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在羅蘭眼裡,這都是上好的肥料,數百年來,魚和其他水生生物的骸骨、水草,以及居民的糞便,就這樣一點點沉積在泥土裡。如果不是不方便運輸,他倒挺想把這些土壤用來肥田。可惜,現在只能由人工鏟走,直接拋入河水中。

  就這樣清理一層,提升一截,他終於看到了黃褐色的堅實土壤,接下來就是不斷重複這一過程,直到將兩片土地全部修整成型。

  羅蘭預計這一過程至少要持續一周左右,不過光把土地抬出水面並意味著可以直接使用,流動的河水會不斷帶走泥沙,不進行防護的話,即使是紡錘型的土地,也堅持不了十幾年。

  他把卡爾·梵伯特叫到身邊,拿出一支炭筆,邊畫邊講述下一步應該如何固化地面。

  「您的意思是,在這些土地邊緣挖出凹槽,再灌入水泥?」如今的建設部部長比劃著名圖紙問道。

  不愧是王都石匠會的傑出成員,羅蘭滿意地想,自己只是簡單提醒了幾句,他就立刻明白了自己的意圖。

  「沒錯,每一段長度不要超過五米,深度控制在一米左右。灌滿水泥後,再讓女巫將這段凹槽下降一米,如此反覆,便能形成一道直插入河床底部的水泥牆。」這個方案是羅蘭看到蓮的能力後想出來的,既然她能控制地面徑直下降,那麼想必也能將地上搭建好的構築物一起帶入地底。

  「您這個想法真是太巧妙了,」卡爾眼睛一亮,「如此一來,即使河水沖走了外側泥土,也會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牆體阻擋下來。」

  羅蘭點頭道,「關鍵點在於控制好下沉的整體高度,少了的話會導致底部無法包嚴,多了則浪費水泥、耽誤工期,這個由你來負責把控。」

  「是,殿下,」他應道,「算上挖去的淤泥和軟土,我估計整個高度應該在十二米左右。」

  「另外,四周圍好水泥牆後,中間的土地不要覆蓋水泥,以後我要在上面種花種草。」王子叮囑道。

  「種……花?」卡爾愣了愣。

  畢竟這些圍牆無法做到滴水不漏,而且分段施工的話,牆體上必定會留有均勻的縫隙。想要進一步穩固土壤,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種草了——植被能平衡土壤含水,減少水土流失,特別是葉子魔改過後的超長根系雜草,可以保證將泥土牢牢實實固結在一起。

  簡單解釋了下植物的保土作用,羅蘭轉身望向河岸邊忙碌的工人,「引橋部分現在建造得怎麼樣了?」

  「正在鋪設水泥碎石路面,」卡爾不假思索地匯報導,「應該這周就能完工。」

  按照計劃,河道兩邊的引橋皆由毛石水泥堆砌而成,就跟西境城牆一樣,只要做好了定位和測量工作,建造本身並無難度。橋面坡道相對於地面整整提高了七米,通過一段帶弧度的長緩坡與城市街道相連,加上河堤與水面的高差,當鐵橋完工時,應該能與赤水河形成十至十二米的淨高,對於內河船帆來說基本夠用了。

  主橋目前只完成了一跨,正架在岸邊接受測試——由於跨度不大,荷載極低,羅蘭即便對橋樑工程一竅不通,也絲毫不擔心它的可靠性。在沒有超載後八輪的年代,三十公分高的工字鋼就是穩固的保證,就算上面擠滿了人,也不可能把鋼樑生生壓斷。更何況從加工到組裝焊接都是安娜一手包辦,出現豆腐渣工程的概率極低。

  同樣,它的安裝也十分簡單,待到三跨主橋全部預製好後,直接由蜂鳥將其輕量化,再交給閃電吊裝到位即可。

  當這座可以供兩輛四輪馬車並排通行的鋼橋矗立在赤水河上時,南北兩岸才算真正連接為一個整體。

  「即使是最偉大的石匠,也很難想像出如此宏偉的橋樑,」望著波光粼粼的寬廣湖面,卡爾感嘆道,「殿下,這座鋼鐵之橋有名字嗎?」

  羅蘭想了想,「就叫赤水橋吧。」

  第二百六十三章 「麥子熟了」

  在炎炎烈日下,塞尼·達利戴著草帽行走在河岸邊,檢查麥穗的成長情況。

  經過近四個月的種植,如今小麥已經基本成熟。

  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的麥田仿如金色的海洋,麥穗粗壯而飽滿,穎果不只數量翻了一倍,就連個頭都比他以往所見過的任何春小麥都要碩大。無須等到收割稱量,塞尼也能知道今年必定是個豐收年。

  毫無疑問,這一定是女巫的功勞。

  他陪父親種了十年的地,自然清楚普通小麥應該長什麼模樣,一株小麥分一至三穗,每穗能產二三十顆果實。土壤肥沃與否的確會影響到麥粒的大小,但讓麥穗所結的穎果直接增加一倍?除了女巫外,他想不出其他解釋。

  像這樣的變化還有很多,例如小鎮裡高聳的水塔——他曾近距離觀察過那些龐然大物,單靠人力根本無法把一個大鐵桶搬運到比住宅樓還高的鐵架上去,更別提它們幾乎都是在一夜之間建成的。如今住在小區裡的鎮民已很少需要自己提著桶子去打水,只要擰開龍頭,清涼的井水就會從管道里傾瀉而出。

  還有赤水河中央的「小島」也是如此,自從殿下舉行授勳典禮,將娜娜瓦小姐接上禮台之後,使用女巫變得愈發不加遮掩起來。讓空曠的河面上憑空浮現出一塊土地,這明顯只有女巫才能辦得到嘛。

  他曾向市政廳總管巴羅夫詢問過此事,得到的回答是不用理會,羅蘭殿下自有想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