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
也不知沉默了多久,皇帝終於說:“罷了,不必你背,她早已經跑回你家去了,朕的好愛卿,好臣子,太后已死,回家去吧。”
盧紀國直到出宮的時候,才想明白皇帝的意思。
太后已死,就是說這世間,再無麗太后那個人了,而她早已跑回了他家,那豈不是,此時正哭哭啼啼,在家等著他呢?
盧將軍還不知道麗太后老樹逢春,枯木重發,不止自己一個人,還給他懷了個大胖小子,一起在家等著他了,出了宮,於大雪之中深一腳淺一腳,見拴馬柱旁綁了好幾匹馬,也不分辯那一匹是自己的,翻身上馬,策馬便於大雪之中疾馳了起來。
第139章 大結局(上)
轉眼又是一年春。
羅九寧生壯壯的時候,便是在五月。
如今這兩個懷著懷著,本以為四月底就能出生的,可是春盡了,杏花都謝了,倆孩子還是整日在腹中拳打腳踢,就是不肯出來。
眼看端午臨近,壯壯整三歲了,整日刀槍棍棒,拿根棍子作小馬,與裴琮兩個進進出出都是打打殺殺。羅九寧向來最疼愛他的,最近也給吵的一個頭有兩個大。
麗太后是去年冬月亡的,當然,只是對外宣稱亡了而已。事實上,她是跟著盧紀國盧將軍回了盧府,如今也有新的身份,是陶七娘的六姐,陶六娘。
原本的陶六娘嫁作商人婦,跟到了洞庭湖,其實早在嫁人的時候就亡了,但是鮮有人知道,正好兒,這個身份,就給了麗太后。
而太皇太后是在三月薨的,連著兩場喪事,著實叫羅九寧疲累不已。
結果這天夜裡,她又作了個夢,這一回,她夢到的不是別的,而是裴嘉憲的死。
當然,是書中裴嘉憲的死。
夢裡,仍是建章殿,月夜,窗外便是星河倒垂。
大約三十四五歲的裴嘉憲,穿著他慣常愛穿的,石青色的常袍,穿著薄底的皂靴,臨案正著,似乎正在書著什麼。
而就在這時,殿外太監傳道:“皇后覲見。”
“宣她進來。”他道。
緊接著,杜若寧帶著個約莫七八歲,尖嘴猴腮的孩子就進來了。
而這孩子呢,也穿著件石青色的常袍子,白衽,牛皮腰帶,腰間與皇帝一樣,亦是墨色佩玉。腳上的皂靴,更是與裴嘉憲的一模一樣。
不過,因這孩子很瘦,又還呆頭呆腦的,同樣的衣服,皇帝穿著,身長玉立,秀挺而又持重,一派端嚴,而這孩子穿了,則獐頭鼠目,蟄蟄蟹蟹,說不出來的怪異。
“朕不是說了,孩子本就瘦,你該給他穿件合適他的衣服,怎麼又和朕穿的一樣?’”皇帝看起來似乎頗為不滿。
不過,他又道:“朕不是叫你們到樂遊原去走一圈,為何還不去?”
為皇后的杜若寧,看起來似乎不甚高興:“皇上讓本宮和二皇子去樂遊原,不就是為了商議著,要從宗嗣之中離儲,想離琮兒為帝麼,怎麼,皇上以為本宮不知道?”
皇帝的手停了停,卻是連眉也不曾抬一下,逕自道:“這不是皇后該管的事情,你只需要乖乖呆在後宮既可。”
“皇上,您難道就看不到康兒嗎,他才是您的孩子,可您呢,您卻因為他的身體不好,就想要改立裴琮為帝,憑什麼?康兒身子不好是誰害的,還不是鄭姝那個賤婢害的,皇上卻因為是潛邸老人,就一味護著她。”
皇帝只聽到這兒,那眉頭就皺起來了:“來人,將皇后送回去。”
杜若寧又豈不是有備而來的?
她原本也想,自己爬到皇后的位置上就可以了,享著尊榮與富貴,笑看嫡姐死的比自己慘,看著仇人一個個的死去,然後,閒庭花落,歲月靜好,就再好不過了。
可是,皇帝逼著她不得不為自己斗,逼著她不得不狠心除掉他,因為他非但從不肯將真心交予,還蓄意的,想損害她的利益。
畢竟是皇后,不動聲色的,往皇帝茶杯里也不知投了個什麼東西,然後,便將茶捧給了皇帝。
“看皇上寫了這麼久,我瞧著心疼,康兒,給你父皇一塊糕吃。”
正在吃著糕的,那瘦瘦的孩子於是遞了塊糕過來,怯生生的,喚了一聲父皇。
“帶著孩子退下,可以去樂遊原,但朕決不能允你再來建章殿。”皇帝聲音格外的果決,同時,也接過了兒子手中的點心,為了兒子,倒也吃掉了。
“皇上,您是否一直以為,先皇后那個孩子是裴靖的?”杜若寧忽而就說。
皇帝的手果然頓住了,當然,一直以來,他都堅信,那個傻乎乎的小壯壯,是裴靖的孩子,所以,於他的死都不曾多過問過,而先皇后羅九寧之所以恨他入骨,也是因為他不曾在意過那個孩子的死。
“那孩子,是皇上您的呢。”杜若寧笑著說:“那天夜裡強了她的人是您,那個傻孩子也是您的呢。何其可笑,您任由著宋綺害了您自己的孩子,還一直將她養在宮中,臣妾看到的每一樁,每一件,所有的事情,全都是您的報應。”
皇帝的臉色瞬時就變了,但驀然回過頭來,驚愕,不可置信,甚至於,那一瞬間,他連否認都不曾否認,只是望著杜若寧,似乎企盼著她能再多說一句。
也不知沉默了多久,皇帝終於說:“罷了,不必你背,她早已經跑回你家去了,朕的好愛卿,好臣子,太后已死,回家去吧。”
盧紀國直到出宮的時候,才想明白皇帝的意思。
太后已死,就是說這世間,再無麗太后那個人了,而她早已跑回了他家,那豈不是,此時正哭哭啼啼,在家等著他呢?
盧將軍還不知道麗太后老樹逢春,枯木重發,不止自己一個人,還給他懷了個大胖小子,一起在家等著他了,出了宮,於大雪之中深一腳淺一腳,見拴馬柱旁綁了好幾匹馬,也不分辯那一匹是自己的,翻身上馬,策馬便於大雪之中疾馳了起來。
第139章 大結局(上)
轉眼又是一年春。
羅九寧生壯壯的時候,便是在五月。
如今這兩個懷著懷著,本以為四月底就能出生的,可是春盡了,杏花都謝了,倆孩子還是整日在腹中拳打腳踢,就是不肯出來。
眼看端午臨近,壯壯整三歲了,整日刀槍棍棒,拿根棍子作小馬,與裴琮兩個進進出出都是打打殺殺。羅九寧向來最疼愛他的,最近也給吵的一個頭有兩個大。
麗太后是去年冬月亡的,當然,只是對外宣稱亡了而已。事實上,她是跟著盧紀國盧將軍回了盧府,如今也有新的身份,是陶七娘的六姐,陶六娘。
原本的陶六娘嫁作商人婦,跟到了洞庭湖,其實早在嫁人的時候就亡了,但是鮮有人知道,正好兒,這個身份,就給了麗太后。
而太皇太后是在三月薨的,連著兩場喪事,著實叫羅九寧疲累不已。
結果這天夜裡,她又作了個夢,這一回,她夢到的不是別的,而是裴嘉憲的死。
當然,是書中裴嘉憲的死。
夢裡,仍是建章殿,月夜,窗外便是星河倒垂。
大約三十四五歲的裴嘉憲,穿著他慣常愛穿的,石青色的常袍,穿著薄底的皂靴,臨案正著,似乎正在書著什麼。
而就在這時,殿外太監傳道:“皇后覲見。”
“宣她進來。”他道。
緊接著,杜若寧帶著個約莫七八歲,尖嘴猴腮的孩子就進來了。
而這孩子呢,也穿著件石青色的常袍子,白衽,牛皮腰帶,腰間與皇帝一樣,亦是墨色佩玉。腳上的皂靴,更是與裴嘉憲的一模一樣。
不過,因這孩子很瘦,又還呆頭呆腦的,同樣的衣服,皇帝穿著,身長玉立,秀挺而又持重,一派端嚴,而這孩子穿了,則獐頭鼠目,蟄蟄蟹蟹,說不出來的怪異。
“朕不是說了,孩子本就瘦,你該給他穿件合適他的衣服,怎麼又和朕穿的一樣?’”皇帝看起來似乎頗為不滿。
不過,他又道:“朕不是叫你們到樂遊原去走一圈,為何還不去?”
為皇后的杜若寧,看起來似乎不甚高興:“皇上讓本宮和二皇子去樂遊原,不就是為了商議著,要從宗嗣之中離儲,想離琮兒為帝麼,怎麼,皇上以為本宮不知道?”
皇帝的手停了停,卻是連眉也不曾抬一下,逕自道:“這不是皇后該管的事情,你只需要乖乖呆在後宮既可。”
“皇上,您難道就看不到康兒嗎,他才是您的孩子,可您呢,您卻因為他的身體不好,就想要改立裴琮為帝,憑什麼?康兒身子不好是誰害的,還不是鄭姝那個賤婢害的,皇上卻因為是潛邸老人,就一味護著她。”
皇帝只聽到這兒,那眉頭就皺起來了:“來人,將皇后送回去。”
杜若寧又豈不是有備而來的?
她原本也想,自己爬到皇后的位置上就可以了,享著尊榮與富貴,笑看嫡姐死的比自己慘,看著仇人一個個的死去,然後,閒庭花落,歲月靜好,就再好不過了。
可是,皇帝逼著她不得不為自己斗,逼著她不得不狠心除掉他,因為他非但從不肯將真心交予,還蓄意的,想損害她的利益。
畢竟是皇后,不動聲色的,往皇帝茶杯里也不知投了個什麼東西,然後,便將茶捧給了皇帝。
“看皇上寫了這麼久,我瞧著心疼,康兒,給你父皇一塊糕吃。”
正在吃著糕的,那瘦瘦的孩子於是遞了塊糕過來,怯生生的,喚了一聲父皇。
“帶著孩子退下,可以去樂遊原,但朕決不能允你再來建章殿。”皇帝聲音格外的果決,同時,也接過了兒子手中的點心,為了兒子,倒也吃掉了。
“皇上,您是否一直以為,先皇后那個孩子是裴靖的?”杜若寧忽而就說。
皇帝的手果然頓住了,當然,一直以來,他都堅信,那個傻乎乎的小壯壯,是裴靖的孩子,所以,於他的死都不曾多過問過,而先皇后羅九寧之所以恨他入骨,也是因為他不曾在意過那個孩子的死。
“那孩子,是皇上您的呢。”杜若寧笑著說:“那天夜裡強了她的人是您,那個傻孩子也是您的呢。何其可笑,您任由著宋綺害了您自己的孩子,還一直將她養在宮中,臣妾看到的每一樁,每一件,所有的事情,全都是您的報應。”
皇帝的臉色瞬時就變了,但驀然回過頭來,驚愕,不可置信,甚至於,那一瞬間,他連否認都不曾否認,只是望著杜若寧,似乎企盼著她能再多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