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不語。

  半晌,她說:“再無他人?”

  “再無他人。”

  就我一人得了。

  殺了我,你消消氣,這事就過去了,你們都好好處……成嗎?

  她長嘆口氣,“明胥啊,哀家還沒老糊塗。”

  我前額抵著冰涼的地面,心下越發沉重。

  “哀家看著你長起來的,怎麼會不知道你護著誰。”

  “先是護我兒,後是護你底下的人……前幾年,你也沒少從哀家手底下把有家有室沒到年紀的宮人趕出去過太平日子,”

  “哀家不傻,你也別整天把哀家想得那麼壞。”

  我抬頭,滿臉眼淚,說不出話來。

  太后疲態盡顯,扶著額頭揉著眼角皺紋,“哀家……這些天看也看了,想也想了。”

  “這十年,我兒能長大成人,少不了你的一份功。你若有心加害於他,加害於我朝,也不用如此大費周章。十年,你可有的是機會不只是個嬤嬤。”

  太后沉沉出了一口氣。

  “既然我兒喜歡,那就隨他去。”

  “哀家……信你,也信澄兒。”

  我咬著牙重重磕頭,泣不成聲,“奴婢……謝太后。”

  太后揮揮手,召了個小太監進來,開口:“擬旨——”

  “內務府大嬤嬤明胥,護持聖上有功,念赤誠一心,淑德俱備。特今,除其奴籍,封長公主,賜號棣儀。儀服同敏王,封地暫免……特許留宮。”

  我張目結舌,眼角還掛著淚,震得說不出話來,太后危坐,不怒自威:“可有異議?”

  我怔愣:“……奴婢…”

  太后眼裡終於有了一絲笑意:“如何自稱?”

  我憋了半天,最終又重重一叩首:“兒……兒臣領旨,謝太后隆恩…!”

  48

  數月後。

  王爺閨蜜同坐後花園的小亭,我一直不習慣坐著等伺候,就站著給倆大爺沏茶。

  王爺餵了閨蜜一塊點心,慢條斯理開口:“那女人的老相好安排妥了?”

  我推一杯花茶過去:“妥了,讓一小國給了個公主名頭,不日皇上舉個納妾宴,接進來誰也說不得什麼。”

  閨蜜插嘴:“然後皇后就能和她在一塊兒了!”

  王爺摸摸他腦袋,跟我皺眉頭:“哪兒的小國?”

  我咧嘴一笑:“不巧正是王兄封地旁邊的,妹妹沒地,只得托給王兄您管。”

  名義上怎麼也是兩國聯姻,肯定得罩著,這就不是我操心的事兒了。

  王爺冷笑:“你倒輕巧。”

  “可當不得,”我笑:“誰人能活得多輕巧啊,一點兒小聰明,總比不得王兄您。”

  王爺最看不得我戴了長公主的名頭跟他鬥嘴,這幾個月對著我臉色就沒好看過,我好容易跟他混個平級,當然逮住機會就要提。

  閨蜜倒是學會當和事佬了:“嗨呀,我王兄就是比明胥聰明,他還贏過明胥成語接龍呢!朕都不會!”

  王爺挑眉:“你不會?”

  閨蜜一哽:“朕……朕現在會了!”他近日日日跟著王爺學策論學國語,哪兒敢說一句沒學會。

  他嘿嘿:“王兄教導有方!”

  王爺於是也跟著笑起來,瞥我一眼:“韓三,長公主乏了,伺候回去歇著吧。”

  ……媽的恩愛狗。

  韓苗苗默不作聲出來,我只好翻個白眼轉身告退。這一路上韓苗苗都沒個聲響。

  他這幾月都這樣,不搭理他不說話,偶爾問出幾句來也是不耐煩的。不知道犯什麼毛病,我就索性不理他。

  走一半,韓苗苗猛不丁來一句:“最近過得咋樣啊。”

  ……你不天天見我嗎?

  我莫名其妙:“還成吧。”

  “哦。”隔了好大會兒,韓苗苗又說:“我昨兒問了王爺一個問題,王爺差點沒打死我。”

  我這才注意到他走路姿勢不對,皺了眉頭停住:“你又作死?等一會兒我叫人給拿藥去。”

  韓苗苗擺擺手:“我就問了句,如果我現在再投一次前線,能領個軍功分個將軍噹噹不。”

  “……跳槽?怪不得挨打。”

  韓苗苗沒搭理我:“王爺打完說了,能。”

  “……”我看他走著走著都想歪到旁邊花壇上去,趕緊上手摻他,卻被他揮開:“長公主自重。”

  “……你什麼意思?”我臉黑下來,韓苗苗又陪笑:“我就開玩笑呢,那誰叫你手那麼糙,我還嫌磨得慌呢。”

  我給他搞得氣也不是不氣也不是,韓苗苗立在那又說:“那我再問你個事兒唄?”

  “你問。”

  “我是去還是不去?”

  我看他,他深情認真,仿佛是真要請我給分析分析,我皺著眉頭說:“你去幹嘛?現在這活兒不好?你以為戰場上能比你伺候個四肢健全的大男人容易啊?錢你也不愁吧,王爺一看就不是缺錢的主。”

  他聽我叫那聲王爺的時候咧了咧嘴,也看不明白是高興還是身上的傷疼的。

  “危險是危險了點兒,高風險高回報嘛,回來就能鍍層金。”

  我剛想問他鍍金幹嘛使,突然明白了點什麼。

  韓苗苗看他自己的鞋尖:“我就是怕什麼,怕等了這幾年回來小世子都會跑了……”

  我倆都知道王爺不可能生孩子,這說的是我。

  我也不好意思起來,咳了一聲道:“這你不用擔心,太后如今放開了養,她哪兒管誰結沒結婚啊……”停一停,我小聲嘟囔:“四十歲以上高齡產婦了啊過時不候。”

  下一秒就被大力抱住,我皺著鼻子嫌棄他一身血水味,拍拍他肩膀:“起起起回去抹藥!”

  49

  衡明歷45年,平安帝駕崩,遺詔傳位二子呂啟贇,同年,六子呂啟遲薨。

  衡明歷46年,二皇子歸,再詔讓位五皇子呂啟澄,群臣進諫皆按,自退稱敏王。同年,五皇子登基,次年改號長慶。

  長慶曆2年,翡華皇后進宮,同年,棣儀長公主獲封。

  此十年,長慶帝治理有方,大俞欣欣向榮,朝堂無人再談敏王。

  長慶13年,海藩大犯,韓川領兵平亂有功,封鎮海將軍,歸而求棣儀長公主,帝與太后皆允。

  長慶15年,長公主生雍然公主,又二年,長公主二子小產,翡華皇后得皇子呂明月。

  此後長慶盛世,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坊間多有傳皇子非皇后所出,長慶帝有染敏王云云,皆稗官野史,不值過眼,暫不收錄。

  ——《俞代簡史》

  50.【番外】明胥

  “我叫明胥,是皇帝身邊一名婢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