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離開農家,鳳岳一直陪我走到通行車輛的大路上。他那高高的身子微微地向前彎屈,背後付著一片高聳入雲的樹林,那樣子是一種非常孤獨的感覺。
“太太有信來嗎?”我問他。
“有。昨天還收到她一封信哩。”
鳳岳說著,又皺起鼻子顯出了微笑。
“我把門倉給我的錢寄給她了,這是她的回信。”
耀眼的陽光直射在我的臉上,我皺緊著眉頭,腦海里浮現出他的妻子的姿態;她帶著不安的神色站在那裡望著我們。我心裡在暗忖,這種懷疑的眼光竟從九州射到了這裡!鳳岳向我行著禮,在大路邊站定了。
--------
第八章
夏天完全過去了,武藏野的;櫪樹和樅樹林,已經是一片初秋景色。
隨著時日的過去,酒句鳳岳所作的畫,也漸漸地向著使我滿足的方向發展。鳳岳本來就是具有著這種才幹的人,他在臨摹方面的能力,簡直使我有天才之感。他已經參透了玉堂的筆法,不論是樹木、岩石、斷崖、溪流、飛瀑以及人物的線條,分別近景、遠景的干筆和潤筆的不同筆法,以至糙灰描法的特徵等等。都能夠在紙上靈巧地表現出來了。
可是,也不能否認,要真的和玉堂一模一樣,其間還有著一段距離,他那種直感地掌握事物的方法,還沒有完全學象。無論如何,總還是受著在腦子裡塑造的自然形態的牽制,不管怎麼樣努力想掙開這種牽制,可惜就是不容易做到。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鳳岳儘管在模仿上有著過人的才能,但在精神上卻是沒有個性的,同樣是文人畫,象竹田或大雅那種與實物一般無二的寫實性的畫風,也許還可能辦得到,但要達到浦上玉堂的境界,我看恐怕還有些困難吧。
由於過分地拘泥於細部的遠近感,因而就無法表現出玉堂所特有的那種在奔放的筆致中體現出遠大的空間距離的魄力。在構圖上也缺乏一種緊密感,這是鳳岳製作幾十幅“玉堂”作品的過程中,我一再地為他提出的意見。
但酒句鳳岳確實很努力,在每一次聽到我教他的話時,他總是眼睛睜得回回地盯住著自己的作品,仿佛要把它吞下去似的,運筆也就更加出神入化了。他那長長的頭髮亂蓬蓬地蓋在額角邊,高高的鼻子上閃著油光,瘦削的面頰上、筋肉都變得僵硬了。他的身子向下彎曲,把全副精神都凝集在宣紙上了。
可是,不管鳳岳是怎樣地嘔心瀝血,我卻沒有以純潔的感動的心情來接受他的這種姿態。這是我惡劣的品質的反映,是我的利己主義的表現,我不過是把他當作一個普通的生物來培養的,這是一個給予一定的條件就可以漸漸地生長起來的生物。
在一旁觀察著的我,心裡不是有所感動,而是充滿著愉快。
就這樣,鳳岳的畫獲得了相當的進步。所謂相當,也就是說,依我看來,他現在所作的畫,即使放在具有相當鑑別能力的人面前,恐怕也不致於被看出是假的來了。
“你很用功啊。”
我這樣稱讚著鳳岳。
“你對玉堂已經有了很深的理解,這在你的畫上已經表現出來了。即使是構圖方面,也只差一點兒啦。”
鳳岳高興地笑著。他的臉容顯得非常憔悴。
來到東京以後,他就一直關閉在這樹林深處的農家的閣樓上,在一間密室里跟我兩個人進行著格鬥。武藏野一帶的樹林,秋色正濃,農民們已經在金黃色的稻田裡開始收割了。
“你剛到東京來的時候,每天到博物館去觀摩玉堂的作品,這對你是很有用處的,”我說。
“你每天上那兒去,終日地凝視著玉堂的畫,這種對真筆的實物學習,也就是提高你的眼力和腕力的基礎啊。那座屏風和三幅畫,你現在還記得清楚嗎?”
“只要一閉上眼睛,就全記起來了。墨色的濃淡深淺、飛白,點子,甚至一個小小的污跡,都記得清清楚楚,仿佛就在眼前一樣。”鳳岳說。
“是嗎?既然你記得這麼清楚,那就和你講了罷。這幾件東西,都是玉堂的第一流作品,可是,在那三個畫幅里,有一幅卻是假的,說它是偽作,這是誰也沒有看出來,只有我,不,只有我的師傅津山博士和我兩個人才知道。你知道這是其中的哪一幅嗎?”
鳳岳閉上眼睛,深深地思考著。最後又把眼睛睜得大大地說:
“是最右邊的那一幅嗎?”
並排的三幅作品中,最右邊的是一幅《樵翁歸路圖》。
我禁不住露出了微笑。
“眼力真不差啊。”
“先生這麼一說,我才想出來的,否則的話我一點也不知哩。”
鳳岳也感到愉快地笑了。
“可是,你能夠立刻指出這張畫來,也證明你的眼力確實是有了進步啦。那張畫是1926年被指定為重要美術品的。當然做鑑定的是國寶保存委員本浦奘治。他還把它製版收入自己的著作中大加讚賞哩。”
不僅是本浦奘治,岩野佑之也販賣著他師傅的一套,在自己的著作中對這幅畫大加讚賞。但是,看出這幅畫是贗作來的,卻是津山先生,這幅畫原來是中國①系統的舊藩族家裡的藏品,津山先生曾經帶著我一起到這個華族公館裡去看過。當時的主人是一位老侯爵,他帶著自傲的心情,鄭重其事地特為從庫房裡拿出來給我們看。
洋山先生看過之後,只是隨便地應酬了幾句,並沒有特別讚賞,那位候爵還因此而大為不快哩。
我們走出那座廣大而陰暗的住宅,來到明亮的大路上走著時,先生就對我說,這幅作品是假的啊,不管本浦先生對此怎麼說,我是不能贊同的。我當時還是一個學生,但津山先生把理由都仔細地解說給我聽了。現在想起來,我連當時走著的那條大路上的風景以至明亮的陽光,至今還記得很清楚哩。
酒句鳳岳所作的畫,將來也許是可能產生那樣的價值的,不,正是為了使它產生那樣的價值,所以我才這樣教他的。可以說,中了指導鳳岳,我那正在開始消失的熱情,象剩下來的一點餘燼似的燃燒著我。我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傾注在鳳岳身上了。可是,我並不是帶著喜悅的心情這樣做的,如果說,我從這裡可以得到什麼滿足的話,那也只是培養了酒句風岳這樣一個贗作師,①指中國地方,在日本本州西部。
在這一件事上總算滿足了我的事業欲,而這也不過是為我的另一個“事業”作準備而已。
也正就是在這個時候,我按照原來的計劃,把彩古堂的蘆見藤吉引進了我們的一夥。
我把風岳畫的一幅畫默默地放在蘆見眼前,他一看,不由得愕住了。
“先生,這是從哪兒得來的?”
他毫不懷疑地把它當作真品了。我雖然把這幅畫染上了古舊的顏色,但故意地沒有蓋章。只是裱裝方面,委託了裱畫店特意使用了古舊的材料。
“你仔細看看,不是沒有印章嗎?”
蘆見這樣一個行家,竟然連這一點也忽略了。他“呀!”地一聲,瞠日結舌,望著我的臉講不出話來了。
“太太有信來嗎?”我問他。
“有。昨天還收到她一封信哩。”
鳳岳說著,又皺起鼻子顯出了微笑。
“我把門倉給我的錢寄給她了,這是她的回信。”
耀眼的陽光直射在我的臉上,我皺緊著眉頭,腦海里浮現出他的妻子的姿態;她帶著不安的神色站在那裡望著我們。我心裡在暗忖,這種懷疑的眼光竟從九州射到了這裡!鳳岳向我行著禮,在大路邊站定了。
--------
第八章
夏天完全過去了,武藏野的;櫪樹和樅樹林,已經是一片初秋景色。
隨著時日的過去,酒句鳳岳所作的畫,也漸漸地向著使我滿足的方向發展。鳳岳本來就是具有著這種才幹的人,他在臨摹方面的能力,簡直使我有天才之感。他已經參透了玉堂的筆法,不論是樹木、岩石、斷崖、溪流、飛瀑以及人物的線條,分別近景、遠景的干筆和潤筆的不同筆法,以至糙灰描法的特徵等等。都能夠在紙上靈巧地表現出來了。
可是,也不能否認,要真的和玉堂一模一樣,其間還有著一段距離,他那種直感地掌握事物的方法,還沒有完全學象。無論如何,總還是受著在腦子裡塑造的自然形態的牽制,不管怎麼樣努力想掙開這種牽制,可惜就是不容易做到。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鳳岳儘管在模仿上有著過人的才能,但在精神上卻是沒有個性的,同樣是文人畫,象竹田或大雅那種與實物一般無二的寫實性的畫風,也許還可能辦得到,但要達到浦上玉堂的境界,我看恐怕還有些困難吧。
由於過分地拘泥於細部的遠近感,因而就無法表現出玉堂所特有的那種在奔放的筆致中體現出遠大的空間距離的魄力。在構圖上也缺乏一種緊密感,這是鳳岳製作幾十幅“玉堂”作品的過程中,我一再地為他提出的意見。
但酒句鳳岳確實很努力,在每一次聽到我教他的話時,他總是眼睛睜得回回地盯住著自己的作品,仿佛要把它吞下去似的,運筆也就更加出神入化了。他那長長的頭髮亂蓬蓬地蓋在額角邊,高高的鼻子上閃著油光,瘦削的面頰上、筋肉都變得僵硬了。他的身子向下彎曲,把全副精神都凝集在宣紙上了。
可是,不管鳳岳是怎樣地嘔心瀝血,我卻沒有以純潔的感動的心情來接受他的這種姿態。這是我惡劣的品質的反映,是我的利己主義的表現,我不過是把他當作一個普通的生物來培養的,這是一個給予一定的條件就可以漸漸地生長起來的生物。
在一旁觀察著的我,心裡不是有所感動,而是充滿著愉快。
就這樣,鳳岳的畫獲得了相當的進步。所謂相當,也就是說,依我看來,他現在所作的畫,即使放在具有相當鑑別能力的人面前,恐怕也不致於被看出是假的來了。
“你很用功啊。”
我這樣稱讚著鳳岳。
“你對玉堂已經有了很深的理解,這在你的畫上已經表現出來了。即使是構圖方面,也只差一點兒啦。”
鳳岳高興地笑著。他的臉容顯得非常憔悴。
來到東京以後,他就一直關閉在這樹林深處的農家的閣樓上,在一間密室里跟我兩個人進行著格鬥。武藏野一帶的樹林,秋色正濃,農民們已經在金黃色的稻田裡開始收割了。
“你剛到東京來的時候,每天到博物館去觀摩玉堂的作品,這對你是很有用處的,”我說。
“你每天上那兒去,終日地凝視著玉堂的畫,這種對真筆的實物學習,也就是提高你的眼力和腕力的基礎啊。那座屏風和三幅畫,你現在還記得清楚嗎?”
“只要一閉上眼睛,就全記起來了。墨色的濃淡深淺、飛白,點子,甚至一個小小的污跡,都記得清清楚楚,仿佛就在眼前一樣。”鳳岳說。
“是嗎?既然你記得這麼清楚,那就和你講了罷。這幾件東西,都是玉堂的第一流作品,可是,在那三個畫幅里,有一幅卻是假的,說它是偽作,這是誰也沒有看出來,只有我,不,只有我的師傅津山博士和我兩個人才知道。你知道這是其中的哪一幅嗎?”
鳳岳閉上眼睛,深深地思考著。最後又把眼睛睜得大大地說:
“是最右邊的那一幅嗎?”
並排的三幅作品中,最右邊的是一幅《樵翁歸路圖》。
我禁不住露出了微笑。
“眼力真不差啊。”
“先生這麼一說,我才想出來的,否則的話我一點也不知哩。”
鳳岳也感到愉快地笑了。
“可是,你能夠立刻指出這張畫來,也證明你的眼力確實是有了進步啦。那張畫是1926年被指定為重要美術品的。當然做鑑定的是國寶保存委員本浦奘治。他還把它製版收入自己的著作中大加讚賞哩。”
不僅是本浦奘治,岩野佑之也販賣著他師傅的一套,在自己的著作中對這幅畫大加讚賞。但是,看出這幅畫是贗作來的,卻是津山先生,這幅畫原來是中國①系統的舊藩族家裡的藏品,津山先生曾經帶著我一起到這個華族公館裡去看過。當時的主人是一位老侯爵,他帶著自傲的心情,鄭重其事地特為從庫房裡拿出來給我們看。
洋山先生看過之後,只是隨便地應酬了幾句,並沒有特別讚賞,那位候爵還因此而大為不快哩。
我們走出那座廣大而陰暗的住宅,來到明亮的大路上走著時,先生就對我說,這幅作品是假的啊,不管本浦先生對此怎麼說,我是不能贊同的。我當時還是一個學生,但津山先生把理由都仔細地解說給我聽了。現在想起來,我連當時走著的那條大路上的風景以至明亮的陽光,至今還記得很清楚哩。
酒句鳳岳所作的畫,將來也許是可能產生那樣的價值的,不,正是為了使它產生那樣的價值,所以我才這樣教他的。可以說,中了指導鳳岳,我那正在開始消失的熱情,象剩下來的一點餘燼似的燃燒著我。我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傾注在鳳岳身上了。可是,我並不是帶著喜悅的心情這樣做的,如果說,我從這裡可以得到什麼滿足的話,那也只是培養了酒句風岳這樣一個贗作師,①指中國地方,在日本本州西部。
在這一件事上總算滿足了我的事業欲,而這也不過是為我的另一個“事業”作準備而已。
也正就是在這個時候,我按照原來的計劃,把彩古堂的蘆見藤吉引進了我們的一夥。
我把風岳畫的一幅畫默默地放在蘆見眼前,他一看,不由得愕住了。
“先生,這是從哪兒得來的?”
他毫不懷疑地把它當作真品了。我雖然把這幅畫染上了古舊的顏色,但故意地沒有蓋章。只是裱裝方面,委託了裱畫店特意使用了古舊的材料。
“你仔細看看,不是沒有印章嗎?”
蘆見這樣一個行家,竟然連這一點也忽略了。他“呀!”地一聲,瞠日結舌,望著我的臉講不出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