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些場面上的話,彼此只需點到為止,心照不宣便罷了。

  只是戶部之事,到底茲事體大,鄂國公不敢擅專,免不了多問上幾句:“此事……可要壓下?”

  楊廷一哂,眼眸微微眯起,輕聲道:“不必,如實上報。”

  蘇覃瞅了一眼,突覺得這般面無表情威風凜人的二姐夫,此時竟有些跟狐狸似的,藏了一肚子壞水。

  不一會兒,府中來人問詢是否將午食擺在書房,被楊廷否了,帶去花廳翁婿小舅子喝了個歡暢,再各自離去。

  鄂國公回府後便將此事詳詳細細地列了個摺子,快馬遞進了宮裡。

  聽聞當晚勤政殿便摔壞了一對羊脂白玉杯。

  ****

  楊廷這一出去,到傍晚才回。

  蘇令蠻練完半個時辰大字,一個時辰柔術,等得飢腸轆轆,才盼到人踩著夜露徐風回來。

  “怎去了這許久?阿爹與覃弟,到底是何要緊事這般著急忙慌的?”

  “倒不是甚大事。”楊廷不欲將前院之事帶回,見蘇令蠻嘟著嘴要說話,忙捂了她嘴道:“蠻蠻,我餓了。”

  蘇令蠻滿腹疑問登時被打消個乾淨,忙張羅著饗食,不一會兒,小廚房便將飯食送上來,照例的一碗豐富的紅糖水,蘇令蠻喝得臉頰紅彤彤的,楊廷支頷嘆了口氣。

  “又怎麼了?”

  蘇令蠻拿眼睛睨他。

  “美人在懷,可惜……動不了。”

  楊廷拿手撩她眼睫毛,只覺得蠻蠻的眼睫毛一扇一扇得好似要戳進人心裡去,蘇令蠻被他摸得眼睛發癢,將手給打了:

  “莫瞎胡鬧!”

  “那阿爹的事,不好說,覃弟之事,總好說了吧。”

  楊廷這才懶洋洋地將蘇覃之話複述了遍,蘇令蠻深以為然:“照阿蠻看,大姐姐那話,基本屬實,不過覃弟說的也不差,大姐姐本就無甚家族概念,最看重的是自個兒一條性命,為報命,自然是不惜代價的。”

  她話鋒一轉,似笑非笑地看著楊廷,“倒是你,肚裡打什麼饑荒,不如與阿蠻一併說了吧。”

  “還是瞞不過蠻蠻。”

  楊廷話雖這般說,嘴角卻格外舒展,眼底有絲笑意划過:“你大姐姐能知曉這許多秘辛,自然是有人叫她知曉,姓王的想利用她,我等不如將計就計。”

  “大姐姐與你說的?”

  蘇令蠻想到此,不由擰了他一把,柳眉倒豎:“你何時與她私下相處了?”

  大姐姐看她時那艷羨的表情,蘇令蠻可還記得真真的,這是一個對阿廷有過肖想的女人,想想便不得勁。

  想著,沒忍住又瞪了楊廷一眼,這招蜂引蝶的臭男人。

  “喲呵,好大的酸味。”

  楊廷支著頷,眼睛彎了彎,突然笑了。

  蘇令蠻臉紅紅的不說話,論起來,她這霸道勁兒在女人中也是少有,不過她改不了,也不想改。

  “沒私下處。”楊廷嘆了口氣,將人攬過來,捏著下巴碰了碰那嫣紅的嘴兒,才道:“蠻蠻,當年我父移情,阿娘生無可戀時,我便立過誓,若日後有心愛之人,必不負她一分一毫。”

  “世間男子不獨如你阿爹那般,皆是負心薄倖之輩;亦有千金一諾,不肯屈就之人。”

  居士如是,他楊清微也不例外。

  自楊廷過敏病灶好後,蘇令蠻心中的不安便輕易地被這一句話給撫平了——楊廷鄭重的姿態和語言,都再再告訴她,這確然是千金一諾。

  “好。”

  “阿蠻信你。”

  縱時光往復,這諾言,從潛龍府邸,到穩坐金鑾,楊廷都貫徹始終,不曾違背過一絲一毫,成為史書上大書特書的“千古情帝”——

  當然,亦有“懼內”之言甚囂塵上,野史、正說反覆論證,卻始終不能得出統一結論。

  這亦是後話了。

  第206章 中山王

  中山王楊徹入城當日, 儀仗隊排開幾乎一里, 浩浩湯湯從國道而入, 長安百姓奔走相告,列隊觀看。

  據傳中山王好一副雄壯體格,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氣概,見之便讓人心折, 以至於蘇令蠻見到那清秀近乎嬌弱的中山王真面目時,竟發起了愣。

  鴻臚寺卿接待外賓,但楊徹不是外賓, 最後推來推去, 還是由敬王這同出一脈的楊姓本家出面招待。

  至於楊徹帶來的三千精兵,則駐紮城外, 他只帶了數十親衛入城,只是那長長的儀仗隊,依然讓自詡見多識廣的長安百姓津津樂道許久, 男左女右, 個頂個的好看。

  楊廷清咳了一聲,“阿蠻。”

  蘇令蠻這才回了神, 訕訕地笑了笑。

  這楊徹當真長了好一副清秀面龐,與楊照、楊廷等外露的俊朗不同, 唇紅齒白,不說話時有二八少女的嬌怯,尤其一雙杏眼,眼尾微微下垂, 看人時格外無辜,比她一個婦人都顯得堪憐。

  至於那虎背熊腰、力拔山兮的氣概,是半點沒見著。

  頭一天入城,先去拜見聖人,三跪九叩之後,兩廂你來我往地敘了些並不存在的“舊情”,一個淚漣漣感懷天恩,一個歡喜喜得見親人,做足了熱鬧場面。

  百官們趁機歌功頌德,幾乎以彩衣娛親之勢讓中山王感受到了朝廷的百般關懷。晚間趁勢辦個小家宴,楊宰輔因年事已高,早先拒了,楊廷則被要求攜眷參加,與聖人齊聚一堂,為楊家支脈碩果僅存的中山王辦接風宴。

  “這位便是弟媳吧?”

  楊徹朝蘇令蠻舉了舉杯,又朝楊廷擠擠眼,調皮道:“阿廷好福氣。”

  說起來楊家也是心酸,新一輩內,嫡脈只得楊照、楊廷兩人,支脈便他一人,與那動輒好幾十甚至上百一代的大家族不能比,楊徹在三人中年紀最大,是以托大叫一聲“弟媳”也是不差的。

  諾大的殿內,除了楊徹帶來的兩個妻妾,與楊廷帶來的蘇令蠻,多數還是被聖人那濟濟一堂的妃子給擠滿了。

  乍一眼看去,竟也有滿滿當當、花團錦簇的熱鬧。

  只可惜,能陪在聖人左右的,除了寵冠後宮的容妃娘娘,其餘人都被排到了正座後邊,史皇后自打出了宗人府,便自請常伴青燈古佛,閉門不出再無聲息,史家也整個沉寂下去。此時場上除了容貌能穩壓她一頭的敬王妃,便數容妃娘娘最出挑了。

  左右長長的花紅柳綠一眼看不見頭,後宮有牌面能出宮宴的著實不少。

  蘇令蠻來時還見蘇蜜兒縮在角落裡,蔫搭搭地跟朵懨花似的。看樣子,宮中生活不盡如人意,向來跟只驕傲的孔雀似的腦袋也耷拉了下來。

  楊廷與楊徹心照不宣地遙遙碰了碰杯,各自飲酒。

  聖人挑眉戲謔道:“緣何是敬王有福氣?”

  蘇令蠻只覺得上首落在身上的視線如蟻一般,讓她瘮得慌,楊廷側了側身,給她擋去了大部視線。

  楊徹見這場景,翹了翹嘴角,似見到了好笑之事,口中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