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且慢!”
他說。
“夫人,我神行太保卓刀泉願意硬接你三掌,可否饒了紅娘姑娘?”
中二之魂熊熊燃燒啊,卓刀泉差點沒叫出師太。
老夫人如何想得到還有這一出?氣得直哆嗦,偏偏面對這等莽夫沒法和他講道理。於是把氣撒到紅娘身上,打是不敢打了——
“我道你個小賤人這般嘴硬,原是不知廉恥,早和人搭上,帶壞了我兒鶯鶯!”
路珞瑜看著趕來救駕的豬隊友,又氣又好笑,旁若無人地嗔道:“你來做什麼?還嫌不夠混亂?”
鄭氏也和他說話,儘量保持克制:“惠明和尚,我崔家家事與你何干?你突然闖入我崔家女眷居住的內宅,意欲何為?說不清老身今天要告到法本主持那裡,開除你的佛籍!”
卓刀泉剛才還扮演張無忌,下一刻換了一副沒皮沒臉的表情:“老夫人這話就見外了,和尚我沒有佛籍。我不是和紅娘有婚約麼,紅娘沒有雙親,到時候還得夫人做主,小婿算是你崔家人,聽聞這邊吵嚷,想是那孫飛虎餘孽上門尋事,特來保護夫人。”
鄭氏被他懟得面容僵硬,一句話也說不出。尤其這無賴特意提了一句孫飛虎,言下之意就是提醒老夫人再有權勢,面對不要命的歹人仍舊束手無策——沒錯,正是在下。
路珞瑜臉繃不住,選擇站在鄭氏這邊:“瘋和尚滾出去!胡言亂語,有你何事?”
惠明和尚立馬慫了,賠笑作揖往外走,“那小僧就在外院護持老夫人平安,打擾了、打擾了……”
錫杖哐啷一聲,撞在門楣上,和尚趕緊調整位置,出去還貼心地關上門。
被他一攪和,鄭氏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怒氣值一個大招都沒成功放出來,路珞瑜見好就收,賣個乖伏地認錯。
“事已如此,小姐和那張生情意相投,夫人得好休便休,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鄭氏坐在椅子上,側著身子,余怒未消,看了看門外,壓低聲音罵道:“這事情都是你個小賤人惹的!”
“夫人說錯了,不是怪我紅娘,也不是怪張生、小姐,實是夫人之過。”
“你這賤人倒反咬我一口,怎麼是我的過?”
“都怪夫人言而無信,那日當著僧眾的面答應下把小姐許給退兵之人,後來夫人嫌棄張生無權無勢,有意賴婚,叫小姐叫他哥哥。既然夫人不肯玉成其事,只合給他一些盤纏金帛,打發他上京去。不該留他在寺中住下,使得怨女曠夫,早晚相窺視。現在木已成舟,老夫人不平息此事,一來辱沒相國;二來那張生如果異日名重天下,問起我崔家恩將仇報之事,反而要受辱。即便告到官司,也是夫人治家不嚴。紅娘不敢自專,乞望夫人莫如恕其小過,成就大事。乾脆成全他們,便可洗去污點。”
鄭氏臉色陰晴不定,內心思忖良久,終是無奈地嘆口氣,紅娘所說的是當下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罷了,紅娘你去把鶯鶯和那張生一併找來。”
老人家閉著眼,背靠在椅子上,心中疲累。她為崔家盡心盡力,老之將至,女兒不肖,為之奈何?
☆、結局
夜涼如水,書生穿著那件長袍,坐在亭中。
張君瑞離家赴京趕考,已經在河中淹留近三月。來時春曉,一雨秋深,嬋娟誤人,讓他一度放棄了進京的念頭,說是在寺中稅居尋個清淨好好溫書,實際上幾十天來沒有一天得清淨,吵吵嚷嚷、慌慌張張,空空消磨了時光,所幸願望得償,最後這一個月,醉臥溫柔鄉。
直到今天,鶯鶯的母親叫他過去,書生心中恐慌,以為不濟也要受一頓罵,可板著臉的鄭氏,從頭到尾沒幾句話。她說她同意把鶯鶯許配給自己,唯一的條件是,崔家世代顯赫,哪怕如今式微,也不招白身女婿,要給他治裝,擇日進京參加今年的秋試,崔家給他養著媳婦,如果他謀得官職,便回來風光大娶。
還有一句話夫人沒說,張珙自己明白,如果落第,可能鶯鶯就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了。
崔夫人很冷靜地處理了這件事,並讓崔鶯鶯搬去和她同住,也就是說,張生即便留在寺中,亦不可能再有一親芳澤的機會。他自己明白,眼前的歡愉是暫時的,為長久計,不能不動身。
鶯鶯遣紅娘問他何日進京,崔母同樣答應給他置辦一路所需。
出乎意料的是,張君瑞告訴路珞瑜,他決定明天就啟程進京。甚至沒有一絲一毫的戀眷之意,當即叫隨身的小僕收拾好不多的行囊,餵飽馬匹,最後他獨自在院中發呆,回想這幾個月來的經歷,可能是他一生中最深刻的日子。
他年紀不小了,很快便二十四,湖海飄零久,孑然一身孤,抓住了青春的尾巴,如願以償地擁有了一段不那麼轟轟烈烈卻刻骨銘心的愛情。接下來要做的是把這份美好繼續下去,別無他法,唯有搞定丈母娘,這是一個男人的必修課。
他決意明日就啟程進京,不是因為見不到鶯鶯。在河中耽擱了太久,離秋闈本就時日無多,加上大考前的打點和複習,都需要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進行。普救寺不是他心中的安靜地方,只要想著鶯鶯就在身旁,哪裡還能看進書?
所以說很多書生夢想的紅袖添香不過是文人的無聊想法,真有紅袖在側,琴瑟在御,燭影搖紅,還看什麼書?紅袖會問你,我難道還沒書好看麼?
他說。
“夫人,我神行太保卓刀泉願意硬接你三掌,可否饒了紅娘姑娘?”
中二之魂熊熊燃燒啊,卓刀泉差點沒叫出師太。
老夫人如何想得到還有這一出?氣得直哆嗦,偏偏面對這等莽夫沒法和他講道理。於是把氣撒到紅娘身上,打是不敢打了——
“我道你個小賤人這般嘴硬,原是不知廉恥,早和人搭上,帶壞了我兒鶯鶯!”
路珞瑜看著趕來救駕的豬隊友,又氣又好笑,旁若無人地嗔道:“你來做什麼?還嫌不夠混亂?”
鄭氏也和他說話,儘量保持克制:“惠明和尚,我崔家家事與你何干?你突然闖入我崔家女眷居住的內宅,意欲何為?說不清老身今天要告到法本主持那裡,開除你的佛籍!”
卓刀泉剛才還扮演張無忌,下一刻換了一副沒皮沒臉的表情:“老夫人這話就見外了,和尚我沒有佛籍。我不是和紅娘有婚約麼,紅娘沒有雙親,到時候還得夫人做主,小婿算是你崔家人,聽聞這邊吵嚷,想是那孫飛虎餘孽上門尋事,特來保護夫人。”
鄭氏被他懟得面容僵硬,一句話也說不出。尤其這無賴特意提了一句孫飛虎,言下之意就是提醒老夫人再有權勢,面對不要命的歹人仍舊束手無策——沒錯,正是在下。
路珞瑜臉繃不住,選擇站在鄭氏這邊:“瘋和尚滾出去!胡言亂語,有你何事?”
惠明和尚立馬慫了,賠笑作揖往外走,“那小僧就在外院護持老夫人平安,打擾了、打擾了……”
錫杖哐啷一聲,撞在門楣上,和尚趕緊調整位置,出去還貼心地關上門。
被他一攪和,鄭氏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怒氣值一個大招都沒成功放出來,路珞瑜見好就收,賣個乖伏地認錯。
“事已如此,小姐和那張生情意相投,夫人得好休便休,何必苦追求,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鄭氏坐在椅子上,側著身子,余怒未消,看了看門外,壓低聲音罵道:“這事情都是你個小賤人惹的!”
“夫人說錯了,不是怪我紅娘,也不是怪張生、小姐,實是夫人之過。”
“你這賤人倒反咬我一口,怎麼是我的過?”
“都怪夫人言而無信,那日當著僧眾的面答應下把小姐許給退兵之人,後來夫人嫌棄張生無權無勢,有意賴婚,叫小姐叫他哥哥。既然夫人不肯玉成其事,只合給他一些盤纏金帛,打發他上京去。不該留他在寺中住下,使得怨女曠夫,早晚相窺視。現在木已成舟,老夫人不平息此事,一來辱沒相國;二來那張生如果異日名重天下,問起我崔家恩將仇報之事,反而要受辱。即便告到官司,也是夫人治家不嚴。紅娘不敢自專,乞望夫人莫如恕其小過,成就大事。乾脆成全他們,便可洗去污點。”
鄭氏臉色陰晴不定,內心思忖良久,終是無奈地嘆口氣,紅娘所說的是當下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罷了,紅娘你去把鶯鶯和那張生一併找來。”
老人家閉著眼,背靠在椅子上,心中疲累。她為崔家盡心盡力,老之將至,女兒不肖,為之奈何?
☆、結局
夜涼如水,書生穿著那件長袍,坐在亭中。
張君瑞離家赴京趕考,已經在河中淹留近三月。來時春曉,一雨秋深,嬋娟誤人,讓他一度放棄了進京的念頭,說是在寺中稅居尋個清淨好好溫書,實際上幾十天來沒有一天得清淨,吵吵嚷嚷、慌慌張張,空空消磨了時光,所幸願望得償,最後這一個月,醉臥溫柔鄉。
直到今天,鶯鶯的母親叫他過去,書生心中恐慌,以為不濟也要受一頓罵,可板著臉的鄭氏,從頭到尾沒幾句話。她說她同意把鶯鶯許配給自己,唯一的條件是,崔家世代顯赫,哪怕如今式微,也不招白身女婿,要給他治裝,擇日進京參加今年的秋試,崔家給他養著媳婦,如果他謀得官職,便回來風光大娶。
還有一句話夫人沒說,張珙自己明白,如果落第,可能鶯鶯就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了。
崔夫人很冷靜地處理了這件事,並讓崔鶯鶯搬去和她同住,也就是說,張生即便留在寺中,亦不可能再有一親芳澤的機會。他自己明白,眼前的歡愉是暫時的,為長久計,不能不動身。
鶯鶯遣紅娘問他何日進京,崔母同樣答應給他置辦一路所需。
出乎意料的是,張君瑞告訴路珞瑜,他決定明天就啟程進京。甚至沒有一絲一毫的戀眷之意,當即叫隨身的小僕收拾好不多的行囊,餵飽馬匹,最後他獨自在院中發呆,回想這幾個月來的經歷,可能是他一生中最深刻的日子。
他年紀不小了,很快便二十四,湖海飄零久,孑然一身孤,抓住了青春的尾巴,如願以償地擁有了一段不那麼轟轟烈烈卻刻骨銘心的愛情。接下來要做的是把這份美好繼續下去,別無他法,唯有搞定丈母娘,這是一個男人的必修課。
他決意明日就啟程進京,不是因為見不到鶯鶯。在河中耽擱了太久,離秋闈本就時日無多,加上大考前的打點和複習,都需要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進行。普救寺不是他心中的安靜地方,只要想著鶯鶯就在身旁,哪裡還能看進書?
所以說很多書生夢想的紅袖添香不過是文人的無聊想法,真有紅袖在側,琴瑟在御,燭影搖紅,還看什麼書?紅袖會問你,我難道還沒書好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