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頁
潘以箏有些不好意思,拉著哥哥的衣袖直往後躲,潘以笙聽這中年文士談吐不凡,很有禮貌的上前給他行了個禮,“先生,那請您先挑吧。”
中年文士很大度地擺了擺手,“不必了。就請老闆將這李子一分為二,一半算我們的,一半算你們的,可好?”
可是他的女兒卻有意見了,“既是挑剩的,可不能按原價給我們,大叔,就算四文錢一斤吧。”
小丫頭精得很,一點虧不肯吃,看得潘雲豹莞爾。
“好吧好吧。”小販也樂得做這樣痛快的買賣,賣了一天,剩下的李子多有傷損,難得他們兩家不嫌棄,一口氣包圓了,他能早些回家,便讓些價又如何?
買賣很快做完,小販臨走前還告訴他們個法子,“若是有些不好的李子,給去了核,剜去壞處,絞出汁來,兌上一樣分量的米酒來飲,不僅消暑,還可以養顏,婦人最愛了。若是兌上蜂蜜,就是養胃生津的。還可以洗乾淨,加些海鹽揉搓了,再放紅糖、姜泥、甘糙醃上一日,又是種吃法。”
兩家人都道了謝,潘雲豹給趙成材行了個禮,便帶著孩子們又去別處逛了。
那小販做完買賣卻不忙著走,樂呵呵地瞅著中年文士道:“先生您是教書的吧?講的那故事真好,往後我做買賣可真得多學著些。”
“老闆好眼力。”中年文士笑呵呵地伸出大拇指,“不過是帶著兒女,一時老毛病犯了,囉嗦了幾句,還勿見怪。”
“不會不會。請問先生貴姓?您是在哪所學堂教書?趕明兒我把孩子送您那兒去,一看您就是個有學問的。”
文士的女兒很是驕傲地道:“我爹姓趙,是扎蘭書院的院長,離這兒可遠得很。不過大叔您若願意,送來我們也是收的。”
哎喲,那小販一聽,慌忙沖中年文士作了個揖,“原來是趙翰林趙院長,這可真是失敬失敬,您的大名我們這兒的百姓可都聽過,今兒怎麼這麼巧,還做了您的生意?這錢我不能收,算我送您的。”
“大叔,您快收回去吧。”趙順娘沒想到老爹這麼大的名氣,心中很是驕傲,豪氣地揮手,學著平常娘說話的口氣道:“您做點小本買賣也不容易,我們可不能白拿您的東西,這天兒也不早了,快回家去吧。往後要是有空來扎蘭堡的話,就到我們家來坐坐。”
趙成材在一旁瞧著,很是讚賞女兒的做法,這丫頭雖然在家處處不如她娘的意,但真正走出來了看,其實還是很優秀的嘛。
只是自家那位夫人,在長女身上寄託了太多的希望,恨不得把自己生平想實現又未曾實現的夢想全部付諸於她身上,這才總是挑三揀四。
不過,這也是天下父母的通病,不是麼?
怕小販拉扯,他趕緊抱起小的,帶著大的離開了。在船上悶了好些天,難得可以下船來走走,一家人都覺得很是愜意。
“就是娘太懶了,不願意出門,這齣來走走多舒服啊。”趙順娘挽了爹的胳膊抱怨著,另一手提著那袋李子甩來甩去。
趙成材含笑道:“你母親那不是暈船麼?才好一些,讓她歇著吧。回頭你把這李子做了,給你母親端去,哄哄她開心。你瞧你平時對別人都挺好的,就是在你母親面前,就愛使小性子。”
趙順娘小鼻子一皺,“那娘還不是總沖我使小性子?”
趙成材哈哈笑了,“你們母女啊,都是一個脾氣。樂兒,你將來長大了,可不要也跟爹對著幹,知不知道?”
趙小二在爹懷裡嘿嘿憨笑著,露出一口小白牙。
“趙小二是小傻蛋,對不對?”趙順娘頑皮地沖弟弟扮著鬼臉,“你呀,要快點長大,讓娘以後成天盯著你,逼你去考狀元,姐姐就輕鬆了。”
趙成材忽地有些感慨,“若是等你弟弟再長大些,喜妞就要長大囉,到時就算我和你母親攆著你跑,你也不樂意搭理我們了。”
“才不會呢!”趙順娘噘著小嘴,“只要娘別這麼嘮叨我,我肯定搭理你們。”
“那你不嫁人了?”趙成材心中又泛起生養女兒的苦楚,忍不住碎碎念,博取女兒同情。
“不嫁不嫁,你們放心,我一輩子不嫁人,陪著你們行了不?”趙順娘無奈的白了老爹一眼。趙成材什麼都好,就是這一點不好,成天怕她嫁人了,老是一想起來這事來就愁腸百結。
雖然知道是句玩笑話,但趙成材心裡還是舒服了許多。沒辦法,這也是天下父親們的通病。
碼頭不大,他們也不敢走得太遠,略逛了一圈,便提著買的東西,準備回去了。
晚風清慡,忽地送來陣陣食物香氣。
扭頭一看,見不遠處有個小攤,架著個大鐵爐子,在賣海鮮。做法也很簡單,把海里撈上來的魚蝦蟹貝,稍稍清洗,放在爐子一烤,灑上調料就成了。在入夏時節,便是最鮮美的小食。
若是不想吃烤的,旁邊還有幾個炭火爐子,專燉米粥,若是想要,放些鮮活的海鮮下去燙熟,便是一碗暖胃又鮮美的海鮮粥了。
“爹。”趙小二望著那兒,明顯地咽了咽口水。
趙成材也覺香氣撲鼻,食指大動,“走,去嘗一嘗。”
可還未走至跟前,便聽到有桌客人在說:“爹,剛才那女孩挺像娘的,真會做生意,不過她爹卻不像帳房先生,倒像學堂里的老夫子。”
“箏妹,你可別小瞧了那位先生,他能講出那樣的故事來,足見是有真學識的。”潘以簫把碗筷給二叔弟妹們分好,又開始給他們添粥。
潘以笙眼尖,抬眼瞧見趙成材一家過來,未免有些尷尬,“先生,您也來了。”
這下子潘以箏臉都紅了,趙成材卻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就在他們旁邊的小桌子坐下,呵呵笑道:“小姑娘眼力不錯,我正是教書先生。”
“我爹……”趙順娘有些不忿於潘以箏的嘻笑態度,想打打爹的名號,趙成材卻微微搖頭,示意她算了。
潘雲豹性格慡朗,一看自家女兒惹了口舌是非,便起身道歉了,“先生,對不起,我家女兒頑皮,如有得罪,請多包涵。”
“沒關係的,小孩子嘛,再說,她也沒說錯,無須多禮。”趙成材起身客氣地回了一禮。
潘雲豹見他真的是毫不介意,不由生出幾分結交之心,“咱們相遇也是緣分,不如就由我做東,咱們拼一大桌吧。”
“好啊。”趙成材怕他們心有芥蒂,欣然應命,帶著兩個孩子搬著桌子一起坐過去了,“請問你們這是上哪裡?”
“我們去北安國的京城,逛逛,順便探親。你們呢?”
“巧了,我們是去南康國的京城,也是探親。”
“這還真巧咱們才從京城而來,請問北安國有什麼好玩的麼?”
……
這一番坐下,二人俱是越聊越投機。
潘雲豹是南康京城的地頭蛇,混了二十多年,講起那裡的名勝古蹟,美味佳肴是了如指掌。趙成材也在北安國的京城生活過不短的時間,兼之這些年一直在教書育人,練得口才極好,講起本國的風土人情也是信手拈來,詼諧風趣。
兩個大人把話談開了,連帶著孩子們也開始聊天,趙順娘雖然只有一個人,可潘家幾個孩子除了潘以箏都比較文靜,聊起來一點不費勁。
等著粥早都喝完了,大伙兒還意猶未盡。只是各各惦記要回船,不得不揮手作別。
回到船上,卻見章清亭正百無聊賴的甲板上散步,等他們回家。
趙順娘見了娘親,忙把特意給她買的李子瓜果奉上,又說了做法,問她想要怎麼吃,她就怎麼做,章清亭聽得喜笑顏開,“你有這份心就行了,不用這麼麻煩,娘就這樣吃挺好的。今兒已經晚了,你快洗了歇著去。”
趙成材湊趣道:“既然孩子有孝心,就讓她做吧。來,樂兒,跟爹洗澡去,這一身的汗。”
章清亭又忙著給他和孩子們收拾,竟沒空說起別的。
一夜無話,等到天光大亮。
章清亭也不知是吃了女兒的孝心李子真有效果還是逐漸適應了,一早竟也能起來逛逛,精神還很不錯。
“昨晚也不知是哪裡的戰船跟咱們歇在一處了,今早看著他們浩浩蕩蕩地離開,挺威武的。”
“哦,那是南康國的。”趙成材頭也不抬地吃著妻子遞來的早飯,“昨晚我們在碼頭上遇到一位姓潘的男子,還拖著幾個孩子,據說就是隨行人員。”
章清亭微怔,“姓潘?”
“是啊。”趙順娘笑道:“我昨晚還聽他們家女孩兒說,她家爹爹是守邊關的,不過爺爺和大伯等人倒是在京里,一家子都是武將。”
中年文士很大度地擺了擺手,“不必了。就請老闆將這李子一分為二,一半算我們的,一半算你們的,可好?”
可是他的女兒卻有意見了,“既是挑剩的,可不能按原價給我們,大叔,就算四文錢一斤吧。”
小丫頭精得很,一點虧不肯吃,看得潘雲豹莞爾。
“好吧好吧。”小販也樂得做這樣痛快的買賣,賣了一天,剩下的李子多有傷損,難得他們兩家不嫌棄,一口氣包圓了,他能早些回家,便讓些價又如何?
買賣很快做完,小販臨走前還告訴他們個法子,“若是有些不好的李子,給去了核,剜去壞處,絞出汁來,兌上一樣分量的米酒來飲,不僅消暑,還可以養顏,婦人最愛了。若是兌上蜂蜜,就是養胃生津的。還可以洗乾淨,加些海鹽揉搓了,再放紅糖、姜泥、甘糙醃上一日,又是種吃法。”
兩家人都道了謝,潘雲豹給趙成材行了個禮,便帶著孩子們又去別處逛了。
那小販做完買賣卻不忙著走,樂呵呵地瞅著中年文士道:“先生您是教書的吧?講的那故事真好,往後我做買賣可真得多學著些。”
“老闆好眼力。”中年文士笑呵呵地伸出大拇指,“不過是帶著兒女,一時老毛病犯了,囉嗦了幾句,還勿見怪。”
“不會不會。請問先生貴姓?您是在哪所學堂教書?趕明兒我把孩子送您那兒去,一看您就是個有學問的。”
文士的女兒很是驕傲地道:“我爹姓趙,是扎蘭書院的院長,離這兒可遠得很。不過大叔您若願意,送來我們也是收的。”
哎喲,那小販一聽,慌忙沖中年文士作了個揖,“原來是趙翰林趙院長,這可真是失敬失敬,您的大名我們這兒的百姓可都聽過,今兒怎麼這麼巧,還做了您的生意?這錢我不能收,算我送您的。”
“大叔,您快收回去吧。”趙順娘沒想到老爹這麼大的名氣,心中很是驕傲,豪氣地揮手,學著平常娘說話的口氣道:“您做點小本買賣也不容易,我們可不能白拿您的東西,這天兒也不早了,快回家去吧。往後要是有空來扎蘭堡的話,就到我們家來坐坐。”
趙成材在一旁瞧著,很是讚賞女兒的做法,這丫頭雖然在家處處不如她娘的意,但真正走出來了看,其實還是很優秀的嘛。
只是自家那位夫人,在長女身上寄託了太多的希望,恨不得把自己生平想實現又未曾實現的夢想全部付諸於她身上,這才總是挑三揀四。
不過,這也是天下父母的通病,不是麼?
怕小販拉扯,他趕緊抱起小的,帶著大的離開了。在船上悶了好些天,難得可以下船來走走,一家人都覺得很是愜意。
“就是娘太懶了,不願意出門,這齣來走走多舒服啊。”趙順娘挽了爹的胳膊抱怨著,另一手提著那袋李子甩來甩去。
趙成材含笑道:“你母親那不是暈船麼?才好一些,讓她歇著吧。回頭你把這李子做了,給你母親端去,哄哄她開心。你瞧你平時對別人都挺好的,就是在你母親面前,就愛使小性子。”
趙順娘小鼻子一皺,“那娘還不是總沖我使小性子?”
趙成材哈哈笑了,“你們母女啊,都是一個脾氣。樂兒,你將來長大了,可不要也跟爹對著幹,知不知道?”
趙小二在爹懷裡嘿嘿憨笑著,露出一口小白牙。
“趙小二是小傻蛋,對不對?”趙順娘頑皮地沖弟弟扮著鬼臉,“你呀,要快點長大,讓娘以後成天盯著你,逼你去考狀元,姐姐就輕鬆了。”
趙成材忽地有些感慨,“若是等你弟弟再長大些,喜妞就要長大囉,到時就算我和你母親攆著你跑,你也不樂意搭理我們了。”
“才不會呢!”趙順娘噘著小嘴,“只要娘別這麼嘮叨我,我肯定搭理你們。”
“那你不嫁人了?”趙成材心中又泛起生養女兒的苦楚,忍不住碎碎念,博取女兒同情。
“不嫁不嫁,你們放心,我一輩子不嫁人,陪著你們行了不?”趙順娘無奈的白了老爹一眼。趙成材什麼都好,就是這一點不好,成天怕她嫁人了,老是一想起來這事來就愁腸百結。
雖然知道是句玩笑話,但趙成材心裡還是舒服了許多。沒辦法,這也是天下父親們的通病。
碼頭不大,他們也不敢走得太遠,略逛了一圈,便提著買的東西,準備回去了。
晚風清慡,忽地送來陣陣食物香氣。
扭頭一看,見不遠處有個小攤,架著個大鐵爐子,在賣海鮮。做法也很簡單,把海里撈上來的魚蝦蟹貝,稍稍清洗,放在爐子一烤,灑上調料就成了。在入夏時節,便是最鮮美的小食。
若是不想吃烤的,旁邊還有幾個炭火爐子,專燉米粥,若是想要,放些鮮活的海鮮下去燙熟,便是一碗暖胃又鮮美的海鮮粥了。
“爹。”趙小二望著那兒,明顯地咽了咽口水。
趙成材也覺香氣撲鼻,食指大動,“走,去嘗一嘗。”
可還未走至跟前,便聽到有桌客人在說:“爹,剛才那女孩挺像娘的,真會做生意,不過她爹卻不像帳房先生,倒像學堂里的老夫子。”
“箏妹,你可別小瞧了那位先生,他能講出那樣的故事來,足見是有真學識的。”潘以簫把碗筷給二叔弟妹們分好,又開始給他們添粥。
潘以笙眼尖,抬眼瞧見趙成材一家過來,未免有些尷尬,“先生,您也來了。”
這下子潘以箏臉都紅了,趙成材卻不以為意地擺了擺手,就在他們旁邊的小桌子坐下,呵呵笑道:“小姑娘眼力不錯,我正是教書先生。”
“我爹……”趙順娘有些不忿於潘以箏的嘻笑態度,想打打爹的名號,趙成材卻微微搖頭,示意她算了。
潘雲豹性格慡朗,一看自家女兒惹了口舌是非,便起身道歉了,“先生,對不起,我家女兒頑皮,如有得罪,請多包涵。”
“沒關係的,小孩子嘛,再說,她也沒說錯,無須多禮。”趙成材起身客氣地回了一禮。
潘雲豹見他真的是毫不介意,不由生出幾分結交之心,“咱們相遇也是緣分,不如就由我做東,咱們拼一大桌吧。”
“好啊。”趙成材怕他們心有芥蒂,欣然應命,帶著兩個孩子搬著桌子一起坐過去了,“請問你們這是上哪裡?”
“我們去北安國的京城,逛逛,順便探親。你們呢?”
“巧了,我們是去南康國的京城,也是探親。”
“這還真巧咱們才從京城而來,請問北安國有什麼好玩的麼?”
……
這一番坐下,二人俱是越聊越投機。
潘雲豹是南康京城的地頭蛇,混了二十多年,講起那裡的名勝古蹟,美味佳肴是了如指掌。趙成材也在北安國的京城生活過不短的時間,兼之這些年一直在教書育人,練得口才極好,講起本國的風土人情也是信手拈來,詼諧風趣。
兩個大人把話談開了,連帶著孩子們也開始聊天,趙順娘雖然只有一個人,可潘家幾個孩子除了潘以箏都比較文靜,聊起來一點不費勁。
等著粥早都喝完了,大伙兒還意猶未盡。只是各各惦記要回船,不得不揮手作別。
回到船上,卻見章清亭正百無聊賴的甲板上散步,等他們回家。
趙順娘見了娘親,忙把特意給她買的李子瓜果奉上,又說了做法,問她想要怎麼吃,她就怎麼做,章清亭聽得喜笑顏開,“你有這份心就行了,不用這麼麻煩,娘就這樣吃挺好的。今兒已經晚了,你快洗了歇著去。”
趙成材湊趣道:“既然孩子有孝心,就讓她做吧。來,樂兒,跟爹洗澡去,這一身的汗。”
章清亭又忙著給他和孩子們收拾,竟沒空說起別的。
一夜無話,等到天光大亮。
章清亭也不知是吃了女兒的孝心李子真有效果還是逐漸適應了,一早竟也能起來逛逛,精神還很不錯。
“昨晚也不知是哪裡的戰船跟咱們歇在一處了,今早看著他們浩浩蕩蕩地離開,挺威武的。”
“哦,那是南康國的。”趙成材頭也不抬地吃著妻子遞來的早飯,“昨晚我們在碼頭上遇到一位姓潘的男子,還拖著幾個孩子,據說就是隨行人員。”
章清亭微怔,“姓潘?”
“是啊。”趙順娘笑道:“我昨晚還聽他們家女孩兒說,她家爹爹是守邊關的,不過爺爺和大伯等人倒是在京里,一家子都是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