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上元節的時候京城裡不少的年輕人都喜歡去京城郊區西邊的那條梓沿江去放河燈,而眼前的這種花燈就是放在水面上的,姬長離買了這花燈後大概還要去郊區走一圈。
白希禹看姬長離手中的這盞桃花燈還有幾分眼熟,去年的上元節他好像買得就是一盞桃花燈,白希禹甚至清楚地記得那盞桃花燈上面繪製的各種花紋,與眼前的這一盞是分毫不差,姬長離也是可以的,這麼時間過去了,眼光是一點沒變。
白希禹還記得當時姬長離買完花燈後,又要了一張巴掌大的四方白紙,他拿著毛筆在那白紙上寫得是:歲歲常健,歲歲長相見。
他那時以為這些話是些給他的,現在想來,他想要長相見的怕是還另有其人。
老大爺笑呵呵地答道:“兩文錢。”
白希禹在後面看著姬長離,他這齣來可沒帶錢,要是姬長離也沒帶的話,那這燈怕是帶不走了,等會兒多半也是去不成郊區的。不過令白希禹失望的是,他看見姬長離十分淡定地從懷裡掏出了一串銅板,遞給了對面的這位老大爺,老大爺收下了錢,又對姬長離說了一句,“對了,公子若是有什麼心愿,可以在旁邊的桌子上寫個紙條給放進花燈裡面。”
“謝謝。”姬長離接過花燈,又順手把花燈放到了白希禹的手上,然後他走到一邊的小木桌前坐下,拿起筆紙,沉思了片刻。
去年姬長離寫得那些願望也許實現了,也許並沒有實現,但也沒什麼要緊,只是不知道這一回,姬長離寫得又是什麼。
白希禹站在一旁,親眼看著姬長離一筆一划寫下“歲歲常健,歲歲長”幾個字,然而他的“長”字寫了一半,忽然停了下來,輕輕嘆了嘆了一口氣,將這張紙折起來放到了自己的袖口間,而白希禹也是這麼久以來第一次在姬長離的臉上看到這種類似哀傷的表情。
為什麼會露出這種表情來呢?白希禹覺得很費解,現在還有什麼人是他見不到的嗎?
姬長離把毛筆又蘸了兩下墨,重新寫下了“平安喜樂,一生無憂”八個字。他笑了一下,似乎對這個願望很滿意,然後他把這張紙小心地折好,從白希禹的手上拿過花燈,將它了放了進去。
雖然覺著不合適,白希禹還是忍不住出聲問了一句,“這盞花燈是為了雲姬姑娘放的嗎?”
街上的人聲吵鬧,還夾雜著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音,可白希禹還是很清楚地聽見了姬長離的那一聲,“不是。”
白希禹相信姬長離不會說謊,可若不是為了雲姬,難不成還是為了他自己?還是說,還有什麼人,是他不知道的麼?
想想也會覺得悲哀,他和姬長離在一起那麼多年,直到現在才發現,原來姬長離對他,並不是毫無隱瞞。
可現在想這些也沒用了,這些……已經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了。
姬長離拿著那花燈果真往郊區走去了,梓沿江邊聚集了大批的年輕男女,他們似乎已經放完花燈了,這個時候正圍在一起吟詩作對,說盡風雅之事。
而姬長離則帶著那盞桃花燈一人往梓沿江邊走去,他站在江邊,銀白色的月光將他的身影拉得又細又長,有輕風吹拂著他的髮絲,遠方隱約傳來女子清脆悠揚的歌聲,姬長離在江邊站了好半響,最後蹲下了身,將花燈放到了水面上,看著它遠去,消失在自己的視線。
白希禹站在他的身後,想要說些什麼,可什麼也說不出口。
“回宮去吧。”他轉過身,對白希禹道。
————
在白希禹去往魏州的時候,皇宮裡又來了一位灰袍道人,這位道人看起來四五十歲的模樣,卻有著一大把花白的鬍子,兩隻眼睛炯炯有神,他手中拿著拂塵,看起來確實像一位世外高人。
“陛下,您真要如此?”道士站在御書房中,向對面的姬長離問道。
“朕一開始便是如此打算,道長不是早就知道的嗎?”姬長離開口淡淡說道。
第152章 鏡花緣
原先的打算不一定便是現在的打算, 眼前的這位道長也是在紅塵里漂泊了上百年的人, 他見過無數曾經恩愛的情侶反目成仇,也見過不少原本君臣相得的兩人,最後其中一人落得淒涼的下場,所以即使去年姬長離在他面前說得堅決,道士的心裡依舊是有幾分懷疑,畢竟人心這個東西實在太善變了, 尤其是如今姬長離身邊江山美人都齊了, 他憑什麼要為了一個死去的人拋下這一切呢?
也許在白希禹死後, 他會忽然發現,被他賜死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重要,即使沒了他日子也還是一樣的過。又也許,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就會把他給淡忘了呢?
道長並不是很明白這種感情, 他是方外之人,對生死都已經看淡了,更何況是這些情情愛愛?
只可惜眼前的這位帝王, 如今已經是陷在裡面,明明前面是道懸崖, 再走一步就要萬劫不復,可他偏偏還甘之如飴地跳了下去。
去年姬長離在賜死白希禹前曾來到霰烏山,向道士問了個問題,他問:“道長可有讓死人復生之法?”
案桌上的香爐里升起裊裊青煙,四周似有泠泠水聲傳來,老道士撫了一把自己長長的鬍子, 將手中的拂塵甩了甩,抬頭看了姬長離一眼,慢悠悠地開口道:“人死不能復生,陛下應該知道的。”
姬長離低下頭,說道:“我曾經在一本雜記上看到世間還有可以令死人復活的仙法,所以特來求問。”
老道士一副不理世事的模樣,他冷淡道:“陛下也知道那不過是本雜記罷了,當不得真。”
姬長離低斂著眉,過了好半響才又問了一遍:“道長當真沒有辦法嗎?”
“陛下何故要對此事如此執著呢?”老道士看著姬長離,表情中透著幾分不解。
“道長可知尹氏一族在滅族前曾以全族性命為祭,立下詛咒。”
老道士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於是姬長離繼續道:“倏忽三年過,天下萬民,陷於苦海。”
“尹氏一族竟能狠心至此。”老道士似乎沒想到他們能幹出這等事來,不過姬長離今日既然來找他不是為了此事,那應該就是能解決了,老道士手裡的拂塵又甩了一下,問姬長離道:“陛下似乎有破解之法?”
“雲姬。”姬長離開口只說了這麼兩個字。
“尹氏一族的聖女?”老道士歪著頭想了一下,腦子裡對這位雲姬姑娘似乎也有點印象,過了一會兒,他開口道:“傳聞尹氏一族的這位聖女十分心善,她能夠幫助陛下解除詛咒,也是萬民之福。”
姬長離嘴角揚了一些,眼神中帶著嘲諷,他同老道士說道:“她讓我賜死一個人。”
道長聽了這話後又皺了下眉,應該是對雲姬有些失望了,但馬上他又開口問姬長離道:“天下萬民的生死與一人的生死,陛下難道取捨不能嗎?”
姬長離連考慮都沒考慮,直接就對這道長說道:“取捨不能。”
不過這句話終究只是在這位道長面前說說罷了。
姬長離在此之前已經想過很長時間了,如果天下蒼生與小白之間只能選一個的話,他要選得大概還是天下蒼生,畢竟他與小白兩個人的性命還沒重到要整個天下為他們陪葬的份上,可現在他既然有辦法可以不用讓小白死去,自然是拼了一切都要做到。
道長也沒想到姬長離回答得會這麼堅決,在他看來,作為一位帝王,自然是要把江山萬民放在第一位的,而眼前的這位似乎並不是這麼覺著的。
他也看明白了,姬長離今日來找他,便是想尋個兩全之法,既希望能讓天下蒼生免於這一難,又希望那個人可以不用死去,可是起死回生之術,又豈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做到的。
香爐里的沉水香已經快要燒盡了,幾縷青煙斷斷續續地從香爐里升起來,外面有幾隻不知名的鳥兒發出各種奇怪的鳴叫聲,姬長離偏過頭看了一眼窗外,這個時候小白還在山下等著自己呢,再過一會兒他怕是該急了。
見姬長離絲毫沒有要改口的意思,道長嘆了一口氣,最後只好妥協,他抿了一下唇,道:“陛下乃是天定之人,確實是能與天道爭個一二,凡人做不到的事,也許對陛下來說是可以的,然而……”他頓了一頓,看了一眼姬長離,見姬長離已經轉過頭看著自己了,道長嘆了一口氣。
又接著對他道:“陛下你要知道,天下間的一生一死都是既定的,若非要與天道相抗,必須要付出代價。”
“什麼代價?”姬長離開口問。
“以命換命。”道長說完後不等姬長離說話,又說了一句,“而且,只有陛下您的命,方能完成。”
姬長離的臉上沒有露出任何意外的神色來,他似是早已料到了會是如此,點了下頭,應了一聲,“好。”
道長都要懷疑姬長離的腦子裡是不是進水了,他不確定又問了姬長離一遍:“陛下可是想好了?”
姬長離沒有回答道士的這句話,他道:“待到來年上元節過後,望道長能來皇宮一趟。”
看樣子他是已經決定好了,道長也沒有再勸下去,“請陛下放心。”
“多謝道長了。”姬長離彎下腰,向眼前的這位道長行了個大禮。
道長亦彎腰回禮。
這位道長居住在霰烏山上的山頂,一出門,便見雲霧繚繞,有幾隻靈獸悠閒地站在樹下,姬長離沿著西邊的小路往山下走去,他臉上一片平靜,沒有喜悅,也沒有哀傷,直到他到了山腳時,看到他那小徒弟懶洋洋地坐在地上曬著太陽,臉上這才露出了一絲笑意來。
隔著老遠便看見姬長離往自己這邊走過來,白希禹拍拍屁股從地上爬了起來,揮著手對姬長離喊道:“師父你可算下來了,急死我了!”
姬長離臉上的笑容又擴大了一些,他走過去敲了一下他的腦袋,笑道:“讓你不要跟著來的,你偏不聽,該。”
白希禹笑嘻嘻著也不說話。
姬長離牽著他的手,柔柔地笑著,“走吧,回去了。”
————
轉眼間,姬長離從霰烏山回來到現在幾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而白希禹也在去年的冬天被他一杯鴆酒賜死了,他費盡了心思將他的屍體保存完好。
只等到上元節過後,這位道長如約而來。
道長此時也看出姬長離這是心意已決了,他還是為姬長離感到有些惋惜,便開口勸了一句,“陛下何苦一定要如此呢?白將軍若是知道陛下的打算,怕是到最後還是要怨恨陛下的。”
白希禹看姬長離手中的這盞桃花燈還有幾分眼熟,去年的上元節他好像買得就是一盞桃花燈,白希禹甚至清楚地記得那盞桃花燈上面繪製的各種花紋,與眼前的這一盞是分毫不差,姬長離也是可以的,這麼時間過去了,眼光是一點沒變。
白希禹還記得當時姬長離買完花燈後,又要了一張巴掌大的四方白紙,他拿著毛筆在那白紙上寫得是:歲歲常健,歲歲長相見。
他那時以為這些話是些給他的,現在想來,他想要長相見的怕是還另有其人。
老大爺笑呵呵地答道:“兩文錢。”
白希禹在後面看著姬長離,他這齣來可沒帶錢,要是姬長離也沒帶的話,那這燈怕是帶不走了,等會兒多半也是去不成郊區的。不過令白希禹失望的是,他看見姬長離十分淡定地從懷裡掏出了一串銅板,遞給了對面的這位老大爺,老大爺收下了錢,又對姬長離說了一句,“對了,公子若是有什麼心愿,可以在旁邊的桌子上寫個紙條給放進花燈裡面。”
“謝謝。”姬長離接過花燈,又順手把花燈放到了白希禹的手上,然後他走到一邊的小木桌前坐下,拿起筆紙,沉思了片刻。
去年姬長離寫得那些願望也許實現了,也許並沒有實現,但也沒什麼要緊,只是不知道這一回,姬長離寫得又是什麼。
白希禹站在一旁,親眼看著姬長離一筆一划寫下“歲歲常健,歲歲長”幾個字,然而他的“長”字寫了一半,忽然停了下來,輕輕嘆了嘆了一口氣,將這張紙折起來放到了自己的袖口間,而白希禹也是這麼久以來第一次在姬長離的臉上看到這種類似哀傷的表情。
為什麼會露出這種表情來呢?白希禹覺得很費解,現在還有什麼人是他見不到的嗎?
姬長離把毛筆又蘸了兩下墨,重新寫下了“平安喜樂,一生無憂”八個字。他笑了一下,似乎對這個願望很滿意,然後他把這張紙小心地折好,從白希禹的手上拿過花燈,將它了放了進去。
雖然覺著不合適,白希禹還是忍不住出聲問了一句,“這盞花燈是為了雲姬姑娘放的嗎?”
街上的人聲吵鬧,還夾雜著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音,可白希禹還是很清楚地聽見了姬長離的那一聲,“不是。”
白希禹相信姬長離不會說謊,可若不是為了雲姬,難不成還是為了他自己?還是說,還有什麼人,是他不知道的麼?
想想也會覺得悲哀,他和姬長離在一起那麼多年,直到現在才發現,原來姬長離對他,並不是毫無隱瞞。
可現在想這些也沒用了,這些……已經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了。
姬長離拿著那花燈果真往郊區走去了,梓沿江邊聚集了大批的年輕男女,他們似乎已經放完花燈了,這個時候正圍在一起吟詩作對,說盡風雅之事。
而姬長離則帶著那盞桃花燈一人往梓沿江邊走去,他站在江邊,銀白色的月光將他的身影拉得又細又長,有輕風吹拂著他的髮絲,遠方隱約傳來女子清脆悠揚的歌聲,姬長離在江邊站了好半響,最後蹲下了身,將花燈放到了水面上,看著它遠去,消失在自己的視線。
白希禹站在他的身後,想要說些什麼,可什麼也說不出口。
“回宮去吧。”他轉過身,對白希禹道。
————
在白希禹去往魏州的時候,皇宮裡又來了一位灰袍道人,這位道人看起來四五十歲的模樣,卻有著一大把花白的鬍子,兩隻眼睛炯炯有神,他手中拿著拂塵,看起來確實像一位世外高人。
“陛下,您真要如此?”道士站在御書房中,向對面的姬長離問道。
“朕一開始便是如此打算,道長不是早就知道的嗎?”姬長離開口淡淡說道。
第152章 鏡花緣
原先的打算不一定便是現在的打算, 眼前的這位道長也是在紅塵里漂泊了上百年的人, 他見過無數曾經恩愛的情侶反目成仇,也見過不少原本君臣相得的兩人,最後其中一人落得淒涼的下場,所以即使去年姬長離在他面前說得堅決,道士的心裡依舊是有幾分懷疑,畢竟人心這個東西實在太善變了, 尤其是如今姬長離身邊江山美人都齊了, 他憑什麼要為了一個死去的人拋下這一切呢?
也許在白希禹死後, 他會忽然發現,被他賜死的那個人並不是那麼重要,即使沒了他日子也還是一樣的過。又也許,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就會把他給淡忘了呢?
道長並不是很明白這種感情, 他是方外之人,對生死都已經看淡了,更何況是這些情情愛愛?
只可惜眼前的這位帝王, 如今已經是陷在裡面,明明前面是道懸崖, 再走一步就要萬劫不復,可他偏偏還甘之如飴地跳了下去。
去年姬長離在賜死白希禹前曾來到霰烏山,向道士問了個問題,他問:“道長可有讓死人復生之法?”
案桌上的香爐里升起裊裊青煙,四周似有泠泠水聲傳來,老道士撫了一把自己長長的鬍子, 將手中的拂塵甩了甩,抬頭看了姬長離一眼,慢悠悠地開口道:“人死不能復生,陛下應該知道的。”
姬長離低下頭,說道:“我曾經在一本雜記上看到世間還有可以令死人復活的仙法,所以特來求問。”
老道士一副不理世事的模樣,他冷淡道:“陛下也知道那不過是本雜記罷了,當不得真。”
姬長離低斂著眉,過了好半響才又問了一遍:“道長當真沒有辦法嗎?”
“陛下何故要對此事如此執著呢?”老道士看著姬長離,表情中透著幾分不解。
“道長可知尹氏一族在滅族前曾以全族性命為祭,立下詛咒。”
老道士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於是姬長離繼續道:“倏忽三年過,天下萬民,陷於苦海。”
“尹氏一族竟能狠心至此。”老道士似乎沒想到他們能幹出這等事來,不過姬長離今日既然來找他不是為了此事,那應該就是能解決了,老道士手裡的拂塵又甩了一下,問姬長離道:“陛下似乎有破解之法?”
“雲姬。”姬長離開口只說了這麼兩個字。
“尹氏一族的聖女?”老道士歪著頭想了一下,腦子裡對這位雲姬姑娘似乎也有點印象,過了一會兒,他開口道:“傳聞尹氏一族的這位聖女十分心善,她能夠幫助陛下解除詛咒,也是萬民之福。”
姬長離嘴角揚了一些,眼神中帶著嘲諷,他同老道士說道:“她讓我賜死一個人。”
道長聽了這話後又皺了下眉,應該是對雲姬有些失望了,但馬上他又開口問姬長離道:“天下萬民的生死與一人的生死,陛下難道取捨不能嗎?”
姬長離連考慮都沒考慮,直接就對這道長說道:“取捨不能。”
不過這句話終究只是在這位道長面前說說罷了。
姬長離在此之前已經想過很長時間了,如果天下蒼生與小白之間只能選一個的話,他要選得大概還是天下蒼生,畢竟他與小白兩個人的性命還沒重到要整個天下為他們陪葬的份上,可現在他既然有辦法可以不用讓小白死去,自然是拼了一切都要做到。
道長也沒想到姬長離回答得會這麼堅決,在他看來,作為一位帝王,自然是要把江山萬民放在第一位的,而眼前的這位似乎並不是這麼覺著的。
他也看明白了,姬長離今日來找他,便是想尋個兩全之法,既希望能讓天下蒼生免於這一難,又希望那個人可以不用死去,可是起死回生之術,又豈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做到的。
香爐里的沉水香已經快要燒盡了,幾縷青煙斷斷續續地從香爐里升起來,外面有幾隻不知名的鳥兒發出各種奇怪的鳴叫聲,姬長離偏過頭看了一眼窗外,這個時候小白還在山下等著自己呢,再過一會兒他怕是該急了。
見姬長離絲毫沒有要改口的意思,道長嘆了一口氣,最後只好妥協,他抿了一下唇,道:“陛下乃是天定之人,確實是能與天道爭個一二,凡人做不到的事,也許對陛下來說是可以的,然而……”他頓了一頓,看了一眼姬長離,見姬長離已經轉過頭看著自己了,道長嘆了一口氣。
又接著對他道:“陛下你要知道,天下間的一生一死都是既定的,若非要與天道相抗,必須要付出代價。”
“什麼代價?”姬長離開口問。
“以命換命。”道長說完後不等姬長離說話,又說了一句,“而且,只有陛下您的命,方能完成。”
姬長離的臉上沒有露出任何意外的神色來,他似是早已料到了會是如此,點了下頭,應了一聲,“好。”
道長都要懷疑姬長離的腦子裡是不是進水了,他不確定又問了姬長離一遍:“陛下可是想好了?”
姬長離沒有回答道士的這句話,他道:“待到來年上元節過後,望道長能來皇宮一趟。”
看樣子他是已經決定好了,道長也沒有再勸下去,“請陛下放心。”
“多謝道長了。”姬長離彎下腰,向眼前的這位道長行了個大禮。
道長亦彎腰回禮。
這位道長居住在霰烏山上的山頂,一出門,便見雲霧繚繞,有幾隻靈獸悠閒地站在樹下,姬長離沿著西邊的小路往山下走去,他臉上一片平靜,沒有喜悅,也沒有哀傷,直到他到了山腳時,看到他那小徒弟懶洋洋地坐在地上曬著太陽,臉上這才露出了一絲笑意來。
隔著老遠便看見姬長離往自己這邊走過來,白希禹拍拍屁股從地上爬了起來,揮著手對姬長離喊道:“師父你可算下來了,急死我了!”
姬長離臉上的笑容又擴大了一些,他走過去敲了一下他的腦袋,笑道:“讓你不要跟著來的,你偏不聽,該。”
白希禹笑嘻嘻著也不說話。
姬長離牽著他的手,柔柔地笑著,“走吧,回去了。”
————
轉眼間,姬長離從霰烏山回來到現在幾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而白希禹也在去年的冬天被他一杯鴆酒賜死了,他費盡了心思將他的屍體保存完好。
只等到上元節過後,這位道長如約而來。
道長此時也看出姬長離這是心意已決了,他還是為姬長離感到有些惋惜,便開口勸了一句,“陛下何苦一定要如此呢?白將軍若是知道陛下的打算,怕是到最後還是要怨恨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