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我們那裡還流傳著兩個故事都同這狐仙洞有關係哩!”
我們連忙催促老太太講給我們。老人點點頭,虔誠地開始說了起來:
古時候有一個後生,是個秀才,沒有中狀元前,在老家潛心攻讀。一天晚上,他一個人在狐仙洞外的茅草棚中讀書,從窗外傳來一聲嬌嗲嫵媚的呼喚。那後生是個聰明人,知道關於狐仙洞的傳說的,於是便拿起桌上的聖潔書辟邪。窗外那物見後生不為所動,便從窗戶中伸出一隻手來。我的乖乖,好白嫩細潤的一隻女娃娃的手耶,那後生當然知道是狐狸精在勾引他,於是用毛筆在那隻手上寫下了一個“口”字。那隻手馬上縮回去,接著窗外一聲怒喝:“為何寫‘口’字咬我!”話音罷,又有一手伸進屋內。哎呀,這回兒可真是個妖怪的手了,長毛長指甲,又大又黑!後生也不害怕,用毛筆又在那鬼手上寫下了個“山”字。這下好了,這“山”字倒真靈,居然壓住了那隻手。
後生要叫道士收妖的時候,窗外傳來嘆息:“官人阿,奴婢本是山中千年狐狸,感天恩得道行,現已成精,望官人念奴婢修得千年功力著實不易,求開恩放了奴家吧。”
後生喝道:“日後不可再傷及無辜!”那狐狸連連答應。於是後生抹去了那手上的字。狐狸逃了兩步卻又回來,跪在門前,不肯離去。後生道:“我畢竟是凡夫俗子,無什麼功德,怎能渡化你呢?你就潛心修佛,望早日正果吧。”
時過境遷,又時千年,那後生早升天做了文曲星,而那狐狸因戀這紅塵,無法忘了文曲星當年的點化,修成仙后,仍盤留在狐仙洞中。
大家聽得是一陣唏噓,這聊齋樣的故事把一車人講得鴉雀無聲。男生們沉浸在寫下兩字便降妖服魔幻想中,而女生們則在感嘆狐狸精的那份“愛情”。我懷疑這是村里人杜撰的早期啟蒙讀本,目的是教孩子們認識“山”字和“口”字。因為,就故事本身的結構來看,根本就不新穎,陳穀子爛芝麻,幾乎歷朝歷代都能有那麼幾個流傳。
白自涓站起來對大家說:“同學們,剛才這位老奶奶的故事,正好讓我們認識到民間文學中的超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並存的風格,它不但寄託了勞動人民的對幸福圓滿的幻想,也同樣表達了他們對美滿的嚮往與追求。我們要感謝老奶奶給我們講的故事!”
車內一陣掌聲。那老太太被白自涓的那頂大帽子給蓋暈了,樂得有些忘乎所以了——就好像真的有些懷才不遇被埋沒似的。她待掌聲稀落後,又樂呵呵地說:我們那兒還有一個狐仙娘娘送子的故事呢!
不用說,大家又是一陣叫好。老太太開始講了:
話說那狐狸成仙后,便留在人間造福四方。狐仙娘娘心慈仁厚,在狐仙洞外點化世人,但凡無子嗣者求拜,定可得後。終歸是人鬼殊途的,狐仙娘娘不能總對人施法,於是就在洞口外的懸崖上突出了一塊天來石,相傳是求二郎神從天界帶來的。她把那天來石懸掛在山璧上,用仙法在石頭上做了一個洞洞。於是只要有人慾得子求女,只要隨便撿塊石頭,把它投上去讓它從天來石的洞洞中露下去,再把那石頭帶回家,便可有孩子了。
在我們山口,很早前有這麼個不懂事的小子,本沒有結婚,卻好奇去求娘娘。結果還真的得到了求子石。這後生不知道怎麼發生了什麼,便把石頭帶回了家。
到了晚上,後生睡了,半夜卻被人敲窗驚醒。出屋去看,卻沒有見到一人。後生仔膽大,大聲問是誰搗亂。只聽背後有聲音:“爹,我是來找我娘的!”
後生仔嚇了一跳,忙道:“找你娘,你來找我幹什麼,我根本沒有媳婦,怎麼有你這樣的孩子?!”
那聲音說:“你確是我爹,我從陰間趕來投胎,怎得卻不見我娘?”
這時那後生仔才知道,是他從那狐仙洞求來的石頭,招來了陰間要投胎的魂兒!因那後生沒有媳婦,可惜了投胎的魂兒找不到投胎的地方,從此流落陽間,變成了遊魂野鬼。狐仙娘娘知道這事後,很是生氣,於是施法收回了天來石,藏到了狐仙洞中,再也不拿出來了……
這時候,汽車已經進入了盤山公路上,四周幽幽的陰影給我們所在的環境增添了一些陰冷的氣氛,加上老太太娓娓道來的鬼氣森森的故事,真是把我們這些孩子們嚇著了。我有些得意地看著白自涓,想知道她對這次老太太的“超現實”和“浪漫”做如何評論。
沒想到白自涓居然還能有話說:“同學們,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一個生命是如何產生的,根本就不會有狐仙娘娘送子的事情發生。而為什麼這裡有這樣的傳說呢?因為沒有知識,同學們,如果當時說這故事的人有文化知識的話,就不會有這樣帶有迷信色彩的故事了。但這個故事從幻想角度出發,的確不乏其精彩生動的地方,老奶奶交待前因時就已埋下了後生闖禍的伏筆——民間故事因此才廣為流傳的。”
大家雖然“噢噢”地迎合著,但仍然沒有從那鬼故事中出來。白自涓坐回到我的旁邊,用肘子捅了我一下:“小冤家!你偷樂什麼?你就給我討厭吧!”
我說沒有沒有,“其實你自圓其說的回答,讓我實在對你刮目相看。”
白自涓打了我一下,笑道:“壞蛋……”
我們連忙催促老太太講給我們。老人點點頭,虔誠地開始說了起來:
古時候有一個後生,是個秀才,沒有中狀元前,在老家潛心攻讀。一天晚上,他一個人在狐仙洞外的茅草棚中讀書,從窗外傳來一聲嬌嗲嫵媚的呼喚。那後生是個聰明人,知道關於狐仙洞的傳說的,於是便拿起桌上的聖潔書辟邪。窗外那物見後生不為所動,便從窗戶中伸出一隻手來。我的乖乖,好白嫩細潤的一隻女娃娃的手耶,那後生當然知道是狐狸精在勾引他,於是用毛筆在那隻手上寫下了一個“口”字。那隻手馬上縮回去,接著窗外一聲怒喝:“為何寫‘口’字咬我!”話音罷,又有一手伸進屋內。哎呀,這回兒可真是個妖怪的手了,長毛長指甲,又大又黑!後生也不害怕,用毛筆又在那鬼手上寫下了個“山”字。這下好了,這“山”字倒真靈,居然壓住了那隻手。
後生要叫道士收妖的時候,窗外傳來嘆息:“官人阿,奴婢本是山中千年狐狸,感天恩得道行,現已成精,望官人念奴婢修得千年功力著實不易,求開恩放了奴家吧。”
後生喝道:“日後不可再傷及無辜!”那狐狸連連答應。於是後生抹去了那手上的字。狐狸逃了兩步卻又回來,跪在門前,不肯離去。後生道:“我畢竟是凡夫俗子,無什麼功德,怎能渡化你呢?你就潛心修佛,望早日正果吧。”
時過境遷,又時千年,那後生早升天做了文曲星,而那狐狸因戀這紅塵,無法忘了文曲星當年的點化,修成仙后,仍盤留在狐仙洞中。
大家聽得是一陣唏噓,這聊齋樣的故事把一車人講得鴉雀無聲。男生們沉浸在寫下兩字便降妖服魔幻想中,而女生們則在感嘆狐狸精的那份“愛情”。我懷疑這是村里人杜撰的早期啟蒙讀本,目的是教孩子們認識“山”字和“口”字。因為,就故事本身的結構來看,根本就不新穎,陳穀子爛芝麻,幾乎歷朝歷代都能有那麼幾個流傳。
白自涓站起來對大家說:“同學們,剛才這位老奶奶的故事,正好讓我們認識到民間文學中的超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並存的風格,它不但寄託了勞動人民的對幸福圓滿的幻想,也同樣表達了他們對美滿的嚮往與追求。我們要感謝老奶奶給我們講的故事!”
車內一陣掌聲。那老太太被白自涓的那頂大帽子給蓋暈了,樂得有些忘乎所以了——就好像真的有些懷才不遇被埋沒似的。她待掌聲稀落後,又樂呵呵地說:我們那兒還有一個狐仙娘娘送子的故事呢!
不用說,大家又是一陣叫好。老太太開始講了:
話說那狐狸成仙后,便留在人間造福四方。狐仙娘娘心慈仁厚,在狐仙洞外點化世人,但凡無子嗣者求拜,定可得後。終歸是人鬼殊途的,狐仙娘娘不能總對人施法,於是就在洞口外的懸崖上突出了一塊天來石,相傳是求二郎神從天界帶來的。她把那天來石懸掛在山璧上,用仙法在石頭上做了一個洞洞。於是只要有人慾得子求女,只要隨便撿塊石頭,把它投上去讓它從天來石的洞洞中露下去,再把那石頭帶回家,便可有孩子了。
在我們山口,很早前有這麼個不懂事的小子,本沒有結婚,卻好奇去求娘娘。結果還真的得到了求子石。這後生不知道怎麼發生了什麼,便把石頭帶回了家。
到了晚上,後生睡了,半夜卻被人敲窗驚醒。出屋去看,卻沒有見到一人。後生仔膽大,大聲問是誰搗亂。只聽背後有聲音:“爹,我是來找我娘的!”
後生仔嚇了一跳,忙道:“找你娘,你來找我幹什麼,我根本沒有媳婦,怎麼有你這樣的孩子?!”
那聲音說:“你確是我爹,我從陰間趕來投胎,怎得卻不見我娘?”
這時那後生仔才知道,是他從那狐仙洞求來的石頭,招來了陰間要投胎的魂兒!因那後生沒有媳婦,可惜了投胎的魂兒找不到投胎的地方,從此流落陽間,變成了遊魂野鬼。狐仙娘娘知道這事後,很是生氣,於是施法收回了天來石,藏到了狐仙洞中,再也不拿出來了……
這時候,汽車已經進入了盤山公路上,四周幽幽的陰影給我們所在的環境增添了一些陰冷的氣氛,加上老太太娓娓道來的鬼氣森森的故事,真是把我們這些孩子們嚇著了。我有些得意地看著白自涓,想知道她對這次老太太的“超現實”和“浪漫”做如何評論。
沒想到白自涓居然還能有話說:“同學們,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一個生命是如何產生的,根本就不會有狐仙娘娘送子的事情發生。而為什麼這裡有這樣的傳說呢?因為沒有知識,同學們,如果當時說這故事的人有文化知識的話,就不會有這樣帶有迷信色彩的故事了。但這個故事從幻想角度出發,的確不乏其精彩生動的地方,老奶奶交待前因時就已埋下了後生闖禍的伏筆——民間故事因此才廣為流傳的。”
大家雖然“噢噢”地迎合著,但仍然沒有從那鬼故事中出來。白自涓坐回到我的旁邊,用肘子捅了我一下:“小冤家!你偷樂什麼?你就給我討厭吧!”
我說沒有沒有,“其實你自圓其說的回答,讓我實在對你刮目相看。”
白自涓打了我一下,笑道:“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