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明月
阿珊從達拉國回來的時候想著中秋節,現在整日在王宮裡哪怕不是過節也可以和悉葉天天團圓。現在的日子對於阿珊來說天天都是新的,結婚的日子仿佛還是昨天。有時她會對著自己宮殿裡的水池出神,一朵蓮花開在了她的腳下,於是她伸出染紅的手指浸到水中。這清涼的觸感和白絹傳來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女官們都說王后染好的時間比陛下短多了。阿珊記得染色的第二天早上,手腳上的染料都滲了出來,可是女官們卻說這是正常的。等到把白絹拿開的那一天,阿珊和悉葉的手握在一起,紅色從身體連接到了心裡。
阿珊臉色發燙,不能再想下去了,她把池水中的水滴到了蓮花上,夜色中的精靈有了水的滋潤愈發清麗。阿珊靠這絲絲清涼降降溫,水光倒映在她的臉上,好像一朵盛開在水上的蓮花。但是阿珊並沒有實現降溫的願望,她火熱的源頭出現在了水面上,很快又來到了她的身旁。
“原來你在這裡享受時光啊,我的王后。”
如果說悉葉一直難以適應唐人的服飾,阿珊則對換上的毗蘭國衣飾有些無措。身上穿戴的金飾碰到一起就會發出響聲,而當肌膚相親時毫無阻隔。比如現在才消去的熱度又涌了上來,悉葉抱著阿珊,也坐到了水邊。阿珊把手抵在了他的胸膛,說道:
“毗蘭國常年炎熱,我以為穿上你們的衣服會涼快些,沒想到你一來就更熱了。”
“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體溫不在於穿的是何種衣服,而在於是和什麼人。”
悉葉把阿珊的手拉下來,整個身子貼了上去,好在徐風適時地吹了進來,消散了這陣熱氣,剩下滿室的蓮香。
“今晚要宿在你的宮殿嗎?”
阿珊不回話,閉上眼睛像是睡著了。
於是悉葉把阿珊抱起放在了床榻上,這裡正好對著窗外的明月,薄紗被吹起,照亮了阿珊的身影。這倒是像是月宮中的仙子了,悉葉在床榻上翻過身抱住阿珊,嘴唇碰了碰她,說道:
“你不是一直想過中秋節嗎?接下來我們要出席送水節,到時候可以去湖裡的行宮看月亮。”
阿珊背過身去,任由月光灑滿床榻。悉葉支起身子,這回又在阿珊耳邊說道:
“而且我們還要住在那裡一段時間。”
“然後出去放河燈嗎?”阿珊轉過頭輕聲問道。
“當然,我們一起去放。”悉葉笑了起來,側著身把阿珊抱到了自己懷中。他們伸開交纏的手對著月亮,染紅的手指交疊在一起,也變成了月亮的顏色。
毗蘭國從雨季結束開始真正進入收穫的時節,這個時候人們要舉行“送水”的儀式。因為接二連三的好消息,所以國王結婚以後的這個送水節來得比往年都要熱鬧。這個節日要舉行三天三夜的龍舟比賽,各個村莊都準備好自己的龍舟,想要大顯身手一番。在祭司的指導下,人們向神靈供奉供品後,拿出用巨木鑿成的龍舟。和它配套的船槳也十分巨大,這龍舟要三四十個村民一起划動。唐人村落也有派出自己的龍舟,他們這個時候和其他地方一樣,一起沿河道向王城划去。在河道交匯的地點有一處大湖,那裡就是國王和王后行宮的所在地。
這一年唐人村子裡帶領大家划龍舟的是阿順,等到村裡的長者和祭司做完供奉,他就招呼小伙子們搬出了龍舟。這龍舟的眼睛照例是要請人點睛的,周大夫在眾人的期待下完成了這道工序。一時間,鑼鼓喧天,村民們歡送著船員們上了船。等來到目的地,已經有好幾百艘船了,今天聚到一起也是十分難得的場面。在岸上不斷有人歡呼,鼓掌,有些人還搭起涼棚觀賞起來。
等到了下午,陽光不再那麼刺眼,所有船隻都聚集到行宮的水道前。行宮對著湖面的高處早已搭好了觀禮台,侍衛們站在兩側,當悉葉和阿珊出來時跟在他們身後的貴族們也來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悉葉上前拿出金劍,激勵船員們用自己的表現來送走一年來的辛勞。緊接著,侍從官吹響螺號,比賽正式開始。這個時候就不管是哪個地方來的了,無論是穿著錦衣的貴族還是打扮一新的農民,人們為了歡慶這個節日都用盡全力划船。
阿順也和當地人一樣手上繫著紅布,他不斷地敲打著眼前的鼓,讓同伴們和著鼓聲前進。站在當地人船頭的船員則和唐人不同,他們也催著自己的船員前進,只是表演的卻是惹人大笑的雜技。只見他一會兒探出船,一會兒又對船員急聲催促,還哼起曲調扭動身子,引得圍觀的人群哈哈大笑。周大夫也被請到了觀禮台上,他看著這些船員,恍惚間看到了自己在省城見過的弄潮奪標。那個時候也是差不多的時間,會有各處湧來的人群,都是為了看著大漲的潮水裡那些以舟為家的弄潮兒。就算是被潮水打到也不著急,因為眼睛都跟到船上去了,衣服被打濕又有什麼要緊。周大夫向兩岸望去,有些商販就在那裡賣著小吃和小玩意兒。看著攢動的人群,周大夫想,真好,就讓自己在這異鄉找一點過去的回憶吧。
龍舟比賽在傍晚結束,但這還沒有完。阿順的船隊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他們突出的表現還是引來陣陣掌聲。金匠鋪的女兒等他一下船就送上了一個荷包,阿順這回沒有拒絕,因為他知道他現在不跟著姑娘走,只會有更多的姑娘圍上來。到了晚上,人們往船上送上酒食,大家邊唱邊跳。毗蘭國的人們在船上鋪上芭蕉葉,點燃三支蠟燭,觀察蠟燭滴落的樣子和在芭蕉葉上的形狀,老人們說這樣能判斷來年附近區域的收成。
阿珊從達拉國回來的時候想著中秋節,現在整日在王宮裡哪怕不是過節也可以和悉葉天天團圓。現在的日子對於阿珊來說天天都是新的,結婚的日子仿佛還是昨天。有時她會對著自己宮殿裡的水池出神,一朵蓮花開在了她的腳下,於是她伸出染紅的手指浸到水中。這清涼的觸感和白絹傳來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女官們都說王后染好的時間比陛下短多了。阿珊記得染色的第二天早上,手腳上的染料都滲了出來,可是女官們卻說這是正常的。等到把白絹拿開的那一天,阿珊和悉葉的手握在一起,紅色從身體連接到了心裡。
阿珊臉色發燙,不能再想下去了,她把池水中的水滴到了蓮花上,夜色中的精靈有了水的滋潤愈發清麗。阿珊靠這絲絲清涼降降溫,水光倒映在她的臉上,好像一朵盛開在水上的蓮花。但是阿珊並沒有實現降溫的願望,她火熱的源頭出現在了水面上,很快又來到了她的身旁。
“原來你在這裡享受時光啊,我的王后。”
如果說悉葉一直難以適應唐人的服飾,阿珊則對換上的毗蘭國衣飾有些無措。身上穿戴的金飾碰到一起就會發出響聲,而當肌膚相親時毫無阻隔。比如現在才消去的熱度又涌了上來,悉葉抱著阿珊,也坐到了水邊。阿珊把手抵在了他的胸膛,說道:
“毗蘭國常年炎熱,我以為穿上你們的衣服會涼快些,沒想到你一來就更熱了。”
“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體溫不在於穿的是何種衣服,而在於是和什麼人。”
悉葉把阿珊的手拉下來,整個身子貼了上去,好在徐風適時地吹了進來,消散了這陣熱氣,剩下滿室的蓮香。
“今晚要宿在你的宮殿嗎?”
阿珊不回話,閉上眼睛像是睡著了。
於是悉葉把阿珊抱起放在了床榻上,這裡正好對著窗外的明月,薄紗被吹起,照亮了阿珊的身影。這倒是像是月宮中的仙子了,悉葉在床榻上翻過身抱住阿珊,嘴唇碰了碰她,說道:
“你不是一直想過中秋節嗎?接下來我們要出席送水節,到時候可以去湖裡的行宮看月亮。”
阿珊背過身去,任由月光灑滿床榻。悉葉支起身子,這回又在阿珊耳邊說道:
“而且我們還要住在那裡一段時間。”
“然後出去放河燈嗎?”阿珊轉過頭輕聲問道。
“當然,我們一起去放。”悉葉笑了起來,側著身把阿珊抱到了自己懷中。他們伸開交纏的手對著月亮,染紅的手指交疊在一起,也變成了月亮的顏色。
毗蘭國從雨季結束開始真正進入收穫的時節,這個時候人們要舉行“送水”的儀式。因為接二連三的好消息,所以國王結婚以後的這個送水節來得比往年都要熱鬧。這個節日要舉行三天三夜的龍舟比賽,各個村莊都準備好自己的龍舟,想要大顯身手一番。在祭司的指導下,人們向神靈供奉供品後,拿出用巨木鑿成的龍舟。和它配套的船槳也十分巨大,這龍舟要三四十個村民一起划動。唐人村落也有派出自己的龍舟,他們這個時候和其他地方一樣,一起沿河道向王城划去。在河道交匯的地點有一處大湖,那裡就是國王和王后行宮的所在地。
這一年唐人村子裡帶領大家划龍舟的是阿順,等到村裡的長者和祭司做完供奉,他就招呼小伙子們搬出了龍舟。這龍舟的眼睛照例是要請人點睛的,周大夫在眾人的期待下完成了這道工序。一時間,鑼鼓喧天,村民們歡送著船員們上了船。等來到目的地,已經有好幾百艘船了,今天聚到一起也是十分難得的場面。在岸上不斷有人歡呼,鼓掌,有些人還搭起涼棚觀賞起來。
等到了下午,陽光不再那麼刺眼,所有船隻都聚集到行宮的水道前。行宮對著湖面的高處早已搭好了觀禮台,侍衛們站在兩側,當悉葉和阿珊出來時跟在他們身後的貴族們也來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悉葉上前拿出金劍,激勵船員們用自己的表現來送走一年來的辛勞。緊接著,侍從官吹響螺號,比賽正式開始。這個時候就不管是哪個地方來的了,無論是穿著錦衣的貴族還是打扮一新的農民,人們為了歡慶這個節日都用盡全力划船。
阿順也和當地人一樣手上繫著紅布,他不斷地敲打著眼前的鼓,讓同伴們和著鼓聲前進。站在當地人船頭的船員則和唐人不同,他們也催著自己的船員前進,只是表演的卻是惹人大笑的雜技。只見他一會兒探出船,一會兒又對船員急聲催促,還哼起曲調扭動身子,引得圍觀的人群哈哈大笑。周大夫也被請到了觀禮台上,他看著這些船員,恍惚間看到了自己在省城見過的弄潮奪標。那個時候也是差不多的時間,會有各處湧來的人群,都是為了看著大漲的潮水裡那些以舟為家的弄潮兒。就算是被潮水打到也不著急,因為眼睛都跟到船上去了,衣服被打濕又有什麼要緊。周大夫向兩岸望去,有些商販就在那裡賣著小吃和小玩意兒。看著攢動的人群,周大夫想,真好,就讓自己在這異鄉找一點過去的回憶吧。
龍舟比賽在傍晚結束,但這還沒有完。阿順的船隊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他們突出的表現還是引來陣陣掌聲。金匠鋪的女兒等他一下船就送上了一個荷包,阿順這回沒有拒絕,因為他知道他現在不跟著姑娘走,只會有更多的姑娘圍上來。到了晚上,人們往船上送上酒食,大家邊唱邊跳。毗蘭國的人們在船上鋪上芭蕉葉,點燃三支蠟燭,觀察蠟燭滴落的樣子和在芭蕉葉上的形狀,老人們說這樣能判斷來年附近區域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