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不宜遲,馬上請博士帶我們去見識一下這種奇特和迄今為止無法解釋的現象,不到一公里,就來到一處麥田中出現巨大幾何圖形的地方,博士到過這裡若干次,數年來一直參與到解讀麥田圓圈的學術研究之中。

  麥田裡,有不少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遊客和考察的學者。

  站在其中,仿佛置身於戰壕里,齊腰身的麥稈豎立周圍,腳下是緊附地面齊齊倒伏的大片麥子,感覺不同出於巨石陣那種宏偉壯觀的氣派,行走其中,會發現它是如此的巨大,方圓上百米,我為它的做工感到震撼,是另一種平面藝術的體驗,表面上其中沒有歷史,卻深蘊著歷史。

  這時,正好有幾個研究者經過,博士和同行交流了幾句,得知他們帶有用熱氣球從空中拍攝的全景照片,博士借來給我們觀看,是整體呈圈形的完全對稱的幾何圖形,最讓人驚嘆的是圖形構成的複雜程度,絕不是一蹴而就的簡單圖形的組合,即便要在紙上畫出,也必須通過各種圖形相交相併的若干工序過程才可能實現,讓人嘆為觀止。

  博士開始現身說法,麥田裡的圓圈其實從幾百年前就開始被發現了,各路專家學者一直在追尋其產生的原因,至今沒有得出結論。

  最容易讓人想到的是,它是人為的,因為自然的力量再大也是隨機的,不可能按照如此複雜的幾何構成方式去形成自然現象,它是通過精密計算和巧妙施工而形成的,認為它是人為的人將之稱為行為藝術,懷疑有人利用大面積麥田的特殊地形進行藝術創作。

  如果僅僅是這樣,就不用再繼續研究了,關鍵的問題是這種說法很早就不攻自破了,第一,麥子是農民辛辛苦苦種下的,不會隨意提供給任何人搞行為藝術,第二,每次麥田圓圈的形成都是在極其短暫的時間內留下的,類似於蓋印章一樣一次性衝壓成型,比如,在漆黑的深夜,又或是大白天一場暴雨之後,又或且是在當地農民日夜看護下的一個不經意間就出現了,總之,有若干的農民提出過無人在場的證據。

  事實上,已經有人想盡各種辦法來親自實施,模擬一次行為藝術的過程,最後得出結論,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即便是一個簡單的圖形,就不要說如此紛繁複雜和範圍巨大的組合圖形了,當地農民更不會給你提供時間和機會去完成,於是,人為的因素就被排除了。

  既不是人為的也不是自然的,那是什麼樣的呢?另外一些人想到了是外星生物留下的傑作,這個解釋相對比較合理,也很自然,宇宙中存在其他生物,甚至文明程度遠遠超過地球人的生物,是不容置疑的,可有一點還是無法解釋,在麥田圓圈形成的短暫過程中,從來沒有人看到過有外星人到過的痕跡,要趕到地球施工,總得有個像樣的宇宙飛船之類的交通工具吧,總不能憑空飛來,於是乎這個假設也被排除了。

  各種的可能都排除了,那圓圈是怎麼出來的呢?當然是無解,否則就不是世界之謎了。

  與其去想這些惱人的問題,不如躺下來和大地親密接觸一下,留點精力去考慮圓圈是否和數字有關,我躺下了,眼睛仰望著藍天,自由的深呼吸。

  看著我的舉動,博士的學術本能又被點燃,走到我身邊席地而坐,問道:“你說旁觀者清,你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認為可能是人為的還是外星人幹的。”

  我想了想說:“我覺得都對。”

  博士又是一驚,我總是語出驚人,博士估計已經對我愛不釋手了,有機會一定拉我入伙,搞他們的什麼歷史研究,當下,他還想聽聽我到底會有什麼說辭。

  老頑童在一旁附和道:“我也覺得是人為的,不相信是自然的作用。”

  舒婷瞳孔里依然是一副天真的神情,博士點了點頭看向我,意思讓我說明理由。

  我繼續說想法:“我同意人為,並不是說的是地球人,外星生物我們也統稱為人,既然大自然和地球人不能為的事,當然就是外太空生物代勞的,我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考慮他們是如何實施的問題。”

  博士沒有反對,說道:“問題就是沒有找到他們實施的痕跡。”

  我平靜的說:“不一定發生在地面的事就一定是在地面上做的,可以遠距離實施,舉個簡單的例子,要在一塊玻璃上形成一個圓孔,不一定非要用電鑽在玻璃上打鑽,可以站得遠遠的向玻璃開一槍,結果是一樣,因為子彈是高速自傳的,只會形成一個圓孔,而不會打爛玻璃。”

  老頑童是玩槍的,肯定了我的說法,這是個常識問題,並沒有留意我背後的引申含義。

  博士就迥然不同了,身體已經激動到劇烈顫抖,眼淚幾乎要流出來,他不敢相信這是從一個對研究歷史和自然一竅不通的人口中說出來的理論,但他已經深深意識到,我說的道理可能是解釋麥田圓圈的唯一正解,具體外星人是通過雷射還是其他什麼辦法的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提供了一個解讀怪圈之謎的正確途徑。

  而我,也在自己說出想法的時候,同時想到了麥田圓圈與數字矩陣的關聯。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十二章 數字矩陣

  更新時間2009-11-20 0:38:27 字數:2364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