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第108章

  ※※※※※※※

  張墨白已婚未育, 李清一單身, 這些基本情況,裝修公司——不, 規劃設計公司的高總了如指掌。

  人人都有自己的命門, 老師的命門是:既要求效率,又要求方案最優。

  按照老師的理想,她的“成長農園”春節一過就要營業,最好元旦就試營業。

  現實情況是,當地農民收割了水稻, 成片的土地荒著, 櫛風沐雨, 等待來年再披新綠。

  問題出在哪兒呢?甲乙雙方在各自領域都很專業,偏偏要做的事業都不是自己的專業。

  老師這是文化公司, 要開“農家樂”, 高總那是裝修公司,要做建築設計。

  老師執拗起來,世人都怕。高總被她纏得百爪撓心, 說於總, 要不您考慮考慮,再換家公司,讓別人給出個方案, 拓寬一下視野,找找靈感?我們真是盡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老師說不行,就要你。因為你的核心理念打動了我, 也只有你的理念打動了我,其他的我都看不上。但是你這個方案要改,要考慮什麼什麼……什麼?下周給我?不行不行,我今天就要,最好下等2點之前,細節方面,我讓墨白和清一跟你溝通,她們倆已經在去你公司的路上了。

  如此往復,土地還荒著,設計還懸著,高總因頻繁接待張墨白和李清一,跟她倆倒是熟了。

  為了拓寬思路、尋找靈感,兩家在短時間內共同走訪了好幾個地方,有服裝學院、親子樂園,還去了非遺傳承人的家,也是五花八門。

  有一次,故宮有個宮廷建築展,展示中國清代宮廷建築和“樣式雷”這一傳奇建築師家族。墨白有事沒去,老師臨時被叫走,高總安排手下回了公司,留下他和李清一看完整個展覽。

  展覽很震撼,高總擼著手串,一路為她講解,有些注釋都沒有他講得生動全面。

  北京這地界,初來乍到,總有源源不斷的新鮮感。

  這半年來,李清一的見識里,神人、嘎事見過不少,眼前這位高總也位列其中。

  李清一問他是不是提前做過功課,他漫不經心地說:“哪兒啊,正經八百讀過建築專業。”

  李清一問他在北京哪所大學讀的,他就擺擺手:“野雞大學。”又說了個字母縮寫,“BLU,聽說過嗎?”

  李清一困惑:“國外的大學啊?”

  高總:“看看,就說是野雞大學,我跟誰說誰都是你這表情。”

  說完低頭研究一個全木結構建築模型。

  “等等,您……是留學回來的?”

  高總正了正白襯衫的小立領:“新鮮嗎?”看李清一不停眨眼,大腦轉速不夠的樣子,自語般說了句:“可愛。”

  展覽結束,李清一搭高總的車返回。

  車上,高總跟人打電話,打到一半說等等,在後視鏡里問李清一,要不要去京深。

  京深?

  高總解釋說:“賣臭魚爛蝦的地方。”他要轉道去京深跟朋友吃飯,李清一想就近下車,高總說你回公司還有事?於總把女人當男人用,你今天跟我走,吃完飯一起回家,全是順帶的。

  掛了電話,又給李清一講他怎麼去的國外,又怎麼回來了:“歸根結底,一件事忍不了,東西太難吃!”

  李清一對西餐的了解,僅止於漢堡和牛排。

  高總說:“對!就是漢堡和牛排,國內偶爾吃一頓,挺新鮮的,噯?不錯!架不住天天吃啊!一天三頓,全是這個,廚房也不像話,不能爆炒,蔥花熗個鍋,能把消防隊招來,國內消防隊不要錢,那邊,哼!能讓你傾家蕩產!真事兒!就我們一個留學生同學。”

  “這回來多好,滿街的館子,全是好吃的,有錢沒錢的,一碗炸醬麵,人生大滿足。”

  北京土著的人生追求,李清一是理解不了。

  “京深”也是個神奇地方,老遠就聞到魚腥味,進去是個大型農貿市場,賣的只一樣:海鮮。

  高總與兩個朋友匯合,三男一女,輕車熟路,穿梭在上百家水產檔口之間。

  對李清一而言,前半生見過的海鮮水產,今天都見全了,前半生沒見過的,今天也領略到了。

  奇珍異寶,大型蝦蟹,水生怪物……四人深一腳淺一腳,踏著滿地水,走了幾家相熟的店,買了幾樣蝦、蟹、魚,還買了三文魚、甜蝦、北極貝,沿市場邊緣的樓梯上去,樓上是代加工點。

  高總與這兩個朋友顯然不是生意關係,熟得幾乎沒有話,更沒有客套話。

  沒等多久,水煮、椒鹽兩做的蝦爬子端上來,其他菜品相繼上桌,他們在聊熟悉的人和事,李清一也插不上話,只好低頭享受新鮮食物。

  吃完飯,倆朋友跟高總告別,順便問李清一:“姑娘,你怎麼走啊?”

  高總扶著車門搶先說:“她坐我車。”

  朋友嗆他:“德行!沒人樣兒了啊!”回頭又問李清一:“吃飽了嗎?照顧不周啊,下次,下次再一起。”

  高總:“操!”

  ※※※※※※※

  呂縣的深冬,仿佛被樹脂凝住的人間畫景,一粒長眠千年的琥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