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尾聲(一)
1
對於衛昔靈突然記起從前的事情,我自然是覺得不解,想了許久,或許是因我自己找回了記憶的緣故。
我不敢確定,直到南疆王室派人尋我。
晉北堯拒絕出兵援助北楚,我不知道是什麼讓他做出這樣過河拆橋的事情,不過,他既然派人找我,那為此,我也要去見他一面。
我來到了南疆王宮,見到的人卻不是晉北堯。
那與朝顏幾乎一模一樣的面孔出現在我面前,讓人恍然。
可是我知道面前這個女子,她不是朝顏。
2
我擅於觀察人的雙眼,從他們眼裡的神態來判斷一個人。
夕顏與朝顏雖相貌相同,但除此之外,她們完全不同。
“你見過我姐姐”
她坐在喜露宮的一角,面色有些蒼涼,見到我的一開口便是這樣一句話。
我心中已然了解,果然她也記起了從前的事情。
我佯裝沒有聽見,走到她身邊行了一禮,道:“地上有些涼,王后還是起來罷”
我伸出手想要拉她,可是她卻置若罔聞,目光複雜的掃過周圍,抓緊了自己的衣角。
“北堯哥哥說,是你將我救了回來”她突然抬眸直視著我。
我沒有回答她的話,只是微微低頭,錯開她的目光,平靜道:“你想問什麼”
她微微一怔,面色凝滯,遲疑道:“我姐姐她,是不是死了”
3
我不說話,她卻猛然上前拉住我的衣袖,聲音極輕:“姐姐她……是不是因我而死”
她的眼神清澈卻又帶著一絲渾濁,我對上她眼神,卻看不清她的想法,只得開口:“代替你姐姐,好好活下去”
大抵晉北堯不知該怎樣同他解釋,便想由我來說出因果。只是,連他自己都不願開口說出的事情,又怎能讓我毫無波瀾的再向夕顏道出這一切。
聽了我的回答她很是震驚和不解,我接著道:“你和你姐姐如此相似,世間除了晉北堯怕是再難有人能夠分出你們,你要記著,既然活著便好好活著,不要辜負你姐姐的一片心意”
說完,我欲轉身離開,背過身時聽到了夕顏的聲音,她說:“我以為姐姐明白,其實她嫁給北堯哥哥,我很開心”
我怔了怔,停在了原地。
“封家和我本就欠姐姐良多,我知道她一直喜歡北堯哥哥,所以我……”夕顏捂著面龐:“當初我是自願進宮,也是我求王上將姐姐嫁給北堯哥哥的”
4
她卻是真心喜愛自己的姐姐,她不會忘記姐姐剛回封家的時候,那破舊污垢的衣物之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臉。
那時她想,這副與自己相同面容之下的人,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困苦才回到原本應當屬於自己的地方。
夕顏與朝顏幼時並不是單純的走失,朝顏曾經所受之苦原也應當是夕顏所受之苦,可封家那是選擇的是小女兒。
曾經的虧欠以為能夠彌補,時至今日,卻再也無法彌補,朝顏已死,而夕顏能做的就只能是替她姐姐,好好活下去。
晉北堯站在門外,他身上穿著暗沉的玄色緞子,如今雖已是君主,眉間卻不見半分歡喜。
我走出門外,關上了房門。
同他來到宮中一處木橋邊緣,南疆不冷,四季如春,他的目光瞥向不遠處的垂柳,低沉著聲音說道:“她竟記起了一切”
我淡淡的將目光停在他的面容之上,只見他眉頭緊鎖,不知在想些什麼。
“那樣不是很好麽”我緩緩移動步伐與他擦肩而過,走過木橋,淺淺開口:“她仍是你最深愛的那個人”
他突然就靜默在原地,半晌才動了動唇:“是我對不起朝兒”
我心下沉了沉,瞥見他看似傷心的神色,莫說這世間最大的悲哀,便都是失去後才覺著後悔,從前不珍惜的一切,到最終才發覺重要。
這些人,還真是相像。
他曾告訴她,青州從沒有春天,所以不必等他。
可後來他才知道,就在朝顏死的那一年,青州迎來了春天。
萬物復甦,世間卻再也沒有了那個人。
5
晉北堯答應出兵援助北楚,我完成了任務,也離開了業城。
沒有同言心桑雨告別,我害怕之後終有一天她們會發現我不會老,不會死的真相。
之後在人世間如魂魄一般游離了二十年,樣貌毫無變化,依舊如過去那般。
我常常會想起長尋的模樣,他的笑容,後來我才明白原來有些情愛,在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便面臨著結束。
再也沒有見過從前那些人,他們或許已不在人世,或許流離世間,陰陽相隔。
而我長生不死,飽受折磨。
我害怕再見到白雪,只因漫天的白雪總會讓我想起前塵過往。
心中所想,若是能夠在他戰死前告訴他,該多好。
我去了從不下雪的伏江,那裡的一切仿佛都是甦醒的,唯有我的心在沉睡,渾渾噩噩,渾然不知自己在做些什麼 。
6
此次去伏江還想要再見一個故人一面。
二十年的光景,世間一切都在變換,唯有我樣貌如斯,只是不知,她是否還能再記起我。
若能再相見,怕只是看著緣分。
伏江從不下雪,但是碰巧我到那裡的時候,這四季如春地方竟然開始變得寒冷起來,從不準備冬衣的人門竟然也裹上了厚厚的長袍。
我來到了一家茶舍,聽起了旁人說故事。
這時進來了一老一少的乞丐,來到我這裡討些銀錢。
茶舍的小廝見狀想要趕走他們,我連忙攔住,扔下五金銀子在桌上,道:“他們是我請來,不分貴賤,理應坐在這裡”
小廝似乎有些為難,說道:“姑娘,您有所不知,這老少兩個乞丐,日日乞討,來我這茶舍打擾客人聽書”
我還想再爭辯幾句,便見到茶舍的主人走了過來,開口:“發生了什麼事情?”
小廝將事情悉數稟告之後,茶舍的主人卻向我表達歉意:“姑娘說的對,此事是在下的疏忽”
茶舍的主人是一個男子,眉眼溫潤如玉,倒是有些熟悉。
他施捨了銀錢給那兩個乞丐,還指責了小廝,我方才滿意了一些。
只不過愈看他愈覺得像是在哪裡見過,於是不免開口:“未曾想到公子竟也是心善之人,不知公子姓名……”
他笑了笑,面容更加溫潤俊郎的,道:“在下姓姜,單名一個字,允”
姜允,姜允。
總覺得好似在哪裡聽過。
我心裡突然一怔,急忙問道:“你叫姜允那你姐姐可是叫阿若”
“姑娘怎知家姐的名諱”他顯然也有些驚訝。
我難掩心中的激動,開口:“我自然知曉,我與你姐姐是舊識”
見我這般年輕的模樣,他似乎有些不解。
1
對於衛昔靈突然記起從前的事情,我自然是覺得不解,想了許久,或許是因我自己找回了記憶的緣故。
我不敢確定,直到南疆王室派人尋我。
晉北堯拒絕出兵援助北楚,我不知道是什麼讓他做出這樣過河拆橋的事情,不過,他既然派人找我,那為此,我也要去見他一面。
我來到了南疆王宮,見到的人卻不是晉北堯。
那與朝顏幾乎一模一樣的面孔出現在我面前,讓人恍然。
可是我知道面前這個女子,她不是朝顏。
2
我擅於觀察人的雙眼,從他們眼裡的神態來判斷一個人。
夕顏與朝顏雖相貌相同,但除此之外,她們完全不同。
“你見過我姐姐”
她坐在喜露宮的一角,面色有些蒼涼,見到我的一開口便是這樣一句話。
我心中已然了解,果然她也記起了從前的事情。
我佯裝沒有聽見,走到她身邊行了一禮,道:“地上有些涼,王后還是起來罷”
我伸出手想要拉她,可是她卻置若罔聞,目光複雜的掃過周圍,抓緊了自己的衣角。
“北堯哥哥說,是你將我救了回來”她突然抬眸直視著我。
我沒有回答她的話,只是微微低頭,錯開她的目光,平靜道:“你想問什麼”
她微微一怔,面色凝滯,遲疑道:“我姐姐她,是不是死了”
3
我不說話,她卻猛然上前拉住我的衣袖,聲音極輕:“姐姐她……是不是因我而死”
她的眼神清澈卻又帶著一絲渾濁,我對上她眼神,卻看不清她的想法,只得開口:“代替你姐姐,好好活下去”
大抵晉北堯不知該怎樣同他解釋,便想由我來說出因果。只是,連他自己都不願開口說出的事情,又怎能讓我毫無波瀾的再向夕顏道出這一切。
聽了我的回答她很是震驚和不解,我接著道:“你和你姐姐如此相似,世間除了晉北堯怕是再難有人能夠分出你們,你要記著,既然活著便好好活著,不要辜負你姐姐的一片心意”
說完,我欲轉身離開,背過身時聽到了夕顏的聲音,她說:“我以為姐姐明白,其實她嫁給北堯哥哥,我很開心”
我怔了怔,停在了原地。
“封家和我本就欠姐姐良多,我知道她一直喜歡北堯哥哥,所以我……”夕顏捂著面龐:“當初我是自願進宮,也是我求王上將姐姐嫁給北堯哥哥的”
4
她卻是真心喜愛自己的姐姐,她不會忘記姐姐剛回封家的時候,那破舊污垢的衣物之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臉。
那時她想,這副與自己相同面容之下的人,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困苦才回到原本應當屬於自己的地方。
夕顏與朝顏幼時並不是單純的走失,朝顏曾經所受之苦原也應當是夕顏所受之苦,可封家那是選擇的是小女兒。
曾經的虧欠以為能夠彌補,時至今日,卻再也無法彌補,朝顏已死,而夕顏能做的就只能是替她姐姐,好好活下去。
晉北堯站在門外,他身上穿著暗沉的玄色緞子,如今雖已是君主,眉間卻不見半分歡喜。
我走出門外,關上了房門。
同他來到宮中一處木橋邊緣,南疆不冷,四季如春,他的目光瞥向不遠處的垂柳,低沉著聲音說道:“她竟記起了一切”
我淡淡的將目光停在他的面容之上,只見他眉頭緊鎖,不知在想些什麼。
“那樣不是很好麽”我緩緩移動步伐與他擦肩而過,走過木橋,淺淺開口:“她仍是你最深愛的那個人”
他突然就靜默在原地,半晌才動了動唇:“是我對不起朝兒”
我心下沉了沉,瞥見他看似傷心的神色,莫說這世間最大的悲哀,便都是失去後才覺著後悔,從前不珍惜的一切,到最終才發覺重要。
這些人,還真是相像。
他曾告訴她,青州從沒有春天,所以不必等他。
可後來他才知道,就在朝顏死的那一年,青州迎來了春天。
萬物復甦,世間卻再也沒有了那個人。
5
晉北堯答應出兵援助北楚,我完成了任務,也離開了業城。
沒有同言心桑雨告別,我害怕之後終有一天她們會發現我不會老,不會死的真相。
之後在人世間如魂魄一般游離了二十年,樣貌毫無變化,依舊如過去那般。
我常常會想起長尋的模樣,他的笑容,後來我才明白原來有些情愛,在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便面臨著結束。
再也沒有見過從前那些人,他們或許已不在人世,或許流離世間,陰陽相隔。
而我長生不死,飽受折磨。
我害怕再見到白雪,只因漫天的白雪總會讓我想起前塵過往。
心中所想,若是能夠在他戰死前告訴他,該多好。
我去了從不下雪的伏江,那裡的一切仿佛都是甦醒的,唯有我的心在沉睡,渾渾噩噩,渾然不知自己在做些什麼 。
6
此次去伏江還想要再見一個故人一面。
二十年的光景,世間一切都在變換,唯有我樣貌如斯,只是不知,她是否還能再記起我。
若能再相見,怕只是看著緣分。
伏江從不下雪,但是碰巧我到那裡的時候,這四季如春地方竟然開始變得寒冷起來,從不準備冬衣的人門竟然也裹上了厚厚的長袍。
我來到了一家茶舍,聽起了旁人說故事。
這時進來了一老一少的乞丐,來到我這裡討些銀錢。
茶舍的小廝見狀想要趕走他們,我連忙攔住,扔下五金銀子在桌上,道:“他們是我請來,不分貴賤,理應坐在這裡”
小廝似乎有些為難,說道:“姑娘,您有所不知,這老少兩個乞丐,日日乞討,來我這茶舍打擾客人聽書”
我還想再爭辯幾句,便見到茶舍的主人走了過來,開口:“發生了什麼事情?”
小廝將事情悉數稟告之後,茶舍的主人卻向我表達歉意:“姑娘說的對,此事是在下的疏忽”
茶舍的主人是一個男子,眉眼溫潤如玉,倒是有些熟悉。
他施捨了銀錢給那兩個乞丐,還指責了小廝,我方才滿意了一些。
只不過愈看他愈覺得像是在哪裡見過,於是不免開口:“未曾想到公子竟也是心善之人,不知公子姓名……”
他笑了笑,面容更加溫潤俊郎的,道:“在下姓姜,單名一個字,允”
姜允,姜允。
總覺得好似在哪裡聽過。
我心裡突然一怔,急忙問道:“你叫姜允那你姐姐可是叫阿若”
“姑娘怎知家姐的名諱”他顯然也有些驚訝。
我難掩心中的激動,開口:“我自然知曉,我與你姐姐是舊識”
見我這般年輕的模樣,他似乎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