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我們的結論是,德卡洛斯其實就是科爾。我們得出這個結論基於以下三點:其一,他持有科爾的鋼筆;其二,一旦去掉假牙、假髮、眼鏡和鬍子,他外貌酷似三個月前拜訪這間辦公室的那個人;其三,也是最關鍵的——兩人筆跡完全一樣,這個不容爭辯的事實。”
“你們真的需要我呆在這兒嗎?”德卡洛斯喃喃地問道,“我還是——”
“再來一杯吧,德卡洛斯先生?”奎因先生看了他一眼問,而德卡洛斯則飛快地又把手伸向酒瓶,“現在說說第一點,那支鋼筆,當時看來是三點中最無足輕重的一點……現在卻成為最重要的或最基礎的一點。然而漏洞就恰恰是出在這裡。”
“什麼漏洞?”博大聲問道。
“嗨,鋼筆帽上面那些獨特的痕跡只能是牙咬的。你當然看出這一點了,博?那些弧形凹痕?那些印在硬橡膠製品上的深深的凹痕,很顯然這些痕跡是由一個習慣於咬他的鋼筆的人留在筆帽上的。”
“怎麼,當然了,”博說,“那又怎樣?”
“那天在我們辦公室使用這支筆的人被我們假定為筆的主人,而這支筆的主人又毫無疑問地有咬筆的習慣。然而,那天使用這支鋼筆的人,那個自稱是卡德摩斯·科爾的人,嘴裡卻連一顆牙都沒有!
“這就是漏洞。我問過我自己,不只一次,而是幾十次,最終我卻以忽略這個問題而收場:一個沒有牙的人怎麼能在鋼筆帽上留下牙印呢?”
安格斯船長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但是看到了德卡洛斯的臉色之後,他突然把杯子讓給了這禿頂。德卡洛斯接過來,帶得某種絕望的神色一飲而盡,而船長那冰冷的目光則變得更加冰冷。
“但德卡洛斯是戴假牙的呀,”博抗議道,“難道那些痕跡就不能是假牙留下的嗎?假牙也像真牙一樣能咬啊。”
“事實上,”奎因先生反駁說,“它們不可能是假牙留下的——至少不可能是德卡洛斯先生的假牙留下的。”
“為什麼不可能?”
“先跳過它。讓我們考察一下,或者不如說重新考察一下第二點:我們把德卡洛斯確認為科爾是基於容貌和體格的相似。”
“但是我們弄錯了。船長已經證實德卡洛斯就是德卡洛斯,不是科爾。”
“沒錯,”船長點著頭說,“他的確是德卡洛斯。”
“我是德卡洛斯。”德卡洛斯挑釁似地說,瞪著眼往四下里看。
“你是德卡洛斯,”奎因先生語氣柔和地說,“千真萬確。但是同樣毫無疑問,三個月前拜訪我們的那個人看上去與你一模一樣。所以,我要更改我們以前的結論。原來我們說,因為那天來的是科爾,又因為你長得與科爾一模一樣,所以你肯定就是科爾。而現在我要說,因為你是德卡洛斯,又因為三個月前來拜訪我們的人長得與你一模一樣,因此,三個月前拜訪我們的那個人就是德卡洛斯!”
“你是說,”安格斯船長用洪亮的低音說,“德卡洛斯三個月前來到這兒,而且還冒充是科爾先生?”
“完全正確。”
“我真該死。”博喘著粗氣說。
“還是讓我們回到這一點上,”奎因先生低聲說,“這就是更改過的結論,而且是正確的結論。它還解開了困擾我的另一個問題。
“那個自稱是卡德摩斯·科爾的人來這裡是想雇我們為他服務。當我問他——這樣問並非不合情理——雇我們做什麼的時候,他不肯說。
“後來我們發現我們是被雇來做最簡單不過的工作——只是尋找幾個失去聯繫的繼承人。這更加深了其神秘色彩。為什麼科爾先生起初不告訴我們雇我們的目的,如果其目的只是尋找兩個繼承人呢?但現在,”奎因先生咧嘴一笑,“請注意我的推理所要證實的是什麼。科爾在為什麼雇我們這一點上製造了一個懸念,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雇我們!但是科爾怎麼可能不知道呢?只有一種可能:如果他不是科爾,而是另外一個人!”
德卡洛斯顫抖著又飲下一杯酒。他的臉頰上,在剛被刮去鬍子的地方,是死人一般的蒼白,但他的鼻子和顴骨卻是鮮艷的紅色。
“所以他終究還是個騙子,”安格斯船長若有所思地說,“我一直有所懷疑。鬼鬼祟祟的傢伙,不敢正眼看人。”他突然對德卡洛斯吼道,“你那一次是搞的什麼鬼,你這騙子?”
“我想,我能猜得出來,”奎因先生緩緩地說,“三個月前他假冒科爾的這件事與他的性格有關。他能夠出色地執行命令,他能夠高效率地完成由別人制訂的計劃。但是,像大多數被訓練得只知唯命是從的人一樣,每當他單打獨鬥的時候,都以慘敗而告終。難道不是這樣嗎,德卡洛斯先生?
“你知道科爾已經寫好了遺囑,也知道他有心臟病。科爾甚至可能告訴過你他覺著他活不了多長時間了,甚至可能不會從西印度洋環遊中活著回來。所以他派你進城把封好的遺囑交給古森斯,並命令你順便到我們的事務所來一趟,聘請奎因先生進行一項未說明內容的調查。這事使你很擔心,德卡洛斯先生。什麼調查呢?——但你太怯懦了,不敢問科爾。你之所以擔心,你之所以沒敢問科爾,是出於同一個原因:你自己策劃了一個小陰謀。而這個陰謀使得冒充你的僱主成為必要,是不是?”
“你們真的需要我呆在這兒嗎?”德卡洛斯喃喃地問道,“我還是——”
“再來一杯吧,德卡洛斯先生?”奎因先生看了他一眼問,而德卡洛斯則飛快地又把手伸向酒瓶,“現在說說第一點,那支鋼筆,當時看來是三點中最無足輕重的一點……現在卻成為最重要的或最基礎的一點。然而漏洞就恰恰是出在這裡。”
“什麼漏洞?”博大聲問道。
“嗨,鋼筆帽上面那些獨特的痕跡只能是牙咬的。你當然看出這一點了,博?那些弧形凹痕?那些印在硬橡膠製品上的深深的凹痕,很顯然這些痕跡是由一個習慣於咬他的鋼筆的人留在筆帽上的。”
“怎麼,當然了,”博說,“那又怎樣?”
“那天在我們辦公室使用這支筆的人被我們假定為筆的主人,而這支筆的主人又毫無疑問地有咬筆的習慣。然而,那天使用這支鋼筆的人,那個自稱是卡德摩斯·科爾的人,嘴裡卻連一顆牙都沒有!
“這就是漏洞。我問過我自己,不只一次,而是幾十次,最終我卻以忽略這個問題而收場:一個沒有牙的人怎麼能在鋼筆帽上留下牙印呢?”
安格斯船長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但是看到了德卡洛斯的臉色之後,他突然把杯子讓給了這禿頂。德卡洛斯接過來,帶得某種絕望的神色一飲而盡,而船長那冰冷的目光則變得更加冰冷。
“但德卡洛斯是戴假牙的呀,”博抗議道,“難道那些痕跡就不能是假牙留下的嗎?假牙也像真牙一樣能咬啊。”
“事實上,”奎因先生反駁說,“它們不可能是假牙留下的——至少不可能是德卡洛斯先生的假牙留下的。”
“為什麼不可能?”
“先跳過它。讓我們考察一下,或者不如說重新考察一下第二點:我們把德卡洛斯確認為科爾是基於容貌和體格的相似。”
“但是我們弄錯了。船長已經證實德卡洛斯就是德卡洛斯,不是科爾。”
“沒錯,”船長點著頭說,“他的確是德卡洛斯。”
“我是德卡洛斯。”德卡洛斯挑釁似地說,瞪著眼往四下里看。
“你是德卡洛斯,”奎因先生語氣柔和地說,“千真萬確。但是同樣毫無疑問,三個月前拜訪我們的那個人看上去與你一模一樣。所以,我要更改我們以前的結論。原來我們說,因為那天來的是科爾,又因為你長得與科爾一模一樣,所以你肯定就是科爾。而現在我要說,因為你是德卡洛斯,又因為三個月前來拜訪我們的人長得與你一模一樣,因此,三個月前拜訪我們的那個人就是德卡洛斯!”
“你是說,”安格斯船長用洪亮的低音說,“德卡洛斯三個月前來到這兒,而且還冒充是科爾先生?”
“完全正確。”
“我真該死。”博喘著粗氣說。
“還是讓我們回到這一點上,”奎因先生低聲說,“這就是更改過的結論,而且是正確的結論。它還解開了困擾我的另一個問題。
“那個自稱是卡德摩斯·科爾的人來這裡是想雇我們為他服務。當我問他——這樣問並非不合情理——雇我們做什麼的時候,他不肯說。
“後來我們發現我們是被雇來做最簡單不過的工作——只是尋找幾個失去聯繫的繼承人。這更加深了其神秘色彩。為什麼科爾先生起初不告訴我們雇我們的目的,如果其目的只是尋找兩個繼承人呢?但現在,”奎因先生咧嘴一笑,“請注意我的推理所要證實的是什麼。科爾在為什麼雇我們這一點上製造了一個懸念,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雇我們!但是科爾怎麼可能不知道呢?只有一種可能:如果他不是科爾,而是另外一個人!”
德卡洛斯顫抖著又飲下一杯酒。他的臉頰上,在剛被刮去鬍子的地方,是死人一般的蒼白,但他的鼻子和顴骨卻是鮮艷的紅色。
“所以他終究還是個騙子,”安格斯船長若有所思地說,“我一直有所懷疑。鬼鬼祟祟的傢伙,不敢正眼看人。”他突然對德卡洛斯吼道,“你那一次是搞的什麼鬼,你這騙子?”
“我想,我能猜得出來,”奎因先生緩緩地說,“三個月前他假冒科爾的這件事與他的性格有關。他能夠出色地執行命令,他能夠高效率地完成由別人制訂的計劃。但是,像大多數被訓練得只知唯命是從的人一樣,每當他單打獨鬥的時候,都以慘敗而告終。難道不是這樣嗎,德卡洛斯先生?
“你知道科爾已經寫好了遺囑,也知道他有心臟病。科爾甚至可能告訴過你他覺著他活不了多長時間了,甚至可能不會從西印度洋環遊中活著回來。所以他派你進城把封好的遺囑交給古森斯,並命令你順便到我們的事務所來一趟,聘請奎因先生進行一項未說明內容的調查。這事使你很擔心,德卡洛斯先生。什麼調查呢?——但你太怯懦了,不敢問科爾。你之所以擔心,你之所以沒敢問科爾,是出於同一個原因:你自己策劃了一個小陰謀。而這個陰謀使得冒充你的僱主成為必要,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