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西廂里,陳阿婆已經做好了三人份的午食,見家裡一下四五個知青上門,連忙在陶湘的授意下,又開了糧食櫃,打算多做些飯。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知青們卻不用陳阿婆忙活,下鄉的這幾個月間,為了不被餓死,生火做飯成了大家的拿手活計。

  男知青們純粹是碰上了蹭頓飯,出力的時候也最義不容辭,生了西廂外廊下大土灶里的火,「咕嚕嚕」地燒水煮麵疙瘩吃。

  趙家大門緊閉的四合院,只剩下陳阿婆一家熱熱鬧鬧。

  陶湘貢獻出柜子里那小半袋之前吃剩下的富強粉,混著陳阿婆特意煮的一小盆紅薯蕎麥乾飯,熬出了一大鍋麵疙瘩稀粥,裡面還被切進去兩根剛從地里收上來的土蘿蔔與冬菜,如同大雜燴一般,就著一盤土豆絲小菜,顏色各異甚有滋味。

  知青們打從被抓到投機倒把那一天起,就沒有哪頓吃得如今天這般豐盛,當即像小豬拱食盆般,吸溜得頭也不抬,實在被磋磨得狠了,感動得幾乎落下淚來,真香。

  陶湘也盛了一碗沿著碗邊慢慢細吮,心裡卻沒有其他人這般心大,她始終想著大隊長他們的事。

  縱然眼下抓是都抓進去了,可還不知縣城裡怎麼判,要是還有完好回來的那天,她們這些牽涉其中的知青一個兩個都逃不掉,早點晚點都要挨教訓。

  想到這裡,陶湘忍不住考慮起前些天那個女團長主動邀請她進文工團的建議。

  到底不真正是這個時代的人,心虛沒底的陶湘難免瞻前顧後,生怕露出一點不符合當代的馬腳,尤其還是在軍種性質的集體內,要是給人發現,逃都逃不掉。

  況且一進團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訓練,陶湘躲懶慣了,地里的農活都已然不高興費力干,工分掙多掙少對於她來說無大用,又何必五斤喘著六斤日夜練歌舞,之前短短十天的排練都吸了她大半精力,實在不願如此費勁。

  但現在陶湘不得不考慮起這個被她擱置一旁的選擇,看上去似乎是唯一躲避災禍的出路……

  五個知青吃了陶湘一頓飽飯,也不好意思白吃,在得知陳家地頭的過冬菜還沒有收完,立刻化身為脫韁的野馬,紛紛背著籮筐就往地里奔,拉都拉不住。

  短短一個下午的時間,陳家地里的菜頭就都被收了回來,堆滿了整個四合院的曬場,陳阿婆見狀喜得合不攏嘴,給每一個幫忙的知青都分了一些冬菜,皆大歡喜。

  拿了菜,幾個女知青們不著急走,留在原地像是有什麼話要問陶湘。

  原來還是搬知青宿舍的事,陶湘沒有給出準確答覆,她們也拿不準什麼時候幫著清空打掃閒置鋪位。

  說到搬宿舍,陶湘也犯了愁,眼下陳丹桂回了陳家,趙家也身陷囹圄,身邊一切糟心事猶如往日雲煙,說沒就沒,再提搬走,就顯得非常沒有必要,本來小隔間住著就挺不錯,且裡頭她那麼多東西搬來搬去也麻煩,叫人幫忙更有透露財物的風險。

  陶湘思考了一番,對著女知青們搖了搖頭:「現在屯裡發生了那麼多的事,等這陣子風波過了再說吧,還不知道縣城裡大隊長和趙家他們到底是個什麼章程……」

  要是趙家嬸子全頭全尾地回來了,那她鐵定搬。

  得知陶湘短時間內還搬不回知青宿舍,女知青們都顯得有些失望落寞,就連黃自如看著也一副不怎麼高興的神色。

  注意到黃自如,陶湘這才想起自己答應對方的東西還沒給她,一張由黃自如親筆寫下的欠條保證書。

  此次中途雖出了個小插曲,但是陶湘對結果還算滿意,與她原本的計劃大差不差,總歸有驚無險地過去了。

  期間黃自如出了不少力,甚至也沒出賣她,這份東西是對方應得的。

  從陶湘的手裡接過那張稍帶餘溫的紙,黃自如還有些不敢相信,輕飄飄的一張白紙黑字卻成為她這段時間積壓在心頭的巨石,每晚不得安眠,可現在拿在手裡,她又有些悵然若失。

  黃自如看著陶湘此刻對她展露的溫和笑臉,心頭一酸,說不清楚是什麼情緒,但再也沒有對陶湘的敵意了。

  當天晚上,陶湘在小隔間裡琢磨了一夜,最終打定主意,準備上縣城尋女團長入文工團。

  第二天一早,天空開始洋洋灑灑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雪粒子,這算是北地的第一場雪,預示著寒冬的到來。

  陶湘早早地起了床,隨意吃了些陳阿婆煮的薄粥之後,就進小隔間準備今日進縣城要用到的東西。

  老奶奶給做的那兩床大棉被又重又大,陶湘一條鋪一條蓋,把床鋪隆起得巨高,像是睡在雲端里,連帶著床邊垂下的部分也十分厚重,她好半天才扒拉開,從裡面翻出存放各種票證錢鈔的小木匣。

  好不容易去一趟縣城,自然不能白去,但凡家裡缺的不怎麼缺的,只要是碰上了的好東西,她都想買了帶回來。

  「阿婆,家裡還差什麼?我今天去縣城,可以幫忙帶回來!」收拾到一半,陶湘轉過頭朝隔間外的陳阿婆問道。

  陶湘實在不知道陳家還缺什麼,除了一些油鹽醬醋等調味料,別的似乎都齊全了,糧食也足夠三人吃到正月過後。

  她也長了一些經驗,不像初到時患得患失著急忙慌,外頭雖主糧少見,卻總是不缺雜糧賣的,到時候及時補充就好,並不需要囤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