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段弘英聽到這裡,氣得直拍桌子:“簡直是禽獸!打死他也活該!”
“所以牛松等人趕來時,實際在場的隨從,只有來報信那一個?”許京華問。
崔鎧答道:“正是。他們進院就閂上了門,不叫外面人進來,這家只有一對老夫婦和一個婦人,他們覺得正對上酒家掌柜的話,便……”
許京華已經隱隱猜到最糟糕的部分在哪裡,就說:“但此婦人非彼婦人。”
崔鎧一嘆:“郡主睿智。這戶人家姓藍,戶主叫藍術,原也從過軍,收復山東時還曾殺敵立功,他的獨子叫藍復,克復神都時不幸陣亡,侍衛司體恤藍術年老喪子,便許他脫去軍籍,還給分了房舍和田地。那年輕婦人,正是他們守寡的兒媳婦。”
多年戰亂、人口銳減,天下正是休養生息之時,朝廷鼓勵寡婦再嫁,藍術夫婦也不攔著兒媳婦,正好藍復生前同袍牛松光棍一條,他本來就常來照應藍家,兩下一合計,便把他們的婚事定下了,預備臘月里辦。
“好狠毒……”許京華聽到這裡,氣極怒極,卻又發不出來,只能深吸一口氣問,“牛松他們如何來得這樣恰好?是鄰居去報訊了麼?”
崔鎧點點頭:“據說他們本來也要去藍家,幫著修一修屋瓦。”
“那現在怎麼樣了?”
“牛松幾人已關進府衙大牢,段明的屍體送去了驛館,其餘幾個段家的子弟還想鬧事,也被押回驛館去了。”
段弘英轉頭叫段亢:“走吧,我們過去看看。”
段明再禽獸,也還是同族兄弟,他們不去露上一面,不合適,而且容易惹人懷疑,許京華沒再攔著,起身送他們出去。
“殿前司有個白參軍,人很好,就是給你送信那一位,有什麼事你只管找他。”
段弘英點點頭:“我記住了,放心,我們不摻合那些。”
李家一出手,就是雷霆萬鈞的動靜,許京華哪能放心,忍不住又叮囑:“要是他們在驛館鬧得厲害,你們就回來,國子監那邊先別去了。段明這等禽獸行徑,傳出去一定群情激奮,他們只當你們一樣是姓段的,沒準要難為你們。”
在這個時候,能聽見這樣一番話,段弘英心中十分溫暖,便露出一絲笑容答應下來。
送走了他們倆,許京華回去見齊王。
“你怎麼知道段明要出事?”齊王見了她就問。
“我就是覺得李家最近太消停了,不太對勁。”到這時也沒有瞞著的必要了,“皇上不肯定下太子妃來,他們又耗不起……”
“這些老雜碎,還真是狠毒。”齊王露出惱恨之色,“他們這是逼著皇上寒侍衛司上下官兵的心呢。”
“是啊,不讓牛松償命,段文振那裡沒法交代,償命吧……”段明這等行徑,又確實打死不冤,到時別說侍衛司,就是城中百姓也難免憤憤不平。
卻沒想到更讓皇上為難的還在後頭,第二日一早,藍家兒媳婦上吊身亡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迅速傳入京城大街小巷。
許京華聽說之後,又氣憤又難過,進宮見到太后,忍不住說:“他們連這種事都做得出來,還是人嗎?”
太后攬過她安撫:“他們早就不是人了。”又說,“這兩日外面亂,我不放心,你還是留我這兒住幾日吧,左右宋先生新婚,課也停了。”
“但我有點兒不放心段弘英……”
“皇上已經另給他們安排了住處,有專人護衛。”
許京華這才答應,又問:“那這案子,皇上打算怎麼辦?”
“已交由三司審理。也給幽州發了加急文書,看那邊如何答覆。”
段文振的答覆,最客氣的也就是要求殺人償命吧?
京城到幽州,發六百里加急文書,兩日可到,於是到十五日,幽州回函就到了皇上手裡。
“段文振刁鑽極了,”劉琰向許京華轉述,“他說他這個孫子原本就是因為不識字不懂禮數,才送進京城國子監,想請名師好好教導的。”
許京華:“……他什麼意思?他孫子不是人,還賴我們國子監沒教好?”
她現在說話,終於不再稱“我們幽州”、“我們懷戎”,劉琰倍感欣慰,“嗯,還說段明從小不怎麼學漢話,只會說胡語,他闖到民居里去,也許只是想討杯水喝,而且草原上的人都好客,從來沒有院牆和大門……”
“放屁!他的北平公府有沒有高牆大門?誰不由分說闖進去,他是不是就地打死?”許京華氣得要命,“他到底想怎樣?”
“想要父皇把那幾個毆殺段明的人,解赴幽州。”
眼看著許京華火又冒上來,劉琰忙接著說:“彆氣,父皇不可能答應。”
“那能保住牛松等人的命嗎?三司審了幾日,打算如何定罪?”
“三司還沒有定論。父皇在命人暗查牛松等人的履歷,他能當上都頭,應該不會逞一時血氣之勇,就這麼將人打死,當時那院裡只剩段明一個,他們四人綁一個段明,或是送官,或是通知殿前司,都易如反掌。”
“所以牛松等人趕來時,實際在場的隨從,只有來報信那一個?”許京華問。
崔鎧答道:“正是。他們進院就閂上了門,不叫外面人進來,這家只有一對老夫婦和一個婦人,他們覺得正對上酒家掌柜的話,便……”
許京華已經隱隱猜到最糟糕的部分在哪裡,就說:“但此婦人非彼婦人。”
崔鎧一嘆:“郡主睿智。這戶人家姓藍,戶主叫藍術,原也從過軍,收復山東時還曾殺敵立功,他的獨子叫藍復,克復神都時不幸陣亡,侍衛司體恤藍術年老喪子,便許他脫去軍籍,還給分了房舍和田地。那年輕婦人,正是他們守寡的兒媳婦。”
多年戰亂、人口銳減,天下正是休養生息之時,朝廷鼓勵寡婦再嫁,藍術夫婦也不攔著兒媳婦,正好藍復生前同袍牛松光棍一條,他本來就常來照應藍家,兩下一合計,便把他們的婚事定下了,預備臘月里辦。
“好狠毒……”許京華聽到這裡,氣極怒極,卻又發不出來,只能深吸一口氣問,“牛松他們如何來得這樣恰好?是鄰居去報訊了麼?”
崔鎧點點頭:“據說他們本來也要去藍家,幫著修一修屋瓦。”
“那現在怎麼樣了?”
“牛松幾人已關進府衙大牢,段明的屍體送去了驛館,其餘幾個段家的子弟還想鬧事,也被押回驛館去了。”
段弘英轉頭叫段亢:“走吧,我們過去看看。”
段明再禽獸,也還是同族兄弟,他們不去露上一面,不合適,而且容易惹人懷疑,許京華沒再攔著,起身送他們出去。
“殿前司有個白參軍,人很好,就是給你送信那一位,有什麼事你只管找他。”
段弘英點點頭:“我記住了,放心,我們不摻合那些。”
李家一出手,就是雷霆萬鈞的動靜,許京華哪能放心,忍不住又叮囑:“要是他們在驛館鬧得厲害,你們就回來,國子監那邊先別去了。段明這等禽獸行徑,傳出去一定群情激奮,他們只當你們一樣是姓段的,沒準要難為你們。”
在這個時候,能聽見這樣一番話,段弘英心中十分溫暖,便露出一絲笑容答應下來。
送走了他們倆,許京華回去見齊王。
“你怎麼知道段明要出事?”齊王見了她就問。
“我就是覺得李家最近太消停了,不太對勁。”到這時也沒有瞞著的必要了,“皇上不肯定下太子妃來,他們又耗不起……”
“這些老雜碎,還真是狠毒。”齊王露出惱恨之色,“他們這是逼著皇上寒侍衛司上下官兵的心呢。”
“是啊,不讓牛松償命,段文振那裡沒法交代,償命吧……”段明這等行徑,又確實打死不冤,到時別說侍衛司,就是城中百姓也難免憤憤不平。
卻沒想到更讓皇上為難的還在後頭,第二日一早,藍家兒媳婦上吊身亡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迅速傳入京城大街小巷。
許京華聽說之後,又氣憤又難過,進宮見到太后,忍不住說:“他們連這種事都做得出來,還是人嗎?”
太后攬過她安撫:“他們早就不是人了。”又說,“這兩日外面亂,我不放心,你還是留我這兒住幾日吧,左右宋先生新婚,課也停了。”
“但我有點兒不放心段弘英……”
“皇上已經另給他們安排了住處,有專人護衛。”
許京華這才答應,又問:“那這案子,皇上打算怎麼辦?”
“已交由三司審理。也給幽州發了加急文書,看那邊如何答覆。”
段文振的答覆,最客氣的也就是要求殺人償命吧?
京城到幽州,發六百里加急文書,兩日可到,於是到十五日,幽州回函就到了皇上手裡。
“段文振刁鑽極了,”劉琰向許京華轉述,“他說他這個孫子原本就是因為不識字不懂禮數,才送進京城國子監,想請名師好好教導的。”
許京華:“……他什麼意思?他孫子不是人,還賴我們國子監沒教好?”
她現在說話,終於不再稱“我們幽州”、“我們懷戎”,劉琰倍感欣慰,“嗯,還說段明從小不怎麼學漢話,只會說胡語,他闖到民居里去,也許只是想討杯水喝,而且草原上的人都好客,從來沒有院牆和大門……”
“放屁!他的北平公府有沒有高牆大門?誰不由分說闖進去,他是不是就地打死?”許京華氣得要命,“他到底想怎樣?”
“想要父皇把那幾個毆殺段明的人,解赴幽州。”
眼看著許京華火又冒上來,劉琰忙接著說:“彆氣,父皇不可能答應。”
“那能保住牛松等人的命嗎?三司審了幾日,打算如何定罪?”
“三司還沒有定論。父皇在命人暗查牛松等人的履歷,他能當上都頭,應該不會逞一時血氣之勇,就這麼將人打死,當時那院裡只剩段明一個,他們四人綁一個段明,或是送官,或是通知殿前司,都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