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這些事幾乎都在同時進行, 哪一項都怠慢不得,因此大多數原州高階官員們都忙得滿腦門子漿糊。
徐勉體諒眾人辛苦,倒也不催促什麼,就在鄴城逗留到了十二月底。
他不是那種混日子的官員, 在等待原州兩府按規程完善一應手續的過程里, 便在州牧盛敬侑的陪同下四處 走走。
有時微服在鄴城街頭聽聽百姓真正的心聲, 有時看看原州各司各衙的日常事務。
徐勉這人經歷了大起大落,能在流放七年後,憑一己之力重新撐起已衰敗的徐家門楣,出了心志堅毅、才 能出眾之外, 為人處世上也自有一套。
在順手檢查原州各項事務時, 若有官員向他請教點什麼,不拘事情大小, 他都不吝賜教。
他是京官,還供職於百官都要忌憚三分的御史台督察院,到了地方州府卻無驕橫倨傲的架子,實在叫人刮 目相看。
因此前後才不到一個月, 這位巡察御史就與原州一眾主要官員混熟。
十二月廿三這日,大清早就下起淅瀝瀝的小雨。
徐勉見狀,便和和氣氣對盛敬侑道:「今日不宜外出。若方便的話,咱們去州丞府討杯茶喝?」
雖徐勉此次專為田嶺一案而來,但他畢竟供職於御史台督察院,本就有權巡察、監管地方政務,此刻他說 要去州丞府看看,盛敬侑根本也沒有拒絕的餘地。
「徐大人客氣了,哪有什麼不方便的?」盛敬侑笑答著,便領著他往州丞府去。
路上,徐勉若有所思地問:「對了,三日前在工務署遇見雲大人,竟瞧見她親自去記檔房取陳年卷宗。當 前原州丞之位暫缺,她代掌州丞印,責任重大,事務繁多,怎麼跑腿取卷宗這種小事還要她親力親為?莫不是 她的屬官們欺她年紀輕?」
「徐大人說笑了。莫說雲大人如今暫代州丞印,便是從前也沒誰敢欺她啊!」盛敬侑哈哈笑,「我瞧著她 就是故意讓自己那麼忙的,躲人呢。」
徐勉好奇追問:「躲誰?」
「除了躲奉卿還能躲誰?那小子只要遇到雲大人的事就沉不住氣。如今他急著議親,言珝大人卻橫豎看他 都不滿意,」盛敬侑幸災樂禍得很,「他又不敢對言珝大人使什麼強硬手段,除了去雲大人面前哼哼唧唧搬救 兵,估計也沒旁的法子。我猜雲大人是被他煩透了。」
自月初在旬會上的那一幕之後,雲知意與霍奉卿的事在原州官場已不是秘密。
但云知意私下裡除了和顧子璇、薛如懷這兩個舊同窗親近些,與旁的同僚往來總是淡淡的;而霍奉卿又是 眾所周知的心思深,誰也不想主動到他面前觸霉頭。
兩位當事人都不好惹,於是眾人便不好公然笑談這樁私事。
可盛敬侑不一樣。倒不是因為他原州牧這身份的緣故。
盛家與雲氏有些淵源,他在劍術上又是雲孟沖的關門弟子,雖與雲知意走得不近,但好歹私下裡也敬稱她 一聲「小師姐」,勉強算是份交情。
另一方面,兩三年下來,盛敬侑與霍奉卿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公務上配合無間,私交也頗親厚。
他調侃起這事就沒什麼顧忌,當面背後都敢說幾句,兩位當事人也給他面子,不會與他計較。
徐勉聽完恍惚一笑,喃喃脫口:「霍大人做官是個厲害角色,但要說與雲大人成親麼……唔,我同意言珝 的看法。」
他也不知自己怎麼回事。明明不是個愛在背後議論別人私事的人,對雲知意那小姑娘的事卻總是忍不住想 多嘴。
「我雖與雲大人接觸不多,卻也覺這小姑娘很好,一般男兒配不上。」
雖然放眼整個原州,有名有號的同齡男兒中,霍奉卿已算得極其出色。但徐勉依然雲知意若配這小子,那 是吃大虧了。
至於配誰才不吃虧?他也說不上來。問就是配誰都是雲知意吃虧,沒有理由。
「這些日子看著您和言大人沒什麼交道啊,怎麼在這事上的想法竟如此合拍?」
盛敬侑捧腹笑了半晌,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一事。
「對了,言珝大人年少時曾在京中明華書院求學,您與他年歲相近,應當是同窗過的吧?」
盛敬侑雖在京城長大,但年歲輕,當年徐家出事時他也就六七歲,因此並不清楚那些過往。
「嗯,同窗過幾年,」徐勉不太想深談這個話題,漫不經心地應了後,又低聲哼笑,「想與雲家姑娘成親 ,哪裡那麼簡單?就算言珝鬆了口,事情也還不算完。」
*****
其實盛敬侑只猜對一半。
這些日子云知意確實是故意讓自己很忙,也確實是在躲人。
卻不是躲霍奉卿,而是躲徐勉。
她委實不知該如何面對徐勉,怎麼著都尷尬。
一則,她不能與徐勉相認。畢竟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如今兩人的官職都顯眼,若然相認,皇家早晚會知 曉。
到時若被有心人翻出舊年風波,又讓京中眾人想起雲昉當年為了逃避與皇族聯姻,衝動做出的那些無腦破 事,既傷皇族臉面,又要將雲氏與徐家雙雙推向風口浪尖。
二則,她也不想與徐勉相認。
言珝雖是她沒有血緣的父親,卻真切給了她一份來自老父親的關愛。
若上一輩的那樁陳年私隱被翻出來,老父親不但會難堪,還會傷心。她對言珝既敬且愛,所以萬萬不會冒 這個險。
徐勉體諒眾人辛苦,倒也不催促什麼,就在鄴城逗留到了十二月底。
他不是那種混日子的官員, 在等待原州兩府按規程完善一應手續的過程里, 便在州牧盛敬侑的陪同下四處 走走。
有時微服在鄴城街頭聽聽百姓真正的心聲, 有時看看原州各司各衙的日常事務。
徐勉這人經歷了大起大落,能在流放七年後,憑一己之力重新撐起已衰敗的徐家門楣,出了心志堅毅、才 能出眾之外, 為人處世上也自有一套。
在順手檢查原州各項事務時, 若有官員向他請教點什麼,不拘事情大小, 他都不吝賜教。
他是京官,還供職於百官都要忌憚三分的御史台督察院,到了地方州府卻無驕橫倨傲的架子,實在叫人刮 目相看。
因此前後才不到一個月, 這位巡察御史就與原州一眾主要官員混熟。
十二月廿三這日,大清早就下起淅瀝瀝的小雨。
徐勉見狀,便和和氣氣對盛敬侑道:「今日不宜外出。若方便的話,咱們去州丞府討杯茶喝?」
雖徐勉此次專為田嶺一案而來,但他畢竟供職於御史台督察院,本就有權巡察、監管地方政務,此刻他說 要去州丞府看看,盛敬侑根本也沒有拒絕的餘地。
「徐大人客氣了,哪有什麼不方便的?」盛敬侑笑答著,便領著他往州丞府去。
路上,徐勉若有所思地問:「對了,三日前在工務署遇見雲大人,竟瞧見她親自去記檔房取陳年卷宗。當 前原州丞之位暫缺,她代掌州丞印,責任重大,事務繁多,怎麼跑腿取卷宗這種小事還要她親力親為?莫不是 她的屬官們欺她年紀輕?」
「徐大人說笑了。莫說雲大人如今暫代州丞印,便是從前也沒誰敢欺她啊!」盛敬侑哈哈笑,「我瞧著她 就是故意讓自己那麼忙的,躲人呢。」
徐勉好奇追問:「躲誰?」
「除了躲奉卿還能躲誰?那小子只要遇到雲大人的事就沉不住氣。如今他急著議親,言珝大人卻橫豎看他 都不滿意,」盛敬侑幸災樂禍得很,「他又不敢對言珝大人使什麼強硬手段,除了去雲大人面前哼哼唧唧搬救 兵,估計也沒旁的法子。我猜雲大人是被他煩透了。」
自月初在旬會上的那一幕之後,雲知意與霍奉卿的事在原州官場已不是秘密。
但云知意私下裡除了和顧子璇、薛如懷這兩個舊同窗親近些,與旁的同僚往來總是淡淡的;而霍奉卿又是 眾所周知的心思深,誰也不想主動到他面前觸霉頭。
兩位當事人都不好惹,於是眾人便不好公然笑談這樁私事。
可盛敬侑不一樣。倒不是因為他原州牧這身份的緣故。
盛家與雲氏有些淵源,他在劍術上又是雲孟沖的關門弟子,雖與雲知意走得不近,但好歹私下裡也敬稱她 一聲「小師姐」,勉強算是份交情。
另一方面,兩三年下來,盛敬侑與霍奉卿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公務上配合無間,私交也頗親厚。
他調侃起這事就沒什麼顧忌,當面背後都敢說幾句,兩位當事人也給他面子,不會與他計較。
徐勉聽完恍惚一笑,喃喃脫口:「霍大人做官是個厲害角色,但要說與雲大人成親麼……唔,我同意言珝 的看法。」
他也不知自己怎麼回事。明明不是個愛在背後議論別人私事的人,對雲知意那小姑娘的事卻總是忍不住想 多嘴。
「我雖與雲大人接觸不多,卻也覺這小姑娘很好,一般男兒配不上。」
雖然放眼整個原州,有名有號的同齡男兒中,霍奉卿已算得極其出色。但徐勉依然雲知意若配這小子,那 是吃大虧了。
至於配誰才不吃虧?他也說不上來。問就是配誰都是雲知意吃虧,沒有理由。
「這些日子看著您和言大人沒什麼交道啊,怎麼在這事上的想法竟如此合拍?」
盛敬侑捧腹笑了半晌,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一事。
「對了,言珝大人年少時曾在京中明華書院求學,您與他年歲相近,應當是同窗過的吧?」
盛敬侑雖在京城長大,但年歲輕,當年徐家出事時他也就六七歲,因此並不清楚那些過往。
「嗯,同窗過幾年,」徐勉不太想深談這個話題,漫不經心地應了後,又低聲哼笑,「想與雲家姑娘成親 ,哪裡那麼簡單?就算言珝鬆了口,事情也還不算完。」
*****
其實盛敬侑只猜對一半。
這些日子云知意確實是故意讓自己很忙,也確實是在躲人。
卻不是躲霍奉卿,而是躲徐勉。
她委實不知該如何面對徐勉,怎麼著都尷尬。
一則,她不能與徐勉相認。畢竟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如今兩人的官職都顯眼,若然相認,皇家早晚會知 曉。
到時若被有心人翻出舊年風波,又讓京中眾人想起雲昉當年為了逃避與皇族聯姻,衝動做出的那些無腦破 事,既傷皇族臉面,又要將雲氏與徐家雙雙推向風口浪尖。
二則,她也不想與徐勉相認。
言珝雖是她沒有血緣的父親,卻真切給了她一份來自老父親的關愛。
若上一輩的那樁陳年私隱被翻出來,老父親不但會難堪,還會傷心。她對言珝既敬且愛,所以萬萬不會冒 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