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頁
順康帝坐在龍椅上怔怔地望著殿外,對殿內發生的一切渾若未見,忽然道:“把門窗都給朕打開。”
下了三天的春雨,昨夜剛停不到兩個時辰,看現在的天色怕是還要繼續。窗子一扇扇悄無聲息地被宮人打開,風從三面呼嘯著湧入,帷幔被吹得四下飄散,眾臣衣袍帽翼均被吹得飄飄蕩蕩,卻無人敢動半分。
總管內侍李林上前尖聲道:“有事稟奏,無事退朝!”
一七品言官越眾而出,手持笏板跪倒在地:“臣有本,臣參太子殿下貪墨河工銀兩共計四百二十三萬兩,望皇上嚴查!”
此時殿外又是一道閃電,雷聲“轟隆隆”在殿頂炸響,大雨終於傾盆而下。
太子尉遲暉忙躬身出列跪倒,先按規矩稱罪:“兒臣萬死。”而後方分辨道,“此乃構陷,望父皇明察。”
而他身後的尚書雲沛鑫看的分明,太子手腳均止不住發抖,不禁在心內暗嘆,這太子才德均無過人之處,聖上早有不滿,現在已經有人按捺不住,看來用不了多久這東宮就要易主了。雖說心裡早就有數,但是讓雲沛鑫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來得如此之快。
從太子右後方閃出一人,正是三皇子尉遲曜,他心下計較半晌,垂下眼帘奏道:“父皇息怒,皇兄去年為河工之事,多次前往堤壩查視,可謂盡心竭力。更何況定皇叔月前奉詔檢視堤壩,到現在為止也未發現疏漏,所以貪墨一事定然另有內情,萬望父皇明察。”
雲沛鑫捋著幾縷長髯,眯縫著眼睛瞄一眼三皇子,這位倒是機靈,一番話說的明著是保太子,卻又扯上定王,到時候一旦罪名落實,想必二人都難逃懲戒。
望著階下跪著的長子,想起他年底黑瘦了一圈兒回京時候的樣子,順康帝不禁有些心軟,抬手無力地揮揮道:“著太子禁足東宮,吏部輔以宗禮寺徹查此事,直接對朕奏報。”
被點名的兩位主官忙躬身應諾,而此時外面狂風大作,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地落下,靠窗而站的幾個低階官員早已衣帽盡濕,卻也只能咬牙強撐。
看著外面黑壓壓的天氣,順康帝只覺得心裡煩悶不已,如今自己年過五旬,精力也大不如前,每日早朝竟是有些承受不住,但是這一切都被他深深地藏在心裡,在外人面前總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樣,從來不肯示弱於人前。他抬手按按額角不住跳動的青筋,今天不知道怎麼了總覺得心神不寧,見下面無人再出列上本,便直接說:“今日不議事,都各自散了吧!”
就在此時,一匹快馬上趴著精疲力竭的驛官,飛快地奔向外城城門,四周百姓見到馬背上人身背紅色挎兜,全都紛紛避讓,這可是加急的奏報,即使被撞死踩死,那也都只能自認倒霉。
馬奔到城下前腿一軟,竟頹然跪倒,馬背上人被甩出好遠,翻滾了幾下方匍匐在地,右手緊抓著腰間布包,聚集全身力氣大喊一聲:“凌江水報!”便倒翻在地再無聲息。
空中又是一聲炸雷,雲峰匯聚,天色越發的陰沉。
新書《錦官》試閱 第一章 太子失德
發現我現在坑品逐漸有變差的趨勢,下午中暑,頭痛欲裂,吃什麼吐什麼,更新實在是寫不出來了,發一章試閱,欠著的我一定會補的,實在對不起了!
~~~~(gt;_)~~~~
秦亦站在書房一角,不停倒換著酸楚的腳,卻不敢找地方坐。伸頭看看外面,時近正午,雲尚書還沒回來,估計朝堂上又在說水患賑災之事,這連綿的春雨時急時緩的已經下了四天。
正想得出神,忽聽門“吱呀”一聲,外院當值的雲濤伸頭進來:“雲書,快,老爺臉色鐵青地回來,你小心應對。”說完便匆忙跑去院門跪候。
秦亦感激地沖他一笑,走到書房門外跪好,心道,是啊,現在自己叫雲書,穿越後的名字。唉,原來的生活徹底別想了,要生存下去,還是先安分做事才好。
不多時,雜亂的腳步聲在院門處響起。秦亦悄悄抬頭一看,一個身高五尺有餘的中年男子正好出現在她視線里,步履匆匆,眉頭緊鎖,面色不豫,神情還有些驚疑不定,正是右丞雲沛鑫。
她急忙俯下身子,不敢再看他身後的幾個青年是何人,叩首道:“恭迎老爺回府。”也沒聽到叫起,雲沛鑫便一陣風似的進了書房,倒是個年輕男子的聲音響起:“備茶去吧。”
這聲音煞是耳熟,即便是剛開始當值不久的秦亦,都聽出來這是吏部少卿謝慶瑞,剛過而立之年,據說是開朝至今最年輕的從四品。
水是早在後屋爐上備好的,但是溫壺、添茶、分杯也還是讓她好一陣忙活,待端著茶盤再返書房,只聽房內傳來瓷器落地的破碎聲,不由得暗自猜測,朝上究竟發生什麼,讓這平常笑眯眯的老好人都動了大怒。她輕手輕腳地進屋給眾人奉茶,而後半跪在地上收拾滿地碎片。
只聽謝慶瑞的聲音響起:“丞相大人先少安毋躁,下官總覺得這事出蹊蹺,太子雖無大才,卻也勝在循規蹈矩,怎麼會作出如此孟浪之舉。”
另外一個陌生的聲音道:“少卿大人所言甚是,下官也覺此事必有內情。”
雲沛鑫端起茶盞,用碗蓋撇著茶饃,暗自壓制自己的怒火道:“太子者,國之儲君,理應上承天命,下安民生。如今卻做出如此無君無父之舉,無論有何內情,都罪無可赦。”
下了三天的春雨,昨夜剛停不到兩個時辰,看現在的天色怕是還要繼續。窗子一扇扇悄無聲息地被宮人打開,風從三面呼嘯著湧入,帷幔被吹得四下飄散,眾臣衣袍帽翼均被吹得飄飄蕩蕩,卻無人敢動半分。
總管內侍李林上前尖聲道:“有事稟奏,無事退朝!”
一七品言官越眾而出,手持笏板跪倒在地:“臣有本,臣參太子殿下貪墨河工銀兩共計四百二十三萬兩,望皇上嚴查!”
此時殿外又是一道閃電,雷聲“轟隆隆”在殿頂炸響,大雨終於傾盆而下。
太子尉遲暉忙躬身出列跪倒,先按規矩稱罪:“兒臣萬死。”而後方分辨道,“此乃構陷,望父皇明察。”
而他身後的尚書雲沛鑫看的分明,太子手腳均止不住發抖,不禁在心內暗嘆,這太子才德均無過人之處,聖上早有不滿,現在已經有人按捺不住,看來用不了多久這東宮就要易主了。雖說心裡早就有數,但是讓雲沛鑫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切來得如此之快。
從太子右後方閃出一人,正是三皇子尉遲曜,他心下計較半晌,垂下眼帘奏道:“父皇息怒,皇兄去年為河工之事,多次前往堤壩查視,可謂盡心竭力。更何況定皇叔月前奉詔檢視堤壩,到現在為止也未發現疏漏,所以貪墨一事定然另有內情,萬望父皇明察。”
雲沛鑫捋著幾縷長髯,眯縫著眼睛瞄一眼三皇子,這位倒是機靈,一番話說的明著是保太子,卻又扯上定王,到時候一旦罪名落實,想必二人都難逃懲戒。
望著階下跪著的長子,想起他年底黑瘦了一圈兒回京時候的樣子,順康帝不禁有些心軟,抬手無力地揮揮道:“著太子禁足東宮,吏部輔以宗禮寺徹查此事,直接對朕奏報。”
被點名的兩位主官忙躬身應諾,而此時外面狂風大作,豆大的雨點噼里啪啦地落下,靠窗而站的幾個低階官員早已衣帽盡濕,卻也只能咬牙強撐。
看著外面黑壓壓的天氣,順康帝只覺得心裡煩悶不已,如今自己年過五旬,精力也大不如前,每日早朝竟是有些承受不住,但是這一切都被他深深地藏在心裡,在外人面前總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模樣,從來不肯示弱於人前。他抬手按按額角不住跳動的青筋,今天不知道怎麼了總覺得心神不寧,見下面無人再出列上本,便直接說:“今日不議事,都各自散了吧!”
就在此時,一匹快馬上趴著精疲力竭的驛官,飛快地奔向外城城門,四周百姓見到馬背上人身背紅色挎兜,全都紛紛避讓,這可是加急的奏報,即使被撞死踩死,那也都只能自認倒霉。
馬奔到城下前腿一軟,竟頹然跪倒,馬背上人被甩出好遠,翻滾了幾下方匍匐在地,右手緊抓著腰間布包,聚集全身力氣大喊一聲:“凌江水報!”便倒翻在地再無聲息。
空中又是一聲炸雷,雲峰匯聚,天色越發的陰沉。
新書《錦官》試閱 第一章 太子失德
發現我現在坑品逐漸有變差的趨勢,下午中暑,頭痛欲裂,吃什麼吐什麼,更新實在是寫不出來了,發一章試閱,欠著的我一定會補的,實在對不起了!
~~~~(gt;_)~~~~
秦亦站在書房一角,不停倒換著酸楚的腳,卻不敢找地方坐。伸頭看看外面,時近正午,雲尚書還沒回來,估計朝堂上又在說水患賑災之事,這連綿的春雨時急時緩的已經下了四天。
正想得出神,忽聽門“吱呀”一聲,外院當值的雲濤伸頭進來:“雲書,快,老爺臉色鐵青地回來,你小心應對。”說完便匆忙跑去院門跪候。
秦亦感激地沖他一笑,走到書房門外跪好,心道,是啊,現在自己叫雲書,穿越後的名字。唉,原來的生活徹底別想了,要生存下去,還是先安分做事才好。
不多時,雜亂的腳步聲在院門處響起。秦亦悄悄抬頭一看,一個身高五尺有餘的中年男子正好出現在她視線里,步履匆匆,眉頭緊鎖,面色不豫,神情還有些驚疑不定,正是右丞雲沛鑫。
她急忙俯下身子,不敢再看他身後的幾個青年是何人,叩首道:“恭迎老爺回府。”也沒聽到叫起,雲沛鑫便一陣風似的進了書房,倒是個年輕男子的聲音響起:“備茶去吧。”
這聲音煞是耳熟,即便是剛開始當值不久的秦亦,都聽出來這是吏部少卿謝慶瑞,剛過而立之年,據說是開朝至今最年輕的從四品。
水是早在後屋爐上備好的,但是溫壺、添茶、分杯也還是讓她好一陣忙活,待端著茶盤再返書房,只聽房內傳來瓷器落地的破碎聲,不由得暗自猜測,朝上究竟發生什麼,讓這平常笑眯眯的老好人都動了大怒。她輕手輕腳地進屋給眾人奉茶,而後半跪在地上收拾滿地碎片。
只聽謝慶瑞的聲音響起:“丞相大人先少安毋躁,下官總覺得這事出蹊蹺,太子雖無大才,卻也勝在循規蹈矩,怎麼會作出如此孟浪之舉。”
另外一個陌生的聲音道:“少卿大人所言甚是,下官也覺此事必有內情。”
雲沛鑫端起茶盞,用碗蓋撇著茶饃,暗自壓制自己的怒火道:“太子者,國之儲君,理應上承天命,下安民生。如今卻做出如此無君無父之舉,無論有何內情,都罪無可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