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我知道。」林杳杳垂下頭,「玉奴,其實你不用再自責愧疚,還記得寺里那僧人說過,我的命數極差,如今能這般活著,與喜歡的人在一起,我就覺得很幸福了。」
「那你是否還記得,我也曾告訴過你,你一定會沒事的。」謝夢槐突然握住她的手,堅定地看向她,「七娘,信我。」
林杳杳不由自主地被他的眼神所感染到,跟著他的眼神愣愣地點了點頭。
「我信你。」
他似乎是心滿意足地一笑,隨即便鬆開了握住她的手,林杳杳突然覺得他此時就如同一個吃到了糖的小孩子。
她突然心疼地意識到,眼前的男子過早成熟,她初識他時他還是少年,可她從未在他身上看到過一絲跳脫雀躍的少年氣,他從來都是那樣的溫雅有分寸...甚至現在,他這般遵循心意地笑上一回,她都覺得分外難得。
「玉奴,日後你...有什麼打算?」
「我想留在七娘身邊。」
「啊?」林杳杳沒想到他會這樣作答,「你...」
「七娘的身子還沒養好,我要替你調理身子,」謝夢槐安撫似的朝她笑笑,「你放心,我不會纏著你,打擾到你和聖人的生活,只是住在長安,偶爾能來看一下你。」
「我不是那個意思,」林杳杳慌忙搖頭,「我只是覺得你被拘了快半生,若是要你為我繼續犧牲,我心中實在難安。」
「這是我心甘情願的,能在七娘身邊,對我來說就是最快樂之事。」
陽光透過窗紙灑照進來,映柔了男子半邊如玉的側臉。
「七娘,願意嗎?」
*
轉眼已是快一年過去,這一年來李卓洛派官員重修了決堤的大壩,江南地區的水患也得以解決。
而且李卓洛一直在揪出與黃太傅一派的亂黨餘孽,在朝廷中也牽扯出了不少與黃太傅沾親帶故的官員,他一個個肅查追究他們的過往,凡是曾行不義之事一律不放過,慢慢地李卓洛的聲名在民間起來,越來越多的百姓擁戴李卓洛,誇他為聖明之君,江南一帶修建的祠堂神像甚至都隱隱顯出李卓洛和林杳杳的眉目。
乾封二年,百姓安居樂業,統治清明,民生蒸蒸日上,人們漸漸從鄭後統治時期的繁重賦稅中喘息過來,李卓洛政策開放,人們互相通商,商品經濟也得以發展。
先前在誅黃之事中居功甚偉的謝夢槐,卻拒絕了聖人的封侯賜官,告別朝廷後在民間消失了蹤影。
百姓聽聞此事紛紛覺得可惜,要知道謝家那可是代代出相,輔佐君王百年的世家,如今謝夢槐這樣不染功與名抽身離去實在令人感到遺憾。也有民間傳言說謝夢槐以前受過刑,身子殘缺才婉拒了聖人的好意,聽說謝郎君生得唇紅齒白,宛若仙人,這般淨朗優秀的人兒竟然身體有殘,真若白玉染暇,聞之痛心。
眼看著到了一年的中秋,李卓洛卻沒設宴邀請群臣,獨自一人緩步回了永寧殿。
花前月下,樹影婆娑,李卓洛邁入宮院,一進去就聞見了一陣陣甘醇的酒香,月下的女子背對著他,身穿煙霞銀羅花羅裙,露出的一截雪白的脖頸宛若上好的瓷器,李卓洛頓住腳步,不忍再上前去驚擾到面前這副宜動宜靜的美麗畫面,女子卻聽見響動回過頭來,看見他滿面笑容地沖他招了招手。
「過來啊。」
李卓洛拔腳走過去,只見月下擺了一張小方桌,裡面的湯鍋紅白相間,一些東西在鍋里燃燃沸騰著,李卓洛不禁皺起了眉:「怎的在這做起來飯了?若是想吃什麼,吩咐御膳房就是,不必在這自己勞累。」
「你這就不懂了,」林杳杳拉著李卓洛在椅子上坐下來,雙手按住他的肩頭故作神秘地說,「這叫火鍋,你一定沒吃過吧。」
「沒有...」李卓洛看向擺了一桌的青菜蛋肉,「這該怎麼吃?」
「你跟我學就是了,」林杳杳在他對面坐下來,看著他臉上泛起淡淡的紅暈,「咳咳,咱們在一起也快一年了,今日是中秋,是慶祝團圓的節日,我們...」
李卓洛挑眉:「我們?」
「我們就在一起好好慶祝一下,一年前我在這石榴樹下埋了一壇酒,如今也該喝了。」
宮中鮮少有樹,這唯一的石榴樹也是寓意多子多福的,但這一年來林杳杳的肚子始終沒動靜,後來她也覺得無所謂了,反正她好好渡過了在原書中被折磨致死的那個冬天。從那之後她心情放鬆了許多,反正眼下自己的小命是保住了,至於以後的事就以後再說吧!
雖然她也知道李卓洛為此承受了不小的壓力,滿朝朝臣都在勸他廣納妃嬪,傳承子嗣,但李卓洛向來對他們沒什麼好臉,對此也一向不理不會。
雖說他隻字不提,但林杳杳心裡都明白,她一開始還覺得有些沉重,後來竟從中感到些甜蜜來。
他這般寵著她,什麼都不願叫她知道。
她甚至覺得就算她惹了再大的禍,他都願意替她兜著。
反正在原書中他也沒留下子嗣,子嗣一事在這個時代雖說重要,但她相信,只要他們在一起就沒什麼邁不過去的坎,隨緣而落,不去苛求,一輩子並不長,兩人相伴的時間也有限,她也不想將兩人相處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細末瑣事上。
「我還道你今日,要將你那一大家子都喊過來,什麼謝夢槐林效...」李卓洛有些酸溜溜地斟了一口酒,「你上回不還說許久未見,要在中秋佳節好好聚一聚嗎。」
「那你是否還記得,我也曾告訴過你,你一定會沒事的。」謝夢槐突然握住她的手,堅定地看向她,「七娘,信我。」
林杳杳不由自主地被他的眼神所感染到,跟著他的眼神愣愣地點了點頭。
「我信你。」
他似乎是心滿意足地一笑,隨即便鬆開了握住她的手,林杳杳突然覺得他此時就如同一個吃到了糖的小孩子。
她突然心疼地意識到,眼前的男子過早成熟,她初識他時他還是少年,可她從未在他身上看到過一絲跳脫雀躍的少年氣,他從來都是那樣的溫雅有分寸...甚至現在,他這般遵循心意地笑上一回,她都覺得分外難得。
「玉奴,日後你...有什麼打算?」
「我想留在七娘身邊。」
「啊?」林杳杳沒想到他會這樣作答,「你...」
「七娘的身子還沒養好,我要替你調理身子,」謝夢槐安撫似的朝她笑笑,「你放心,我不會纏著你,打擾到你和聖人的生活,只是住在長安,偶爾能來看一下你。」
「我不是那個意思,」林杳杳慌忙搖頭,「我只是覺得你被拘了快半生,若是要你為我繼續犧牲,我心中實在難安。」
「這是我心甘情願的,能在七娘身邊,對我來說就是最快樂之事。」
陽光透過窗紙灑照進來,映柔了男子半邊如玉的側臉。
「七娘,願意嗎?」
*
轉眼已是快一年過去,這一年來李卓洛派官員重修了決堤的大壩,江南地區的水患也得以解決。
而且李卓洛一直在揪出與黃太傅一派的亂黨餘孽,在朝廷中也牽扯出了不少與黃太傅沾親帶故的官員,他一個個肅查追究他們的過往,凡是曾行不義之事一律不放過,慢慢地李卓洛的聲名在民間起來,越來越多的百姓擁戴李卓洛,誇他為聖明之君,江南一帶修建的祠堂神像甚至都隱隱顯出李卓洛和林杳杳的眉目。
乾封二年,百姓安居樂業,統治清明,民生蒸蒸日上,人們漸漸從鄭後統治時期的繁重賦稅中喘息過來,李卓洛政策開放,人們互相通商,商品經濟也得以發展。
先前在誅黃之事中居功甚偉的謝夢槐,卻拒絕了聖人的封侯賜官,告別朝廷後在民間消失了蹤影。
百姓聽聞此事紛紛覺得可惜,要知道謝家那可是代代出相,輔佐君王百年的世家,如今謝夢槐這樣不染功與名抽身離去實在令人感到遺憾。也有民間傳言說謝夢槐以前受過刑,身子殘缺才婉拒了聖人的好意,聽說謝郎君生得唇紅齒白,宛若仙人,這般淨朗優秀的人兒竟然身體有殘,真若白玉染暇,聞之痛心。
眼看著到了一年的中秋,李卓洛卻沒設宴邀請群臣,獨自一人緩步回了永寧殿。
花前月下,樹影婆娑,李卓洛邁入宮院,一進去就聞見了一陣陣甘醇的酒香,月下的女子背對著他,身穿煙霞銀羅花羅裙,露出的一截雪白的脖頸宛若上好的瓷器,李卓洛頓住腳步,不忍再上前去驚擾到面前這副宜動宜靜的美麗畫面,女子卻聽見響動回過頭來,看見他滿面笑容地沖他招了招手。
「過來啊。」
李卓洛拔腳走過去,只見月下擺了一張小方桌,裡面的湯鍋紅白相間,一些東西在鍋里燃燃沸騰著,李卓洛不禁皺起了眉:「怎的在這做起來飯了?若是想吃什麼,吩咐御膳房就是,不必在這自己勞累。」
「你這就不懂了,」林杳杳拉著李卓洛在椅子上坐下來,雙手按住他的肩頭故作神秘地說,「這叫火鍋,你一定沒吃過吧。」
「沒有...」李卓洛看向擺了一桌的青菜蛋肉,「這該怎麼吃?」
「你跟我學就是了,」林杳杳在他對面坐下來,看著他臉上泛起淡淡的紅暈,「咳咳,咱們在一起也快一年了,今日是中秋,是慶祝團圓的節日,我們...」
李卓洛挑眉:「我們?」
「我們就在一起好好慶祝一下,一年前我在這石榴樹下埋了一壇酒,如今也該喝了。」
宮中鮮少有樹,這唯一的石榴樹也是寓意多子多福的,但這一年來林杳杳的肚子始終沒動靜,後來她也覺得無所謂了,反正她好好渡過了在原書中被折磨致死的那個冬天。從那之後她心情放鬆了許多,反正眼下自己的小命是保住了,至於以後的事就以後再說吧!
雖然她也知道李卓洛為此承受了不小的壓力,滿朝朝臣都在勸他廣納妃嬪,傳承子嗣,但李卓洛向來對他們沒什麼好臉,對此也一向不理不會。
雖說他隻字不提,但林杳杳心裡都明白,她一開始還覺得有些沉重,後來竟從中感到些甜蜜來。
他這般寵著她,什麼都不願叫她知道。
她甚至覺得就算她惹了再大的禍,他都願意替她兜著。
反正在原書中他也沒留下子嗣,子嗣一事在這個時代雖說重要,但她相信,只要他們在一起就沒什麼邁不過去的坎,隨緣而落,不去苛求,一輩子並不長,兩人相伴的時間也有限,她也不想將兩人相處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細末瑣事上。
「我還道你今日,要將你那一大家子都喊過來,什麼謝夢槐林效...」李卓洛有些酸溜溜地斟了一口酒,「你上回不還說許久未見,要在中秋佳節好好聚一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