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演武場上比別處風都大,你們怎麼跑這裡玩來了?眼下馬上又是午膳點兒了,還不快隨我回去!”

  幾個孩子頓時就都蔫了,陸陸續續垂著頭走到容稽身邊,又垂著頭跟在他身後往內院走去。

  好在也不等眾人走到用午膳的大花廳近前,五房的涵哥兒便呼哧帶喘的跑了過來,先站定給他父親問了安,這才悄聲道,三伯父兩刻前便尋人呢。

  “虧著我聽三伯父身邊出來找人的小廝出來一說,便想起你們幾個定又悄悄跑去了演武場,就從我書房裡悄悄摸了出來找你們。”

  “等待會兒你們就和三伯父說,你們和我去了我書房了,聽見沒有?”

  涵哥兒今年已經十一歲了,身體也壯實了不少,再也不是“敦哥兒”那會兒的細豆芽模樣兒了。

  何況王嬌娘一直仔細帶著他,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這孩子眼下早就忘了當初,只將王嬌娘當做親生母親,日日叫娘比誰叫的都歡。

  五爺容稽早之前一直沒再娶,說是王嬌娘就很堪做五房主母了——既是對的人就擺在這裡,又何必再去費心另尋。

  只可惜早幾年一直礙於王嬌娘進門便給他做妾的身份,容稽又不好將她扶正罷了,便打算只與她就這麼過了。

  後來還是錦繡出了主意,說她五叔既然不是顧忌別的、譬如王嬌娘過去的出身,又打算一心與她過日子,那就不如給她換個身份。

  因此上“王嬌娘”早在四年前便“死”了,如今的五房奶奶也是在那年年底嫁給容稽的、來自於山東登州一個落魄秀才之家,娘家也姓王,正是山東東昌千戶所王家川的族妹,細算起來也是容府的姑太太容若繁的小姑子。

  五爺容稽聽罷涵哥兒這幾句話,頓時樂得不行,直道涵哥兒也長進了:“還知道悄悄替弟弟和外甥們瞞著了。”

  涵哥兒抿嘴兒直笑,笑夠了方才小聲道,這也是三姐姐教的呢。

  “三伯父打發出來尋人的小廝早被三姐姐交代了,這才幫我瞞著,說弟弟們和興哥兒就在我那兒,又叫我早點尋了他們將他們帶回來。”

  ……這般等到第二日正日子口兒,這一年的臘月初十,正是輔國公府老國公爺的六十六歲大壽;容府的正門早早就打開了,迎來送往怎麼一個熱鬧了得。

  錦繡既是昨日便帶著孩子們回了娘家,也便早早陪著華貞忙碌起來,外加上身邊還有四房康氏、五房王氏相幫,大房楊氏也在,眾人也不需如何費心,便將闔府上下打理得甚是井井有條。

  大姑奶奶容之芳與二姑奶奶容之萱倒也都是昨日回來的,可誰叫兩人又都有了身孕?

  錦繡便指派了昨晚回到娘家的蓮姐兒只管陪著兩位姐姐說話兒,連著茗姐兒與葭姐兒也跟過去了,只是不許兩個小的嘴兒巴巴兒說個不停,再惹得兩個姐姐心煩。

  眾人也便都沒想到,遠嫁山東的姑太太容若繁竟也在今日趕了回來,還是夫婦倆攜家帶口回來的,天剛一亮便進了城。

  “國公爺聞訊便已差了小容管家親自帶人去接了,想必不出半個時辰就該進府了。”付媽媽輕聲回稟道。

  華貞聽罷這個回稟便輕笑道,虧她還當路途太遠、姑太太才生的兒子也還年幼,恐怕受不得舟車勞頓,便沒給山東去信兒邀請,如今再看敢情是她失禮了。

  實則她心裡卻是明白,這京城再有老父親在,也算得上是容若繁的傷心地了——要不然她也不會說出這話來。

  錦繡這才說了實話:“據我所知姑母確實也不想回來,可誰叫姑父這些年的差事辦得好呢?”

  畢竟容程早在一年半前、也就是永樂帝駕崩不久便辭了錦衣衛指揮使的差事,一心做起了連個虛職都沒有的國公爺。

  永樂帝駕崩後繼位的雖是太子,這位又一向以仁慈寬厚著稱不假,想來也不會用那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手段對付錦衣衛,按說容程也不用很急著辭官。

  可是這位既是仁慈寬厚,那些知道太多秘辛的舊人……不趁此機會離了錦衣衛還待何時?

  與容程一同辭差的也就有不少舊手下,或離了錦衣衛後從了商,或舉家離京做起了田舍翁,難免令繼任之後的方麟很是缺乏自己人。

  因此上就在一個月前,方麟便給東昌千戶所下了調令,調千戶王家川回京任職錦衣衛指揮同知。

  想來也正是因為這份調令去得有些遲,這才令王家川與容若繁夫婦緊趕慢趕、終於趕在今日一早到了京城。

  華貞這才納過悶來,原來竟是方麟的一紙調令將那夫婦二人調來了京城,怪不得她事先一點動靜兒都沒聽說。

  她便連忙一邊叮囑付媽媽快帶人去給姑太太收拾院子,等得付媽媽領命走了,這才又一邊對著錦繡嘆了口氣。

  “你怎麼也不勸勸子玉?”

  要知道永樂帝當年之所以示意容程仔細帶一帶方麟,那可是為了太孫、不,如今要稱呼當今了,是為當今準備的左膀右臂。

  可在永樂帝駕崩後繼位的卻是太子,也就是半年前駕崩的那位洪熙帝,而不是當今陛下。

  容程卻在永樂帝駕崩後便辭了差事,又推舉了方麟繼任,令方麟成為了洪熙帝的臂膀。

  雖說洪熙帝也不過在位十個月,便撒手而去,這江山如今已是當今陛下的江山,方麟年紀輕輕卻成了“三朝老臣”了,這豈不是將他架到火上烤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