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聽到最後那句,太子眼裡的心痛更甚,摟著沐兒的手一緊,好像這樣能讓她以前受的那些委屈得到補償。
沐兒忍不住就想再多說一些。
「我也記不清是十歲還是十一歲。那一年,老太太又過生日,是個整壽吧,難得地辦得大了些,邀了禮部侍郎府的人來。她家姑娘們來了,就問我們,送什麼禮。我便說了那句話。哪知道……被當奇聞傳得滿京城都是。後來,秦夫人和沈淺兒但凡出去做客,都跟別家夫人拿這個當笑話說。漸漸的……就這樣了。」
老太太還指著禮部侍郎府幫襯,哪裡肯為了她這點小事,在外面替她分說,得罪秦夫人母女?
想到這裡,沐兒心裡到底還是忍不住有些酸,她翹了翹嘴角,對太子道:「唉,其實……我那話後頭還有一句呢!」
太子神色溫柔,垂眸看她。
沐兒揚眉笑道:「我說……哦,我懶得想。反正老太太跟我說她要抹額。」
她臉上笑容明朗如五月的陽光。好像生平從不曾受過半點委屈。
奇怪的是,她笑得越明媚,太子眸色中的心痛越深。
他看著她。半天,伸手輕輕捏了捏她的面頰,啞聲道:「孤可真不想讓你這些亂七八糟的親戚白白沾了你的光!」
沐兒仰頭,笑得更明媚,她聳了聳鼻尖,重重地點點頭:「其實,妾也不想!」
太子嘴角忍不住勾起。
兩人正摟在一處說笑,小笛子跑來回報:「殿下,夫人,皇后娘娘身邊的古嬤嬤來了,說想求見。」
*****
沐兒臉上的笑容跟被烏雲擋住的陽光一樣,頓時暗了。
這十來天,皇后娘娘一直稱病。她也去瞧過,根本不讓進門。太子也去過幾回,也沒見著人。秀女們全沒了章程,只得跟著尚儀局的管事嬤嬤們,學些規矩。選太子妃的事,完全亂了套。
偏皇上那頭,接了她的選廚章程,很是滿意,便讓她立刻著手開辦。
這事可是越過了東宮的界限,直接插手皇后娘娘的勢力範圍。
她硬著頭皮拖了幾天,又跟紅荔嬤嬤細細地商量過,為了不過於得罪御膳房和皇上小廚房現在伺候的那批人,最後通過御膳房發了告示,準備給出半個月的報名時間,再開始選拔。但她再小心,沈夫人權勢熏天,鬥倒了皇后的傳言還是傳遍了兩宮。
古嬤嬤突然來訪,不用說,肯定是為了皇后娘娘的事。
*****
太子跟沐兒便轉身回了西偏殿,坐定,才傳了古嬤嬤進來。
古嬤嬤一臉憔悴。見完禮,太子便賜了座。又問皇后娘娘的起居。
古嬤嬤就紅了眼眶。拿出手絹沾了沾眼角,道:「今兒我來,並不是娘娘的意思。娘娘是……覺得傷透了心。這十來日,人都瘦了一大圈兒。也吃不好,也睡不香,白天晚上地,想起什麼來,都會哭上一陣子。」
沐兒低了頭,覺得腦子發脹,心裡沉甸甸地。其實,這事最後鬧成這樣,她每天見著太子都覺得有些心虛。雖然是皇后娘娘先對她不仁,可她想想,若是她處在皇后娘娘的位置,想必也恨透了自己。
兒子向著她已經夠氣人的了,現在連丈夫也向著她,而且還因為她的突發奇想,宮裡馬上要進一大批新人。
只因方姑娘的事一傳出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暗示的,反正立刻有會拍馬屁的官員,在朝堂上義正辭嚴地說什麼皇上辛苦多年,後宮空虛,需得就此充實後宮,擴大選秀云云。說得太子若是不以皇上為優先,便是大不孝一般。
太子立刻從善如流,一再向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們保證,這次秀女定以填充父皇后宮為優先。
到底怎麼個優先法,太子倒沒說。可皇上後宮,俗稱佳麗三千,這二百名便是全扔進去,也不多。這次送了秀女進宮的人家,心裡叫苦不迭。可又能怎麼辦?還是得拍著胸脯說自家是滿門忠烈!
沐兒心裡,其實也覺得怪對不起那些秀女的。畢竟得罪她的是方姑娘,她沒想其他人跟著倒霉。
她正垂頭東想西想,就聽古嬤嬤道:「沈夫人,老奴也知道,娘娘對你做的有些事,是小氣了些。可也沒做多陰毒的事。反而是你……自從進了門,先挑唆得太子殿下處處護著你,打皇后娘娘的臉面。如今,連皇上也這樣了。讓你直接插手後宮的事不說,又被你挑唆著後宮要進一批人……唉……」
沐兒一愣,收拾了收拾自己剛才那愧疚的心情,眼神複雜地看著古嬤嬤,嘆了一口氣,剛想說話,就聽太子沉聲道:「嬤嬤,你這話可是有失公允。從頭到尾,無論母后如何對沈氏,在孤跟前,沈氏都從來沒抱怨過母后一句半句。這挑唆的罪名可安不到她頭上。」
沐兒抬眸看向太子,心裡湧起一種難言的情緒。她受的委屈,太子嘴上不說,原來都一一記在心裡呢。
古嬤嬤一愣,眼裡淚水嘩嘩地,她拿了巾子不斷地擦試著,半天哽咽道:「怨不得娘娘傷心呢。殿下眼裡只瞧得見沈氏的委屈,卻瞧不見娘娘的委屈。別說娘娘是皇后,便是尋常人家,做婆婆的,跟兒媳婦有些過節,這兒子若是孝順,沒有不向著婆婆的。可殿下……看來,老奴……是想錯了。」
太子俊臉一沉,殿裡的氣氛竟隨之一變,好像要颳起狂風:「孤為儲君,母后貴為國母,豈可以等閒人家視之?之前孤就私下跟嬤嬤說過,讓你勸著些母后。沈氏與他人相比如何,孤心中自有主意,母后何必定要插手?若是孤連個女人的好壞都分辨不出,將來如何君臨天下?就說父皇,對母后也多有包容。母后若是想做個尋常人家的刻薄婆婆,天天怨天尤人,想必會徹底灰了父皇的心。」
沐兒忍不住就想再多說一些。
「我也記不清是十歲還是十一歲。那一年,老太太又過生日,是個整壽吧,難得地辦得大了些,邀了禮部侍郎府的人來。她家姑娘們來了,就問我們,送什麼禮。我便說了那句話。哪知道……被當奇聞傳得滿京城都是。後來,秦夫人和沈淺兒但凡出去做客,都跟別家夫人拿這個當笑話說。漸漸的……就這樣了。」
老太太還指著禮部侍郎府幫襯,哪裡肯為了她這點小事,在外面替她分說,得罪秦夫人母女?
想到這裡,沐兒心裡到底還是忍不住有些酸,她翹了翹嘴角,對太子道:「唉,其實……我那話後頭還有一句呢!」
太子神色溫柔,垂眸看她。
沐兒揚眉笑道:「我說……哦,我懶得想。反正老太太跟我說她要抹額。」
她臉上笑容明朗如五月的陽光。好像生平從不曾受過半點委屈。
奇怪的是,她笑得越明媚,太子眸色中的心痛越深。
他看著她。半天,伸手輕輕捏了捏她的面頰,啞聲道:「孤可真不想讓你這些亂七八糟的親戚白白沾了你的光!」
沐兒仰頭,笑得更明媚,她聳了聳鼻尖,重重地點點頭:「其實,妾也不想!」
太子嘴角忍不住勾起。
兩人正摟在一處說笑,小笛子跑來回報:「殿下,夫人,皇后娘娘身邊的古嬤嬤來了,說想求見。」
*****
沐兒臉上的笑容跟被烏雲擋住的陽光一樣,頓時暗了。
這十來天,皇后娘娘一直稱病。她也去瞧過,根本不讓進門。太子也去過幾回,也沒見著人。秀女們全沒了章程,只得跟著尚儀局的管事嬤嬤們,學些規矩。選太子妃的事,完全亂了套。
偏皇上那頭,接了她的選廚章程,很是滿意,便讓她立刻著手開辦。
這事可是越過了東宮的界限,直接插手皇后娘娘的勢力範圍。
她硬著頭皮拖了幾天,又跟紅荔嬤嬤細細地商量過,為了不過於得罪御膳房和皇上小廚房現在伺候的那批人,最後通過御膳房發了告示,準備給出半個月的報名時間,再開始選拔。但她再小心,沈夫人權勢熏天,鬥倒了皇后的傳言還是傳遍了兩宮。
古嬤嬤突然來訪,不用說,肯定是為了皇后娘娘的事。
*****
太子跟沐兒便轉身回了西偏殿,坐定,才傳了古嬤嬤進來。
古嬤嬤一臉憔悴。見完禮,太子便賜了座。又問皇后娘娘的起居。
古嬤嬤就紅了眼眶。拿出手絹沾了沾眼角,道:「今兒我來,並不是娘娘的意思。娘娘是……覺得傷透了心。這十來日,人都瘦了一大圈兒。也吃不好,也睡不香,白天晚上地,想起什麼來,都會哭上一陣子。」
沐兒低了頭,覺得腦子發脹,心裡沉甸甸地。其實,這事最後鬧成這樣,她每天見著太子都覺得有些心虛。雖然是皇后娘娘先對她不仁,可她想想,若是她處在皇后娘娘的位置,想必也恨透了自己。
兒子向著她已經夠氣人的了,現在連丈夫也向著她,而且還因為她的突發奇想,宮裡馬上要進一大批新人。
只因方姑娘的事一傳出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子暗示的,反正立刻有會拍馬屁的官員,在朝堂上義正辭嚴地說什麼皇上辛苦多年,後宮空虛,需得就此充實後宮,擴大選秀云云。說得太子若是不以皇上為優先,便是大不孝一般。
太子立刻從善如流,一再向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們保證,這次秀女定以填充父皇后宮為優先。
到底怎麼個優先法,太子倒沒說。可皇上後宮,俗稱佳麗三千,這二百名便是全扔進去,也不多。這次送了秀女進宮的人家,心裡叫苦不迭。可又能怎麼辦?還是得拍著胸脯說自家是滿門忠烈!
沐兒心裡,其實也覺得怪對不起那些秀女的。畢竟得罪她的是方姑娘,她沒想其他人跟著倒霉。
她正垂頭東想西想,就聽古嬤嬤道:「沈夫人,老奴也知道,娘娘對你做的有些事,是小氣了些。可也沒做多陰毒的事。反而是你……自從進了門,先挑唆得太子殿下處處護著你,打皇后娘娘的臉面。如今,連皇上也這樣了。讓你直接插手後宮的事不說,又被你挑唆著後宮要進一批人……唉……」
沐兒一愣,收拾了收拾自己剛才那愧疚的心情,眼神複雜地看著古嬤嬤,嘆了一口氣,剛想說話,就聽太子沉聲道:「嬤嬤,你這話可是有失公允。從頭到尾,無論母后如何對沈氏,在孤跟前,沈氏都從來沒抱怨過母后一句半句。這挑唆的罪名可安不到她頭上。」
沐兒抬眸看向太子,心裡湧起一種難言的情緒。她受的委屈,太子嘴上不說,原來都一一記在心裡呢。
古嬤嬤一愣,眼裡淚水嘩嘩地,她拿了巾子不斷地擦試著,半天哽咽道:「怨不得娘娘傷心呢。殿下眼裡只瞧得見沈氏的委屈,卻瞧不見娘娘的委屈。別說娘娘是皇后,便是尋常人家,做婆婆的,跟兒媳婦有些過節,這兒子若是孝順,沒有不向著婆婆的。可殿下……看來,老奴……是想錯了。」
太子俊臉一沉,殿裡的氣氛竟隨之一變,好像要颳起狂風:「孤為儲君,母后貴為國母,豈可以等閒人家視之?之前孤就私下跟嬤嬤說過,讓你勸著些母后。沈氏與他人相比如何,孤心中自有主意,母后何必定要插手?若是孤連個女人的好壞都分辨不出,將來如何君臨天下?就說父皇,對母后也多有包容。母后若是想做個尋常人家的刻薄婆婆,天天怨天尤人,想必會徹底灰了父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