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頁
雖然身份是冒牌的,不用白不用啊!
那就再借題發揮一下,如果能成功的話,那就太爽了……
我是這樣做的:先對著方陣那邊招了招手,作了個“跟我來”的動作,然後就一縱身跳進了黑洞。
影像沒入黑洞,我的心鏡之術就結束了。
現在再換成我這個真人,探出頭去察看廣場上的動靜。
不看不打緊,一看笑死人——”哈哈,我成功了!”
只見陰兵們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就成一路縱隊,小跑著向黑洞這邊趕來。
到了黑洞邊上,他們就像下餃子一樣往下跳,撲通撲通撲通……
廣場上變得空空蕩蕩,而黑洞裡的擠壓感又開始增強了。
然後我就開始大展拳腳,不停地拳打腳踢,把回到黑洞裡的陰兵給還原到漿糊狀態。
咳……這個過程說來容易,實際上卻把我累得夠嗆、因為一個方陣的陰兵實在太多了。
但話又說回來了,累是累了點,但是這樣兵不血刃就搞定了大隊的人馬,這樣真是太爽了啊!
我一直手腳不停地忙活,把自己累得出了一身大汗。
好容易暫告一段落了,我乾脆就從黑洞裡爬上來休息一下。
當然了,我可沒忘了用心鏡之術給自己加上一身黑甲來掩人耳目。
在這個過程中,黑洞裡還又生成了一個陰兵;不過他才呆頭呆頭腦地探出頭來,就被我作手勢給嚇了回去。
又等到養足了精神,我才又跳進去一通狂攪,黑洞裡就又成了一鍋麵湯。
接下來,仍然還是一心二用。
手腳不停阻止陰兵的生成。
然後再用心鏡之術把立柱上的內容變成照片一樣的存在,在腦子裡進行研究分析。
一開始我的確是把這些凌亂無序的術法符號當成亂碼文字來研究的。
後來左思右想之下,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曾祖父和我所處的時代相差甚遠,記得他們那個時代,文字是豎著讀、或者從右向左讀的,而我們現在是從左到右的閱讀順序。
所以我想,這種文字排列習慣會不會影響到曾祖父在組合術法符號時的順序思維?
於是就把這些符號豎著研究、從右向左來研究,但這些符號組合在我眼中看來依然還是亂碼。
也就是說,以每一根立柱上的內容為單位來研究,最後卻沒有任何發現。
我再換了一種方法進行嘗試,就是依照立柱順序把上面的內容放到一起來觀察。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找到破解亂碼的鑰匙了!
因為一根根立柱是環繞黑洞的,是分散的;但現在我用照片的方式把立柱拼合到一起,於是就發現奧妙所在了。
原來這些術法符號形成整體以後是一幅畫的術法表述;或者說,是畫完以後再用術法符號來表述,最後又分割開來鐫刻到立柱上去。
其實我早該想到的,曾祖父江恨擅長的是畫,而且石雕是江家謀生的看家本領啊!
這兩種本事被曾祖父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好複雜,不過真是巧妙的構思。
如果也有人和我想的一樣,把立柱上的內容拼合在一起,他要想看懂,還得通曉鬼門術法。
那麼這幅畫的內容是什麼?
是曾祖父的自畫像,以及廣場和黑洞。
事實上,廣場在畫中是桌面,黑洞是硯台,而白環則是白紙,那些立柱真的是毛筆。
只是與廣場實景不同的是,白紙上還寫有一篇“文字”。
這才是最最關鍵的部分!
同樣是筆走龍蛇的書法作品,和先前在宋老書房裡看到的有點相像,但又不同。
因為這是用鬼門術法符號來表現的,我完全看得懂。
換句話說,這是曾祖父把控制陰符兵陣的方法,用鬼門術法“翻譯”了一遍,而形成文字。
這就是他最後留給我的一份特殊禮物了。
第433章 臨行
我從雲霧畫空間裡閃身出去,卻見璇真小師叔正扶著宋老的手臂,兩人駐足而立、正靜候著我的到來。
這個時候,窗外,秋雨正瀝瀝而下。
但三個人卻相視而笑。
宋老說:“看來你這一趟不虛此行。”
說罷他又抬手指向畫面,對我說:“看,陰符兵陣已經消退得一乾二淨了。”
我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這個情況。
現在再來看畫面,上方題款位置一片空白;下方梅花開得熱烈,而我之前在空間裡見到的天然石橋儼然已在畫中,橋下溪流奔騰。
橋頭倒伏的無字碑仍然還在,但旁邊卻多了一個古裝女子的背影,好像正要上橋走向對岸;但是黑谷方向現在重新被雲霧繚繞遮掩。
這個時候的雲霧已經不再滿滿地充斥畫面。
也就是說,牆上的這幅畫已經妥妥成了一幅真正的風景。
接下來我就將在畫面空間裡發生的情況向宋老父女大致講了一遍,並指著古裝女子的背影對他們說:“這就是長得和王心梅幾乎一模一樣的白羽,我離開以後她就會前往黑谷,去那裡結廬而居。”
璇真小師叔有些擔心地問我:“那她會不會有危險?”
我告訴她:“不會。”
那就再借題發揮一下,如果能成功的話,那就太爽了……
我是這樣做的:先對著方陣那邊招了招手,作了個“跟我來”的動作,然後就一縱身跳進了黑洞。
影像沒入黑洞,我的心鏡之術就結束了。
現在再換成我這個真人,探出頭去察看廣場上的動靜。
不看不打緊,一看笑死人——”哈哈,我成功了!”
只見陰兵們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就成一路縱隊,小跑著向黑洞這邊趕來。
到了黑洞邊上,他們就像下餃子一樣往下跳,撲通撲通撲通……
廣場上變得空空蕩蕩,而黑洞裡的擠壓感又開始增強了。
然後我就開始大展拳腳,不停地拳打腳踢,把回到黑洞裡的陰兵給還原到漿糊狀態。
咳……這個過程說來容易,實際上卻把我累得夠嗆、因為一個方陣的陰兵實在太多了。
但話又說回來了,累是累了點,但是這樣兵不血刃就搞定了大隊的人馬,這樣真是太爽了啊!
我一直手腳不停地忙活,把自己累得出了一身大汗。
好容易暫告一段落了,我乾脆就從黑洞裡爬上來休息一下。
當然了,我可沒忘了用心鏡之術給自己加上一身黑甲來掩人耳目。
在這個過程中,黑洞裡還又生成了一個陰兵;不過他才呆頭呆頭腦地探出頭來,就被我作手勢給嚇了回去。
又等到養足了精神,我才又跳進去一通狂攪,黑洞裡就又成了一鍋麵湯。
接下來,仍然還是一心二用。
手腳不停阻止陰兵的生成。
然後再用心鏡之術把立柱上的內容變成照片一樣的存在,在腦子裡進行研究分析。
一開始我的確是把這些凌亂無序的術法符號當成亂碼文字來研究的。
後來左思右想之下,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曾祖父和我所處的時代相差甚遠,記得他們那個時代,文字是豎著讀、或者從右向左讀的,而我們現在是從左到右的閱讀順序。
所以我想,這種文字排列習慣會不會影響到曾祖父在組合術法符號時的順序思維?
於是就把這些符號豎著研究、從右向左來研究,但這些符號組合在我眼中看來依然還是亂碼。
也就是說,以每一根立柱上的內容為單位來研究,最後卻沒有任何發現。
我再換了一種方法進行嘗試,就是依照立柱順序把上面的內容放到一起來觀察。
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找到破解亂碼的鑰匙了!
因為一根根立柱是環繞黑洞的,是分散的;但現在我用照片的方式把立柱拼合到一起,於是就發現奧妙所在了。
原來這些術法符號形成整體以後是一幅畫的術法表述;或者說,是畫完以後再用術法符號來表述,最後又分割開來鐫刻到立柱上去。
其實我早該想到的,曾祖父江恨擅長的是畫,而且石雕是江家謀生的看家本領啊!
這兩種本事被曾祖父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好複雜,不過真是巧妙的構思。
如果也有人和我想的一樣,把立柱上的內容拼合在一起,他要想看懂,還得通曉鬼門術法。
那麼這幅畫的內容是什麼?
是曾祖父的自畫像,以及廣場和黑洞。
事實上,廣場在畫中是桌面,黑洞是硯台,而白環則是白紙,那些立柱真的是毛筆。
只是與廣場實景不同的是,白紙上還寫有一篇“文字”。
這才是最最關鍵的部分!
同樣是筆走龍蛇的書法作品,和先前在宋老書房裡看到的有點相像,但又不同。
因為這是用鬼門術法符號來表現的,我完全看得懂。
換句話說,這是曾祖父把控制陰符兵陣的方法,用鬼門術法“翻譯”了一遍,而形成文字。
這就是他最後留給我的一份特殊禮物了。
第433章 臨行
我從雲霧畫空間裡閃身出去,卻見璇真小師叔正扶著宋老的手臂,兩人駐足而立、正靜候著我的到來。
這個時候,窗外,秋雨正瀝瀝而下。
但三個人卻相視而笑。
宋老說:“看來你這一趟不虛此行。”
說罷他又抬手指向畫面,對我說:“看,陰符兵陣已經消退得一乾二淨了。”
我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這個情況。
現在再來看畫面,上方題款位置一片空白;下方梅花開得熱烈,而我之前在空間裡見到的天然石橋儼然已在畫中,橋下溪流奔騰。
橋頭倒伏的無字碑仍然還在,但旁邊卻多了一個古裝女子的背影,好像正要上橋走向對岸;但是黑谷方向現在重新被雲霧繚繞遮掩。
這個時候的雲霧已經不再滿滿地充斥畫面。
也就是說,牆上的這幅畫已經妥妥成了一幅真正的風景。
接下來我就將在畫面空間裡發生的情況向宋老父女大致講了一遍,並指著古裝女子的背影對他們說:“這就是長得和王心梅幾乎一模一樣的白羽,我離開以後她就會前往黑谷,去那裡結廬而居。”
璇真小師叔有些擔心地問我:“那她會不會有危險?”
我告訴她:“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