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州牧府外連夜搭了公審台,此刻周圍烏泱泱聚滿了百姓,或引頸踮腳,或交頭接耳,議論聲嚶嗡嘈雜。
按照原州刑律司的慣例,只有兩種情況才會搭台公審。
要麼,被審者罪行十惡不赦,已在百姓中引發熱議甚至恐慌。
要麼,被審者至少是中等以上職階的州府要員。
但無論以上哪種情況,搭台公審都需事報批,得到雲知意、田嶺、霍奉卿、盛敬侑四人中至少三人落印同意,才能執行。
「我記得,田嶺前幾日回雍丘縣的田氏老宅了吧?」顧子璇遠遠看著圍滿了人的公審台,呆滯地眨眨眼,腦子突然轉不過來。
雲知意也懵得兩眼亂轉圈:「對啊。田嶺沒在鄴城,我不知情,盛敬侑還在京中。批文落印都湊不夠三個,這公審台怎麼搭起來的?究竟是刑律司知法犯法,還是霍奉卿要翻天?」
她最擔心,就是霍奉卿為了扳倒田嶺不惜違律犯禁。那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她不願看到霍奉卿賭上自己去打這一仗。
如今田嶺的「大業」還沒有完全成氣候,不需要霍奉卿孤擲一注去和他拼誰更沒有底線,不值得。
而顧子璇並沒想那麼深,她更在意的是:「我一得到急訊就快馬趕來了,怎麼這些圍觀百姓比我還到得早?!冬季的鄴城人看熱鬧也太積極了吧!」
——
州牧府內,不分州丞府還是州牧府,許多中等職階以上的官員都接急令到場了。
大家都不知發生何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小聲議論。
雲知意和顧子璇四下晃了一圈,沒見到霍奉卿。
倒是霍奉卿的近隨屬官韓康主動來找了她倆,將她們領到院牆根下無人角落裡,單獨說明情況。
原來,今日丑時,宵禁尚未結束,鄴城北城門就突然提前開啟,一隊治安司武官押著個黑蒙頭的人進了城。
這異常動靜驚醒了居住在北城門附近的少部分百姓。
他們影影綽綽看到個大概,好奇之下再也睡不著。
等到正寅時宵禁一結束,便有人跑出門去,向街坊鄰居奔走相告。
「……這些百姓原本也不知今日有公審。」
霍奉卿的屬官韓康抿了抿笑,繼續解釋道:「只是瞧著治安司押著人像是往州牧府來的,便好奇來看看出了什麼事。」
鄴城百姓對「公審台」並不陌生,一看這陣仗就知有大熱鬧。
這時節消息本就傳得快,隨著天色越來越亮,圍觀者就越聚越多。
聽了韓康的解釋,雲知意依舊摸不著頭腦,還多了幾分忐忑驚憂。
她搓著冰涼的指尖,口中接連發問:「今日究竟審誰?什麼案子?主審是哪位大人?哪來的『同意公審』的批文?」
她有點擔心霍奉卿,怕他忙中出錯。
那傢伙已背著坊間罵名數月,民望跌到最低谷,若再加一樁「違律私搭公審台」的確鑿罪名,田嶺抬腳就能踩得他不能翻身。
似是讀懂了她心中真正的擔憂,韓康忙笑道:「雲大人請稍安勿躁。今日的公審不需州府批文,因為,主審官是京中來的巡按御史。」
坐在旁邊的顧子璇怔怔咽了咽口水:「治安司半夜押進城的那個人,不會是田嶺吧?」
韓康點頭,小聲道:「盛大人陪同御史一行自京中匿跡趕來原州,今日自北城門進城。霍大人已前去迎候,待御史大人到場,立刻升堂。」
雲知意緊著嗓子左顧右盼:「怎麼突然就動手了?各處都安排穩妥了麼?」
霍奉卿那傢伙還真是個悶聲幹大事的,就這麼突如其來地命人將田嶺從雍丘老宅抓來了?!
田氏那些個族中長老都被摁住了?府兵呢?
「都穩妥了,」韓康點頭,也警惕地看著周圍,並沒有解釋具體怎麼安排的,「霍大人讓我轉告二位,你們今日只管湊場面看戲,什麼都不必擔心。」
沉默中,韓康輕聲又道:「霍大人還說,此次一擊必中,但絕無違律犯禁之舉。而且,百姓只會多得一樁談資,原州絕不會亂。請他的小祖宗放心。」
頓了頓,韓康做作地咳了兩聲,欲蓋彌彰地補充:「當然,下官並不知道『霍大人的小祖宗是誰』。」才怪。
雲知意窘得面上飄紅,整理好自己的心情,鄭重點頭:「哦。」
——
在大縉,巡按御史是歸屬御史台督察院管轄的官。
他們通常要領聖諭才能以公職身份出京,專職監察地方官員高階行政主官,不僅可彈劾違法官吏,更有權直接在當地升堂審案,無需任何官員批文。
巡按御史到原州來公審州丞,這可真是百年難得一遇,消息很快在鄴城傳開……哦,不是傳開,簡直是炸開。
巳時初刻,冬陽才勉強在雲層後露出點頭,州牧府門口的公審台周圍已密密匝匝,連只蚊子都擠不進去了。
御史是個儒雅清瘦的中年男子,行事做派利落得出人意料。
他直接省去與州府眾官寒暄見禮、互通姓名的禮節,剛到州牧府門口就登上公審台,逕自於主審位落座。
既他如此,州府眾官也沒再耽擱,各就其位。
雲知意坐在右側陪審位,與對面陪審位的霍奉卿遙遙相望。
兩人的目光隔空相觸,雖什麼話都沒有說,卻又好像千言萬語都在其中了。
按照原州刑律司的慣例,只有兩種情況才會搭台公審。
要麼,被審者罪行十惡不赦,已在百姓中引發熱議甚至恐慌。
要麼,被審者至少是中等以上職階的州府要員。
但無論以上哪種情況,搭台公審都需事報批,得到雲知意、田嶺、霍奉卿、盛敬侑四人中至少三人落印同意,才能執行。
「我記得,田嶺前幾日回雍丘縣的田氏老宅了吧?」顧子璇遠遠看著圍滿了人的公審台,呆滯地眨眨眼,腦子突然轉不過來。
雲知意也懵得兩眼亂轉圈:「對啊。田嶺沒在鄴城,我不知情,盛敬侑還在京中。批文落印都湊不夠三個,這公審台怎麼搭起來的?究竟是刑律司知法犯法,還是霍奉卿要翻天?」
她最擔心,就是霍奉卿為了扳倒田嶺不惜違律犯禁。那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她不願看到霍奉卿賭上自己去打這一仗。
如今田嶺的「大業」還沒有完全成氣候,不需要霍奉卿孤擲一注去和他拼誰更沒有底線,不值得。
而顧子璇並沒想那麼深,她更在意的是:「我一得到急訊就快馬趕來了,怎麼這些圍觀百姓比我還到得早?!冬季的鄴城人看熱鬧也太積極了吧!」
——
州牧府內,不分州丞府還是州牧府,許多中等職階以上的官員都接急令到場了。
大家都不知發生何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小聲議論。
雲知意和顧子璇四下晃了一圈,沒見到霍奉卿。
倒是霍奉卿的近隨屬官韓康主動來找了她倆,將她們領到院牆根下無人角落裡,單獨說明情況。
原來,今日丑時,宵禁尚未結束,鄴城北城門就突然提前開啟,一隊治安司武官押著個黑蒙頭的人進了城。
這異常動靜驚醒了居住在北城門附近的少部分百姓。
他們影影綽綽看到個大概,好奇之下再也睡不著。
等到正寅時宵禁一結束,便有人跑出門去,向街坊鄰居奔走相告。
「……這些百姓原本也不知今日有公審。」
霍奉卿的屬官韓康抿了抿笑,繼續解釋道:「只是瞧著治安司押著人像是往州牧府來的,便好奇來看看出了什麼事。」
鄴城百姓對「公審台」並不陌生,一看這陣仗就知有大熱鬧。
這時節消息本就傳得快,隨著天色越來越亮,圍觀者就越聚越多。
聽了韓康的解釋,雲知意依舊摸不著頭腦,還多了幾分忐忑驚憂。
她搓著冰涼的指尖,口中接連發問:「今日究竟審誰?什麼案子?主審是哪位大人?哪來的『同意公審』的批文?」
她有點擔心霍奉卿,怕他忙中出錯。
那傢伙已背著坊間罵名數月,民望跌到最低谷,若再加一樁「違律私搭公審台」的確鑿罪名,田嶺抬腳就能踩得他不能翻身。
似是讀懂了她心中真正的擔憂,韓康忙笑道:「雲大人請稍安勿躁。今日的公審不需州府批文,因為,主審官是京中來的巡按御史。」
坐在旁邊的顧子璇怔怔咽了咽口水:「治安司半夜押進城的那個人,不會是田嶺吧?」
韓康點頭,小聲道:「盛大人陪同御史一行自京中匿跡趕來原州,今日自北城門進城。霍大人已前去迎候,待御史大人到場,立刻升堂。」
雲知意緊著嗓子左顧右盼:「怎麼突然就動手了?各處都安排穩妥了麼?」
霍奉卿那傢伙還真是個悶聲幹大事的,就這麼突如其來地命人將田嶺從雍丘老宅抓來了?!
田氏那些個族中長老都被摁住了?府兵呢?
「都穩妥了,」韓康點頭,也警惕地看著周圍,並沒有解釋具體怎麼安排的,「霍大人讓我轉告二位,你們今日只管湊場面看戲,什麼都不必擔心。」
沉默中,韓康輕聲又道:「霍大人還說,此次一擊必中,但絕無違律犯禁之舉。而且,百姓只會多得一樁談資,原州絕不會亂。請他的小祖宗放心。」
頓了頓,韓康做作地咳了兩聲,欲蓋彌彰地補充:「當然,下官並不知道『霍大人的小祖宗是誰』。」才怪。
雲知意窘得面上飄紅,整理好自己的心情,鄭重點頭:「哦。」
——
在大縉,巡按御史是歸屬御史台督察院管轄的官。
他們通常要領聖諭才能以公職身份出京,專職監察地方官員高階行政主官,不僅可彈劾違法官吏,更有權直接在當地升堂審案,無需任何官員批文。
巡按御史到原州來公審州丞,這可真是百年難得一遇,消息很快在鄴城傳開……哦,不是傳開,簡直是炸開。
巳時初刻,冬陽才勉強在雲層後露出點頭,州牧府門口的公審台周圍已密密匝匝,連只蚊子都擠不進去了。
御史是個儒雅清瘦的中年男子,行事做派利落得出人意料。
他直接省去與州府眾官寒暄見禮、互通姓名的禮節,剛到州牧府門口就登上公審台,逕自於主審位落座。
既他如此,州府眾官也沒再耽擱,各就其位。
雲知意坐在右側陪審位,與對面陪審位的霍奉卿遙遙相望。
兩人的目光隔空相觸,雖什麼話都沒有說,卻又好像千言萬語都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