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如同一條天塹。
但是,沒有經歷過凡塵艱辛的仙人怎麼會明白他的堅持?蓮對他所追求的一切都漠不關心,只在乎誰願意陪她玩耍。
但是誰又會責怪她?
她原本就如同最天真的孩子,天真且殘忍。那殘忍是她的本質,也是她最美的地方,讓人為了打破那天塹,寧願瘋狂。
即使如此,卻仍舊無能為力。
葉柏涵與明皇說了一會兒之後的打算,然後便隱晦地暗示明皇自己要睡了。明皇心裡清楚他在防備著,最後還是主動離開了。但是即使如此,他也知道,直至他徹底消失,葉柏涵總不會在他面前真正睡著。
只是這一次,便由他吧。
青玄曾經想過將他打落紅塵。
若是追趕無法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那就把他打落紅塵,讓自己成為他的拯救好了。待到他也知道了塵世的艱難,就會知道他的用心是何等可貴。
……可是總有人打破他的計劃,先他一步占據那人的心。
……極其可惡。
然後最讓人感到絕望的是,蓮總是會愛上那個在最初願意給予他陪伴的人,即使不是男女之情,也會將之視為這一生最為重要的人。那感情如此廉價,初初甚至讓青玄覺得可笑。
可是就是這樣廉價的感情,卻能讓蓮捨命去維護。
沒有力量去守護的感情,理應是極為廉價的。
……理應當。
但是,為什麼他卻願意捨命去維護那樣廉價的感情!?弱者的一生如同飄絮,追逐而不可得的命運毫無價值,只能顯出其深深的可悲。青玄絕不認為曾經高高在上的蓮,能夠放下曾經所有的輕慢與自矜,忍受浮萍一樣的人生。
卻不防他竟然就如同落水的飛鳥,就那樣連掙扎都沒有,就那樣義無反顧地沉入了魚的世界。
他費盡心思想要得到的力量,蓮卻根本不在乎。他根本不屑的凡人的感情,蓮卻如同為之著了魔。
這完全沒有價值。
所以,他想讓蓮明白,他所執念想要抓到手的那些東西,是多麼脆弱,醜陋而不值一提。
這個計劃最終並未成功。
如果成功了,青玄也不會在這裡。
無論如何,同蓮的這場戰爭,獲勝的是蓮,而失敗的是青玄。哪怕在這一場戰爭之中,吃盡苦頭的也是蓮,但是放棄了自己的大部分力量,主動進入輪迴試圖挽回一切的卻是青玄。
在入輪迴的瞬間,他其實就已經徹底認輸。
但是即使他已經認輸,這場由青玄單方面發起的戰爭,蓮卻不接受任何停戰的協議,寧願跳下界橋也不肯從頭來過。
界橋瞬息萬變,青玄以蓮的命魂與其它魂魄的聯繫作為牽引,數次試圖通過兩個世界瞬息的交錯引其魂魄回歸,卻整整花費了十餘年才成功,甚至折進去了一個皇后,最終才終於令其寄生於林妃身上,成了“葉柏涵”。
他把那孩子精心地養大,作為一國之君,他對他甚至比林妃還要用心。如果是這樣,只要花費足夠的時間,蓮終有一天會再次把他當做最重要的人。
然而卻不妨這世事從來不肯如人預料,曾經在他眼中如同螻蟻之輩也有翻天的能力。烏懷殊在危弗言的幫助下,找到了葉柏涵,並將之再一次帶回了伽羅山。
若是早知道如此,他在轉生之前,便當先一步滅了伽羅山。
但是和蓮是一縷魂魄被他牽引轉世不同,青玄是自己投入紅塵,而且為了不失去記憶並保持魂魄的完整,他是捨棄了一切的投胎轉世,雖然早已為自己安排了之後的道路,所以重修的時候實力增長飛快,但是到底不比前生的強悍。
他當時的實力到底不足以從伽羅山奪回葉柏涵。
這或許是塵世中最為讓人無奈的現實。當他擁有力量的時候,這力量卻不能為他奪取到他真正想要的東西。而當他失去力量的時候,別人卻能夠靠著力量奪走他最重要的東西。
但是,林墨乘已死,韓定霜也已死,秦思歸作為只是嫡母的女子,與葉柏涵之間橫亘著太過漫長的時光,終究不足為懼。而只要等到皇后自然而然地亡故,這世上就再也沒有人可以跟他爭奪。
而當那個時候,他們便可以重回到開始。這一次,蓮如果想要什麼,他必定都會給他,如此便好。
新年之後,朝中恢復大朝會。
明皇果然遵守承諾,提出了要在各州建立藏書樓的事情。這個要求聽上去是個合理的決策,此時國庫也算豐裕,加強教化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明皇也知道,未必所有的朝臣都支持這件事。
先不說建立藏書樓的耗費,就說葉柏涵提出把歷年考卷,邸報和時政決策修訂成冊,任由學子閱讀觀看的事情,就影響到了大半個朝堂。
明國的集權非常有力,科舉的影響力也極大,但是即使如此,官宦人家還是保留著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對於官場的了解。而且說句實話,雖然身處高位,但是六部諸相也未必沒有犯糊塗發糊塗政令的時候。
萬一這種事發生,不管對於皇帝還是丞相們來說都是黑歷史。史書可改,但是抄錄出去的政令集子卻難改,到時候被外面連科舉都沒中過的白目書生到處議論,怕是面子裡子都沒了。
不過話雖然這樣說,反對的理由卻不能直接提出來,所以大家便都各自找藉口反對明皇的這個決策,或者其中的幾條細則。
反對的理由也各種各樣。有人從財政上出發,表示一口氣在各州都建立藏書樓耗費太大,管理也是個問題。葉柏涵便提出了一整套極為合理且滴水不漏的管理方案,並且給了一個十分低廉的預算——根據印表機的原理煉製一個廉價法器,對於葉柏涵來說不管在技術上還是設計上都毫無難度。
又有人從禮教上出發,認為政令是朝廷的事情,若是任書生評頭論足未免損傷朝廷的尊嚴。
葉柏涵便笑著反駁道:“如果政令不能體現朝廷的威嚴,反而會損傷朝廷威嚴,那麼要這樣的政令有何用處?”
這駁斥也算是一針見血,之後甚至不需葉柏涵多言,就有發言者的政敵抓住了他這句話里的漏洞,趁勝追擊對之大家駁斥。
對方自然是惱怒異常,但是葉柏涵是皇太子,而且真正的緣由又不好拿到檯面上來說,最後也只能咽下這一口苦水。
當然,對於這件事,也並非只有反對者。支持者也有好些,都是一些寒門子弟。說到底,葉柏涵的這個提議是對他們很有好處的,哪怕這一條政策執行不了多久,但是若是有這麼一座藏書樓,卻能很快豐富一些寒門的底蘊。
所以他們自己就很快爭吵起來。
這政策是明皇想拿來討好葉柏涵的,所以哪怕爭執了許久,到底還是沒有人能夠真正的撼動。也因為這個原因,朝會解散之後,葉柏涵難得沒有高冷地直接離開,甚至和幾位支撐這件事的老大人好生聊了幾句。
數日之後,此事定案。葉柏涵甚至順手讓人給這件事上出力的幾位主要官員送去了一本養生功法和一枚護身符。
明皇聽說這件事的時候,倒也沒有想太多,只覺得葉柏涵確實同以前不一樣了。
第270章
若是以往, 他絕對分不清遠近利害,不懂得用這種手段收買人心。
蓮以前不管是誰對她求助,素來都會不遺餘力地相幫。也因為如此,很多人即使受了她的恩惠,也未必就會心存感恩。
畢竟蓮的恩惠沒有門檻, 自然也無人覺得珍貴, 反而總有人提出一些亂七八糟的要求。對她刻意吹捧的,反而是一些受她美貌所惑的人。
青玄自己就有那麼點意思,可在他看來, 小白龍也不外如是。
蓮的能力,只要合理利用本來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 可惜偏偏被她一直揮霍著, 才會導致自己吃了這麼多的苦頭。
所以青玄對現在的情況倒也算是樂見其成。懂得收買人心,對於葉柏涵來說其實也算是一種進步。
他總會知道,誰才是真心為他著想的人。
青玄這樣想著,放任了蓮那些堪稱稚嫩又不痛不癢的手段。
然而這一切終止於他知道小白龍的肉身消失不見, 疑似已經脫困的時候。
三百多年前,小白龍從雲州的山崗下被蓮救出,讓青玄憤怒不已,最後他憤恨於蓮的不知好歹,將他命魂抽出, 投入輪迴。
但是蓮轉生之後,青玄又覺得懊惱不已。青玄本人天性就有些陰沉寡言,無趣得很, 是個工作狂類型的人物,他一直有所自知,卻難以改變。
也許在內心深處,他也始終覺得,蓮總有一天會離開自己。
若不是被人奪走,也總會因為厭倦他的沉悶無趣而離開。
在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是嫉恨著小白龍的。嫉妒他的巧言善辯,總能哄得蓮眉開眼笑。所以他又將小白龍鎮壓在另一處,卻抽了他的命魂投生到伽羅山附近,封穴鎖魄,令其神與志分離,因此不善言語巧媚,結果果然如他所料一般。
但是,沒有經歷過凡塵艱辛的仙人怎麼會明白他的堅持?蓮對他所追求的一切都漠不關心,只在乎誰願意陪她玩耍。
但是誰又會責怪她?
她原本就如同最天真的孩子,天真且殘忍。那殘忍是她的本質,也是她最美的地方,讓人為了打破那天塹,寧願瘋狂。
即使如此,卻仍舊無能為力。
葉柏涵與明皇說了一會兒之後的打算,然後便隱晦地暗示明皇自己要睡了。明皇心裡清楚他在防備著,最後還是主動離開了。但是即使如此,他也知道,直至他徹底消失,葉柏涵總不會在他面前真正睡著。
只是這一次,便由他吧。
青玄曾經想過將他打落紅塵。
若是追趕無法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那就把他打落紅塵,讓自己成為他的拯救好了。待到他也知道了塵世的艱難,就會知道他的用心是何等可貴。
……可是總有人打破他的計劃,先他一步占據那人的心。
……極其可惡。
然後最讓人感到絕望的是,蓮總是會愛上那個在最初願意給予他陪伴的人,即使不是男女之情,也會將之視為這一生最為重要的人。那感情如此廉價,初初甚至讓青玄覺得可笑。
可是就是這樣廉價的感情,卻能讓蓮捨命去維護。
沒有力量去守護的感情,理應是極為廉價的。
……理應當。
但是,為什麼他卻願意捨命去維護那樣廉價的感情!?弱者的一生如同飄絮,追逐而不可得的命運毫無價值,只能顯出其深深的可悲。青玄絕不認為曾經高高在上的蓮,能夠放下曾經所有的輕慢與自矜,忍受浮萍一樣的人生。
卻不防他竟然就如同落水的飛鳥,就那樣連掙扎都沒有,就那樣義無反顧地沉入了魚的世界。
他費盡心思想要得到的力量,蓮卻根本不在乎。他根本不屑的凡人的感情,蓮卻如同為之著了魔。
這完全沒有價值。
所以,他想讓蓮明白,他所執念想要抓到手的那些東西,是多麼脆弱,醜陋而不值一提。
這個計劃最終並未成功。
如果成功了,青玄也不會在這裡。
無論如何,同蓮的這場戰爭,獲勝的是蓮,而失敗的是青玄。哪怕在這一場戰爭之中,吃盡苦頭的也是蓮,但是放棄了自己的大部分力量,主動進入輪迴試圖挽回一切的卻是青玄。
在入輪迴的瞬間,他其實就已經徹底認輸。
但是即使他已經認輸,這場由青玄單方面發起的戰爭,蓮卻不接受任何停戰的協議,寧願跳下界橋也不肯從頭來過。
界橋瞬息萬變,青玄以蓮的命魂與其它魂魄的聯繫作為牽引,數次試圖通過兩個世界瞬息的交錯引其魂魄回歸,卻整整花費了十餘年才成功,甚至折進去了一個皇后,最終才終於令其寄生於林妃身上,成了“葉柏涵”。
他把那孩子精心地養大,作為一國之君,他對他甚至比林妃還要用心。如果是這樣,只要花費足夠的時間,蓮終有一天會再次把他當做最重要的人。
然而卻不妨這世事從來不肯如人預料,曾經在他眼中如同螻蟻之輩也有翻天的能力。烏懷殊在危弗言的幫助下,找到了葉柏涵,並將之再一次帶回了伽羅山。
若是早知道如此,他在轉生之前,便當先一步滅了伽羅山。
但是和蓮是一縷魂魄被他牽引轉世不同,青玄是自己投入紅塵,而且為了不失去記憶並保持魂魄的完整,他是捨棄了一切的投胎轉世,雖然早已為自己安排了之後的道路,所以重修的時候實力增長飛快,但是到底不比前生的強悍。
他當時的實力到底不足以從伽羅山奪回葉柏涵。
這或許是塵世中最為讓人無奈的現實。當他擁有力量的時候,這力量卻不能為他奪取到他真正想要的東西。而當他失去力量的時候,別人卻能夠靠著力量奪走他最重要的東西。
但是,林墨乘已死,韓定霜也已死,秦思歸作為只是嫡母的女子,與葉柏涵之間橫亘著太過漫長的時光,終究不足為懼。而只要等到皇后自然而然地亡故,這世上就再也沒有人可以跟他爭奪。
而當那個時候,他們便可以重回到開始。這一次,蓮如果想要什麼,他必定都會給他,如此便好。
新年之後,朝中恢復大朝會。
明皇果然遵守承諾,提出了要在各州建立藏書樓的事情。這個要求聽上去是個合理的決策,此時國庫也算豐裕,加強教化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明皇也知道,未必所有的朝臣都支持這件事。
先不說建立藏書樓的耗費,就說葉柏涵提出把歷年考卷,邸報和時政決策修訂成冊,任由學子閱讀觀看的事情,就影響到了大半個朝堂。
明國的集權非常有力,科舉的影響力也極大,但是即使如此,官宦人家還是保留著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對於官場的了解。而且說句實話,雖然身處高位,但是六部諸相也未必沒有犯糊塗發糊塗政令的時候。
萬一這種事發生,不管對於皇帝還是丞相們來說都是黑歷史。史書可改,但是抄錄出去的政令集子卻難改,到時候被外面連科舉都沒中過的白目書生到處議論,怕是面子裡子都沒了。
不過話雖然這樣說,反對的理由卻不能直接提出來,所以大家便都各自找藉口反對明皇的這個決策,或者其中的幾條細則。
反對的理由也各種各樣。有人從財政上出發,表示一口氣在各州都建立藏書樓耗費太大,管理也是個問題。葉柏涵便提出了一整套極為合理且滴水不漏的管理方案,並且給了一個十分低廉的預算——根據印表機的原理煉製一個廉價法器,對於葉柏涵來說不管在技術上還是設計上都毫無難度。
又有人從禮教上出發,認為政令是朝廷的事情,若是任書生評頭論足未免損傷朝廷的尊嚴。
葉柏涵便笑著反駁道:“如果政令不能體現朝廷的威嚴,反而會損傷朝廷威嚴,那麼要這樣的政令有何用處?”
這駁斥也算是一針見血,之後甚至不需葉柏涵多言,就有發言者的政敵抓住了他這句話里的漏洞,趁勝追擊對之大家駁斥。
對方自然是惱怒異常,但是葉柏涵是皇太子,而且真正的緣由又不好拿到檯面上來說,最後也只能咽下這一口苦水。
當然,對於這件事,也並非只有反對者。支持者也有好些,都是一些寒門子弟。說到底,葉柏涵的這個提議是對他們很有好處的,哪怕這一條政策執行不了多久,但是若是有這麼一座藏書樓,卻能很快豐富一些寒門的底蘊。
所以他們自己就很快爭吵起來。
這政策是明皇想拿來討好葉柏涵的,所以哪怕爭執了許久,到底還是沒有人能夠真正的撼動。也因為這個原因,朝會解散之後,葉柏涵難得沒有高冷地直接離開,甚至和幾位支撐這件事的老大人好生聊了幾句。
數日之後,此事定案。葉柏涵甚至順手讓人給這件事上出力的幾位主要官員送去了一本養生功法和一枚護身符。
明皇聽說這件事的時候,倒也沒有想太多,只覺得葉柏涵確實同以前不一樣了。
第270章
若是以往, 他絕對分不清遠近利害,不懂得用這種手段收買人心。
蓮以前不管是誰對她求助,素來都會不遺餘力地相幫。也因為如此,很多人即使受了她的恩惠,也未必就會心存感恩。
畢竟蓮的恩惠沒有門檻, 自然也無人覺得珍貴, 反而總有人提出一些亂七八糟的要求。對她刻意吹捧的,反而是一些受她美貌所惑的人。
青玄自己就有那麼點意思,可在他看來, 小白龍也不外如是。
蓮的能力,只要合理利用本來可以讓自己過得更好, 可惜偏偏被她一直揮霍著, 才會導致自己吃了這麼多的苦頭。
所以青玄對現在的情況倒也算是樂見其成。懂得收買人心,對於葉柏涵來說其實也算是一種進步。
他總會知道,誰才是真心為他著想的人。
青玄這樣想著,放任了蓮那些堪稱稚嫩又不痛不癢的手段。
然而這一切終止於他知道小白龍的肉身消失不見, 疑似已經脫困的時候。
三百多年前,小白龍從雲州的山崗下被蓮救出,讓青玄憤怒不已,最後他憤恨於蓮的不知好歹,將他命魂抽出, 投入輪迴。
但是蓮轉生之後,青玄又覺得懊惱不已。青玄本人天性就有些陰沉寡言,無趣得很, 是個工作狂類型的人物,他一直有所自知,卻難以改變。
也許在內心深處,他也始終覺得,蓮總有一天會離開自己。
若不是被人奪走,也總會因為厭倦他的沉悶無趣而離開。
在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是嫉恨著小白龍的。嫉妒他的巧言善辯,總能哄得蓮眉開眼笑。所以他又將小白龍鎮壓在另一處,卻抽了他的命魂投生到伽羅山附近,封穴鎖魄,令其神與志分離,因此不善言語巧媚,結果果然如他所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