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似乎是在遺棄的山神廟一類的地方,蛛絲纏繞,塵埃累積,總不過破落神像一尊,左右羅漢傾倒,廟中心燃著堆火,外頭卻是大雨噼啪,疾風打門,吹得火星亂竄。那少年就裹藏在一床棉被之中,露出一張潮紅的臉蛋,長發披散,糾纏著汗液貼在臉上頸間,素白的裡衣半濕地貼在身上,胸膛本是十分白皙,卻被撓得渾身血痕,緊咬著牙齒,嘴唇打顫直念叨。

  夢裡的越東風湊近了聽,只聽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到後來一念,三喘,又要伸手撓自己,他不過憐惜他抬手一擋,卻惹得那少年更難耐地喘上一聲,弓蜷著身子,另一隻手又在頸間亂抓,頭臉在地上胡蹭,“舍,舍利子……”念著,一道血絲已從唇角溢出。

  越東風自以為一生雖不算君子,卻也絕非小人,對男女之事,更是你情我願,絕不強人所難。因此,若非那少年此時神智不清,那藥要人性命,他如何會與他糾纏?

  那又哪裡算痴纏。他剛一進入,那少年就大力掙紮起來——雷神震怒,大地轟隆,那少年似終於清醒,雙眼滿是眼淚,仿佛求饒一般,低低地喊了一聲,“不要……”

  哭那一聲後,又是推他、抓他,又是喊痛,直把越東風風月場裡的自尊打擊了乾淨,使氣一樣,掐住那少年的腰,來來回回不斷擺動,到了多時,那少年嘴裡雖仍說不要,身子卻是緊緊咬著不肯放,絞得他倒吸一口氣,才終於得了些安慰,放低了聲音哄他,“季公子,你乖一點,很快就好。”

  他夢裡也覺得奇怪,他雖從不吝惜柔情,卻是第一次這樣哄一個人,像怕委屈了他,又像怕他以後不搭理他。

  他只說做了場春。夢,夢裡是個男的,又問老友,“可當真有這麼個人?”

  倒不是因為這夢裡是個男的才不跟兒孫們問,他那些風流事——上至皇家千金,下至勾欄花娘;秀麗小倌兒們也不是沒有——不用多說也多的是人知,只不願被人知曉他成了個健忘又胡想亂想的老頭,這把年紀,還在想這些東西。只是,這麼多奇夢,總有個原因。

  那老友與他相識多年,笑著打發他,“嫂夫人去了這麼多年,現今充兒禮兒也都大了,看那相貌合適的,再娶一個不就是了。”

  “真是沒這麼個人?”

  “……沒有。”

  ☆、第四章

  老友說沒有,那就沒有罷,只是他那一猶豫,便讓越東風留了個心眼,一日午時閒來無事,將那書揣在懷裡,尋到了國寺,請小沙彌幫他轉達求見住持大人的意思。

  那守門的小沙彌見他不過一個布衣老頭,要求卻如此無禮,自然不肯理會,要將他打發走。

  正此時,山上鐘聲響起,伴隨著數千梵語緩緩傳來,也不知怎麼回事,剛這麼一響,那老頭便腰一折,發癲癇一般,又是抱頭,又是捂耳,難受極了的樣子,仿佛山上響的不是梵音,而是什麼地獄野鬼的叫喚,片刻便倒了過去。

  兩個沙彌再不敢這般把人放在這,立刻著人抬上了山。

  而越東風仿佛又做起了夢,夢裡也是傳來鐘聲,愈來愈響,把他吵得又睜開了眼。他先是聽到個小孩的聲音,“師傅他醒了!”接著便又聽到另一人問,“施主可是口渴?”

  他置若未聞,靜聽外頭,果然響起鐘聲,只是那鐘聲每敲響一下,頭便疼上一分,直到第五下,到底耐不住,出聲問,“敢問這是何處?”

  “施主一身傷痕倒在山腳寺門,教人抬了回來。”

  “鐘聲所為何事?”越東風頭疼欲裂。

  那老和尚朝鐘聲傳來的方向看上一眼,善聲道,“這七七四十九聲佛鐘敲響,乃皈依佛祖之兆。”

  “皈依……”越東風想怎地皈依佛祖的聲音這般折磨人,只盼這聲響趕緊結束。而到鐘聲真正消失,那兩個和尚又雙手合十,喊了一聲“阿彌陀佛”,那一刻不知為何,越東風突然心痛如絞,雙眼竟流出滾燙的眼淚,連自己也給愣住了。

  他好像突然明白了什麼——又好像什麼都不明白——被褥一掀便要下床,卻被兩個和尚攔住,“越施主,今日之事,乃是因果循環、順應天意,越施主莫要強求。”

  他顯然是瘋了,一掌將那攔著自己的和尚拍了出去,只聽自己問了一句,“狗屁的天意。季千里要出家當和尚,老子還沒同意呢。”剎那天旋地轉,說不清有多少的梵音從天而降,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阿彌陀佛。”天際又傳來一聲佛音,這佛音將越東風腦中那嗡嗡作亂的聲音和人終於驅逐開,他睜開眼,見眼前已是另一光景,一個壯年和尚站他頭頂,問了聲,“施主?”

  “這又是哪裡?”

  “師傅暈倒在山腳寺門,乃是弟子們抬了回來。”

  “……你就是那位季活佛的大弟子?”

  那和尚聽了這一問,竟有些恍惚,“沒錯,老衲便是師傅的大徒兒。”

  也不知為何,越東風只覺剛才那夢最像真的,似乎眼角還留著兩道淚,抬手去抹,又什麼都沒有,想到那夢,脫口而出,“季千里為何出家?”

  那和尚似是不解,“師傅自出生時便有天意,聖上亦封他為活佛轉世,生來如此,並無出家一言。”

  “生來就是和尚,死的時候還放不下?”

  “施主有所不知,”那和尚見越東風發已半白,竟拽著一本《浮世錄》,瞭然笑道,“此書乃是民間所編,對師傅多有揣度,並非全然真實。老衲有師傅親筆之作,可送與施主參詳一二。”

  越東風見他將書放自己懷裡,也不覺得有何不妥,默默看他做了,又問了句,“紅豆可死了?”

  “老衲這就取來。”

  和尚將那花盆抱來,紅豆已有十五六棵,旁邊一株山茶,也開了兩朵,兩相共處,竟也和諧得很。“師傅尚未皈依,於寺門清修便得來這紅豆,想是紅塵之物,容易惹人遐想。”

  他也不問越東風是何人,便任他將它抱回家,白日放在書房,晚上搬回內室,有時也出去曬曬太陽。

  想來真如老友所說,是那幾日恰巧看了書,魔怔了,才日日做些奇怪的夢,自他上山搬回這盆紅豆養著,那夢裡的人也就平息了,不再出來騷。擾他。

  他將這事告知老友,老友得知了,竟沒有調侃他幾句,只岔話說三十年前和他下揚州,也是這個時節,想來真是懷念。

  他笑了笑,說已經不記得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亂七八糟的標題和亂七八糟的日記

  ☆、第五章

  如此到尚觀二十九年,越東風一直沒再夢見那個少年。

  尚觀三十年的夏天,南方發了好幾處洪災,北方卻遲遲不下雨,他愈發上了年紀,已經有些受不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