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
關鍵時刻,他總還是要向著自己的生母,自己的妻子的。
第138章 太后出宮
盧紀國在雪中跪了至少有兩個時辰,雪越來越大,風也越來越疾。
忽而身後有嚓嚓的腳步聲,踏破雪面而來。
要麼活著帶走太后,要麼就死在宮中,盧紀國早在走之前,就想好自己的歸宿了,估摸著也是皇上派了人來給自己送行的,是以,閉著眼睛,只求此時能有一死。
誰知來人竟是如今的新任宗正寺卿顧澤海,此人,因是文人,為人陰沉,盧紀國與他倒無甚往來。不過,此人乃是皇帝心腹,他是知道的。
對跪到了盧將軍的對面,顧澤海斟了一盞酒出來,滿上,遞給了盧紀國。
“盧將軍,皇上問您,您之後,誰人可守雁門關?”果然,這是皇帝要在臨死之前,讓他安排臨終之事了。
雖盛怒,還從容,不得不說,皇帝既狠戾,又心思慎密,他只憑著一股子莽勁兒,想從皇帝手中討太后,沒有任何勝算。
接過酒杯,盧紀國緩緩抬頭,頭頂的雪簌簌往下落著。
“陳千里可守雁門關,但此人魯莽,空有勇猛而無濤略人。”
“那何人堪配其?”
“羅賓,徜或羅賓歸來,可叫他二人一正一幅,可保雁門關十年不失。”盧紀國道。
顧澤海於是指了指酒盞,示意盧紀國飲了,又道:“您的手下,何人為良將,又有誰有異心,諸將領們,該如何訓之?”
盧紀國端著盞酒,將自己屬下的將領們回憶了一遍,也是誠心以待,告訴顧澤海皇帝該如何統御,又該如何針對其本身的性格,敲打他們。可以說字字句句,沒有任何保留。
“對於太后,您不該的!”顧澤海又道。
盧紀國本來一直都面無表情的,就在這一刻,忽而熱淚盈眶:“她竟,竟提起過老臣?”
“這杯中這毒,半個時辰後才發作,皇上准您飲了,到西華宮一趟,見西太后一面。”顧澤海於是又道。
盧紀國的言中瞬時便泛起了淚花來:“皇恩,竟如此之重?”
他以為自己至死,都將再也見不到麗太后,所以便跪的時候,那頭也是朝著西華宮的方向,他甚至想著,便叫來人於後面砍了他的腦袋才好,如此,他將永遠不必回頭,能永遠望著麗太后,豈知皇帝竟還給了他最後一次,面見太后的機會?
深一腳淺一腳,踏著雪,出了東內,越過太極殿,再越過風雪之中一片靜闌的南宮,一重重的宮殿,時間在盧紀國的心中慢慢流逝,而這條路,盧紀國還是頭一回走,他沒想到這條路竟是這般的長。
也許不過眨眼的功夫,但是,他只有半個時辰的時間,半個時辰後他就得死,為了皇帝給的這半個時辰,他不能辜負自己,也不能辜負了麗太后。
而麗太后這廂呢。
皇帝那邊,借著言官們發難,將了西太后一軍,算是解了麗太后之急。
而麗太后呢,天生是個不操心的,既帝後替她解了眼前之急,而自己有身孕的事情,也叫皇帝知道了,那麼她當然也就不會再操心這些事情。
太后有喜,該急的是皇帝不該是她呀,對不對。
所以,任憑兒子目光像要殺人似的盯著,她與羅九寧對坐著,暖暖和和兒的,竟就吃起了鍋子來,魚羊稱鮮,和在一起吃,那叫一個鮮美,食罷之後,還有南邊快馬貢來的鮮菜頭,飽餐了一頓。
皇帝或者短暫的出去過,不過很快就又回來了,羅九寧忙著勸麗太后吃東西,並沒有看得仔細。
這時候羅九寧提議,自己許久不曾出去走過,今夜想出去走上一走。
皇帝就在木炕對面的檀木大櫃下站著呢,臉色陰惻惻的,就來了一句:“不准。”
“我當年懷壯壯的時候,有回夜裡心頭燥熱,想要出去走走,記得求到皇上跟前兒,皇上也是不準的。”羅九寧頗哀怨的,就來了這麼一句。
她懷壯壯的時候,大約就是麗太后此刻的心情。皇帝兩道秀致的青眉微抽了抽,不說話了。當然了,她戳到他的短處了嘛。
於是,趁著大雪,皇帝又興師動眾的,帶著羅九寧進了後苑。
風疾,雪催,難得她性情格外的高漲,因見玉皇觀那金頂隱隱,隱在雪中,又非得要上一回玉皇頂,進去燒柱香,無奈,皇帝命眾人暫止,親手將她抱起,便欲往山上而去。
“皇上抱著我,想必很沉吧?”羅九寧見裴嘉憲那張俊臉上慢慢的不爽利,笑道。
“抱著仨個,如何能不沉。”
“辛苦你了。”
“早知辛苦,又何必非要上勞什子的香?”
羅九寧再不言語,等到了觀中,便想叫裴嘉憲將自己放下來。但裴嘉憲可沒有放她下來的意思:“香就不必上了,這觀中塑著的是呂洞賓,供他,本是歷代先皇們為了求子嗣才供的,你是女兒家,拜他作甚?”
而他自己呢,拜了也沒用,所以裴嘉憲自來就不踏足這玉皇觀。
“太后和盧將軍,在後苑見過一回,在這玉皇觀中見過兩回。”羅九寧於是道。
裴嘉憲的樣子,跟壯壯是一樣一樣兒的,要不是懷裡還抱著娘兒仨,估計他此時能氣的跺腳了:“朕以為強逼不過一次,沒想到盧紀國那廝,竟然足足強了母后三回?”
第138章 太后出宮
盧紀國在雪中跪了至少有兩個時辰,雪越來越大,風也越來越疾。
忽而身後有嚓嚓的腳步聲,踏破雪面而來。
要麼活著帶走太后,要麼就死在宮中,盧紀國早在走之前,就想好自己的歸宿了,估摸著也是皇上派了人來給自己送行的,是以,閉著眼睛,只求此時能有一死。
誰知來人竟是如今的新任宗正寺卿顧澤海,此人,因是文人,為人陰沉,盧紀國與他倒無甚往來。不過,此人乃是皇帝心腹,他是知道的。
對跪到了盧將軍的對面,顧澤海斟了一盞酒出來,滿上,遞給了盧紀國。
“盧將軍,皇上問您,您之後,誰人可守雁門關?”果然,這是皇帝要在臨死之前,讓他安排臨終之事了。
雖盛怒,還從容,不得不說,皇帝既狠戾,又心思慎密,他只憑著一股子莽勁兒,想從皇帝手中討太后,沒有任何勝算。
接過酒杯,盧紀國緩緩抬頭,頭頂的雪簌簌往下落著。
“陳千里可守雁門關,但此人魯莽,空有勇猛而無濤略人。”
“那何人堪配其?”
“羅賓,徜或羅賓歸來,可叫他二人一正一幅,可保雁門關十年不失。”盧紀國道。
顧澤海於是指了指酒盞,示意盧紀國飲了,又道:“您的手下,何人為良將,又有誰有異心,諸將領們,該如何訓之?”
盧紀國端著盞酒,將自己屬下的將領們回憶了一遍,也是誠心以待,告訴顧澤海皇帝該如何統御,又該如何針對其本身的性格,敲打他們。可以說字字句句,沒有任何保留。
“對於太后,您不該的!”顧澤海又道。
盧紀國本來一直都面無表情的,就在這一刻,忽而熱淚盈眶:“她竟,竟提起過老臣?”
“這杯中這毒,半個時辰後才發作,皇上准您飲了,到西華宮一趟,見西太后一面。”顧澤海於是又道。
盧紀國的言中瞬時便泛起了淚花來:“皇恩,竟如此之重?”
他以為自己至死,都將再也見不到麗太后,所以便跪的時候,那頭也是朝著西華宮的方向,他甚至想著,便叫來人於後面砍了他的腦袋才好,如此,他將永遠不必回頭,能永遠望著麗太后,豈知皇帝竟還給了他最後一次,面見太后的機會?
深一腳淺一腳,踏著雪,出了東內,越過太極殿,再越過風雪之中一片靜闌的南宮,一重重的宮殿,時間在盧紀國的心中慢慢流逝,而這條路,盧紀國還是頭一回走,他沒想到這條路竟是這般的長。
也許不過眨眼的功夫,但是,他只有半個時辰的時間,半個時辰後他就得死,為了皇帝給的這半個時辰,他不能辜負自己,也不能辜負了麗太后。
而麗太后這廂呢。
皇帝那邊,借著言官們發難,將了西太后一軍,算是解了麗太后之急。
而麗太后呢,天生是個不操心的,既帝後替她解了眼前之急,而自己有身孕的事情,也叫皇帝知道了,那麼她當然也就不會再操心這些事情。
太后有喜,該急的是皇帝不該是她呀,對不對。
所以,任憑兒子目光像要殺人似的盯著,她與羅九寧對坐著,暖暖和和兒的,竟就吃起了鍋子來,魚羊稱鮮,和在一起吃,那叫一個鮮美,食罷之後,還有南邊快馬貢來的鮮菜頭,飽餐了一頓。
皇帝或者短暫的出去過,不過很快就又回來了,羅九寧忙著勸麗太后吃東西,並沒有看得仔細。
這時候羅九寧提議,自己許久不曾出去走過,今夜想出去走上一走。
皇帝就在木炕對面的檀木大櫃下站著呢,臉色陰惻惻的,就來了一句:“不准。”
“我當年懷壯壯的時候,有回夜裡心頭燥熱,想要出去走走,記得求到皇上跟前兒,皇上也是不準的。”羅九寧頗哀怨的,就來了這麼一句。
她懷壯壯的時候,大約就是麗太后此刻的心情。皇帝兩道秀致的青眉微抽了抽,不說話了。當然了,她戳到他的短處了嘛。
於是,趁著大雪,皇帝又興師動眾的,帶著羅九寧進了後苑。
風疾,雪催,難得她性情格外的高漲,因見玉皇觀那金頂隱隱,隱在雪中,又非得要上一回玉皇頂,進去燒柱香,無奈,皇帝命眾人暫止,親手將她抱起,便欲往山上而去。
“皇上抱著我,想必很沉吧?”羅九寧見裴嘉憲那張俊臉上慢慢的不爽利,笑道。
“抱著仨個,如何能不沉。”
“辛苦你了。”
“早知辛苦,又何必非要上勞什子的香?”
羅九寧再不言語,等到了觀中,便想叫裴嘉憲將自己放下來。但裴嘉憲可沒有放她下來的意思:“香就不必上了,這觀中塑著的是呂洞賓,供他,本是歷代先皇們為了求子嗣才供的,你是女兒家,拜他作甚?”
而他自己呢,拜了也沒用,所以裴嘉憲自來就不踏足這玉皇觀。
“太后和盧將軍,在後苑見過一回,在這玉皇觀中見過兩回。”羅九寧於是道。
裴嘉憲的樣子,跟壯壯是一樣一樣兒的,要不是懷裡還抱著娘兒仨,估計他此時能氣的跺腳了:“朕以為強逼不過一次,沒想到盧紀國那廝,竟然足足強了母后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