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世上真有這種動物嗎?”
“以後應該是不再有了。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猿猴當中也有高等的,譬如:靈長目的類人猿的大猩猩或黑猩猩,他們的智力高於其他動物一等。
“雖說如此,畢竟,它們和那些最原始的野人相比,智力仍舊遜色許多。不論大猩猩如何聰明,仍舊不能和那些住在澳洲的原始野人族相提並論的!它們雖屬高等猿類,跟人類的智慧相比更是望塵莫及。
“但是,一些生物學專家卻認為猿和人之間還存在一種中間動物,它們沒人類聰明,但勝於大猩猩之類的動物。時至今日,世上仍沒發現此種動物,不論是在非洲原始森林深處,還是喜馬拉雅雪山之巔。
“雖然曾傳聞,在喜馬拉雅山上有一種神秘的雪人,可誰也沒有親眼見過,因此一些人便把它說成是當地的神話。但是,那種動物確實存在著。”
“唔,在哪裡?”
“它生存於澳洲的密林深處。發現的人是鼎鼎大名的動物學家兼古生物學家—
—巴勒哥局博士。博士和夫人在澳洲研究了好幾個春秋,最近才寫了一封信給巴黎布倫森林公園的動物園園長。
“信中說,博士在澳洲的密林深處,發現一種奇特的動物,於是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把它捕獲了。那動物既非人也非猩猩,那是介於二者中間的一種動物,是學術界從未發現過的,好似是高等猿類和野蠻人的混血兒,博士雖然在這方面頗有造詣,可仍無法分辨出是人亦或猿類。為此,博士夫婦打算在近期內親自把它運回巴黎,以便讓其他專家一道研究。
“但是,博士夫婦已於六周之前,乘船抵達馬賽,可卻至今未見返回巴黎。動物園園長為此十分擔憂。於是,電請馬賽警方調查一下。不久,回覆說,博士已經起程,現正在巴黎的途中,這之後,便失去蹤影。另外還補充說明一下,博士夫婦已把那動物從籠中放出來,把它安置在汽車的后座里,並用帘子遮了起來。”
“那麼,博士為何要把它放出來呢?”
“據說,它有一些地方像大猩猩,力大無窮且殘暴,而另一些地方十分似人,平常十分聽博士夫婦的話。它十分討厭別人把它看作一個大猩猩。博士惟恐它在途中獸性大發,儘量把它當作人來對待,給它穿上羊皮上衣,戴皮帽子,甚至還給他戴了一幅防風眼鏡,儘可能地遮住它那張醜陋無比的臉。同時為了避免驚世駭俗,於是在後車座拉上了布簾。”
“那麼,它為何又要傷害對它呵護有加的主人呢?”
“這就無法知曉了。不過,因為他並非人類,所以就無法用我們人的心理來推測它的行為舉止了。
“也可能是博士夫婦雖說十分愛護它,但是,一個學者在把它當作研究的對象時,難免有時粗魯了些。所以,它表面上十分溫馴,可是內心深處卻十分仇視人類吧!另外,像大猩猩一類的動物,雖說對人十分馴服,偶爾也會暴露它兇殘的本性。
也許是博士對待它過分嚴厲,以至於獸性大發,用巨石襲擊他們夫婦。
“可是,它已經酩酊大醉,居然還能駕車逃逸,這難道不令人費解嗎?”
“博士為了測試它的智力,曾教過它一些人類的生活東西。譬如,數東西,分辨顏色。夫人曾教過它如何使用刀叉。也可能開汽車稍微涉及了一些。
“當我聽說這件奇怪案子時,發現它使用的是一塊巨石,而且不會開啟白蘭地酒瓶的木塞,而是用小石頭打掉瓶口,便推測它不是野人,便是猩猩一類的動物。
於是,就立刻去科訪森林公園的園長,向他請教一些猩猩的知識。在交談中,園長還告訴了我博士在澳洲發現一個怪人的事,而且將來信出示給我。同時,還把他擔憂的事告訴了我,說博士從馬賽返回巴黎至今已有六周了,可還是不見人的影子。
“如此一來,我心中便霍然開朗,於是提筆致信給報社。請你稍等,今天報社或警方一定會有消息。”
羅賓的話音未落,桌上的電話鈴便響了起來。羅賓拿起電話聽了片刻,放下電話對盧布朗說道:
“已有消息,盧布朗。是警長打來的,他是我的一個好友,一有消息便馬上掛了個電話,果然不出所料,它藏在大樹上。”
“是那個怪物嗎?”
“沒錯。警員費了好大勁,才把它制住。那怪物的酒勁已經全部過去了,好像對於殺死主人一事十分傷心,據說直淌眼淚呢。”
“別說,還有點人性呢。”
“那是,畢竟它的血里一半流淌著的是人的血液。幸好沒有用槍把它擊斃。”
“這麼說,它仍活著?在哪裡?”
“據說已被運到森林公園裡去了。這回,那些動物學家、古生物學家以及其他科學家們應齊聚那裡,展開研究了。我想,這對於進化論方面,肯定是一個新大陸,我為此感到欣慰。”
“它會不會以謀殺罪名而被起訴呢?”
“我認為不可能。因為,他一半是猩猩嘛。到底他是何模樣,我們還是去先睹為快吧!我對進化論也頗感興趣,我在巴黎有所秘密去處,那裡有間各種設備齊全的研究室。
“以後應該是不再有了。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猿猴當中也有高等的,譬如:靈長目的類人猿的大猩猩或黑猩猩,他們的智力高於其他動物一等。
“雖說如此,畢竟,它們和那些最原始的野人相比,智力仍舊遜色許多。不論大猩猩如何聰明,仍舊不能和那些住在澳洲的原始野人族相提並論的!它們雖屬高等猿類,跟人類的智慧相比更是望塵莫及。
“但是,一些生物學專家卻認為猿和人之間還存在一種中間動物,它們沒人類聰明,但勝於大猩猩之類的動物。時至今日,世上仍沒發現此種動物,不論是在非洲原始森林深處,還是喜馬拉雅雪山之巔。
“雖然曾傳聞,在喜馬拉雅山上有一種神秘的雪人,可誰也沒有親眼見過,因此一些人便把它說成是當地的神話。但是,那種動物確實存在著。”
“唔,在哪裡?”
“它生存於澳洲的密林深處。發現的人是鼎鼎大名的動物學家兼古生物學家—
—巴勒哥局博士。博士和夫人在澳洲研究了好幾個春秋,最近才寫了一封信給巴黎布倫森林公園的動物園園長。
“信中說,博士在澳洲的密林深處,發現一種奇特的動物,於是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把它捕獲了。那動物既非人也非猩猩,那是介於二者中間的一種動物,是學術界從未發現過的,好似是高等猿類和野蠻人的混血兒,博士雖然在這方面頗有造詣,可仍無法分辨出是人亦或猿類。為此,博士夫婦打算在近期內親自把它運回巴黎,以便讓其他專家一道研究。
“但是,博士夫婦已於六周之前,乘船抵達馬賽,可卻至今未見返回巴黎。動物園園長為此十分擔憂。於是,電請馬賽警方調查一下。不久,回覆說,博士已經起程,現正在巴黎的途中,這之後,便失去蹤影。另外還補充說明一下,博士夫婦已把那動物從籠中放出來,把它安置在汽車的后座里,並用帘子遮了起來。”
“那麼,博士為何要把它放出來呢?”
“據說,它有一些地方像大猩猩,力大無窮且殘暴,而另一些地方十分似人,平常十分聽博士夫婦的話。它十分討厭別人把它看作一個大猩猩。博士惟恐它在途中獸性大發,儘量把它當作人來對待,給它穿上羊皮上衣,戴皮帽子,甚至還給他戴了一幅防風眼鏡,儘可能地遮住它那張醜陋無比的臉。同時為了避免驚世駭俗,於是在後車座拉上了布簾。”
“那麼,它為何又要傷害對它呵護有加的主人呢?”
“這就無法知曉了。不過,因為他並非人類,所以就無法用我們人的心理來推測它的行為舉止了。
“也可能是博士夫婦雖說十分愛護它,但是,一個學者在把它當作研究的對象時,難免有時粗魯了些。所以,它表面上十分溫馴,可是內心深處卻十分仇視人類吧!另外,像大猩猩一類的動物,雖說對人十分馴服,偶爾也會暴露它兇殘的本性。
也許是博士對待它過分嚴厲,以至於獸性大發,用巨石襲擊他們夫婦。
“可是,它已經酩酊大醉,居然還能駕車逃逸,這難道不令人費解嗎?”
“博士為了測試它的智力,曾教過它一些人類的生活東西。譬如,數東西,分辨顏色。夫人曾教過它如何使用刀叉。也可能開汽車稍微涉及了一些。
“當我聽說這件奇怪案子時,發現它使用的是一塊巨石,而且不會開啟白蘭地酒瓶的木塞,而是用小石頭打掉瓶口,便推測它不是野人,便是猩猩一類的動物。
於是,就立刻去科訪森林公園的園長,向他請教一些猩猩的知識。在交談中,園長還告訴了我博士在澳洲發現一個怪人的事,而且將來信出示給我。同時,還把他擔憂的事告訴了我,說博士從馬賽返回巴黎至今已有六周了,可還是不見人的影子。
“如此一來,我心中便霍然開朗,於是提筆致信給報社。請你稍等,今天報社或警方一定會有消息。”
羅賓的話音未落,桌上的電話鈴便響了起來。羅賓拿起電話聽了片刻,放下電話對盧布朗說道:
“已有消息,盧布朗。是警長打來的,他是我的一個好友,一有消息便馬上掛了個電話,果然不出所料,它藏在大樹上。”
“是那個怪物嗎?”
“沒錯。警員費了好大勁,才把它制住。那怪物的酒勁已經全部過去了,好像對於殺死主人一事十分傷心,據說直淌眼淚呢。”
“別說,還有點人性呢。”
“那是,畢竟它的血里一半流淌著的是人的血液。幸好沒有用槍把它擊斃。”
“這麼說,它仍活著?在哪裡?”
“據說已被運到森林公園裡去了。這回,那些動物學家、古生物學家以及其他科學家們應齊聚那裡,展開研究了。我想,這對於進化論方面,肯定是一個新大陸,我為此感到欣慰。”
“它會不會以謀殺罪名而被起訴呢?”
“我認為不可能。因為,他一半是猩猩嘛。到底他是何模樣,我們還是去先睹為快吧!我對進化論也頗感興趣,我在巴黎有所秘密去處,那裡有間各種設備齊全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