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看了她一會兒,終於笑了笑,說:“那就從現在開始學吧。太子籌辦家宴,正缺個往內宮傳話的人,你也趁此機會和德妃她們親近親近。”

  從前作為太后的親孫女,又封了郡主,許京華不願意應酬這些嬪妃,太后都由著她,反正彼此也不會有什麼交集,但她想做太子妃,就不一樣了。

  “淑妃快要生了,如今是德妃管事,她娘家是建康大族,從小教養嚴格,行事謹慎、頗有章法,你有什麼不懂的,好好和人家請教。”

  “是。”許京華乖乖答應,“我瞧著三殿下也比二殿下懂事得多。”

  太后一嘆:“不能比。”又說,“皇上新近又有兩個新寵,過些日子可能會加封為美人,德妃要是盡心盡力、不敷衍你,你可以把這個消息透給她。”

  許京華不太明白:“德妃娘娘想知道這樣的消息嗎?”

  “當然。皇上冷落她已有數年,好容易封了德妃,趁淑妃懷孕獨掌宮務,她可不得給自己和兒子積攢些人緣?”

  許京華還是不太明白,但她知道這時候需要自己動腦想了,便一邊想,一邊推測道:“您是說,德妃娘娘提前知道消息,可以向那兩位美人示好,賣個人情?”

  太后搖頭:“不是示好,是市恩。冊封美人的事,皇上只同我說過,那兩個宮人可還不知道,這時候德妃對她們另眼相待,再想法暗示一句,會幫她們謀求位份,將來事成……”

  許京華目瞪口呆:“可、可是,這樣不怕被拆穿嗎?”

  太后笑道:“如何拆穿?難道那兩個宮人會傻的去問皇上,是不是德妃為她們說話?”

  這確實沒法問,“但皇上自己萬一說了呢?”

  “皇上也不會說‘我是自己決定冊封你們的’啊!”

  許京華張著嘴,半天才反應過來,“您這也是市恩吧?”

  太后笑著摸摸孫女額頭:“孺子可教。”

  給德妃賣個好,立刻就能讓許京華跟她建立友善關係,無論是對這次家宴,還是以後許京華做太子妃,都有極大好處。

  許京華偏頭蹭蹭太后肩膀,“又讓娘娘操心了。”

  “這算什麼操心?對我們這些在宮裡活了大半輩子的人來說,不過是一轉念。”太后輕輕嘆息,“你今日就別回去了,在宮裡再住幾天。”

  太后這是要親自教她,許京華老實答應。

  “一會兒先替我去探望一下淑妃,她是收復神都那年選入皇上宮中的,是個溫柔和順的性子,雖然受寵,卻從來不和人爭,以前胡氏與賢妃鬥嘴爭鋒,故意拖她下水,她都只裝聽不懂,笑笑就過去了。”

  “皇上打算什麼時候加封淑妃娘娘啊?”

  “等她生下這胎,正好一併冊封那兩個宮人——這事你別和淑妃說,同她只談些無關緊要的趣事就成,免得她孕中多思多慮。”

  許京華有點同情淑妃,小聲問:“皇上一下冊封兩個新人,淑妃娘娘就算做了貴妃,心裡也難過吧?”

  太后淡淡道:“難過也都是這麼過來的。再說了,她至少做了貴妃,別人還什麼都沒有呢,不比她難過?”

  “可淑妃娘娘不是剛生了孩子嗎?”

  “那就更不用難過了,又有貴妃之位,又有寵愛,再一舉得男,她這一輩子就徹底安穩了。就算生個女兒,那也是喜事,只有旁人艷羨她的。”

  許京華聽著不舒服,但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麼回事,只得答道:“孫女知道了。那現在的貴妃娘娘,什麼時候放出來?”

  “聖壽節之前吧,你不用理會她,大公主在德妃那兒挺好,皇上是不會再讓她見兩個孩子的,只是念在多年情分,才沒把她廢為庶人罷了。”

  太后大體交代了一遍,就讓人準備了些東西,陪著許京華一起去淑妃住的永寧宮。

  淑妃肚子已經高高隆起,見到許京華非常驚訝,客客氣氣道:“這大冷天的,怎麼還勞動京華跑一趟?”

  “太后娘娘惦記您,又怕她自個兒來,反而驚動了您,我正好來給娘娘問安,就自告奮勇,替娘娘來探望您一回。”許京華看淑妃身邊有人扶著,便沒上前,只笑著答話。

  “勞娘娘惦記,我這一向倒還好,只是胃口大,他們怕到時候不好生,不讓我多吃,總覺得不飽。”淑妃一面說,一面請許京華坐,“快坐下喝杯茶。”

  許京華瞧著她確實圓潤許多,便笑道:“我聽說第二胎還挺好生的,您要是覺得吃得多了,多走幾步不行嗎?可別餓著了。”

  論理生孩子這事,是不給未嫁少女知道的,但她在邊陲之地長大,鄰人生孩子,母親總要去幫忙,她跟著跑前跑後的,便也聽了不少。

  淑妃聽她這麼說,心裡有些驚訝,面上卻不顯,笑道:“這兩日腿上有些水腫,走起來吃力,而且也沒真餓著,還好。”

  兩人接著寒暄幾句,淑妃叫把二公主抱出來,許京華逗了二公主一會兒,便起身告辭,回去慶壽宮跟太后學了此番對話。

  “淑妃娘娘還誇我越來越白了,問我擦的什麼膏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