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之前王喜福是建議朕讓王富貴來做,不過朕考慮著王富貴的原名,思前想後不放心。
就算改個名字,朕也害怕。
除非朕打算弄個東西廠,否則的話,朕還是不要讓『魏忠賢』碰有實質權利的工作為妙。
朕看著安小海,覺得這人也還算機靈,便叮囑他以後在御書房多學多看,回頭學問到位了,朕就提拔他做秉筆太監。至於現在,幫朕在書房打打雜就行了。
安小海受寵若驚的應下朕的吩咐,連連跪拜謝恩。
這點,朕還是有些不喜歡。
王喜福受了朕的賞賜,別管朕賞的是什麼,都是大大方方地謝完,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讓朕這個賞賜的人也挺開心。
安小海大約是沒有受過恩賞,現在謝恩十分生疏,甚至朕都能看得出來,安小海其實誠惶誠恐的情緒居多。
感謝,未必有多少。
朕懷疑是朕習慣了王喜福,心裡頭暗自啐了一下王喜福。
「行了,下去吧。」朕坐在桌案前,感覺精神有些亢奮,但是身體卻很疲乏。想到戚風搜出來的那些黃紙符籙,朕又強打著精神坐好,繼續批閱奏摺。
不管是誰幹的,朕總能查出來!
朕這麼想著,許墨跟著暗衛進宮了。顯然不走正門進來,直接飛檐走壁,讓許墨頗為不適,他暈乎乎地進來,被袁文丟在地上,直接撲倒在地。
戚風這時候出來,拿出來一個托盤,又將托盤上的紅布掀開,惡聲惡氣的對許墨說:「好好看看,這東西是什麼!」
許墨被嚇得一愣,看向托盤目光起初呆愣,但隨後逐漸嚴肅,很快的許墨忍不住想伸手拿起黃紙,拆開查看。
戚風眼疾手快的把托盤拿遠,對許墨說:「你想做什麼?」
許墨這才回過神,來給戚風解釋:「我不會做什麼的,就是檢查一下。」
「你在懷疑什麼?」戚風的問話十分急,半點不給許墨留餘地,咄咄逼人的態度讓朕都不禁替許墨叫屈。
江南帶來的箱子裡頭,不大可能與許墨有關,他八成是被連累的。
戚風先前時候還跟許墨學了點嶗山術法,都能算戚風的半個師父了,結果戚風現在翻臉不認人,直接把許墨當嫌疑人的態度,這也……
嗨,戚風這麼做還不是為了朕。
想到這,朕只能默默地同情一下許墨。
「這些符籙的畫法,像是嶗山的手筆。」許墨說完,臉上閃過一絲緊張。
他自己就是嶗山出來的,朕把他找來看這些東西,若是心生懷疑,許墨的小命就送在這裡,也未可知。
「確定?」朕反問。
許墨在戚風逼人的目光中,又拆了一個。
然後跪正跟朕匯報說道:「的確是嶗山的術法。如果沒有看錯,這是個很傷陰德的術法,因為作用目標是在三魂七魄上……」
許墨此時雖然一身官服,但是說起話來,猶如招搖撞騙的道士。
他給朕說了這個符籙的功能,一套四十九個,針對人的三魂七魄。中了術法的人,會直接燃燒魂魄導致出現焦躁易怒,情緒失控的情況,同時還伴隨著精神萎靡等症狀。
破解的法子便是直接將這些符籙收集到一起,選一天中最凶的時辰,用狗血潑上去,再用茅草將其燒成灰,最後把所有的灰燼丟到神壇下,念個七七四十九天的經。待時間滿了,撒到活水之中,任由其漂流走……
朕聽完許墨的封建迷信,不禁發問:「你們道士的術法,竟然是要和尚來念經破解?是因為和尚比你們道士厲害嗎?」
許墨:「……」
大約是朕把許墨給問住了,許墨沉默許久,都沒有說出話來。
最後,朕說這事兒朕不追究了,但是許墨得給朕找個真正的嶗山道士來,好好地給朕解釋一下『天下將變,下山救世』的前因後果。
許墨應下這件差事,不過他先幫朕把找出來的符籙,按照他的法子做了破解,等朕找到願意念經四十九天的和尚之後,許墨才上路離開京城。
而朕在中秋宴之前,把欽天監的探花郎又『趕離』京城這事兒,讓京中人是議論紛紛,都開始同情起許墨了。
大眾的心理都是,許墨好好一個俊朗君,被點探花之後,沒有被重用也就算了,卻一再被莫名其妙地遭皇帝嫌棄。
真是可憐喲。
朕有些無奈,不理解就不理解吧。
在朝堂中,眼可見的,不少朝臣都各自帶著焦慮。尤其是以吳承寅為首的世家派,他們蠢蠢欲動的心思,真是,讓朕在早朝上都不怎麼安寧。
可能是許墨處理符籙的法子確實有效果,朕又能回到當初那種,任由你們吵,朕自然看戲的心態上頭。
不過總翻來覆去地吵架,也沒什麼意思,好在中秋宴會總算是到了,朕和熠皇叔、太后娘娘期待已久的大戲,終於要開宴了。朕還沒見過正正經經地謀逆造反呢,忽然有點期待是怎麼回事兒?
中秋宴,理論上來說,是與家人共享天倫的日子,朕只要宴請皇族即可。但是大齊的傳統,中秋是大節,自然要熱熱鬧鬧地辦一場。
不過宮裡頭的宴會,只是在白天,中午吃一頓,如果今天不是有事發生,那麼晚上的時候,才是重頭戲。
晚上會有大齊的煙火表演。
就算改個名字,朕也害怕。
除非朕打算弄個東西廠,否則的話,朕還是不要讓『魏忠賢』碰有實質權利的工作為妙。
朕看著安小海,覺得這人也還算機靈,便叮囑他以後在御書房多學多看,回頭學問到位了,朕就提拔他做秉筆太監。至於現在,幫朕在書房打打雜就行了。
安小海受寵若驚的應下朕的吩咐,連連跪拜謝恩。
這點,朕還是有些不喜歡。
王喜福受了朕的賞賜,別管朕賞的是什麼,都是大大方方地謝完,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讓朕這個賞賜的人也挺開心。
安小海大約是沒有受過恩賞,現在謝恩十分生疏,甚至朕都能看得出來,安小海其實誠惶誠恐的情緒居多。
感謝,未必有多少。
朕懷疑是朕習慣了王喜福,心裡頭暗自啐了一下王喜福。
「行了,下去吧。」朕坐在桌案前,感覺精神有些亢奮,但是身體卻很疲乏。想到戚風搜出來的那些黃紙符籙,朕又強打著精神坐好,繼續批閱奏摺。
不管是誰幹的,朕總能查出來!
朕這麼想著,許墨跟著暗衛進宮了。顯然不走正門進來,直接飛檐走壁,讓許墨頗為不適,他暈乎乎地進來,被袁文丟在地上,直接撲倒在地。
戚風這時候出來,拿出來一個托盤,又將托盤上的紅布掀開,惡聲惡氣的對許墨說:「好好看看,這東西是什麼!」
許墨被嚇得一愣,看向托盤目光起初呆愣,但隨後逐漸嚴肅,很快的許墨忍不住想伸手拿起黃紙,拆開查看。
戚風眼疾手快的把托盤拿遠,對許墨說:「你想做什麼?」
許墨這才回過神,來給戚風解釋:「我不會做什麼的,就是檢查一下。」
「你在懷疑什麼?」戚風的問話十分急,半點不給許墨留餘地,咄咄逼人的態度讓朕都不禁替許墨叫屈。
江南帶來的箱子裡頭,不大可能與許墨有關,他八成是被連累的。
戚風先前時候還跟許墨學了點嶗山術法,都能算戚風的半個師父了,結果戚風現在翻臉不認人,直接把許墨當嫌疑人的態度,這也……
嗨,戚風這麼做還不是為了朕。
想到這,朕只能默默地同情一下許墨。
「這些符籙的畫法,像是嶗山的手筆。」許墨說完,臉上閃過一絲緊張。
他自己就是嶗山出來的,朕把他找來看這些東西,若是心生懷疑,許墨的小命就送在這裡,也未可知。
「確定?」朕反問。
許墨在戚風逼人的目光中,又拆了一個。
然後跪正跟朕匯報說道:「的確是嶗山的術法。如果沒有看錯,這是個很傷陰德的術法,因為作用目標是在三魂七魄上……」
許墨此時雖然一身官服,但是說起話來,猶如招搖撞騙的道士。
他給朕說了這個符籙的功能,一套四十九個,針對人的三魂七魄。中了術法的人,會直接燃燒魂魄導致出現焦躁易怒,情緒失控的情況,同時還伴隨著精神萎靡等症狀。
破解的法子便是直接將這些符籙收集到一起,選一天中最凶的時辰,用狗血潑上去,再用茅草將其燒成灰,最後把所有的灰燼丟到神壇下,念個七七四十九天的經。待時間滿了,撒到活水之中,任由其漂流走……
朕聽完許墨的封建迷信,不禁發問:「你們道士的術法,竟然是要和尚來念經破解?是因為和尚比你們道士厲害嗎?」
許墨:「……」
大約是朕把許墨給問住了,許墨沉默許久,都沒有說出話來。
最後,朕說這事兒朕不追究了,但是許墨得給朕找個真正的嶗山道士來,好好地給朕解釋一下『天下將變,下山救世』的前因後果。
許墨應下這件差事,不過他先幫朕把找出來的符籙,按照他的法子做了破解,等朕找到願意念經四十九天的和尚之後,許墨才上路離開京城。
而朕在中秋宴之前,把欽天監的探花郎又『趕離』京城這事兒,讓京中人是議論紛紛,都開始同情起許墨了。
大眾的心理都是,許墨好好一個俊朗君,被點探花之後,沒有被重用也就算了,卻一再被莫名其妙地遭皇帝嫌棄。
真是可憐喲。
朕有些無奈,不理解就不理解吧。
在朝堂中,眼可見的,不少朝臣都各自帶著焦慮。尤其是以吳承寅為首的世家派,他們蠢蠢欲動的心思,真是,讓朕在早朝上都不怎麼安寧。
可能是許墨處理符籙的法子確實有效果,朕又能回到當初那種,任由你們吵,朕自然看戲的心態上頭。
不過總翻來覆去地吵架,也沒什麼意思,好在中秋宴會總算是到了,朕和熠皇叔、太后娘娘期待已久的大戲,終於要開宴了。朕還沒見過正正經經地謀逆造反呢,忽然有點期待是怎麼回事兒?
中秋宴,理論上來說,是與家人共享天倫的日子,朕只要宴請皇族即可。但是大齊的傳統,中秋是大節,自然要熱熱鬧鬧地辦一場。
不過宮裡頭的宴會,只是在白天,中午吃一頓,如果今天不是有事發生,那麼晚上的時候,才是重頭戲。
晚上會有大齊的煙火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