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張寂然望著丁傳志那遠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道:
“這個年輕人思維敏捷、邏輯分明,極善於進行心理分析,倘若今後能夠從事於犯罪心理學的研究,說不定會有所成就呢!”
第十二章
天,已經漸漸地黑了,陳子明正在自己的宿舍里伏案閱讀丁山寶命案與錢茂昌命案的有關案卷,那案卷是李毅然今天上午奉子明老師之命從高雲飛那兒拿來的。陳子明是那樣的專注,整個下午,他都不曾離開辦公桌邊。昨晚,他已經答應張寂然教授的請求,決定對該案進行進一步調查。因為他明白,既然張教授要求他複查該案,想必其中存在著某些重要的疑點。
李毅然見子明老師已經大體閱讀完畢,便端了一杯熱茶過來,恭恭敬敬地放在老師面前。
陳子明伸了伸懶腰,終於開口說道:
“關於此案,你有什麼看法?”
“從表面上看來,此案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疑問,那個丁山寶既然涉嫌搶劫,他遭遇正當防衛而被殺身亡也是罪有應得,難道您真打算對此案進行進一步調查?”李毅然感到不解,因為她上午已經從高雲飛處了解了此案的大致情況,認為所有基本事實已經清楚,丁山寶攔路搶劫的犯罪事實不容置疑,而另一名小個子劫匪既是他的同夥,也應該就是桂花園住宅小區停車場命案的真兇。現在唯一需要做的便是如何儘快抓住那逃亡的小個子劫匪。可是,從子明老師那炯炯有神的眸子裡,李毅然已經初步斷定,老師可能真的打算介入此案的偵查。
陳子明徐徐說道:
“在我看來,那丁山寶或許根本就不曾持刀搶劫,他似乎是冤死的呢!”
“什麼?明明是他持刀搶劫而失手被殺,您怎麼能夠說他竟是冤死的呢?在他胸部那致命一刀的把手上留有錢茂昌的指紋,錢茂昌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況且與丁山寶素不認識,根本就談不上有什麼仇怨,為什麼要殺他呢?而司徒雲芳也沒有必要撒謊呀!她撒謊對她自己有什麼好處呢?”李毅然瞪大了眼睛。
陳子明啜了一口茶,不慌不忙地說道:
“在探討丁山寶命案的真相之前,我們必須首先討論一下某個基礎性的醫學問題:關於人的應急反應功能。
根據醫學理論,人類的神經系統天生地就有一種自衛性的應急反應功能。比如說,當某件物體突然在你眼前晃動時,你就會眨眼。這種反應是本能的,是一種自我保護性質的反射運動,是不大受思維控制的,是與生俱來的。有人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在一個門窗緊閉的房間裡,實驗者與受試者分別坐在一個大桌子的兩邊,實驗者的右手暗地裡握著一把雪亮的板斧,但他將那板斧擱在自己的膝上,對面的受試者根本看不到。然後,實驗者命令坐在對面的受試者將一隻手平放在桌面上的某個固定位置,他則坦然地與對方聊天。說時遲,那時快,實驗者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那鋒利的板斧向桌面猛地砍了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受試者會做出何種反應呢?試驗結果表明,99%的受試者在極度驚恐之下會迅速將自己的手縮回。其實,即使他們不將自己的手縮回,而是坐在那兒安然不動,那利斧也不會砍到他們的手,因為他們手的位置與那利斧將要砍下的位置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當利斧砍到桌面上時,應該距離受試者的手指還有1厘米。可是,為什麼99%的受試者全都將自己的手縮回來了呢?他們每個人在做出這一行動前曾經進行過認真的思考和計算嗎?沒有,他們根本不曾進行過任何思考,因為他們縮回手的行動是一種本能的自我防衛行動,是人體的一種應急反應功能。而那1%的例外,要麼是曾經受過特殊的訓練,要麼是弱智或者是反應遲鈍。
其實,實驗者在實驗中所使用的所謂斧頭是用橡膠所制,根本沒有任何危險性,只不過看上去非常逼真罷了。
倘若處於站立狀態的一個人突然遭受到某種致命性的打擊時,他會做出什麼樣的應急反應呢?請注意,我這兒說的是突發性而且致命性的打擊!此時,他會站立不穩,為了維持自己身體的平衡,他會設法抓住周圍的某個支撐物,比如牆壁、樹木、家具等等。但是,如果他周圍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提供支撐,他也無法再繼續維持站立狀態而隨時可能倒地,他將會採取一種什麼樣的姿態呢?有關方面的研究表明,他會採取一種手掌向下的姿態,隨時準備在倒地時支撐住自己的身體,從而降低倒地時身體與地面的撞擊強度。因此,如果他手上原先持有任何東西,在他倒地前都會鬆手的。這種反應是人類身體的一種自動應急反應,是不需要經過大腦考慮的,是本能的。
按照這種理論,倘若丁山寶的確在10月16日晚上在望湖亭附近的環城公園裡進行了搶劫,倘若他當時的確握著一把三角刀,那麼,當他的胸部被扎了一刀後,他會有什麼樣的應急反應呢?由於那一刀直接捅入心臟,所以那一刀應該是突發的,而且是致命的,他會感到劇烈疼痛,全身上下頓時失去了力量,無法再支撐自己的體重,他會在很短時間內倒下。這時候,他的手掌掌心應該是採取一種向下的姿態,並且所有手指都應該伸開,隨時準備支撐在地面上。無論他此前手中曾抓有過什麼物件,他都必須立即撒手。這一系列的動作應該是一種生理與心理層面的應急反應,並且是迅速完成的,根本來不及經過大腦思維。
“這個年輕人思維敏捷、邏輯分明,極善於進行心理分析,倘若今後能夠從事於犯罪心理學的研究,說不定會有所成就呢!”
第十二章
天,已經漸漸地黑了,陳子明正在自己的宿舍里伏案閱讀丁山寶命案與錢茂昌命案的有關案卷,那案卷是李毅然今天上午奉子明老師之命從高雲飛那兒拿來的。陳子明是那樣的專注,整個下午,他都不曾離開辦公桌邊。昨晚,他已經答應張寂然教授的請求,決定對該案進行進一步調查。因為他明白,既然張教授要求他複查該案,想必其中存在著某些重要的疑點。
李毅然見子明老師已經大體閱讀完畢,便端了一杯熱茶過來,恭恭敬敬地放在老師面前。
陳子明伸了伸懶腰,終於開口說道:
“關於此案,你有什麼看法?”
“從表面上看來,此案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疑問,那個丁山寶既然涉嫌搶劫,他遭遇正當防衛而被殺身亡也是罪有應得,難道您真打算對此案進行進一步調查?”李毅然感到不解,因為她上午已經從高雲飛處了解了此案的大致情況,認為所有基本事實已經清楚,丁山寶攔路搶劫的犯罪事實不容置疑,而另一名小個子劫匪既是他的同夥,也應該就是桂花園住宅小區停車場命案的真兇。現在唯一需要做的便是如何儘快抓住那逃亡的小個子劫匪。可是,從子明老師那炯炯有神的眸子裡,李毅然已經初步斷定,老師可能真的打算介入此案的偵查。
陳子明徐徐說道:
“在我看來,那丁山寶或許根本就不曾持刀搶劫,他似乎是冤死的呢!”
“什麼?明明是他持刀搶劫而失手被殺,您怎麼能夠說他竟是冤死的呢?在他胸部那致命一刀的把手上留有錢茂昌的指紋,錢茂昌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況且與丁山寶素不認識,根本就談不上有什麼仇怨,為什麼要殺他呢?而司徒雲芳也沒有必要撒謊呀!她撒謊對她自己有什麼好處呢?”李毅然瞪大了眼睛。
陳子明啜了一口茶,不慌不忙地說道:
“在探討丁山寶命案的真相之前,我們必須首先討論一下某個基礎性的醫學問題:關於人的應急反應功能。
根據醫學理論,人類的神經系統天生地就有一種自衛性的應急反應功能。比如說,當某件物體突然在你眼前晃動時,你就會眨眼。這種反應是本能的,是一種自我保護性質的反射運動,是不大受思維控制的,是與生俱來的。有人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在一個門窗緊閉的房間裡,實驗者與受試者分別坐在一個大桌子的兩邊,實驗者的右手暗地裡握著一把雪亮的板斧,但他將那板斧擱在自己的膝上,對面的受試者根本看不到。然後,實驗者命令坐在對面的受試者將一隻手平放在桌面上的某個固定位置,他則坦然地與對方聊天。說時遲,那時快,實驗者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那鋒利的板斧向桌面猛地砍了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受試者會做出何種反應呢?試驗結果表明,99%的受試者在極度驚恐之下會迅速將自己的手縮回。其實,即使他們不將自己的手縮回,而是坐在那兒安然不動,那利斧也不會砍到他們的手,因為他們手的位置與那利斧將要砍下的位置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當利斧砍到桌面上時,應該距離受試者的手指還有1厘米。可是,為什麼99%的受試者全都將自己的手縮回來了呢?他們每個人在做出這一行動前曾經進行過認真的思考和計算嗎?沒有,他們根本不曾進行過任何思考,因為他們縮回手的行動是一種本能的自我防衛行動,是人體的一種應急反應功能。而那1%的例外,要麼是曾經受過特殊的訓練,要麼是弱智或者是反應遲鈍。
其實,實驗者在實驗中所使用的所謂斧頭是用橡膠所制,根本沒有任何危險性,只不過看上去非常逼真罷了。
倘若處於站立狀態的一個人突然遭受到某種致命性的打擊時,他會做出什麼樣的應急反應呢?請注意,我這兒說的是突發性而且致命性的打擊!此時,他會站立不穩,為了維持自己身體的平衡,他會設法抓住周圍的某個支撐物,比如牆壁、樹木、家具等等。但是,如果他周圍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提供支撐,他也無法再繼續維持站立狀態而隨時可能倒地,他將會採取一種什麼樣的姿態呢?有關方面的研究表明,他會採取一種手掌向下的姿態,隨時準備在倒地時支撐住自己的身體,從而降低倒地時身體與地面的撞擊強度。因此,如果他手上原先持有任何東西,在他倒地前都會鬆手的。這種反應是人類身體的一種自動應急反應,是不需要經過大腦考慮的,是本能的。
按照這種理論,倘若丁山寶的確在10月16日晚上在望湖亭附近的環城公園裡進行了搶劫,倘若他當時的確握著一把三角刀,那麼,當他的胸部被扎了一刀後,他會有什麼樣的應急反應呢?由於那一刀直接捅入心臟,所以那一刀應該是突發的,而且是致命的,他會感到劇烈疼痛,全身上下頓時失去了力量,無法再支撐自己的體重,他會在很短時間內倒下。這時候,他的手掌掌心應該是採取一種向下的姿態,並且所有手指都應該伸開,隨時準備支撐在地面上。無論他此前手中曾抓有過什麼物件,他都必須立即撒手。這一系列的動作應該是一種生理與心理層面的應急反應,並且是迅速完成的,根本來不及經過大腦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