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奴隨主便,我們三姐妹調弄丹青之時,幾位先生已為我們鋪好宣紙,然後笑立一旁,靜候佳音。
三姐妹筆走游龍,一揮而就。
海棠畫的是:
朦朧殘月,朦朧眠鳥,小樓朱簾長垂。
閔先生接過一看,笑道:“借古人之詞,畫今人之風。不錯,不錯,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海棠何處?捲簾即見也!”
牡丹畫的是:
洛陽宮殿,朔風凜冽,武皇一怒,天下飛雪。
李先生接過一看,笑道:“借古人之典,畫今人之韻。不錯,不錯,武皇一怒,天下飛雪,百花齊放,獨牡丹不開。真國色天香也!”
我畫的是:
一池碧水,荷上堆雪。
賈先生接過一看,笑道:“天然去雕飾,如水到渠成,好清純淡雅的一幅畫。白荷者——百合之隱喻也。妙哉,妙哉!”
淡淡的陽光下去,微微的河風吹來,天將黃昏,四下船上,稀稀疏疏的亮起了燈火。
夜色下的秦淮河,水含煙,月籠紗,天上星光璀璨,水面燈火剔透,歌聲、樂聲、笑聲、槳聲,輕輕地飄蕩在暖融融的河面上,
在這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秦淮河上,上演了多少風流與韻事,今天,我們也來了,來參加一場千古的盛會,為古老的秦淮河增添一分風彩。
船上,一場盛會開始上演,海棠出來,跳的是一段綢舞,用的是《梅花三弄》的調子。但見她腳移流水,袖拋流雲,身轉繡球……我和牡丹配樂,一出跳完,但見四週遊船,漸次地向這邊移來。
牡丹上來,跳的是一段鶴舞,用的是《陽春白雪》的調子。我和海棠伴樂。但見她輕靈曼妙,纖巧生動,猶似蜻蜓點水、蝴蝶穿花。一出跳完,傳來了掌聲,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四周,已聚滿了水泄不通的遊船。
到了我,我上去,跳的是一出毽舞,用的是《廣陵散》的調子。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急時如暴風驟雨,緩時如落葉飛花。昔有公孫大娘舞劍器,一舞動四方。毽舞與劍舞異曲同工,倒使我受益匪淺,學虎成貓,不得精髓有皮毛。一出完,便見掌聲雷動,叫好聲、吆喝聲不斷,
最後,我們三姐妹來了個合燈舞。海棠提的是麒麟燈,牡丹提的是雲燈,我提的是荷花燈,四位先生也來了興致,一個敲鑼,一個打鼓,一個彈琴,一個吹簫,一時間,在這繁花似錦、柳絲如絛、翔鸞棲鳳、鶯歌燕舞的秦淮河上,觀者如潮,艄公停櫓,遊客止步,更有那公子瞠目,群芳啞口!
驚詫之餘,有人感嘆,有人不滿,有人遺憾,有人……一些人因為趕上了這場盛會而歡顏,一些人因為趕上了這場盛會而無顏。
此舞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秦淮河,因為我們而大放異彩,也因為我們而黯然失色,看過了我們的風采,幾乎所有的遊客,都失了玩下去的興致,待到曲終人散,便陸陸續續、紛紛調轉船頭,掛帆歸去。
眼看秦淮河已是燈火闌珊,我們也該回去了。船兒迴轉,心兒依柳,先生們,已是心滿意足了,我們三姐妹呢,似乎如那重陽菊、初春梅,又在枝頭風光了一回,哪管零落是何時。
第二天,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花邊記者,竟然在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刊登了我們三姐妹的玉照和頌歌,還用了一個大大的標題:
風流三姐妹
風月秦淮河
一時之間,我們三姐妹聲名鵲起,街頭巷尾,爭相傳頌。
古往今來,在這沉香堆艷、游龍飛鳳的秦淮河上,譜寫了無數的風流與輓歌,那李香君的歷史雖已走遠,可那柳如是的身影,仿佛還如昨天,依稀可辨。
繼往開來,在我們的身後,不知還有多少的群芳共舞,一枝獨秀?
正文 手記41 十里洋場
小日本終於投降了。
所有的人,一邊歡呼一邊笑,一邊唱歌一邊跳,陰魂不散的小日本鬼子,終於離開了中國的土地,似乎從此以後,中國就可以太平下來了。
慶祝自然是少不了的。袞袞諸公,有的得名,有的得利,有的分田,有的分地……大的吃肉,小的喝湯,各人有各人的份兒,連叭兒狗也會得到幾根骨頭。
在這風雪的紅塵世界裡,我們三姐妹的命運,竟然因為日本人的投降而改變,因為不久之後,我們都名花有主,陸陸續續離開了書館,開始了新的人生歷程。
海棠離開書館的時候,正是梅花初開的時節。
他沒有向我們姐妹辭行,象霧一樣,一個人悄悄地走了。
那天,牡丹來到我的房間,數落著海棠的不是,一副老大不高興的樣子。
我笑道:“姐姐也莫怪她,她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人獨處慣了,總是有些格格不入的。”
牡丹嘆了口氣,釋懷笑道:“我真是看戲落淚,替別人擔憂。想想她一個人,也挺不容易的。”
我笑道:“這就是了。姐妹一場不容易,多想想她的好,就一好百好了。”
牡丹笑道:“還是妹妹開通,姐姐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待到牡丹走後,我一個人靜靜的立在窗前,望著外邊的落花與流水,心裡象飲了一杯雞尾酒,各種滋味一齊湧上來,令人無法排解。
等到牡丹離開書館的時候,已是杏花盛開的三春時節了,
這個姐姐,還是那般的熱烈,不忘了過來向我道別,她拉著我的手,淚光瑩瑩,久久不忍放下。
三姐妹筆走游龍,一揮而就。
海棠畫的是:
朦朧殘月,朦朧眠鳥,小樓朱簾長垂。
閔先生接過一看,笑道:“借古人之詞,畫今人之風。不錯,不錯,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海棠何處?捲簾即見也!”
牡丹畫的是:
洛陽宮殿,朔風凜冽,武皇一怒,天下飛雪。
李先生接過一看,笑道:“借古人之典,畫今人之韻。不錯,不錯,武皇一怒,天下飛雪,百花齊放,獨牡丹不開。真國色天香也!”
我畫的是:
一池碧水,荷上堆雪。
賈先生接過一看,笑道:“天然去雕飾,如水到渠成,好清純淡雅的一幅畫。白荷者——百合之隱喻也。妙哉,妙哉!”
淡淡的陽光下去,微微的河風吹來,天將黃昏,四下船上,稀稀疏疏的亮起了燈火。
夜色下的秦淮河,水含煙,月籠紗,天上星光璀璨,水面燈火剔透,歌聲、樂聲、笑聲、槳聲,輕輕地飄蕩在暖融融的河面上,
在這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秦淮河上,上演了多少風流與韻事,今天,我們也來了,來參加一場千古的盛會,為古老的秦淮河增添一分風彩。
船上,一場盛會開始上演,海棠出來,跳的是一段綢舞,用的是《梅花三弄》的調子。但見她腳移流水,袖拋流雲,身轉繡球……我和牡丹配樂,一出跳完,但見四週遊船,漸次地向這邊移來。
牡丹上來,跳的是一段鶴舞,用的是《陽春白雪》的調子。我和海棠伴樂。但見她輕靈曼妙,纖巧生動,猶似蜻蜓點水、蝴蝶穿花。一出跳完,傳來了掌聲,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四周,已聚滿了水泄不通的遊船。
到了我,我上去,跳的是一出毽舞,用的是《廣陵散》的調子。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急時如暴風驟雨,緩時如落葉飛花。昔有公孫大娘舞劍器,一舞動四方。毽舞與劍舞異曲同工,倒使我受益匪淺,學虎成貓,不得精髓有皮毛。一出完,便見掌聲雷動,叫好聲、吆喝聲不斷,
最後,我們三姐妹來了個合燈舞。海棠提的是麒麟燈,牡丹提的是雲燈,我提的是荷花燈,四位先生也來了興致,一個敲鑼,一個打鼓,一個彈琴,一個吹簫,一時間,在這繁花似錦、柳絲如絛、翔鸞棲鳳、鶯歌燕舞的秦淮河上,觀者如潮,艄公停櫓,遊客止步,更有那公子瞠目,群芳啞口!
驚詫之餘,有人感嘆,有人不滿,有人遺憾,有人……一些人因為趕上了這場盛會而歡顏,一些人因為趕上了這場盛會而無顏。
此舞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秦淮河,因為我們而大放異彩,也因為我們而黯然失色,看過了我們的風采,幾乎所有的遊客,都失了玩下去的興致,待到曲終人散,便陸陸續續、紛紛調轉船頭,掛帆歸去。
眼看秦淮河已是燈火闌珊,我們也該回去了。船兒迴轉,心兒依柳,先生們,已是心滿意足了,我們三姐妹呢,似乎如那重陽菊、初春梅,又在枝頭風光了一回,哪管零落是何時。
第二天,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花邊記者,竟然在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刊登了我們三姐妹的玉照和頌歌,還用了一個大大的標題:
風流三姐妹
風月秦淮河
一時之間,我們三姐妹聲名鵲起,街頭巷尾,爭相傳頌。
古往今來,在這沉香堆艷、游龍飛鳳的秦淮河上,譜寫了無數的風流與輓歌,那李香君的歷史雖已走遠,可那柳如是的身影,仿佛還如昨天,依稀可辨。
繼往開來,在我們的身後,不知還有多少的群芳共舞,一枝獨秀?
正文 手記41 十里洋場
小日本終於投降了。
所有的人,一邊歡呼一邊笑,一邊唱歌一邊跳,陰魂不散的小日本鬼子,終於離開了中國的土地,似乎從此以後,中國就可以太平下來了。
慶祝自然是少不了的。袞袞諸公,有的得名,有的得利,有的分田,有的分地……大的吃肉,小的喝湯,各人有各人的份兒,連叭兒狗也會得到幾根骨頭。
在這風雪的紅塵世界裡,我們三姐妹的命運,竟然因為日本人的投降而改變,因為不久之後,我們都名花有主,陸陸續續離開了書館,開始了新的人生歷程。
海棠離開書館的時候,正是梅花初開的時節。
他沒有向我們姐妹辭行,象霧一樣,一個人悄悄地走了。
那天,牡丹來到我的房間,數落著海棠的不是,一副老大不高興的樣子。
我笑道:“姐姐也莫怪她,她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人獨處慣了,總是有些格格不入的。”
牡丹嘆了口氣,釋懷笑道:“我真是看戲落淚,替別人擔憂。想想她一個人,也挺不容易的。”
我笑道:“這就是了。姐妹一場不容易,多想想她的好,就一好百好了。”
牡丹笑道:“還是妹妹開通,姐姐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待到牡丹走後,我一個人靜靜的立在窗前,望著外邊的落花與流水,心裡象飲了一杯雞尾酒,各種滋味一齊湧上來,令人無法排解。
等到牡丹離開書館的時候,已是杏花盛開的三春時節了,
這個姐姐,還是那般的熱烈,不忘了過來向我道別,她拉著我的手,淚光瑩瑩,久久不忍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