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這時,依舊坐在車上一路沒說話的拖拉機手突然叫住了她:「你簍子呢?」

  陶湘聞聲困惑地從人群中轉過頭, 遲疑好半天才認出原來是鄰屯的拖拉機手, 也就是火車上認識的靦腆知青王愛國所在的那個王崗屯。

  曾聽王愛國說起過他們屯的拖拉機手是屯裡大隊長的兒子,應該就是眼前的年輕男青年。

  簍子自然是在顧同志那邊, 對方好端端地突然問起這個,難道是被發現了什麼。

  陶湘心裡一頓,咽下了一小口唾沫,不知該作何回答。

  少女面色發白,不知是被雪冰的, 還是被風吹的,顯得唇瓣越發嬌艷, 白皙肉嫩的脖頸微不可見地滾動了下, 連接著雪玉做般的身子窩在一件暗色的大襖里,嬌嬌小小一隻。

  這位城裡來的女知青, 漂亮得叫人移不開眼。

  好在熱情的旮沓屯民們無意間幫忙岔開了話題,他們態度客氣有加附和道:「是啊,陶知青去哪裡了?縣裡來的領導等了您老一會……」

  「我去鎮上看黃知青了……」心驚肉跳的陶湘邊輕聲回答,邊順著人群一路往老支書家的院子裡去。

  至於鄰屯拖拉機手突如其來的那個問題, 她只好當做沒有聽見。

  問話的王毅軍沒下車,側身伸手握住車把,高大健壯的身軀上套著一件靛藍色的舊工服外套,火氣十足,渾不怕冷的模樣。

  他如炬的目光落在人群中陶湘隱約露出的頭頂,眸色深邃。

  老支書家中,縣裡公安局來的科長領導已經帶人等了一會,桌上輕易不拿出來待客的白瓷茶缸里茶水泡了一杯又一杯,昂貴的盒裝香菸遞了一隻又一隻,滿屋子煙燻繚繞。

  陶湘一進門,便又被驚了一下。

  好傢夥,幾乎一堂屋的人,就等她一個。

  除開縣裡來的人坐在中間被眾心捧月圍著,剩下的屯裡德高望重的老人都來了個齊全,且各個穿著翻箱倒櫃出來的或黑藍或黑灰色體面衣服,胸口還別著或金或紅的徽章。

  所有人煥然一新,整得還挺像那麼一回事。

  縣裡是為了嘉獎陶湘舉報人販子有功特意來的,這個時代以英雄榮辱為重,一丁點事都要放大了來看。

  陶湘幹了件大好事,能解救出被拐的孩童婦女數她功不可沒,又有著烈士子女的特殊身份,這回不僅要被授予錦旗徽章,還有報社的記者過來採訪拍照,不怪乎旮沓屯這麼隆重對待。

  「哎,陶知青也不事先說起聲,俺們屯裡好整起來,還是縣裡領導來了才曉得……」老支書的話不是嗔怪,更有一種喜不自禁。

  方才被縣裡來的領導慰問了幾聲,還被拍進了相機里,光彩極了。

  他滿面紅光,穿著一身壓箱底的黑色中山服,寶貝地撫了撫衣襟,看著像是年輕了好幾歲,將屯裡的年輕人指喚得團團轉:「屯裡都布置好沒有?陶知青的衣服像章呢?拿來了嗎?」

  衣服與像章?陶湘還在怔愣,就被縣裡來的領導喚過去講話,左右不過幾句場面話,卻將氣氛炒得越發熱絡。

  眾人歡欣鼓舞間,門外頭忽然傳來了陳丹桂的大嗓門:「拿來了!拿來了!」

  藍色的碎花包袱裡頭裝著陶湘去年下鄉時穿的那套綠色軍裝,還有一枚被收進床底匣子的學生時期小小紅胸章,此刻都被人翻了出來。

  甚至還有人拿來了庫房裡的大紅球……

  「陶知青看看都齊了吧?快進裡屋換上……」

  陶湘被老支書的婆娘與妯娌們滿臉笑意地引進內屋,很快換上了單薄的軍服,那枚章印也被端端正正別在胸口,胸前還揣著一顆大紅繡球,要多辣眼有多辣眼。

  偏偏所有人都覺得這樣才喜慶好看。

  人群里老支書的小兒子被擠在壁角,伸長著脖子幾乎看直了眼。

  接下來一切都理所應當的繁忙,裝扮得傻氣憨憨的陶湘禮貌而尷尬地笑站在桌子一側,被帶領著正式接受了縣裡領導親民般的嘉獎與鼓勵。

  手中被塞上錦旗與獎證,新的五角紅金色獎章掛在紅章旁邊分外奪眼,老式攝影機「咔嚓」聲不斷,將屋子裡所有的人與景象都拍攝了進去。

  輪到報社記者採訪的時候,陶湘臉都笑僵了,好在都不是什麼難問題,自我介紹之後簡單回答一些當時發生的情況就好,對於去公安局走過一遭的陶湘來說簡直手到擒來。

  「……這些都是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的我們應該做的!」

  陶湘發言完畢,又是一陣屯民們自發的激烈喝彩,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事情到這裡基本就算圓滿完結了,縣裡的領導解決了一樁事也挺高興,看了眼時間不早,預備離開回縣城,老支書連忙起身帶著人相送。

  這一送,所有屯裡的人都跟著,陶湘自然也只能站在其中,甚至還得是前排,寒風陣陣夾雜著小雪直往衣衫單薄的她臉上撲,眼看清水鼻涕都快下來了。

  路上,老支書躊躇了半天,小心翼翼地詢問起縣裡領導關於他們旮沓屯生產隊大隊長職務調令的事。

  「哦,這事得歸縣裡民委辦管,等回頭叫人替你們屯說一聲去。」

  科長几句話同老支書說完,轉過頭又帶著笑與陶湘在屯口握了握手:「陶知青年輕熱心,堪為知青表率啊,社會正需要你這樣的同志,歡迎以後來縣裡做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