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魏陽帝雖然沒有去參與賞梅宴會,但他卻早早知道了陳淑雨這次鬧出的笑話,他一時間覺得好笑不已,一邊又責怪陳淑雨借著他的名義作擋箭牌,畢竟他堂堂一國之君,怎會輕易為一小小的妃子作詩呢?
不過他大人有大量,不去追究其責罰,但他又不能就這樣白白便宜了順昭儀,呃,容他想想。
陳淑雨用完膳食後,便一直皺著眉頭眉頭用著若有所思的眼光盯著素茗,盯了好一會,都把一直以淡定的為做事準則的素茗看得渾身發毛。
“主子,奴婢是不是?”素茗終於沒有頂住壓力,直接明了的跪伏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抬頭問道。
“。。。”陳淑雨一時間無言以對了,她現在只想干點別的轉移注意力的事情,所以才無聊的盯著素茗。
罷了罷了,她還是去認真學習怎麼作詩吧,免得下次再被問的啞口無言的,只能冒險出絕招,拿魏陽帝作解困的藉口。
不過就算魏陽帝來責怪自己,她也還有保命底牌,而且要是接著魏陽帝的名義來揭開底牌,反而會有絕妙的好處,反正她這也不是第一次利用魏陽帝了,多一次又何妨呢!
陳淑雨一邊看著詩經,一邊胡思亂想著其中的利害關係,忽然腦光一閃,便想到她之前沒有想到的地方,一旦想通那些方方面面,之後的一切便不成大問題了。
所以她又很期待魏陽帝來景寧宮一趟,這樣她才可以揭開自己的底牌,也魏陽帝的光好好保護腹中的孩子。
孩子?沒錯,陳淑雨現在最大的底牌就是她腹中的孩子,所以她才自信的去參與賞梅宴會,畢竟皇室的子嗣是非常金貴的,如不是犯下什麼大錯,皇室是不會對她過於責罰。
可惜魏陽帝沒有如她所願快些來景寧宮,因為魏陽帝最近一直都在處理著政務,所以不便臨幸後宮。
德妃被下了面子,自然不可能讓陳淑雨過得那麼有滋有味的,畢竟陛下沒有踏進過後宮一步,所以一些小人便見風使舵,開始明目張胆的在對景寧宮下黑手。
比如:室內所用的碳,不再是上等貨,而是被換成看似貴重其實不耐用的碳,不但不暖和還一直有刺鼻的濃煙;再來便是食用方面,以往的膳食都是上等材料,現在只是一些普通的食材等等方面。
景寧宮眾人皆有不服氣,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眾人皆知德妃地位高,順昭儀地位低,有腦子的人都會捧高才低,一來剋扣景寧宮上下好東西也不會有人為她出頭,二來景寧宮越慘,那德妃不就越高興嗎,那投靠德妃的事就好辦了。
陳淑雨倒是覺得沒什麼,要是德妃的報復只是這些的話,那德妃一定是個慈善的好人,但陳淑雨覺得德妃並不是個良善的人,所以德妃的報復還在後面,這只是開胃菜而已,不必大驚小怪的,淡定淡定。
景寧宮裡一些不知道陳淑雨還有底牌的宮人們都人心惶惶不安,總覺得跟著這樣一個不再受寵的妃子,前途渺茫的,還不如趁現在還可以跳槽,趕緊的找關係離開這景寧宮。
陳淑雨按兵不動看著景寧宮裡面的那些宮人們在折騰不停的,也看著那些宮人一個個的拼命的找關係離開景寧宮,陳淑雨沒有阻攔,反而好聲好氣的祝賀他們前程似錦。
她看著人走得差不多了,才表面過著慢慢悠悠的生活,私下又偷偷的過著養胎的日子,所以她一點都不覺得生活又什麼難過,這畢竟不是有句老話:樹倒猢猻散嘛。
陳淑雨就一直等著魏陽帝什麼時候才可以踏進後宮,然後她再送他一份大禮,嘻嘻。
魏陽帝一日不踏進後宮,後宮的妃子們就一直提不起性子爭風吃醋的,所以格外安靜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哦,忘了提立後的事情,事情是這樣的:大臣一直在朝廷上反覆強調著立後的好處,但魏陽帝的眼皮動都沒動一下,全程一副冷漠臉,仿佛他們談論立後的事,與他無關緊要的小事情。
反而一些人提起其他一些政事,魏陽帝卻一臉積極向上的樣子,無論大小,他都可以聽得津津有味。
所以提倡立後的臣子們最終還是放棄掙扎了,死了那條讓魏陽帝立後的心了。好吧,你愛立不立,反正他們不再提起立後的事了,重新將注意點放在其他事情上面了。
魏陽帝看到他的朝廷里終於消停下來了,不再提前立後的事情了,也終於鬆了一口氣,他終於不用聽著臣子們反覆來反覆去的強調立後的重要性了。
其實真相是:魏陽帝他心裡還是記掛著先後,雖然先後走的不明不白的,但好歹夫妻一場,還是有那麼一絲感情在的,所以他便在先後的靈堂里,在心裡暗暗的立誓:他,魏陽帝,在先後離世後的三年裡,不會再立新後!
魏陽帝也沒有明著對外說出去,所以他才會耐著性子聽著臣子們提議立新後的事情,反正只要他不去理會這些提議去立新後,那麼所有人都逼不了他。
沒錯,他就是那麼任性之人,反正也沒有什麼人敢指責他,除非是不要命了 ,再說他這些臣子們機靈得很呢,又怎會以命相博呢。
嗯,就這樣吧,立新後的事情三年之後再說吧。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哈,我又來了。。。
☆、清理釘子,大換血。
經歷了短短的不夠半個月的時間,景寧宮的順昭儀便從最受寵的寵妃,變成了人人都可以踩上一腳的人了。
不過他大人有大量,不去追究其責罰,但他又不能就這樣白白便宜了順昭儀,呃,容他想想。
陳淑雨用完膳食後,便一直皺著眉頭眉頭用著若有所思的眼光盯著素茗,盯了好一會,都把一直以淡定的為做事準則的素茗看得渾身發毛。
“主子,奴婢是不是?”素茗終於沒有頂住壓力,直接明了的跪伏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抬頭問道。
“。。。”陳淑雨一時間無言以對了,她現在只想干點別的轉移注意力的事情,所以才無聊的盯著素茗。
罷了罷了,她還是去認真學習怎麼作詩吧,免得下次再被問的啞口無言的,只能冒險出絕招,拿魏陽帝作解困的藉口。
不過就算魏陽帝來責怪自己,她也還有保命底牌,而且要是接著魏陽帝的名義來揭開底牌,反而會有絕妙的好處,反正她這也不是第一次利用魏陽帝了,多一次又何妨呢!
陳淑雨一邊看著詩經,一邊胡思亂想著其中的利害關係,忽然腦光一閃,便想到她之前沒有想到的地方,一旦想通那些方方面面,之後的一切便不成大問題了。
所以她又很期待魏陽帝來景寧宮一趟,這樣她才可以揭開自己的底牌,也魏陽帝的光好好保護腹中的孩子。
孩子?沒錯,陳淑雨現在最大的底牌就是她腹中的孩子,所以她才自信的去參與賞梅宴會,畢竟皇室的子嗣是非常金貴的,如不是犯下什麼大錯,皇室是不會對她過於責罰。
可惜魏陽帝沒有如她所願快些來景寧宮,因為魏陽帝最近一直都在處理著政務,所以不便臨幸後宮。
德妃被下了面子,自然不可能讓陳淑雨過得那麼有滋有味的,畢竟陛下沒有踏進過後宮一步,所以一些小人便見風使舵,開始明目張胆的在對景寧宮下黑手。
比如:室內所用的碳,不再是上等貨,而是被換成看似貴重其實不耐用的碳,不但不暖和還一直有刺鼻的濃煙;再來便是食用方面,以往的膳食都是上等材料,現在只是一些普通的食材等等方面。
景寧宮眾人皆有不服氣,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眾人皆知德妃地位高,順昭儀地位低,有腦子的人都會捧高才低,一來剋扣景寧宮上下好東西也不會有人為她出頭,二來景寧宮越慘,那德妃不就越高興嗎,那投靠德妃的事就好辦了。
陳淑雨倒是覺得沒什麼,要是德妃的報復只是這些的話,那德妃一定是個慈善的好人,但陳淑雨覺得德妃並不是個良善的人,所以德妃的報復還在後面,這只是開胃菜而已,不必大驚小怪的,淡定淡定。
景寧宮裡一些不知道陳淑雨還有底牌的宮人們都人心惶惶不安,總覺得跟著這樣一個不再受寵的妃子,前途渺茫的,還不如趁現在還可以跳槽,趕緊的找關係離開這景寧宮。
陳淑雨按兵不動看著景寧宮裡面的那些宮人們在折騰不停的,也看著那些宮人一個個的拼命的找關係離開景寧宮,陳淑雨沒有阻攔,反而好聲好氣的祝賀他們前程似錦。
她看著人走得差不多了,才表面過著慢慢悠悠的生活,私下又偷偷的過著養胎的日子,所以她一點都不覺得生活又什麼難過,這畢竟不是有句老話:樹倒猢猻散嘛。
陳淑雨就一直等著魏陽帝什麼時候才可以踏進後宮,然後她再送他一份大禮,嘻嘻。
魏陽帝一日不踏進後宮,後宮的妃子們就一直提不起性子爭風吃醋的,所以格外安靜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哦,忘了提立後的事情,事情是這樣的:大臣一直在朝廷上反覆強調著立後的好處,但魏陽帝的眼皮動都沒動一下,全程一副冷漠臉,仿佛他們談論立後的事,與他無關緊要的小事情。
反而一些人提起其他一些政事,魏陽帝卻一臉積極向上的樣子,無論大小,他都可以聽得津津有味。
所以提倡立後的臣子們最終還是放棄掙扎了,死了那條讓魏陽帝立後的心了。好吧,你愛立不立,反正他們不再提起立後的事了,重新將注意點放在其他事情上面了。
魏陽帝看到他的朝廷里終於消停下來了,不再提前立後的事情了,也終於鬆了一口氣,他終於不用聽著臣子們反覆來反覆去的強調立後的重要性了。
其實真相是:魏陽帝他心裡還是記掛著先後,雖然先後走的不明不白的,但好歹夫妻一場,還是有那麼一絲感情在的,所以他便在先後的靈堂里,在心裡暗暗的立誓:他,魏陽帝,在先後離世後的三年裡,不會再立新後!
魏陽帝也沒有明著對外說出去,所以他才會耐著性子聽著臣子們提議立新後的事情,反正只要他不去理會這些提議去立新後,那麼所有人都逼不了他。
沒錯,他就是那麼任性之人,反正也沒有什麼人敢指責他,除非是不要命了 ,再說他這些臣子們機靈得很呢,又怎會以命相博呢。
嗯,就這樣吧,立新後的事情三年之後再說吧。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哈,我又來了。。。
☆、清理釘子,大換血。
經歷了短短的不夠半個月的時間,景寧宮的順昭儀便從最受寵的寵妃,變成了人人都可以踩上一腳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