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吳憂僵住,怔怔地看著沈妍君。
“你肯定自己也沒想到吧。”沈妍君輕聲嘆息:“雖然有遺傳影響的子女也不一定都會發病。但我聽劉管家說,一年前,你自殺過。”她的眼裡透著憐憫和擔心:“憂憂,你去醫院檢查過嗎?”
吳憂緩緩搖頭,身體不受控地顫抖。
沈妍君按住她的肩,輕輕捏了捏,說:“阿姨知道,這些話讓你很不舒服,難以接受,阿姨跟你道歉。可是,請你理解阿姨的苦衷,也原諒阿姨的自私。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因為阿姨太在乎小信了,你懂嗎?”
耳朵里傳來持續的鳴響,吳憂只看到沈妍君嬌麗的紅唇一張一闔,卻什麼都聽不清。
沈妍君又說了一些安慰的話便起身告辭,吳憂始終渾渾噩噩,等回過神來,沈妍君已不知走了多久了。
屋裡安靜無聲,十一坐在她面前,有一下沒一下地搖著尾巴,黑溜溜的眼睛裡滿是懵懂。
她一動不動,枯坐了許久,忽然想到什麼,找到手機給王鳴松打電話——
“上次你女朋友讓你做的測試叫什麼?”
一通沒頭沒腦的,把王鳴松給問懵了。
“什麼時候?什麼測試?”
“你們吵架那次!”吳憂直接用吼:“她說你有病,讓你去做什麼測試!”
王鳴松嚇得一哆嗦,回憶半天,才道:“好像叫明什麼蘇的人格測試,你搜英文縮寫MMIP。”
吳憂一邊在搜索,一邊問:“這個測試准嗎?”
“應該挺準的吧,聽說常用來鑑別精神疾病。”王鳴松狐疑道:“幹什麼,你也想測測自己是不是有病?”
吳憂沒說話,注意力集中在網站上對該測試的描述里。
王鳴松嘻嘻哈哈,又道:“別測了,你本來就是個瘋——”
吳憂掛斷了電話。
MMIP,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試,五百多道題,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其中有一些問題是重複的。
測試結果分14項,每一項都有一個修正原始分和標準分,吳憂有好幾項標準分都高出原始分很多,可她不懂這些都代表什麼意思。
下午,吳憂去了醫院。
那是帝城最好的一家醫院,精神科在國內更是數一數二。
醫生一來什麼都沒說,先讓她做了一系列檢查。
除了常規的腦部CT和腦電圖,許多檢測項目,例如RA腦神經遞質檢測,CNS腦神經功能檢測,頸顱都卜勒等等,吳憂聽都沒聽說過。
醫生在她頭上貼滿連著電線的金屬片,儀器屏幕顯示著她完全看不懂的圖形和線條。
吳憂感覺自己像一隻實驗室里被拿來做研究的小白鼠。
檢查類目雖多,但實際並沒有花多長時間,吳憂拿著一疊檢測結果單往醫生辦公室走,路上隨意翻看時,腳步忽然頓住。
那些氨基丁酸、穀氨酸什麼的專業術詞以及後面的數據,她全都看不懂,只是其中一個詞抓住了她的眼球。
“DA”出現在一張檢測單的最後一項,後面的括號里寫著中文“多巴胺”三個字。
頭頂忽然灑下一片陽光,她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清爽宜人、微微起風的上午。男孩拉著她的手一路奔跑著,烏黑的發在風中飛揚。
她看不到他的臉,只能聽到他低軟帶笑的聲音,語調像雀躍的鳥兒飛上了天——
“姐姐,運動可以促進內啡肽和多巴胺分泌!它們還有個別名,叫‘快樂激素’!”
一回想,恍若隔世。
吳憂看向手中的單子,比對結果那欄的其中一行文字寫著:多巴胺相對功率下降。
醫生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男人,面容沉肅,一絲不苟,他仔細看了吳憂的檢查結果單。期間,吳憂一直盯著他的臉,可他看得很專注,臉上根本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不一會兒,醫生放下單子,問她:“為什麼想到來醫院檢查?”
吳憂說:“想確認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醫生又問:“既然有懷疑,那自己在網上查找過相關的資料嗎?”
吳憂搖頭:“只做過MMIP人格測試。”
她從手機里翻出拍下的測試結果給醫生看。
醫生點點頭:“這個測試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性。”他邊看邊問:“為什麼會認為自己可能有病?”
吳憂皺起眉,默了一陣才道:“我媽媽有精神病史,去年在醫院自殺了……”
醫生道:“精神病的確存在一定的遺傳機率,但不大,主要還是取決於後天環境影響,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他問了吳憂一些日常生活和精神狀況,例如是否酗酒,是否長期失眠、精神不集中,或是間歇性頭暈或頭疼等等。
吳憂一一據實作答。
醫生隨後又問及她母親的情況,著重詢問了初次發病時間和之後每次發病時的徵狀。
吳憂一邊回憶一邊陳述,儘量保持平靜理性,使用的也大都是比較中性的措辭。
最後,醫生問:“有過自殘或自棄經歷嗎?”
吳憂疑惑:“自棄?”
“就是自殺。”醫生解釋道。
“……自殘沒有,去年,母親走後不久……自殺過……”吳憂費了很大勁才把完整的句子說完,她抬頭看向醫生,試探著問:“醫生,我現在情況到底怎樣,有病還是沒病?”
“你肯定自己也沒想到吧。”沈妍君輕聲嘆息:“雖然有遺傳影響的子女也不一定都會發病。但我聽劉管家說,一年前,你自殺過。”她的眼裡透著憐憫和擔心:“憂憂,你去醫院檢查過嗎?”
吳憂緩緩搖頭,身體不受控地顫抖。
沈妍君按住她的肩,輕輕捏了捏,說:“阿姨知道,這些話讓你很不舒服,難以接受,阿姨跟你道歉。可是,請你理解阿姨的苦衷,也原諒阿姨的自私。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因為阿姨太在乎小信了,你懂嗎?”
耳朵里傳來持續的鳴響,吳憂只看到沈妍君嬌麗的紅唇一張一闔,卻什麼都聽不清。
沈妍君又說了一些安慰的話便起身告辭,吳憂始終渾渾噩噩,等回過神來,沈妍君已不知走了多久了。
屋裡安靜無聲,十一坐在她面前,有一下沒一下地搖著尾巴,黑溜溜的眼睛裡滿是懵懂。
她一動不動,枯坐了許久,忽然想到什麼,找到手機給王鳴松打電話——
“上次你女朋友讓你做的測試叫什麼?”
一通沒頭沒腦的,把王鳴松給問懵了。
“什麼時候?什麼測試?”
“你們吵架那次!”吳憂直接用吼:“她說你有病,讓你去做什麼測試!”
王鳴松嚇得一哆嗦,回憶半天,才道:“好像叫明什麼蘇的人格測試,你搜英文縮寫MMIP。”
吳憂一邊在搜索,一邊問:“這個測試准嗎?”
“應該挺準的吧,聽說常用來鑑別精神疾病。”王鳴松狐疑道:“幹什麼,你也想測測自己是不是有病?”
吳憂沒說話,注意力集中在網站上對該測試的描述里。
王鳴松嘻嘻哈哈,又道:“別測了,你本來就是個瘋——”
吳憂掛斷了電話。
MMIP,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試,五百多道題,只需回答是或者不是,其中有一些問題是重複的。
測試結果分14項,每一項都有一個修正原始分和標準分,吳憂有好幾項標準分都高出原始分很多,可她不懂這些都代表什麼意思。
下午,吳憂去了醫院。
那是帝城最好的一家醫院,精神科在國內更是數一數二。
醫生一來什麼都沒說,先讓她做了一系列檢查。
除了常規的腦部CT和腦電圖,許多檢測項目,例如RA腦神經遞質檢測,CNS腦神經功能檢測,頸顱都卜勒等等,吳憂聽都沒聽說過。
醫生在她頭上貼滿連著電線的金屬片,儀器屏幕顯示著她完全看不懂的圖形和線條。
吳憂感覺自己像一隻實驗室里被拿來做研究的小白鼠。
檢查類目雖多,但實際並沒有花多長時間,吳憂拿著一疊檢測結果單往醫生辦公室走,路上隨意翻看時,腳步忽然頓住。
那些氨基丁酸、穀氨酸什麼的專業術詞以及後面的數據,她全都看不懂,只是其中一個詞抓住了她的眼球。
“DA”出現在一張檢測單的最後一項,後面的括號里寫著中文“多巴胺”三個字。
頭頂忽然灑下一片陽光,她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清爽宜人、微微起風的上午。男孩拉著她的手一路奔跑著,烏黑的發在風中飛揚。
她看不到他的臉,只能聽到他低軟帶笑的聲音,語調像雀躍的鳥兒飛上了天——
“姐姐,運動可以促進內啡肽和多巴胺分泌!它們還有個別名,叫‘快樂激素’!”
一回想,恍若隔世。
吳憂看向手中的單子,比對結果那欄的其中一行文字寫著:多巴胺相對功率下降。
醫生是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男人,面容沉肅,一絲不苟,他仔細看了吳憂的檢查結果單。期間,吳憂一直盯著他的臉,可他看得很專注,臉上根本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不一會兒,醫生放下單子,問她:“為什麼想到來醫院檢查?”
吳憂說:“想確認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醫生又問:“既然有懷疑,那自己在網上查找過相關的資料嗎?”
吳憂搖頭:“只做過MMIP人格測試。”
她從手機里翻出拍下的測試結果給醫生看。
醫生點點頭:“這個測試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性。”他邊看邊問:“為什麼會認為自己可能有病?”
吳憂皺起眉,默了一陣才道:“我媽媽有精神病史,去年在醫院自殺了……”
醫生道:“精神病的確存在一定的遺傳機率,但不大,主要還是取決於後天環境影響,你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他問了吳憂一些日常生活和精神狀況,例如是否酗酒,是否長期失眠、精神不集中,或是間歇性頭暈或頭疼等等。
吳憂一一據實作答。
醫生隨後又問及她母親的情況,著重詢問了初次發病時間和之後每次發病時的徵狀。
吳憂一邊回憶一邊陳述,儘量保持平靜理性,使用的也大都是比較中性的措辭。
最後,醫生問:“有過自殘或自棄經歷嗎?”
吳憂疑惑:“自棄?”
“就是自殺。”醫生解釋道。
“……自殘沒有,去年,母親走後不久……自殺過……”吳憂費了很大勁才把完整的句子說完,她抬頭看向醫生,試探著問:“醫生,我現在情況到底怎樣,有病還是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