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糙薙把臉轉向間宮和多多良。
“好,你們去和他們談談吧。”多多良對間宮說道,“如果是真的,就立刻通知我。”
“明白。”糙薙說著站了起來。
然而在會客室里看過對方遞來的恐嚇信之後,糙薙一眼就分辨出這封是冒牌貨了。信上的字體和文體,全都和之前寄來的那些信大相逕庭,而且最為關鍵的是,信里並沒有那張隨機數字表的數字。
恐嚇的內容是說如果不想在四葉不動產的施工現場發生死亡事故的話,就準備好三億日元的現金;又補充說,接頭方式另行通知。
糙薙告訴四葉房地產的總務部長,說這封信九成九是有人冒名寄來的。
“是嗎?不會有錯吧?”總務部長依然放心不下。
“雖然目前還不能將詳情告知於您,但可以告訴您的是真正出自‘惡魔之手’的信上有著可供辨別真偽的明顯記號,這封恐嚇信里沒有那個記號。”
“原來是這樣。有您這句話,我們也就放心了。”
“估計這封信是出惡作劇,但也不排除有人打算搭‘惡魔之手’案件的順風車,圖謀不軌的可能性。如果再有同樣的恐嚇信出現,還望您及時告知。”
“我知道了。十分感謝。唔,換作是平常的話,我們也不會因為這樣一封恐嚇信而搞得如此狼狽,但看到落款是‘惡魔之手’,所以就有些著慌了。”總務部長看來是放心了。
送走了總務部長之後,間宮唉聲嘆氣地說道:“說來真氣人,還多虧了那混蛋肇事者給我們寄了張隨機數字表來。要是沒有那個,估計我們又要被剛才那事給狠狠耍上一通。”
“說不定肇事者信里的那句隨機數字表一旦外泄,我們今後將被迫去面對棘手至極的事情,指的就是這種事啊。”
“的確,假如冒牌貨層出不窮的話,那我們可是會崩潰的。”間宮一臉沮喪地說道,“總而言之,當務之急就是揭穿‘惡魔之手’的真面目。你作了安排沒有?”
“內海正在帶他勘查現場。”
“帶他勘查現場?誰啊?”話音未落,間宮便恍然大悟般地誇張地點了點頭,“好啊,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坐在車裡感覺確實能讓人鬆一口氣啊。近來研究室里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讓人心煩意亂的。”湯川坐在副駕駛座上說道。
“電話為什麼響個不停?”
“麻煩你別明知故問好不好?還不是因為那個叫做‘惡魔之手’的肇事者給電視台寄了那封多餘的信鬧的?他要自詡自己為偉大的犯罪是他的自由,可他偏要寫什麼‘就連之前偵破過不少疑案的那位科學家也一籌莫展’這種話,搞得採訪請求蜂擁而來,煩人。看來在媒體圈裡‘T大的Y副教授’指的是誰,早已是盡人皆知啊。”
“嗯,因為這個世界很小啊。”
“我這種水平的物理學家滿世界都是,我不過是碰巧有個朋友是刑警,受他之託協助過幾次搜查工作罷了。如果被人當成一個外行偵探看待的話,那我是極其不情願的,又煩心。”
“如果他們下次再來找您的話,就請您告訴我,我會出面讓他們別來妨礙您做研究。老師您完全可以不接受他們的採訪。”
“就算你不說,我也不會接受採訪。”湯川不冷不熱地說道。
薰駕的帕傑羅在首都高速中央環線內圈飛馳,此刻車子已經駛過了與向島線的交匯點,正在朝小菅JCT開去。
“話說回來,這附近確實具備了容易引發事故的所有條件啊。車流量大,在很短的一段路程里又是分流又是匯合的,而且彎道也多。”湯川說著巡視了一下周圍。
“您說得沒錯,事故就是在前邊不遠處發生。地點就在通向東北道的中央環線和通向常磬道的六號三鄉線的分道口前面。”
湯川的目光不停地朝前後左右張望,半晌,他嘆道:
“不可能啊。”
“什麼不可能?”
“就是上次跟你說的那種用鐳射光筆晃花對方眼睛的方法。果然不現實。因為司機得保持雙眼正視前方,想要把鐳射光打到司機眼睛上去,肇事者就必須讓車子保持在正前方的不遠處。即便肇事者不止一個,負責鐳射光的人就坐在後排座位上,可想要在這種車位關係瞬息萬變的情況下持續用鐳射光照射司機的眼睛,也是不可能辦得到。雖說要在短短一瞬間命中倒也不難,但光是這樣,引發事故的機率卻是微乎其微。更何況對方一旦起了疑心,搞不好是會報警。鐳射光筆一說就此放棄吧。”
“那麼,肇事者又是怎樣引發事故的呢?”
“我不正是因為搞不明白,才跑來勘查現場的嗎?——話說回來,車子可真是夠多的啊。如此之多的車輛以這麼快的車速行駛著,卻還能互不擦碰地來回快速改換車道,這一點本身就令人感覺像奇蹟啊。”
“以前我就想問您了,湯川老師您自己不是也持有駕照嗎?”
“我是有駕照,因為可以拿來當身份證用。”
“不過您自己不開車,是嗎?”
“感覺沒這必要。”
看來是個紙上司機。但薰還是沒敢把這話給說出來。
很快就到千住新橋出口,薰打起轉向燈,改變了車道。
“你說過堀切JCT是事故多發地,是吧?”
“是的,首都高速的主頁上也有介紹。”
“這樣的地點,估計另外還有幾處吧?”
“有。記得光是首都高速上就有十幾處。”
“十幾處啊?真不知都內每天都要發生多少起交通事故呢。”
“雖然每天的具體數目都會不同,但大體上都有一百到兩百起吧。”
“光是首都高速呢?”
“具體數字我也記不清了,去年一年裡總共應該是發生過一萬兩千起左右的事故吧。折算下來,每天也有三十多起吧。”
“原來如此。你知道得還挺詳細的嘛。”
“我是想著或許這些情報也會派上用場,所以臨出門的時候就調查了一下。”
“不錯不錯,難怪糙薙對你依賴有加。”
“糙薙前輩?依賴我?”
“因為你身上有許多他所不具備的特性。”
“咦,是嗎?”薰不禁想笑,“比方說有哪些?”
“比方說女性特有的直覺、女性特有的觀察力、女性特有的頑固、女性特有的執著,女性特有的冷淡……還要我再繼續說下去嗎?”
“不必了。言歸正傳,首都高速的事故數量有什麼問題嗎?”
“剛才你說過,首都高速上有十多處事故多發地,對吧?那麼肇事者是否有可能接連在網際網路的多個留言板里,散布影射在這些地點將會發生事故的留言呢?既然每天要發生三十起以上的事故,那麼肇事者在留言寫過的地方碰巧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不低。也碰巧,二十六日在堀切JCT發生了一起事故,於是肇事者為了詐稱事故是自己所引發的,就向警方寄出了犯罪聲明,又將留有疑似預告信的留言的網址告訴了我——這番推理你覺得如何?”
“確實有這種可能……那麼老師您的意思是說,其實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惡魔之手‘,而肇事者也不過是在虛張聲勢罷了?”
“我的意思是說,有關發生在首都高速上的這起事故,或許可以套用這樣的假設。當然,至於發生在兩國的那起墜樓事故,是無法套用上述的推理。”
“剛才我的確說過首都高速每天要發生三十起以上的事故,但並非全都屬於重大事故,其中的絕大部分屬於損害甚微的小事故而已。事實上,因交通事故喪生的人,整個東京每天也就是平均每天一人左右。這次在堀切JCT發生的事故,也並非每年都會發生多起的那種規模。我個人很難認同這樣的事故是碰巧如肇事者所願發生的。”
湯川坐在副駕駛座上雙手抱胸的身影進入了薰的視野。
“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就只到這種程度嗎?這倒真讓我有些意外啊。還以為會更多一些呢。”
“這數據畢竟是來自警視廳的,要比實際數字稍微少一些。比方說這次在堀切發生的事故死亡,就沒有被收到警視廳的記錄中。”
“怎麼回事?”
“是警察廳的定義的問題。只有在事故發生後二十四小時之內死亡的人,才能定性為死於交通事故。而這一次的事故里,因為死者是在昏迷狀態持續了近兩天後才死亡的,所以就被排除在外了。”
“湯川從坐椅上直起了身子來問道:“昏迷了兩天?是真的嗎?”
“確切地說,是一天零二十個小時。有什麼問題嗎?”
但是湯川並不作答。薰用餘光瞟了一眼,只見他把手指頭伸進眼鏡片下面,按住了兩邊的眼角。
“莫非……是這麼回事?”
“您想到些什麼了嗎?”
“我要整理一下思緒,找個可以喝咖啡的地方吧。”
“好的。”說話間,帕傑羅已經開下了高速公路,從車載導航儀上看,附近有家家庭餐館。
“……是。是嗎?那麼那篇報導是在二十九日發布的?我知道了,謝謝您。”
掛斷電話,薰回到家庭餐館的桌旁。湯川坐在椅子上,一臉的沉思狀。他面前的那杯咖啡感覺比她出門打電話之前多了些,看來已經續過杯了。
“我確認過了,石冢清司先生確切的死訊是在二十九日的晨報上才報導出來的。二十七日的晨報上雖然一度報導過有關這起事故的消息,但據說當時說的只是身受重傷、神志不清。因為最後成了一起導致人員死亡的大事故,所以報社到了二十九日才又刊登了後續報導。”
“有關兩國墜樓事故的報導……?”
“是在二十一日的晨報上登的。”
湯川頗為滿意地點頭道:“這樣一來,疑問就迎刃而解了。肇事者是通過報紙上的報導確認事故發生後,才寄出犯罪聲明的,而這也正是他為何會在第二次事故發生後整整三天時間沒有任何動靜的原因。問題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好,你們去和他們談談吧。”多多良對間宮說道,“如果是真的,就立刻通知我。”
“明白。”糙薙說著站了起來。
然而在會客室里看過對方遞來的恐嚇信之後,糙薙一眼就分辨出這封是冒牌貨了。信上的字體和文體,全都和之前寄來的那些信大相逕庭,而且最為關鍵的是,信里並沒有那張隨機數字表的數字。
恐嚇的內容是說如果不想在四葉不動產的施工現場發生死亡事故的話,就準備好三億日元的現金;又補充說,接頭方式另行通知。
糙薙告訴四葉房地產的總務部長,說這封信九成九是有人冒名寄來的。
“是嗎?不會有錯吧?”總務部長依然放心不下。
“雖然目前還不能將詳情告知於您,但可以告訴您的是真正出自‘惡魔之手’的信上有著可供辨別真偽的明顯記號,這封恐嚇信里沒有那個記號。”
“原來是這樣。有您這句話,我們也就放心了。”
“估計這封信是出惡作劇,但也不排除有人打算搭‘惡魔之手’案件的順風車,圖謀不軌的可能性。如果再有同樣的恐嚇信出現,還望您及時告知。”
“我知道了。十分感謝。唔,換作是平常的話,我們也不會因為這樣一封恐嚇信而搞得如此狼狽,但看到落款是‘惡魔之手’,所以就有些著慌了。”總務部長看來是放心了。
送走了總務部長之後,間宮唉聲嘆氣地說道:“說來真氣人,還多虧了那混蛋肇事者給我們寄了張隨機數字表來。要是沒有那個,估計我們又要被剛才那事給狠狠耍上一通。”
“說不定肇事者信里的那句隨機數字表一旦外泄,我們今後將被迫去面對棘手至極的事情,指的就是這種事啊。”
“的確,假如冒牌貨層出不窮的話,那我們可是會崩潰的。”間宮一臉沮喪地說道,“總而言之,當務之急就是揭穿‘惡魔之手’的真面目。你作了安排沒有?”
“內海正在帶他勘查現場。”
“帶他勘查現場?誰啊?”話音未落,間宮便恍然大悟般地誇張地點了點頭,“好啊,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坐在車裡感覺確實能讓人鬆一口氣啊。近來研究室里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讓人心煩意亂的。”湯川坐在副駕駛座上說道。
“電話為什麼響個不停?”
“麻煩你別明知故問好不好?還不是因為那個叫做‘惡魔之手’的肇事者給電視台寄了那封多餘的信鬧的?他要自詡自己為偉大的犯罪是他的自由,可他偏要寫什麼‘就連之前偵破過不少疑案的那位科學家也一籌莫展’這種話,搞得採訪請求蜂擁而來,煩人。看來在媒體圈裡‘T大的Y副教授’指的是誰,早已是盡人皆知啊。”
“嗯,因為這個世界很小啊。”
“我這種水平的物理學家滿世界都是,我不過是碰巧有個朋友是刑警,受他之託協助過幾次搜查工作罷了。如果被人當成一個外行偵探看待的話,那我是極其不情願的,又煩心。”
“如果他們下次再來找您的話,就請您告訴我,我會出面讓他們別來妨礙您做研究。老師您完全可以不接受他們的採訪。”
“就算你不說,我也不會接受採訪。”湯川不冷不熱地說道。
薰駕的帕傑羅在首都高速中央環線內圈飛馳,此刻車子已經駛過了與向島線的交匯點,正在朝小菅JCT開去。
“話說回來,這附近確實具備了容易引發事故的所有條件啊。車流量大,在很短的一段路程里又是分流又是匯合的,而且彎道也多。”湯川說著巡視了一下周圍。
“您說得沒錯,事故就是在前邊不遠處發生。地點就在通向東北道的中央環線和通向常磬道的六號三鄉線的分道口前面。”
湯川的目光不停地朝前後左右張望,半晌,他嘆道:
“不可能啊。”
“什麼不可能?”
“就是上次跟你說的那種用鐳射光筆晃花對方眼睛的方法。果然不現實。因為司機得保持雙眼正視前方,想要把鐳射光打到司機眼睛上去,肇事者就必須讓車子保持在正前方的不遠處。即便肇事者不止一個,負責鐳射光的人就坐在後排座位上,可想要在這種車位關係瞬息萬變的情況下持續用鐳射光照射司機的眼睛,也是不可能辦得到。雖說要在短短一瞬間命中倒也不難,但光是這樣,引發事故的機率卻是微乎其微。更何況對方一旦起了疑心,搞不好是會報警。鐳射光筆一說就此放棄吧。”
“那麼,肇事者又是怎樣引發事故的呢?”
“我不正是因為搞不明白,才跑來勘查現場的嗎?——話說回來,車子可真是夠多的啊。如此之多的車輛以這麼快的車速行駛著,卻還能互不擦碰地來回快速改換車道,這一點本身就令人感覺像奇蹟啊。”
“以前我就想問您了,湯川老師您自己不是也持有駕照嗎?”
“我是有駕照,因為可以拿來當身份證用。”
“不過您自己不開車,是嗎?”
“感覺沒這必要。”
看來是個紙上司機。但薰還是沒敢把這話給說出來。
很快就到千住新橋出口,薰打起轉向燈,改變了車道。
“你說過堀切JCT是事故多發地,是吧?”
“是的,首都高速的主頁上也有介紹。”
“這樣的地點,估計另外還有幾處吧?”
“有。記得光是首都高速上就有十幾處。”
“十幾處啊?真不知都內每天都要發生多少起交通事故呢。”
“雖然每天的具體數目都會不同,但大體上都有一百到兩百起吧。”
“光是首都高速呢?”
“具體數字我也記不清了,去年一年裡總共應該是發生過一萬兩千起左右的事故吧。折算下來,每天也有三十多起吧。”
“原來如此。你知道得還挺詳細的嘛。”
“我是想著或許這些情報也會派上用場,所以臨出門的時候就調查了一下。”
“不錯不錯,難怪糙薙對你依賴有加。”
“糙薙前輩?依賴我?”
“因為你身上有許多他所不具備的特性。”
“咦,是嗎?”薰不禁想笑,“比方說有哪些?”
“比方說女性特有的直覺、女性特有的觀察力、女性特有的頑固、女性特有的執著,女性特有的冷淡……還要我再繼續說下去嗎?”
“不必了。言歸正傳,首都高速的事故數量有什麼問題嗎?”
“剛才你說過,首都高速上有十多處事故多發地,對吧?那麼肇事者是否有可能接連在網際網路的多個留言板里,散布影射在這些地點將會發生事故的留言呢?既然每天要發生三十起以上的事故,那麼肇事者在留言寫過的地方碰巧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不低。也碰巧,二十六日在堀切JCT發生了一起事故,於是肇事者為了詐稱事故是自己所引發的,就向警方寄出了犯罪聲明,又將留有疑似預告信的留言的網址告訴了我——這番推理你覺得如何?”
“確實有這種可能……那麼老師您的意思是說,其實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惡魔之手‘,而肇事者也不過是在虛張聲勢罷了?”
“我的意思是說,有關發生在首都高速上的這起事故,或許可以套用這樣的假設。當然,至於發生在兩國的那起墜樓事故,是無法套用上述的推理。”
“剛才我的確說過首都高速每天要發生三十起以上的事故,但並非全都屬於重大事故,其中的絕大部分屬於損害甚微的小事故而已。事實上,因交通事故喪生的人,整個東京每天也就是平均每天一人左右。這次在堀切JCT發生的事故,也並非每年都會發生多起的那種規模。我個人很難認同這樣的事故是碰巧如肇事者所願發生的。”
湯川坐在副駕駛座上雙手抱胸的身影進入了薰的視野。
“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就只到這種程度嗎?這倒真讓我有些意外啊。還以為會更多一些呢。”
“這數據畢竟是來自警視廳的,要比實際數字稍微少一些。比方說這次在堀切發生的事故死亡,就沒有被收到警視廳的記錄中。”
“怎麼回事?”
“是警察廳的定義的問題。只有在事故發生後二十四小時之內死亡的人,才能定性為死於交通事故。而這一次的事故里,因為死者是在昏迷狀態持續了近兩天後才死亡的,所以就被排除在外了。”
“湯川從坐椅上直起了身子來問道:“昏迷了兩天?是真的嗎?”
“確切地說,是一天零二十個小時。有什麼問題嗎?”
但是湯川並不作答。薰用餘光瞟了一眼,只見他把手指頭伸進眼鏡片下面,按住了兩邊的眼角。
“莫非……是這麼回事?”
“您想到些什麼了嗎?”
“我要整理一下思緒,找個可以喝咖啡的地方吧。”
“好的。”說話間,帕傑羅已經開下了高速公路,從車載導航儀上看,附近有家家庭餐館。
“……是。是嗎?那麼那篇報導是在二十九日發布的?我知道了,謝謝您。”
掛斷電話,薰回到家庭餐館的桌旁。湯川坐在椅子上,一臉的沉思狀。他面前的那杯咖啡感覺比她出門打電話之前多了些,看來已經續過杯了。
“我確認過了,石冢清司先生確切的死訊是在二十九日的晨報上才報導出來的。二十七日的晨報上雖然一度報導過有關這起事故的消息,但據說當時說的只是身受重傷、神志不清。因為最後成了一起導致人員死亡的大事故,所以報社到了二十九日才又刊登了後續報導。”
“有關兩國墜樓事故的報導……?”
“是在二十一日的晨報上登的。”
湯川頗為滿意地點頭道:“這樣一來,疑問就迎刃而解了。肇事者是通過報紙上的報導確認事故發生後,才寄出犯罪聲明的,而這也正是他為何會在第二次事故發生後整整三天時間沒有任何動靜的原因。問題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