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晃兩年過去,陶五在外也有了自己的媳婦,聽說還是他部隊裡上級軍官的獨生女,便就是這回帶回來的五弟妹。

  陶四勸說了幾句,眼見阻止不了弟弟,只好揀了把傘一路撐著送對方出村坐車。

  等到了村口車行道旁,只見陶五掏出一大卷錢不容分說塞進陶四的口袋裡:「四哥,我岳丈和岳母前不久都過世了,如今玉華大著肚子沒人照看,要不是實在沒辦法,我是不會帶她回來麻煩你跟嫂子的……」

  陶四推拒不得:「唉,你這是什麼話!信不過我?你媳婦就是我親弟妹,看在你的面上我跟你嫂子也一定會好好照顧的……」

  「那我就放心了。」陶老五頓了頓,像是想起了什麼,又囑託道:「玉華近來心情不大好,夜裡總哭,她有了身子,還得勞你跟嫂子多順著她……」

  「那必須,你就放心吧。」陶四連連點頭。

  陶五這才笑了。

  車到村口,他安心地上了車返回前線。

  家裡多了個長期留宿的外人,哪怕是妯娌,陶四的妻子也就是陶家嬸嬸姚春梅也滿不高興。

  因為得把較好的隔間臥房讓出來給人家住,他們夫妻倆只能龜縮在角房門口搭個簡易的木頭床,沒半點隱私不說,還不舒適。

  更別提這五弟妹說是心情不好,實則像是神經上有了大問題,每天只呆呆地望著窗流淚,晚上也不大睡覺。

  坐在床沿邊上那直挺挺望窗的黑影,每每都把起夜的姚春梅和陶四嚇一大跳,好在除此以外,也沒發生什麼其他莫名其妙的事,讓兩人鬆了口氣。

  看在錢,以及陶五月月從外地寄來的補貼份上,他們對照顧弟妹玉華還算用心,尤其是姚春梅也很快發現自己懷孕了以後。

  結婚兩年無子無女,有孕對於這對夫妻來說是望眼欲穿的大喜事,他們覺得是接了玉華孕氣,待五弟妹便更加周到。

  恰逢戰爭迭起,外頭動亂不已,物資極其匱乏僅供前線,可託了弟妹的福,姚春梅跟在後頭也能吃些好的,為肚裡的胎兒積攢營養。

  這對妯娌腹中孩子相隔的月份僅一月有餘,但自從姚春梅顯懷後,懷相就慢慢的超過弟妹玉華。

  倒不是姚懷雙胎的緣故,而是五弟妹日日思念雙親導致心情抑鬱,胃口也越發地變小,不願進食,孕吐期繁複冗長。

  「弟妹,這樣下去不行啊,你不吃東西就沒有營養,到時候小孩會不好生的,多少吃一些吧……」這是陶老四夫妻倆日日都會哄勸的話語。

  然而沒用,做出來的各種吃食依舊大半便宜了姚春梅。

  而陶家老五被困在前線上,直到陶家妯娌由於意外在同一天相繼生產,也始終沒有回來。

  「我記得那天天氣很冷,門口結了冰……」陶家嬸嬸沉浸在回憶里……

  接下來應該就是「換孩子」的大戲了,保衛所里所有人都更加打起了精神聆聽著。

  彼時已是第二年秋冬交接時節,氣溫一日比一日降得厲害,角房門口的台階下不知什麼時候長了幾個小窪,表面布著薄冰,乍看與一般的泥路沒什麼兩樣。

  陶家的兩個孕婦素日裡都不大愛出門,陶四就沒多注意,徑直往地里摘菜去了。

  誰曾想就是那天,五弟妹聽見外頭車響,以為是丈夫回來,痴痴傻傻直接跑了出去,拽都來不及,就這麼一腳踩在了濕滑處,連帶要去拉她的姚春梅也一同摔在了地上,兩個大肚子當場見了紅。

  鄉下的衛生所條件差,環境嘈雜不已,人員也參差不齊,這給兩個孕婦的同時生產帶來了難度。

  最終還是姚春梅先生的,她離預產雖還差二月之久,但平日裡身體健壯,連帶肚子裡的胎也養得好,拼命誕下的女嬰平安降生。

  對於陶湘來說,也就是原身,她是個意外健康的早產兒。

  反倒是五弟妹玉華,雖然幾近足月,但她整個孕期都沒養好身體,缺乏營養的胎兒先天不足,被產護拉出產道後,只掙扎了半天就沒了氣息,成了只有丁點大的死嬰,交由陶四處理。

  誰都沒想到陶家烈士夫妻真正的女兒,竟一出生就夭折了。

  有人迫不及待地追問道:「這麼說那個女嬰生下來就死了?」

  「那陶蘭是哪裡來的?」

  「有人說看到你們換腳牌又是怎麼回事?」

  陶家嬸嬸先前鋪墊了那麼多,早已說得口乾舌燥,便只聽陶家叔叔順口接過話頭道:「那孩子確實沒了,陶蘭……其實是我撿的。」

  剛生產完的姚春梅躺在衛生所坐月子,陶五的妻子也因產後昏迷出血被輸液觀察,許多事都是陶家叔叔在地上跑,自然他知道得更清楚。

  「那時我們誰都不知道,弟妹是得了瘋病,生下來沒看見孩子,她就瘋得更厲害了,直嚷嚷自己的孩子被人偷走了,無論怎麼跟她解釋都講不通……」

  陶家叔叔吐露出的事實簡直驚人:「因太過鬧騰,衛生所的人想把我們趕出去,於是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不得已把春梅生下來的孩子抱到了弟妹那……」

  「說來也奇怪,自打把孩子抱過去,弟妹的瘋病竟就一天天開始慢慢好了起來……」陶家叔叔抬起頭看向陶湘。

  想起以前短暫卻溫馨的舊時光,陶家嬸嬸也同樣激動,她握住了陶湘的手:「你那時候就襁褓里小小的一團兒,雖然比只貓也大不了多少,但誰見了都喜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