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頁
並不是很難猜到的答案,聖上胸有成竹,正想繼續反對,卻被太子一臉的堅定給震住。
「三年。如若三年後你能讓朕滿意,這個龍椅便是你的。以後你想立誰為後,朕不干涉,也不插手。」最終,聖上給了太子這麼一個答案。
第375章
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太子到底還是不負眾望,達到了聖上的要求。而聖上亦是說到做到,直接就退位讓賢,將龍椅傳給了太子。
不得不說,諸如大皇子等好幾位其他皇子是很不高興的。可先帝還在世,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加害新皇。更甚至他們好幾次都已經動手了,卻還是被先帝強勢鎮壓。乃至於他們根本傷害不到新皇,也拿新皇沒有丁點的辦法。
新皇繼位第一件事,便是立後。沒有第二人選,正是許家的甜寶無疑。
這三年裡,新皇可不單單只是在完成先帝的要求。與此同時他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許家人的身上。不管是徵得許明知和程錦玥的支持和認可,還是贏得甜寶的芳心,新皇可謂竭盡全力,比討好先帝還要更加的上心。
事實證明,新皇確實足夠厲害。在經歷了一番很是辛苦的追逐和討好之後,新皇的立後道路很是順利的走向了終點。而甜寶,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新後。
對於後宮之事,群臣很有異議。許家小姐被立為皇后一事,大家攔不住,也不想攔。反正有許明知在,誰也拿新後沒轍。但是,群臣想要將自家的女兒也都送進宮為妃,並且正努力付諸行動。這是一直以來約定俗成的規矩,也是皇家和群臣互相不會道出口的默契。
可偏偏,新帝就是不吃這一套,也根本不理睬他們的提議,只認準了一位皇后就再不肯廣納後宮。這樣的認知和事實很快就激怒了群臣,直讓群臣對新帝的不滿劇增,致使彼此之間的矛盾上升到了白熱化。
新帝才沒有理會群臣的憤怒,他是一國之君、不是群臣府中的下屬,難道還要他看著群臣的臉色過日子?當帝王當到這步田地,絕非是他的驕傲,而是他的可悲和不幸。
說是年少輕狂也好,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罷,反正新帝就是不肯跟群臣妥協,更加不願跟群臣有任何過多的爭執和衝突。在後宮一事上,新帝的態度尤為強硬,直接採取了強勢碾壓的政策。
其實太后也不是沒有異議的。不過她這邊還沒開口表態,先皇就發了話。有先皇全力支持新帝,太后這邊的氣勢就沒有那般的強了。即便她心裡有那麼些許的不滿,也只能忍了。
加上新帝登基之後,不但許明知這位權臣依然備受重用,許家的祿寶和喜寶也都入了仕途。就連打死不肯步入官場的福寶如今也不再出外遊歷,就愛留在帝都皇城每日跟五皇子、九皇子以及一眾官家子弟嬉戲玩鬧,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有一門四人為她撐腰,甜寶這個皇后之位著實坐的很穩。最起碼太后在仔細琢磨了好幾日後,還是選擇了放棄和退讓。
兒孫自有兒孫福,新帝打小就沒讓她太過煩心。如今新帝不過是想要過他自己想要的日子,不管這樣的「真愛」能持續多久,只要新帝自己過的高興,太后也談不上多麼的憤怒和憎惡。
至於甜寶這個兒媳婦,能相處得來就好好相處,實在相處不來以後就少見面吧!左右她也不需要看甜寶的臉色過活,在這偌大的後宮之內,她還是說得上幾句話的。
對甜寶進宮為後這事,程錦玥倒是並不太意外。畢竟新帝都表現的那般明顯了,她若是再假裝什麼都看不出來,就白瞎自己的一雙眼了。
到底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程錦玥對新帝是看好的,也是認可的。她相信新帝會對甜寶很好,也會將甜寶照顧的很好。如若真有那麼一日,新帝對甜寶的耐心耗盡,程錦玥也不是找不出其他的法子來對付新帝。屆時,新帝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真要說起來,對此事最為不滿的人,其實是福寶。
福寶打小就跟新帝過不去,兩人也不是第一日互相不對付了。原本伴隨著福寶離宮,他跟新帝之間的衝突理應越來越少才對。誰曾想新帝非要盯上甜寶,直讓福寶氣得不輕。
最可惡的是,新帝居然還將甜寶迎娶進了後宮!哪怕甜寶而今貴為皇后,福寶也依舊很是不放心,整日就愛盯著各個世家的小動作,時刻謹守旁的千金小姐們被悄無聲息的送進皇宮。
福寶何其灑脫一人?為了幫甜寶嚴防死守,愣是快要將自己逼迫成為暗探了。早先若是誰跟福寶說,有朝一日他會變成這樣,福寶保證不相信,也不認同。
可時至今日,福寶抿抿嘴,很是不屑的朝著皇宮的方向嗤笑一聲。等著看好了,千萬別讓他抓到把柄,否則他才不管新帝是何其的尊貴,都照揍不誤。
福寶的不滿,新帝很清楚。不過對於新帝來說,他更需要的是祿寶的支持和理解,也更加信賴祿寶這個好兄弟。故而在確定以及肯定祿寶對他沒有生出任何不滿之後,新帝就安心了下來。
當然,比起福寶,新帝對祿寶的器重是眾所周知的。或許祿寶在朝中的根基沒有許明知深,可祿寶在新帝面前的紅火絕對要比許明知更加的耀眼。就是朝中一些很有權勢的元老大臣們,也不敢輕易動祿寶,反而需得小心翼翼討好祿寶,儘可能跟祿寶打好關係。
「三年。如若三年後你能讓朕滿意,這個龍椅便是你的。以後你想立誰為後,朕不干涉,也不插手。」最終,聖上給了太子這麼一個答案。
第375章
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太子到底還是不負眾望,達到了聖上的要求。而聖上亦是說到做到,直接就退位讓賢,將龍椅傳給了太子。
不得不說,諸如大皇子等好幾位其他皇子是很不高興的。可先帝還在世,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加害新皇。更甚至他們好幾次都已經動手了,卻還是被先帝強勢鎮壓。乃至於他們根本傷害不到新皇,也拿新皇沒有丁點的辦法。
新皇繼位第一件事,便是立後。沒有第二人選,正是許家的甜寶無疑。
這三年裡,新皇可不單單只是在完成先帝的要求。與此同時他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許家人的身上。不管是徵得許明知和程錦玥的支持和認可,還是贏得甜寶的芳心,新皇可謂竭盡全力,比討好先帝還要更加的上心。
事實證明,新皇確實足夠厲害。在經歷了一番很是辛苦的追逐和討好之後,新皇的立後道路很是順利的走向了終點。而甜寶,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新後。
對於後宮之事,群臣很有異議。許家小姐被立為皇后一事,大家攔不住,也不想攔。反正有許明知在,誰也拿新後沒轍。但是,群臣想要將自家的女兒也都送進宮為妃,並且正努力付諸行動。這是一直以來約定俗成的規矩,也是皇家和群臣互相不會道出口的默契。
可偏偏,新帝就是不吃這一套,也根本不理睬他們的提議,只認準了一位皇后就再不肯廣納後宮。這樣的認知和事實很快就激怒了群臣,直讓群臣對新帝的不滿劇增,致使彼此之間的矛盾上升到了白熱化。
新帝才沒有理會群臣的憤怒,他是一國之君、不是群臣府中的下屬,難道還要他看著群臣的臉色過日子?當帝王當到這步田地,絕非是他的驕傲,而是他的可悲和不幸。
說是年少輕狂也好,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罷,反正新帝就是不肯跟群臣妥協,更加不願跟群臣有任何過多的爭執和衝突。在後宮一事上,新帝的態度尤為強硬,直接採取了強勢碾壓的政策。
其實太后也不是沒有異議的。不過她這邊還沒開口表態,先皇就發了話。有先皇全力支持新帝,太后這邊的氣勢就沒有那般的強了。即便她心裡有那麼些許的不滿,也只能忍了。
加上新帝登基之後,不但許明知這位權臣依然備受重用,許家的祿寶和喜寶也都入了仕途。就連打死不肯步入官場的福寶如今也不再出外遊歷,就愛留在帝都皇城每日跟五皇子、九皇子以及一眾官家子弟嬉戲玩鬧,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有一門四人為她撐腰,甜寶這個皇后之位著實坐的很穩。最起碼太后在仔細琢磨了好幾日後,還是選擇了放棄和退讓。
兒孫自有兒孫福,新帝打小就沒讓她太過煩心。如今新帝不過是想要過他自己想要的日子,不管這樣的「真愛」能持續多久,只要新帝自己過的高興,太后也談不上多麼的憤怒和憎惡。
至於甜寶這個兒媳婦,能相處得來就好好相處,實在相處不來以後就少見面吧!左右她也不需要看甜寶的臉色過活,在這偌大的後宮之內,她還是說得上幾句話的。
對甜寶進宮為後這事,程錦玥倒是並不太意外。畢竟新帝都表現的那般明顯了,她若是再假裝什麼都看不出來,就白瞎自己的一雙眼了。
到底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程錦玥對新帝是看好的,也是認可的。她相信新帝會對甜寶很好,也會將甜寶照顧的很好。如若真有那麼一日,新帝對甜寶的耐心耗盡,程錦玥也不是找不出其他的法子來對付新帝。屆時,新帝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真要說起來,對此事最為不滿的人,其實是福寶。
福寶打小就跟新帝過不去,兩人也不是第一日互相不對付了。原本伴隨著福寶離宮,他跟新帝之間的衝突理應越來越少才對。誰曾想新帝非要盯上甜寶,直讓福寶氣得不輕。
最可惡的是,新帝居然還將甜寶迎娶進了後宮!哪怕甜寶而今貴為皇后,福寶也依舊很是不放心,整日就愛盯著各個世家的小動作,時刻謹守旁的千金小姐們被悄無聲息的送進皇宮。
福寶何其灑脫一人?為了幫甜寶嚴防死守,愣是快要將自己逼迫成為暗探了。早先若是誰跟福寶說,有朝一日他會變成這樣,福寶保證不相信,也不認同。
可時至今日,福寶抿抿嘴,很是不屑的朝著皇宮的方向嗤笑一聲。等著看好了,千萬別讓他抓到把柄,否則他才不管新帝是何其的尊貴,都照揍不誤。
福寶的不滿,新帝很清楚。不過對於新帝來說,他更需要的是祿寶的支持和理解,也更加信賴祿寶這個好兄弟。故而在確定以及肯定祿寶對他沒有生出任何不滿之後,新帝就安心了下來。
當然,比起福寶,新帝對祿寶的器重是眾所周知的。或許祿寶在朝中的根基沒有許明知深,可祿寶在新帝面前的紅火絕對要比許明知更加的耀眼。就是朝中一些很有權勢的元老大臣們,也不敢輕易動祿寶,反而需得小心翼翼討好祿寶,儘可能跟祿寶打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