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眼下允承終於懂得收攏民心,她作為皇祖母,自然是喜聞樂見。

  勤政殿中,幾名太傅太保陪同小皇帝學習,忽而一個小內侍進來稟報了幾句。

  卻是關於攝政王趙允承攜同准王妃在城外布施一事,聽得幾位太傅太保眉頭緊皺,臉色凝重。

  他們心中想,攝政王這一番做派下來,既有了子嗣又有了好名聲,怕不是在綢繆什麼?

  小皇帝見各位老師神情凝重,略一琢磨便知他們心中所憂,不由輕鬆笑道:「幾位老師想來不太了解我九皇叔,朕就同你們說了罷,九皇叔眼下巴不得我快快親政,根本不想管這勞什子國事。」

  不過突然得知,全宗室的人都知曉九皇叔有位兩歲的小郎君,就他蒙在鼓裡,他還是生悶氣!

  至於為何是悶氣,因為他不敢到九皇叔面前撒氣。

  見官家如此信任攝政王,其餘人等倒也不好相勸,以免落得挑撥離間的罪名,被那攝政王發作。

  兩日後,奉命前往各州府布施米糧的隊伍,陸續抵達,其中以洛陽最快。

  洛陽知府聽聞此事,十分樂意配合,前來接洽道:「各位同僚一路辛苦,且在驛站休息一晚上,明日本官親自隨行!」

  作為知府,他自然知道哪裡的窮人需要布施。

  攝政王願意自掏腰包救濟他管轄下的百姓,他千恩萬謝。

  洛陽城就那麼點大,有點兒風吹草動人人都知曉。

  沈府是洛陽大氏族,盤桓在洛陽的子弟眾多,很快便知曉攝政王定了親,迎娶之人,正是秦嫀。

  知情的沈家一家四口:「!」

  果真沒有意外,那小夫人還是一步步走上了王妃之位,他們的心情一陣複雜。

  既替秦嫀感到高興,又有些擔心,小夫人當上王妃之後,其子會否從沈家族譜上移除?

  沈淮謙面露憂色,其夫人張氏在一旁嘆道:「命里有時終須有,這就要看懷誠的造化了,依我看,即便言言被冊封了世子,也不妨礙他是咱們家的孩子。」

  「是這個道理。」沈家長子微笑道:「即便是看在姑祖母的份上,天家和咱們沈家的緣分,也不會就此斷了的。」

  想起自己的姑母,沈家家主心上的石頭,這才落了下來。

  「走,咱們沈家也出些米糧,給小世子積福。」他決定道,獲得家中一致認同。

  不過,還是有一個不同的聲音,家中什麼也不知曉的老二,問父親為何要這樣做?

  既然攝政王在東京城已是公開了小世子的身份,沈淮謙便也不藏著掖著,告知次子,你那沈輝堂弟,便是當今攝政王,你那媳婦兒拈酸吃醋的堂弟妹,便是攝政王妃,他們的長子……自己去想罷。

  沈家老二:「……」

  沈家老二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紅,青是因為,他背地裡也沒少腹誹沈輝堂弟!紅是因為,他竟然不自量力地和對方暗暗比較了這麼久!而且父親都心知肚明,看在眼裡。

  此事不能他一個人承擔啊,於是沈二立刻告訴了自己的媳婦兒,你此前暗暗不爽的堂弟妹,她是攝政王妃。

  沈二媳婦:「……」

  王府花了這許多銀錢,得了好名聲,遂了趙允承的願。

  倒顯得那表面上被和離,實際上是被休棄的前王妃,無人聲援。

  倒也不怪別人沒有同情心,只能怪安郡公府自己一身爛帳,真清算下來還不知道誰丟臉。

  想必他們自己也自知理虧,索性便縮起來靜觀其變,等那攝政王大婚來臨。

  自布施一事後,秦嫀對黑衣郎君頗有改觀,對他之態度亦軟和不少。

  這日即將月中,她準備了一桌酒菜,特意傳信,去邀請那政務繁忙的郎君,到家中一聚。

  黑衣郎君何時有過這樣的待遇,看了信,眉毛一挑,與屬下嚴提舉道:「你那妻妹又催我回家,真真煩人。」繼而看著嚴提舉,不無好奇:「你的妻子也會這般,時而傳信催你回家麼?」

  嚴提舉一怔,而後耿直說道:「不會。」想想又解釋了句:「因為屬下每日準時回家,與娘子相聚。」

  趙允承:「……」什麼玩意兒,他們只不過是暫時還沒成婚,暫時不便每日相聚,待大婚後,一樣。

  秦府,天未黑已點起了燈。

  長廊上點綴一排紅紅的燈籠,散發著喜慶的味道。

  黑衣郎君走在長廊上,不知為何,內心生出嫩嫩的雀躍。

  今日,女郎穿戴齊整,雖然算不上盛裝,但也十分柔美出色,與平時不大一樣。

  趙允承撩起袍角踏進來,大步轉過屏風,便瞧見,小娘子目如星子,面若芙蕖,在那等他歸來。

  「……」真叫人盛情難卻,便也只能擺出開心的樣子了。

  「墨羽回來了?」秦嫀起身迎過來,綾羅配環隨之擺動,發出金石之聲,使她看起來如仙子下凡塵。

  (叫小黑黑鹿鹿亂撞)

  「嗯。」郎君威儀道。

  「今日辛苦了,快隨奴家過來淨手。」秦嫀笑著說道,雙手牽起郎君的手,帶到一旁早已準備好的水盆面前,她知這郎君愛香,特地放了花瓣,還有香胰子。

  趙允承瞥了一眼那花瓣水,稍有遲疑,但秦三娘已經握住他的手自作主張地幫他清洗……可怕的心機女,又借淨手之機吃他豆腐,這般一根根手指摸來摸去,好不羞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