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說著眼神看向對面的男子,這意思要引薦的就是這位男子了。
蔣華寧已猜到了蘇秦知道邊城缺糧一事,這下得到了確定,蹙了蹙眉,問道:“不知夫人是如何知道這件事的。”
“我如何知道的,這不重要。”蘇秦笑道:“如今最重要的是籌糧,不是嗎?”
蔣華寧眉頭微微一動,心口跳了跳,蘇秦竟然是過來送糧的,她的相公是安河富商李廣文,那可是比方道還富的大富商,方道是儒商,做生意還有所顧忌,李廣文就不在意這些個,生意遍及各個領域,家裡說是有金山銀山都不為過。
“你的意思是……”蔣華寧的嗓子興奮的發乾,嗓音微微顫抖著。
蘇秦神色變得嚴謹,點點頭道:“你想的沒有錯,”她抬起手指向對面的男子,“這位是常琮民常公子,乃是從西北恆河遠道而來,家中生意也是不小,與外子相熟,特拜託到外子那兒,希望我能為他引薦。”
“常公子好。”蔣華寧心中愈發激動,強自鎮定微微頷首示意,這位看來也是要出力相幫的意思了。
“蔣三姑娘好。”常琮民也是點了點頭,“此番有勞蔣三姑娘從中幫忙了。”
蔣華寧微微一笑,聲音中不乏感激,“常公子言重,該是我謝您才是,在這個時候竟願意出手相助。”
如今誰不知道大皇子當朝,與鎮國公府不睦,這個時候給予邊城幫助,那便有如火中取碳,危險至極。
“常某仰慕鎮國公威名,能略盡綿薄之力是常某的榮幸。說出來不怕蔣三姑娘笑話,”常琮民自嘲笑笑,“常某也是山匪出身,努力了這麼多年也不過只是個只知銅臭的俗人,怎能不佩服公爺。若是這輩子能見公爺一面,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蔣華寧深有同感的點頭贊同,“公爺和我大嫂都不是俗人。”常琮民對鎮國公的崇敬就跟她對大嫂的崇敬是一樣的。心嚮往之,能幫上一點忙也是知足。
“如今我手下的人已開始調動銀錢和糧食,我還籌備了一支三千人的隊伍,專門用來運送糧草物資,一旦糧草物資齊備,立刻便可以上路。”常琮民道。
蘇秦接口道:“外子也已開始做準備籌糧,並派了人到各州縣購糧,只送糧人手卻是不多,只能湊出幾百人的隊伍。”
常琮民乃是山匪出身,手下的人自然不少,三千人的隊伍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對李廣文來說卻是湊不出來的。不過李廣文的生意中也有糧油這一項,在糧油的圈子裡卻是很有些門道。
邊城缺的就是糧草,全部籌集的都是銀錢也是不行,到了邊城想買糧食都沒處買去。
“三千多人的隊伍,盡夠了。”蔣華寧沉吟道,“只我們這邊也籌措了不少糧食,運糧之事可否加我一個?”她一直遺憾不能為大哥大嫂做些什麼,運糧前往邊城可不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蔣三姑娘也想參與運糧?”蘇秦愕然,這運糧可不是個好差事,這麼大一批人,這麼多糧食,又沒有官府背景,一路上風餐露宿不說,還容易遇到山匪劫道的,一不小心小命都保不住。
蔣華寧鄭重的點點頭道:“對,我得看著大嫂親自接到糧草物資才能安心。”
常琮民抬眼看了蔣華寧一眼,只見她目光堅定,閃耀著如星星般的光芒,明明生的一副清雅靈秀的閨閣女子的模樣,偏偏神情卻好似一個躊躇滿志的少年郎,鬥志昂揚,不畏前路。
心中突的就酸酸痒痒的,常琮民低頭笑笑,撫掌讚嘆道:“好,蔣三姑娘好膽識。路上常某必定全力相護,不叫蔣三姑娘掉一根頭髮。”
蔣華寧笑著點頭道謝,心中卻是腹誹,她每日都掉一大把頭髮,倒真是敢說。
既然常琮民應下,蘇秦自然沒什麼意見,反而有蔣華寧在會更好,到了邊城也比較好進城,不然如今扈城禁嚴,輕易還不得進。
她曾經做了那麼大的錯事,君山夫婦不光不計前嫌,還讓她尋到了這麼好的一個夫君,此番她無論如何也該做出補償,不然將來的日子,她將一輩子活在痛苦自責之中。
得虧她與一些世家學子還有聯繫,不然怕也無法得知君山夫婦的困境,只望老天保佑,鎮國公能早日醒來,邊城之戰取得勝利,以解她心頭之悔。
第102章 瘟疫戰
鎮國公已泡了七八日的藥浴, 黎靜水不管每日多累都要去主院看看才安心, 日日都去, 卻是不見任何變化,不禁心裡不安起來,不會沒有用吧。
胡月歌卻是勸黎靜水不要著急, 十分篤定的說,十五日之內必醒,沒有辦法,黎靜水只能繼續心焦的等著。
而守在鎮國公府的黎守義接到黎靜水的口信便趕緊安排暗衛分批往外轉移金銀細軟,最先轉移出去的便是鎮國公府的所有銀票, 銀票就是紙做的, 輕便易攜帶,只一次一人就輕鬆全部帶了出去,一旦成功轉移出去,即刻快馬加鞭送往邊城……
而邊城這邊的黎靜水收到首批送過來的七萬多兩銀票時, 稍稍鬆了口氣,總算不至於斷糧了。打仗之時, 便是斷一天的糧都是天大的麻煩事, 每天本來就累的要死, 再吃不飽飯, 哪來的士氣。
黎靜水馬上著人拿著銀票去扈城城中以及周邊採購糧食和所缺物資。
再說京城這邊,所有糧草物資都已籌集完畢, 運糧隊伍也整頓待發,蔣華寧與蔣老太爺和蔣大老爺、呂氏說了要親自運糧去往邊城之事, 儘管呂氏哭成了淚人兒,卻是一句阻攔的話都沒有說,去吧去吧,都是一群討債鬼,全都去了才好。
想是這麼想,其實是呂氏心裡明白,糧草物資能籌到不算到,安全送到邊城才算到,當以大局為重,她只有一個兒子,已追隨兒媳去了邊城,如今身邊也只有一個女兒可當此大任。
二房倒是兒子多,不過想也知道她那個弟妹不會樂意幫這個忙。
蔣老太爺和蔣大老爺也沒有阻攔,倒是爺倆聚一塊兒喝了一頓悶酒,喝的是酩酊大醉,又哭又笑,折騰了半宿。
蘇秦和她的夫君李廣文以及常琮民臨出發前親自上蔣府接蔣華寧,並拜訪蔣老太爺,蔣大老爺和呂氏,鄭重承諾一定把蔣華寧平安帶回來。
然後蔣華寧一行人押著糧草物資,出發上路。
按說這麼大的運糧隊伍,又是從京城郊外出發,離皇宮這麼近,蕭行炎不可能不知道。蕭行炎確實是知道了,只是他如今分身乏術,朝堂中的官員本來就沒有全部歸順於他,最近更是有很多脾氣倔的,直接撂挑子躲在府中不出來了,也不上朝,任他說如何威脅都沒有用,人家說不來就不來。
每日早朝,參加早朝官員直接就少了一小半,別小看這一小半,能上朝的官員都是朝廷重臣,缺一個兩個還能頂住,一下子缺了這麼多,很多地方完全就亂了套。
你說把這些不聽話的全殺了吧,也不可能,一是就算全殺了,一時他也沒有可用之人,這麼多空缺填不上,還是亂套,二是他根基未穩,一下子殺這麼多朝廷重臣,馬上就得玩完。
蔣華寧已猜到了蘇秦知道邊城缺糧一事,這下得到了確定,蹙了蹙眉,問道:“不知夫人是如何知道這件事的。”
“我如何知道的,這不重要。”蘇秦笑道:“如今最重要的是籌糧,不是嗎?”
蔣華寧眉頭微微一動,心口跳了跳,蘇秦竟然是過來送糧的,她的相公是安河富商李廣文,那可是比方道還富的大富商,方道是儒商,做生意還有所顧忌,李廣文就不在意這些個,生意遍及各個領域,家裡說是有金山銀山都不為過。
“你的意思是……”蔣華寧的嗓子興奮的發乾,嗓音微微顫抖著。
蘇秦神色變得嚴謹,點點頭道:“你想的沒有錯,”她抬起手指向對面的男子,“這位是常琮民常公子,乃是從西北恆河遠道而來,家中生意也是不小,與外子相熟,特拜託到外子那兒,希望我能為他引薦。”
“常公子好。”蔣華寧心中愈發激動,強自鎮定微微頷首示意,這位看來也是要出力相幫的意思了。
“蔣三姑娘好。”常琮民也是點了點頭,“此番有勞蔣三姑娘從中幫忙了。”
蔣華寧微微一笑,聲音中不乏感激,“常公子言重,該是我謝您才是,在這個時候竟願意出手相助。”
如今誰不知道大皇子當朝,與鎮國公府不睦,這個時候給予邊城幫助,那便有如火中取碳,危險至極。
“常某仰慕鎮國公威名,能略盡綿薄之力是常某的榮幸。說出來不怕蔣三姑娘笑話,”常琮民自嘲笑笑,“常某也是山匪出身,努力了這麼多年也不過只是個只知銅臭的俗人,怎能不佩服公爺。若是這輩子能見公爺一面,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蔣華寧深有同感的點頭贊同,“公爺和我大嫂都不是俗人。”常琮民對鎮國公的崇敬就跟她對大嫂的崇敬是一樣的。心嚮往之,能幫上一點忙也是知足。
“如今我手下的人已開始調動銀錢和糧食,我還籌備了一支三千人的隊伍,專門用來運送糧草物資,一旦糧草物資齊備,立刻便可以上路。”常琮民道。
蘇秦接口道:“外子也已開始做準備籌糧,並派了人到各州縣購糧,只送糧人手卻是不多,只能湊出幾百人的隊伍。”
常琮民乃是山匪出身,手下的人自然不少,三千人的隊伍對他來說並不是難事,對李廣文來說卻是湊不出來的。不過李廣文的生意中也有糧油這一項,在糧油的圈子裡卻是很有些門道。
邊城缺的就是糧草,全部籌集的都是銀錢也是不行,到了邊城想買糧食都沒處買去。
“三千多人的隊伍,盡夠了。”蔣華寧沉吟道,“只我們這邊也籌措了不少糧食,運糧之事可否加我一個?”她一直遺憾不能為大哥大嫂做些什麼,運糧前往邊城可不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蔣三姑娘也想參與運糧?”蘇秦愕然,這運糧可不是個好差事,這麼大一批人,這麼多糧食,又沒有官府背景,一路上風餐露宿不說,還容易遇到山匪劫道的,一不小心小命都保不住。
蔣華寧鄭重的點點頭道:“對,我得看著大嫂親自接到糧草物資才能安心。”
常琮民抬眼看了蔣華寧一眼,只見她目光堅定,閃耀著如星星般的光芒,明明生的一副清雅靈秀的閨閣女子的模樣,偏偏神情卻好似一個躊躇滿志的少年郎,鬥志昂揚,不畏前路。
心中突的就酸酸痒痒的,常琮民低頭笑笑,撫掌讚嘆道:“好,蔣三姑娘好膽識。路上常某必定全力相護,不叫蔣三姑娘掉一根頭髮。”
蔣華寧笑著點頭道謝,心中卻是腹誹,她每日都掉一大把頭髮,倒真是敢說。
既然常琮民應下,蘇秦自然沒什麼意見,反而有蔣華寧在會更好,到了邊城也比較好進城,不然如今扈城禁嚴,輕易還不得進。
她曾經做了那麼大的錯事,君山夫婦不光不計前嫌,還讓她尋到了這麼好的一個夫君,此番她無論如何也該做出補償,不然將來的日子,她將一輩子活在痛苦自責之中。
得虧她與一些世家學子還有聯繫,不然怕也無法得知君山夫婦的困境,只望老天保佑,鎮國公能早日醒來,邊城之戰取得勝利,以解她心頭之悔。
第102章 瘟疫戰
鎮國公已泡了七八日的藥浴, 黎靜水不管每日多累都要去主院看看才安心, 日日都去, 卻是不見任何變化,不禁心裡不安起來,不會沒有用吧。
胡月歌卻是勸黎靜水不要著急, 十分篤定的說,十五日之內必醒,沒有辦法,黎靜水只能繼續心焦的等著。
而守在鎮國公府的黎守義接到黎靜水的口信便趕緊安排暗衛分批往外轉移金銀細軟,最先轉移出去的便是鎮國公府的所有銀票, 銀票就是紙做的, 輕便易攜帶,只一次一人就輕鬆全部帶了出去,一旦成功轉移出去,即刻快馬加鞭送往邊城……
而邊城這邊的黎靜水收到首批送過來的七萬多兩銀票時, 稍稍鬆了口氣,總算不至於斷糧了。打仗之時, 便是斷一天的糧都是天大的麻煩事, 每天本來就累的要死, 再吃不飽飯, 哪來的士氣。
黎靜水馬上著人拿著銀票去扈城城中以及周邊採購糧食和所缺物資。
再說京城這邊,所有糧草物資都已籌集完畢, 運糧隊伍也整頓待發,蔣華寧與蔣老太爺和蔣大老爺、呂氏說了要親自運糧去往邊城之事, 儘管呂氏哭成了淚人兒,卻是一句阻攔的話都沒有說,去吧去吧,都是一群討債鬼,全都去了才好。
想是這麼想,其實是呂氏心裡明白,糧草物資能籌到不算到,安全送到邊城才算到,當以大局為重,她只有一個兒子,已追隨兒媳去了邊城,如今身邊也只有一個女兒可當此大任。
二房倒是兒子多,不過想也知道她那個弟妹不會樂意幫這個忙。
蔣老太爺和蔣大老爺也沒有阻攔,倒是爺倆聚一塊兒喝了一頓悶酒,喝的是酩酊大醉,又哭又笑,折騰了半宿。
蘇秦和她的夫君李廣文以及常琮民臨出發前親自上蔣府接蔣華寧,並拜訪蔣老太爺,蔣大老爺和呂氏,鄭重承諾一定把蔣華寧平安帶回來。
然後蔣華寧一行人押著糧草物資,出發上路。
按說這麼大的運糧隊伍,又是從京城郊外出發,離皇宮這麼近,蕭行炎不可能不知道。蕭行炎確實是知道了,只是他如今分身乏術,朝堂中的官員本來就沒有全部歸順於他,最近更是有很多脾氣倔的,直接撂挑子躲在府中不出來了,也不上朝,任他說如何威脅都沒有用,人家說不來就不來。
每日早朝,參加早朝官員直接就少了一小半,別小看這一小半,能上朝的官員都是朝廷重臣,缺一個兩個還能頂住,一下子缺了這麼多,很多地方完全就亂了套。
你說把這些不聽話的全殺了吧,也不可能,一是就算全殺了,一時他也沒有可用之人,這麼多空缺填不上,還是亂套,二是他根基未穩,一下子殺這麼多朝廷重臣,馬上就得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