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姚采瀾雖然因為鐵錘會走路的事兒心情也是高興的很,見了江清山卻又氣惱起來,把他的手一下子拍開,陰陽怪調的道,“哎呦,我可當不起您江二爺這一夸您是誰啊,您是慈父啊”一邊又學著江清山的樣子變了聲音,“鐵錘啊,咱不學走路啦,爹我一直抱著你,抱你到八十歲”
江清山不禁撓著頭皮訕訕的笑,姚采瀾用手指使勁戳了一下他的額頭,“我呸好事都被你做了,剩下我就只能扮白臉了怪不得倆孩子都和你親呢,顯得我這當娘的就沒人緣了。你啊,知不知道這寵愛無度反而威害無窮?”
江清山忙把她一直朝著自己亂點的手劃拉下來,包在自己手裡反覆摩挲,一邊態度良好的承認錯誤,“是是是,對對對。咱們家多虧了有您把關啊,否則我們爺仨真是,還不知混成什麼鬼樣子呢所以啊,以後我們仨就放心大膽的繼續混蛋,繼續搗蛋,反正無論如何,都有二奶奶您替我們兜著呢麼,是吧?”
自從兩人關係確定以後,江清山的大男子主義作風日漸抬頭,很少再如此的伏低做小,今天也是因為兒子的事實在太高興了才如此。姚采瀾一向吃軟不吃硬,終於被他逗得轉怒為喜。
因為江夫人要養病,江老爺便發了話,晨起的請安改在了早飯後,晚間的請安就免了,怕打擾到江夫人休息。
因此第二日,等大家都吃過了飯,一家人才浩浩蕩蕩的往上房來。剛出院門,鐵錘不負眾望,在眾人喜悅的目光當中,邁開小短腿走了七八步,就又停下不走了,倆眼睛直勾勾看向他爹。
那圓溜溜的小眼睛帶著祈求,帶著期盼,把江清山的心都給看軟了,都沒顧得上看姚采瀾的眼色,已經上前把兒子一把抱起來了。
外邊人來人往的,姚采瀾也沒工夫理他們,就假裝沒看見。石頭見此悄悄的對鐵錘快活的眨了一下眼睛,兩兄弟會心的笑了。
江清山抱著小的,姚采瀾牽著大的,一家人進了上房,齊刷刷的給江夫人請安。江夫人看見他們,難得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尤其是看著石頭和鐵錘頻頻的點頭。
姚采瀾看她精神好像有了點起色的樣子,不再像往日一般頹廢消沉,心裡覺得挺高興。正高興著呢,忽然就感覺到站在一邊的劉氏掃過來一道不善的目光。
這真是躺著也中槍啊。姚采瀾下意識的把石頭往自己跟前拉了拉。
一般這時候都會在偏院處置家事的崔姨娘難得也伺候在側,便在一邊逗江夫人開心,“夫人您看,咱們江家在玉字輩上還真是兒孫滿堂呢,以後啊,我們這些老傢伙就得指望他們這些小輩嘍”
江夫人曉得她的好心,很給面子的眼睛彎了一下。
姚采瀾一直在留心劉氏,只見她的臉已經黑的不能再黑了,兩道目光跟刀子似的,直直的戳向剛才說話湊趣的崔姨娘,那眼光連姚采瀾都覺得後背涼颼颼的。果然,崔姨娘好像也覺察到了,就閉嘴侍立一旁不再搭言。
大嫂,你的敵人也樹立的太多了吧?
不過,姚采瀾仔細一想,劉氏恨崔姨娘還真是不亞於恨自己。
其實,府里的下人們自打江夫人一病,便都在暗暗揣測府里的中饋會交到誰的手上,因為這個問題跟他們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好幾個版本流傳的還很廣。江夫人一病,下人們人心惶惶,那嘴也不向以前那樣嚴實了。其中,猜測劉氏會掌了大權的說法甚囂塵上。
說起來,這府里早晚是大房的。江夫人病了,自然該有劉氏接手,這也是名正言順的。恐怕劉氏自己也覺得自己穩操勝券了吧?
但是,喪禮過去也有好些天了,江老爺和江夫人卻一直沒動靜,府里的事跟在辦喪事時一樣,也一直都由崔姨娘和李嬤嬤聯手料理。
崔姨娘也是個很能幹的女人,以前有江夫人在,她根本就沒機會使。江夫人上京城的大半年,都是她主持府里的內務,蕭規曹隨,雖然比不上江夫人令行禁止吧,但是有江老爺坐陣,崔姨娘還真是乾的十分像樣子,也沒出什麼亂子。
如今,江夫人病歪歪的躺在床上,崔姨娘表現更是搶眼,她直接搬到了主院,與李嬤嬤一起輪班貼身服侍江夫人,讓江老爺對她大加讚許,是保得江家度過危難期的一大功臣呢。還是江夫人發了話讓她繼續暫管著府里的事務,別光顧著伺候自己,崔姨娘這才又重新執掌起了大權。
崔姨娘真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姚采瀾暗自佩服。以前只是覺得她會說話,愛說笑,但是呢,看著目光卻挺短淺的,有時候還有點小家子氣。孰料這次真是讓人大跌眼鏡。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又把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擺得這么正,讓江府的兩大當權者都對她十分放心,這個女人不簡單啊。
再說劉氏。她在京城裡的這幾年算是活明白了。什麼情啊愛啊,全是假的。也許,唯一能對自己不變心的,只有錢和權了吧。在這個家裡,沒有權,就沒有錢。可是,自己眼看就要一步登頂了,眼下卻是障礙重重,這如何讓她不恨呢
府里的下人們都會笑她的吧?她們會在背地裡編排些什麼?
可是江府里的這一切明明就該是她的如今卻一個兩個的都想來跟她搶
這時江夫人已經有點累了,李嬤嬤又把熬好的藥端了上來。江夫人便揮揮手讓她們都散了,還直接拒絕了幾人要伺候她吃藥的請求。
一出房門,崔姨娘腳步飛快,說是忙著要去查看一下大廚房的蔬果米麵。
劉氏看著她的背影,冷冷的哼了一聲,絲毫不忌諱姚采瀾還走在身後不遠處。
她把目光挪了回來,停住腳步回頭看向姚采瀾,不咸不淡的說道,“小惠那孩子弟妹還買見過吧?”說著臉上還似乎帶上了一絲關切。
小惠?姚采瀾讓她說的愣住了。
主母 八十二 針峰
八十二 針峰
小惠?姚采瀾讓她說的愣住了。
這個名字如此陌生,陌生到她好像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卻又如此熟悉,熟悉到一直埋在她心底最深處。
劉氏看見她發愣的樣子,覺得終於抓到了姚采瀾的痛腳,很有些得意,便笑道,“那孩子今年也有五六歲了吧?我倒是見過一回,嘖嘖嘖,真是一個很好看的女孩子呢”
見劉氏完全一副“悲天憫人”的口氣,姚采瀾低低的嘆了口氣。
姚采瀾也不明白,劉氏肯定知道自己和江清山不會再府里久居,很快就得回雲陽復命,絕對不會跟他們爭什麼家產啊什麼的,怎麼還是看自己如此不順眼啊,說個話非得撿了那最狠的說。
是了,江夫人對自己是明顯的依賴,江老爺對石頭則更是明顯的偏愛了。雖然江老爺也很關心玉臻,為他延藥請醫的,噓寒問暖。但是,玉臻一直病著,江老爺並無多少親近的機會,而石頭卻活蹦亂跳的時常跟著江老爺在外書房裡廝混,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有多喜歡石頭。
石頭今年四歲半了,玉臻還不到四歲,按理說,小孩子之間差個半歲發展水平差異還是很明顯的,本不必在意太多。但是石頭說話、做事乾脆利索,什麼話都能表達清楚,又愛說愛笑的,跟誰都能聊上幾句,自然很快就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交口稱讚。而玉臻雖然也是個聰明的孩子,就是有點膽小,不太愛說話,也不怎麼愛動,性子沉悶了些,又不愛理人。這孩子只有一個還沒什麼,就怕兩家的站在一塊比。
這麼一比,高下立現。
這讓心胸狹窄的劉氏心氣怎麼能順得了呢?失去丈夫的悲傷還沒等散去,她轉眼就開始把矛頭對準了二房。
“小惠那孩子弟妹是沒見過吧?”劉氏貌似一臉關切的繼續追問,一副鍥而不捨的勁兒頭。看著劉氏那發黃的臉色,和兩眉間深深的皺紋,五年的歲月可以讓一個人改變這麼多麼?
“沒有。”姚采瀾回過神來,臉色淡淡的搖搖頭。
“哎呀,真是可惜了那個孩子了真是又乖巧又懂事,比那些調皮搗蛋的男孩子強多了看著就讓人心疼”話里話外的又捎帶上貶低石頭。
“是麼?我倒是覺得,乖巧有乖巧的好,調皮也有調皮的好。”姚采瀾不咸不淡的回答。
劉氏不軟不硬的碰了個釘子,卻仍不甘心,“小惠那孩子長的跟二弟還真像就是李嬤嬤說起來,跟二弟小時候真是一模一樣,尤其是那個嘴長的,嘖嘖,我看呢,比石頭和鐵錘還像二弟呢呵呵呵。”
“是麼,父女天性嘛,像是應該的。”姚采瀾依然沒翻臉,還老老實實的承認了。
沒得到預想的反應,劉氏氣的眨了下眼睛,又轉了轉眼睛,道,“弟妹你如今多好啊,大嫂可比不得你母親病歪歪的,玉榮呢也是大姑娘了,玉臻又小。。。這一家子老老小小的,可都指著我呢這得多少事啊,我想想就頭暈腦漲要是再加上個小惠。。。”
姚采瀾心念電轉,已經微微一笑的截住了她的話,“我這次會把小惠帶去雲陽的,不勞大嫂費心。”
劉氏眼睛一亮,沒想到事情竟這樣容易就做成了,接著又問,“那白蓮呢?”
姚采瀾看著她又是認真的一點頭,“自然是一併帶走。”
劉氏喜出望外,這才真心的笑了起來,“弟妹還真是賢惠啊。。。”
姚采瀾卻忽然低下頭嘆了口氣,臉露哀戚之色,道,“這幾年多虧母親收留了她們,讓母親百忙之中還替我們操心,采瀾慚愧之至要不是母親,那白蓮要是登堂入室。。。”
姚采瀾本來很想反唇相譏一句“比不得大嫂賢惠”卻怕這一句充滿暗示色彩的話惹得劉氏嫉恨,恐怕對孩子不利,也就忍住了沒逞口舌之快,反而示起弱來。
這一示弱,讓劉氏忽然也對姚采瀾產生了些許同情之意,深有感觸的嘆道,“女人啊,就是這個命”
她就嘆了這一句,倒是乾脆利落的轉身去照顧玉臻了,沒有再繼續對姚采瀾窮追猛打。
姚采瀾看著她的背影鬆了一口氣。回自己院子的路上,姚采瀾走得很慢,腦子裡不斷在琢磨著小惠的事。從眼下的形式看,小惠和白蓮確實不適合再留在江府了。江夫人已經沒有精力再替二房擔下這件事了。江府現在兵荒馬亂的,自己再不把二房的人帶走,道義上也說不過去啊。
可是,如果帶她們走,又該如何安置她們呢?
路上也碰見不少相熟的下人,手裡提著裝著飯菜的食盒,遠遠的便向姚采瀾行禮問好,然後就匆匆的過去了。她們態度上微妙的變化,姚采瀾心裡很清楚。
當年的真心的尊敬和巴結都不見了。姚采瀾知道,江夫人一手掌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府里情勢未明,劉氏虎視眈眈,府里的下人也在審時度勢,誰又敢對劉氏厭惡、防備的自己親近呢
所以,如果劉氏得了勢,小惠留在這裡,恐怕就沒有好果子吃了。這種情況是姚采瀾不願意看到的。
江清山不禁撓著頭皮訕訕的笑,姚采瀾用手指使勁戳了一下他的額頭,“我呸好事都被你做了,剩下我就只能扮白臉了怪不得倆孩子都和你親呢,顯得我這當娘的就沒人緣了。你啊,知不知道這寵愛無度反而威害無窮?”
江清山忙把她一直朝著自己亂點的手劃拉下來,包在自己手裡反覆摩挲,一邊態度良好的承認錯誤,“是是是,對對對。咱們家多虧了有您把關啊,否則我們爺仨真是,還不知混成什麼鬼樣子呢所以啊,以後我們仨就放心大膽的繼續混蛋,繼續搗蛋,反正無論如何,都有二奶奶您替我們兜著呢麼,是吧?”
自從兩人關係確定以後,江清山的大男子主義作風日漸抬頭,很少再如此的伏低做小,今天也是因為兒子的事實在太高興了才如此。姚采瀾一向吃軟不吃硬,終於被他逗得轉怒為喜。
因為江夫人要養病,江老爺便發了話,晨起的請安改在了早飯後,晚間的請安就免了,怕打擾到江夫人休息。
因此第二日,等大家都吃過了飯,一家人才浩浩蕩蕩的往上房來。剛出院門,鐵錘不負眾望,在眾人喜悅的目光當中,邁開小短腿走了七八步,就又停下不走了,倆眼睛直勾勾看向他爹。
那圓溜溜的小眼睛帶著祈求,帶著期盼,把江清山的心都給看軟了,都沒顧得上看姚采瀾的眼色,已經上前把兒子一把抱起來了。
外邊人來人往的,姚采瀾也沒工夫理他們,就假裝沒看見。石頭見此悄悄的對鐵錘快活的眨了一下眼睛,兩兄弟會心的笑了。
江清山抱著小的,姚采瀾牽著大的,一家人進了上房,齊刷刷的給江夫人請安。江夫人看見他們,難得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尤其是看著石頭和鐵錘頻頻的點頭。
姚采瀾看她精神好像有了點起色的樣子,不再像往日一般頹廢消沉,心裡覺得挺高興。正高興著呢,忽然就感覺到站在一邊的劉氏掃過來一道不善的目光。
這真是躺著也中槍啊。姚采瀾下意識的把石頭往自己跟前拉了拉。
一般這時候都會在偏院處置家事的崔姨娘難得也伺候在側,便在一邊逗江夫人開心,“夫人您看,咱們江家在玉字輩上還真是兒孫滿堂呢,以後啊,我們這些老傢伙就得指望他們這些小輩嘍”
江夫人曉得她的好心,很給面子的眼睛彎了一下。
姚采瀾一直在留心劉氏,只見她的臉已經黑的不能再黑了,兩道目光跟刀子似的,直直的戳向剛才說話湊趣的崔姨娘,那眼光連姚采瀾都覺得後背涼颼颼的。果然,崔姨娘好像也覺察到了,就閉嘴侍立一旁不再搭言。
大嫂,你的敵人也樹立的太多了吧?
不過,姚采瀾仔細一想,劉氏恨崔姨娘還真是不亞於恨自己。
其實,府里的下人們自打江夫人一病,便都在暗暗揣測府里的中饋會交到誰的手上,因為這個問題跟他們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好幾個版本流傳的還很廣。江夫人一病,下人們人心惶惶,那嘴也不向以前那樣嚴實了。其中,猜測劉氏會掌了大權的說法甚囂塵上。
說起來,這府里早晚是大房的。江夫人病了,自然該有劉氏接手,這也是名正言順的。恐怕劉氏自己也覺得自己穩操勝券了吧?
但是,喪禮過去也有好些天了,江老爺和江夫人卻一直沒動靜,府里的事跟在辦喪事時一樣,也一直都由崔姨娘和李嬤嬤聯手料理。
崔姨娘也是個很能幹的女人,以前有江夫人在,她根本就沒機會使。江夫人上京城的大半年,都是她主持府里的內務,蕭規曹隨,雖然比不上江夫人令行禁止吧,但是有江老爺坐陣,崔姨娘還真是乾的十分像樣子,也沒出什麼亂子。
如今,江夫人病歪歪的躺在床上,崔姨娘表現更是搶眼,她直接搬到了主院,與李嬤嬤一起輪班貼身服侍江夫人,讓江老爺對她大加讚許,是保得江家度過危難期的一大功臣呢。還是江夫人發了話讓她繼續暫管著府里的事務,別光顧著伺候自己,崔姨娘這才又重新執掌起了大權。
崔姨娘真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姚采瀾暗自佩服。以前只是覺得她會說話,愛說笑,但是呢,看著目光卻挺短淺的,有時候還有點小家子氣。孰料這次真是讓人大跌眼鏡。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又把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擺得這么正,讓江府的兩大當權者都對她十分放心,這個女人不簡單啊。
再說劉氏。她在京城裡的這幾年算是活明白了。什麼情啊愛啊,全是假的。也許,唯一能對自己不變心的,只有錢和權了吧。在這個家裡,沒有權,就沒有錢。可是,自己眼看就要一步登頂了,眼下卻是障礙重重,這如何讓她不恨呢
府里的下人們都會笑她的吧?她們會在背地裡編排些什麼?
可是江府里的這一切明明就該是她的如今卻一個兩個的都想來跟她搶
這時江夫人已經有點累了,李嬤嬤又把熬好的藥端了上來。江夫人便揮揮手讓她們都散了,還直接拒絕了幾人要伺候她吃藥的請求。
一出房門,崔姨娘腳步飛快,說是忙著要去查看一下大廚房的蔬果米麵。
劉氏看著她的背影,冷冷的哼了一聲,絲毫不忌諱姚采瀾還走在身後不遠處。
她把目光挪了回來,停住腳步回頭看向姚采瀾,不咸不淡的說道,“小惠那孩子弟妹還買見過吧?”說著臉上還似乎帶上了一絲關切。
小惠?姚采瀾讓她說的愣住了。
主母 八十二 針峰
八十二 針峰
小惠?姚采瀾讓她說的愣住了。
這個名字如此陌生,陌生到她好像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卻又如此熟悉,熟悉到一直埋在她心底最深處。
劉氏看見她發愣的樣子,覺得終於抓到了姚采瀾的痛腳,很有些得意,便笑道,“那孩子今年也有五六歲了吧?我倒是見過一回,嘖嘖嘖,真是一個很好看的女孩子呢”
見劉氏完全一副“悲天憫人”的口氣,姚采瀾低低的嘆了口氣。
姚采瀾也不明白,劉氏肯定知道自己和江清山不會再府里久居,很快就得回雲陽復命,絕對不會跟他們爭什麼家產啊什麼的,怎麼還是看自己如此不順眼啊,說個話非得撿了那最狠的說。
是了,江夫人對自己是明顯的依賴,江老爺對石頭則更是明顯的偏愛了。雖然江老爺也很關心玉臻,為他延藥請醫的,噓寒問暖。但是,玉臻一直病著,江老爺並無多少親近的機會,而石頭卻活蹦亂跳的時常跟著江老爺在外書房裡廝混,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有多喜歡石頭。
石頭今年四歲半了,玉臻還不到四歲,按理說,小孩子之間差個半歲發展水平差異還是很明顯的,本不必在意太多。但是石頭說話、做事乾脆利索,什麼話都能表達清楚,又愛說愛笑的,跟誰都能聊上幾句,自然很快就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交口稱讚。而玉臻雖然也是個聰明的孩子,就是有點膽小,不太愛說話,也不怎麼愛動,性子沉悶了些,又不愛理人。這孩子只有一個還沒什麼,就怕兩家的站在一塊比。
這麼一比,高下立現。
這讓心胸狹窄的劉氏心氣怎麼能順得了呢?失去丈夫的悲傷還沒等散去,她轉眼就開始把矛頭對準了二房。
“小惠那孩子弟妹是沒見過吧?”劉氏貌似一臉關切的繼續追問,一副鍥而不捨的勁兒頭。看著劉氏那發黃的臉色,和兩眉間深深的皺紋,五年的歲月可以讓一個人改變這麼多麼?
“沒有。”姚采瀾回過神來,臉色淡淡的搖搖頭。
“哎呀,真是可惜了那個孩子了真是又乖巧又懂事,比那些調皮搗蛋的男孩子強多了看著就讓人心疼”話里話外的又捎帶上貶低石頭。
“是麼?我倒是覺得,乖巧有乖巧的好,調皮也有調皮的好。”姚采瀾不咸不淡的回答。
劉氏不軟不硬的碰了個釘子,卻仍不甘心,“小惠那孩子長的跟二弟還真像就是李嬤嬤說起來,跟二弟小時候真是一模一樣,尤其是那個嘴長的,嘖嘖,我看呢,比石頭和鐵錘還像二弟呢呵呵呵。”
“是麼,父女天性嘛,像是應該的。”姚采瀾依然沒翻臉,還老老實實的承認了。
沒得到預想的反應,劉氏氣的眨了下眼睛,又轉了轉眼睛,道,“弟妹你如今多好啊,大嫂可比不得你母親病歪歪的,玉榮呢也是大姑娘了,玉臻又小。。。這一家子老老小小的,可都指著我呢這得多少事啊,我想想就頭暈腦漲要是再加上個小惠。。。”
姚采瀾心念電轉,已經微微一笑的截住了她的話,“我這次會把小惠帶去雲陽的,不勞大嫂費心。”
劉氏眼睛一亮,沒想到事情竟這樣容易就做成了,接著又問,“那白蓮呢?”
姚采瀾看著她又是認真的一點頭,“自然是一併帶走。”
劉氏喜出望外,這才真心的笑了起來,“弟妹還真是賢惠啊。。。”
姚采瀾卻忽然低下頭嘆了口氣,臉露哀戚之色,道,“這幾年多虧母親收留了她們,讓母親百忙之中還替我們操心,采瀾慚愧之至要不是母親,那白蓮要是登堂入室。。。”
姚采瀾本來很想反唇相譏一句“比不得大嫂賢惠”卻怕這一句充滿暗示色彩的話惹得劉氏嫉恨,恐怕對孩子不利,也就忍住了沒逞口舌之快,反而示起弱來。
這一示弱,讓劉氏忽然也對姚采瀾產生了些許同情之意,深有感觸的嘆道,“女人啊,就是這個命”
她就嘆了這一句,倒是乾脆利落的轉身去照顧玉臻了,沒有再繼續對姚采瀾窮追猛打。
姚采瀾看著她的背影鬆了一口氣。回自己院子的路上,姚采瀾走得很慢,腦子裡不斷在琢磨著小惠的事。從眼下的形式看,小惠和白蓮確實不適合再留在江府了。江夫人已經沒有精力再替二房擔下這件事了。江府現在兵荒馬亂的,自己再不把二房的人帶走,道義上也說不過去啊。
可是,如果帶她們走,又該如何安置她們呢?
路上也碰見不少相熟的下人,手裡提著裝著飯菜的食盒,遠遠的便向姚采瀾行禮問好,然後就匆匆的過去了。她們態度上微妙的變化,姚采瀾心裡很清楚。
當年的真心的尊敬和巴結都不見了。姚采瀾知道,江夫人一手掌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府里情勢未明,劉氏虎視眈眈,府里的下人也在審時度勢,誰又敢對劉氏厭惡、防備的自己親近呢
所以,如果劉氏得了勢,小惠留在這裡,恐怕就沒有好果子吃了。這種情況是姚采瀾不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