼此打了個照面,士兵們放下了槍,任由他飛馳到了面前。
隔著四五十米,那個年輕人和刁三太說起話了,刁三太一個勁地摸著自己的光頭,他手指著胡一夫的方向。隨後,那年輕人並著刁三太一同走了過來。
吉凶未卜……
張中和的老爹是鎮上首富,賣藥材起的家。
上溯三年,張家的先輩也只不過是走街串巷的郎中。清末民初,西風東漸,張老爺子並不是因循守舊的老頑固,多少也懂得些實業救國的道理,開了兩家廠,加之與當地土豪劣紳頗有交情,生意越做越紅火。
張中和生於1911年,辛亥革命鬧得紅火,科技、民主的精神四處傳播,張中和未成年,就被老爹送到法國學習,希望回國後能圖個一官半職。張中和學的是西洋醫術,內外科兼修,此外對遺傳學也頗有天賦。
在法國的圖書館裡,張中和接觸到了很多神秘主義的書籍,其中就包括舉世聞名的黑水晶心臟起搏器。
這起搏器發現於埃及的一座古墓里。探險者發現古墓里的木乃伊居然仍有心跳,打開才發現,原來木乃伊被裝上了一枚黑色水晶製成的心臟起搏器。當時已頗有解剖學知識的張中和,自然知道這個心臟起搏器的意義。書上說這具木乃伊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八千多年前的人類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技術。無獨有偶,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上,不時會出現如此不可思議的事例,瑪雅文化、安哥拉人,它們就像一顆顆調皮的珠子,跳出歷史的車輪,擦出火花,轉而又消失殆盡,只留下一個個難以解答的謎題。
這本是神秘主義者或者通俗小說家可以用的素材,沒有多大的現實意義。和許多唯物主義科學家們一樣,張中和也堅信,這只是因為人類現有的學識,尚不能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有一天水落石出,直到他回國後的1938年,從當地的漁民家裡無意中發現的那塊半月形的石頭。
儘管已過去有些年頭,但張中和還是能記起來,這塊石頭與當年圖書館裡的圖片極為相似,這樣的石頭在那些不可思議的遺蹟中同樣出現過!
這讓張中和大吃一驚,故而寫了一封信,並拍了一張照片寄給了胡一夫,約他來此地,看看是否也會發現同樣的舉世秘密。
“不光是這些——”鄱陽湖畔,胡一夫聽完刁三太身邊的這個年輕人的講述,回答道,“你能夠找到我,想必也知道我對這些石頭是有些了解的!”
“怎麼了?”
“先生,”鄒葉平喘著氣,“我有東西落在桌上,回過頭去取時,發現刁三太正在見另外一個客人,您猜是誰?就是在船上跟蹤我們的那個風衣人!”
“風衣人?”胡一夫愣了一愣,那人不是見著軍裝就躲了嗎?怎麼一會兒又折了回來?難道他們其實是一夥的?
“那風衣人不是刁團長的人,”鄒葉平像是看穿了胡一夫的心思,補了一句,“我躲在門後偷聽了幾句,那風衣人是……是日本人!”
胡一夫一驚,最不想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難道日本人也得到了這個消息?他們竟來得如此之快!
“現在怎麼辦?”鄒葉平急切地問道,“先生,我們此行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那幾塊新石器時代的石頭,會招來那麼多人?況且現在都還沒最終確認呢!”
“這事——”胡一夫思索了一會兒,“我要對你們說的,切記不可外傳。萬一我發生了什麼意外,務必將這事進行下去,到最後就算是毀了它,也不能讓它落入日本人之手!”
四個人低頭輕聲竊語起來。
“這半月形石塊上的符號是一種寓示,寓示著附近有一個神秘的入口……”
越聽,學生們的臉上越是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還沒說完,刁三太從大廳走了過來,嚓嚓的皮靴聲傳來。
“胡先生,我整裝了一個連的士兵,這就出發吧,去鄱陽湖,那幾塊石頭發現的地方!”
胡一夫跟在刁三太的身後出門,坐上了備好的車。
一路前行,刁三太沒有半個字提及風衣人,胡一夫當然也不做指望他會乖乖說出實情。但現在有一點是清楚的,胡一夫此行的目的,從“發現”轉成了“毀滅”,他必須毀掉那塊石頭背後的秘密!
尹琳三人也神色凝重,剛剛得知了真相,無論是真是假,這其中的責任不輕。
車子一路顛簸,荷槍實彈的部隊小跑著跟在身後。一個時辰不到,胡一夫看到了遠方煙波浩渺的鄱陽湖。
“這就是發現那幾塊石頭的地方!”刁三太手一指,前面是一片裸露出來的河床。
顯然刁三太早就做好了準備,這方圓幾里早就沒了人煙,遠遠的,各個角上都站著把槍的士兵。
閒人免進!
下了車,刁三太命令士兵圍成一個半圓弧,像一堵人牆般圍住了中央的胡一夫:“為安全起見,我們還是重兵把守的好。”
胡一夫不敢大意,他四處望了一望,不管怎麼說,先要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遠遠的,傳來“嘚嘚”聲,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騎著一匹黑馬飛馳而來,遠方的士兵舉起了手中的槍,但似乎那是個熟人,彼此打了個照面,士兵們放下了槍,任由他飛馳到了面前。
隔著四五十米,那個年輕人和刁三太說起話了,刁三太一個勁地摸著自己的光頭,他手指著胡一夫的方向。隨後,那年輕人並著刁三太一同走了過來。
吉凶未卜……
張中和的老爹是鎮上首富,賣藥材起的家。
上溯三年,張家的先輩也只不過是走街串巷的郎中。清末民初,西風東漸,張老爺子並不是因循守舊的老頑固,多少也懂得些實業救國的道理,開了兩家廠,加之與當地土豪劣紳頗有交情,生意越做越紅火。
張中和生於1911年,辛亥革命鬧得紅火,科技、民主的精神四處傳播,張中和未成年,就被老爹送到法國學習,希望回國後能圖個一官半職。張中和學的是西洋醫術,內外科兼修,此外對遺傳學也頗有天賦。
在法國的圖書館裡,張中和接觸到了很多神秘主義的書籍,其中就包括舉世聞名的黑水晶心臟起搏器。
這起搏器發現於埃及的一座古墓里。探險者發現古墓里的木乃伊居然仍有心跳,打開才發現,原來木乃伊被裝上了一枚黑色水晶製成的心臟起搏器。當時已頗有解剖學知識的張中和,自然知道這個心臟起搏器的意義。書上說這具木乃伊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八千多年前的人類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技術。無獨有偶,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上,不時會出現如此不可思議的事例,瑪雅文化、安哥拉人,它們就像一顆顆調皮的珠子,跳出歷史的車輪,擦出火花,轉而又消失殆盡,只留下一個個難以解答的謎題。
這本是神秘主義者或者通俗小說家可以用的素材,沒有多大的現實意義。和許多唯物主義科學家們一樣,張中和也堅信,這只是因為人類現有的學識,尚不能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會有一天水落石出,直到他回國後的1938年,從當地的漁民家裡無意中發現的那塊半月形的石頭。
儘管已過去有些年頭,但張中和還是能記起來,這塊石頭與當年圖書館裡的圖片極為相似,這樣的石頭在那些不可思議的遺蹟中同樣出現過!
這讓張中和大吃一驚,故而寫了一封信,並拍了一張照片寄給了胡一夫,約他來此地,看看是否也會發現同樣的舉世秘密。
“不光是這些——”鄱陽湖畔,胡一夫聽完刁三太身邊的這個年輕人的講述,回答道,“你能夠找到我,想必也知道我對這些石頭是有些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