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聲音略微沙啞,卻透著沉著和堅定。

  陳決望著李聿一會兒,這才點了點頭,“因你捨命相救,且為聖上除去一大害,功過相抵。”

  說罷,陳決舒了口氣,憋了幾個月的火,終於在李聿這個始作俑者身上撒掉了。

  他三兩下又鬆了李聿的梆,將那麻繩隨手丟到了桌上。

  李聿仍望著陳決,臉上神色淡然,若有所思。

  陳決卻覺得與李聿之間的糾葛已了,心上大松,整個人長長吐出口濁氣,便也覺得渾身酸痛難忍。

  他靠在身後的桌案上,望了望滿帳的狼藉,扭頭見李小正關切的望著自己,便難得的,朝著小丫頭露出了一個溫暖的、釋然的、快活的笑容。

  李小微微一愣,望著陳決的笑容,看著他身上的狼狽,一時間心裡百感交錯,眼睛一熱,竟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流起了淚。

  相見亦無事,別後常思君。

  雖只與陳大人僅僅分別了小半個晚上,幾個時辰而已,她卻覺得心驚肉跳,仿佛分別了一輩子那麼長。

  她甚至不敢想——從她隨著小舅舅到西邊空曠地,揚起風沙,佯裝成戍西軍奔馬而至揚起的風沙,以震懾東北軍。再從西邊去接哥哥李聿,然後與哥哥一道回將軍帳救援陳大人?——這段時間,她是怎麼熬過來的……

  嗚嗚……

  …………………………

  天亮的時候,戍西軍真的到了。

  浩浩蕩蕩一萬強兵,來了以後只在東北大營轉悠了一圈兒,就在東北大營西邊拉起帳篷,肆無忌憚的吃起東北大營的糧食來。

  陳決熱情的接待了定西將軍徐飛雲將軍,也就是徐廷的親爹。

  兩個人一個脾氣硬,執拗倔強話少;一個喜歡嘲諷懟人,不善交際。

  他們的會面絕對不能算的上親熱,倒是張塘綁著繃帶,臉上青紫一片,還要代陳大人招待來客。

  定西將軍在東北大營就呆了一天,隔日便帶了一千精兵回西邊,給陳決留了九千強兵,幫他震懾著東北大營,保證在新將軍上任前,東北大營不至於出事。

  聖上新派了定波府的小將軍為東北大營鎮北總兵,來接替彭濤的空缺。

  定波府的小將軍王龍,說是小將軍,實際上也已經三十出頭了。

  曾經隨著彭濤、徐飛雲都打過仗,是皇上很信重的武將集團新寵。

  王龍小將軍需要三天時間才能抵達東北大營,陳決還要在東北大營呆三天以上。

  這些日子,皇城裡也頗多動盪。

  吏部尚書才下文定了的戶部尚書和九門提督,都是彭濤的人,提上來暫安彭濤的心。

  現如今彭濤已就擒,京中立即開始了大清洗,曾經與彭濤交往過深的,或者確切是彭濤政友,全部被徹查。

  降職的降,削職的削,甚至還有被上摺子狀告、可能抄家的。

  京中為陳大人細搜過肅王府、劉田平府、張明磊舊府等各處,搜尋曾經閔家案信件等資料的大理寺新少卿張工張大人,也卓有成效。

  並立即舉奏摺上報聖上,得陳大人密令,聯合多位老臣,一起為閔家案翻供。

  當王龍小將軍抵達東北大營的時候,陳決也得到消息,皇上批了眾老臣為閔家伸冤的摺子,還了閔家清白。

  並將閔家老宅等歸還閔家後人。

  宮中老學士又特為閔家後人爭取了不少福利,皇上承諾若有閔家後人有意為官,可做大族子弟規格對待——也就是說,如果李聿想,他甚至可以從御林軍這種皇城近衛開始做起。

  李儒和李聿得到聖上的赦令後,便立即隨閔兆瞬回京城。

  收回了閔家老宅等舊物——只很多東西,已被他人占用多年,需進行多方整修才行。

  比如,閔家宅子便被肅王作為王府,住了許多年。

  王龍一進東北大營,便提拔了喬放做副將。

  也算是幫陳決還了人情,一直怨氣逼天,看到李小就哀怨、看到陳決就氣憤的喬放,終於得到了些許的安撫。

  陳決與王龍多方交接後,新上任的王總兵派了定西將軍留下的幾百人,押送彭濤進京受審。

  他自己也開始整頓東北大營,與陳決商討後,王龍採納了陳決的建議,所有東北大營的將領士兵皆先不動,在喬放號令停手時,率先回營待命的弓i弩一營的百長倒受了提拔。

  也是給喬放漲了臉,同時昭告全軍,聖上天子,遵令必賞。

  陳決押送過來的‘假大米’沙子,都被搬去堆壘牆。

  裘四海則返回北平,將真糧盡數重新運到東北大營內——可憐的一直躲在營帳里擔驚受怕的裘四海,終於躺贏成功,完成了此次危險的任務,一身輕鬆的回了潮州。

  王龍又將微雲老道、袁統、潛行小將白羊、紅纓等人的屍體釘木樁掛在營外,以示眾施壓北方軍將。

  這就是反賊的下場!

  黑羊未及十歲,陳決本欲將他押送進京,李儒卻將黑羊留了下來。

  幾番交涉後,陳決才總算答應下來,小童黑羊便隨著李儒進了京,成了李儒身邊的研磨小童。

  剩下的事,大家療傷的療傷,獎賞的獎賞,撫恤的撫恤。

  陳決又在東北大營多留了三天,處理了上百件大小事,忙的每天灰頭土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