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說大家都用了早飯,可看著這些精緻的小點心,人人都還是很願意嘗一口的,當然,小謝夫人除外。

  看著張蜻蜓討好賣乖地在這兒大獻殷勤,一家人其樂融融,而自己的兒子卻得窩在屋裡,連個門也羞於出來,她的心內慪得火燒火燎的,偏還不能離開,因為盧月荷已經打發人去取帳簿來了。

  冷眼覷著小謝夫人的忿忿不平,張蜻蜓吃飽喝足地磕起了瓜子。待事情交接完畢,沒什麼事她就說要回去安胎,起身告辭了。

  年關將至,總是忙的。

  在這個時候脫身出來,其實她還當真鬆了口氣。小謝夫人不是要逞能麼?那就怨不得她做甩手掌柜了。正好空出來的時間,她還可以操心下娘家的事。

  林夫人帶著一家子在城外安頓下了,乍然離了華屋美廈,擠在那麼個小地方里,就算心態能放平和了,但許多習慣一時還改不過來。尤其平素都是使奴喚婢慣了的,喝口水都習慣了叫人。

  張蜻蜓考慮到他們那兒屋舍窄小,沒多派人過去,可後來章清雅又送了幾個丫頭僕婦過去,就顯得擁擠不堪了。但若是不要這些人,那就更不夠使喚了。再說這也是女兒們的一般心意,林夫人打發誰走了面上都不好看。

  倒是彩霞心細,跟過去送東西的時候,和那些丫頭小子們一聊,才知端底。暗暗跟張蜻蜓提了個醒,於是張蜻蜓便命那些丫頭小子們白天過來伺候,晚上家去睡覺,一下子省了林夫人好大的麻煩。

  幾個姐妹又把各家提前醃製好的魚肉雞鴨,風羊風兔,糕點小食等各色年節食品往這邊送了好些,怎麼著也就有個過年的樣子了。

  張蜻蜓還記得自己答應過小胖子,等他們從牢里出來了,就要帶他到街上去玩。年關將至,雖說有太子國喪,但還是阻擋不住老百姓們要歡渡新春的雀躍心情。

  臘月里不讓大肆慶祝,那大伙兒都把勁頭留在正月初一開禁了使。只是這提前的準備事宜還是少不了的,大街上是人頭攢動,購買各色年貨,尤其是煙花爆竹的人絡繹不絕。

  帶著幾個弟妹上街,張蜻蜓也是想讓他們出來熱鬧熱鬧。免得成天憋在一間小屋子裡,人都悶壞了。

  章泰富在幫著她忙烤豬生意走不開,但章清芳卻是給她生拉硬拽帶了出來。這孩子畢竟是從鄉下來的,淳樸懂事許多,就是給了錢她,也異常節儉,總想著跟家裡人買些實用討巧的小禮物,一文錢也不敢亂花。

  有她跟在身邊,不說章清瑩姐弟倆,就是章泰安也學得乖巧了許多。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啊,張蜻蜓說不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但她卻知道,有這個丫頭帶了好頭,其他弟妹也都學著懂事多了。

  胡吃海喝,亂買亂花的錢少了,兩個弟弟倒是都買了不少筆墨紙硯和絲史典籍。買前兩人還商量一下,你買這樣,我買那樣,到時大家品種就更豐富了。

  至於章清瑩,在章清芳的影響下買了些布匹絲線,兩人約好了回去之後,也可以在描花刺繡上相互探討探討。

  張蜻蜓也不阻攔,只笑眯眯地看著他們花光了手裡的錢,然後才道:“現在三姐送你們一人一套新年衣裳。走,自個兒選去!”

  前些時,他們鋪子裡給夥計們分了不少布票,全是京城最負盛名的綢緞莊吉祥齋的。之前過來談的時候,是綠枝和董少泉一起來的,那夥計一瞧見她就知道是大主顧來了,立即笑臉相迎,把人讓到裡間,拿出最時新最頂俏的貨色出來。

  章清芳瞧著那些五光十色的綢緞,眼都光了,連摸都不好意思摸。

  張蜻蜓鼓勵著她,“沒事,過去和四妹妹一起挑,選個自己喜歡的。”

  可是……章清芳猶豫了半天才怯怯地問:“可是奶奶都沒穿過這麼好的衣裳……”

  真是有孝心的好孩子,張蜻蜓呵呵笑了,讓綠枝數了幾張面額大的布票,當著她的面交給了章清瑩,“四妹,你回去後把這個交給母親,讓她帶家裡人都來買身新衣裳。只是阿芳,你可要記得,可千萬別跟爺爺奶奶說是我給的,這件事情就咱們三個知道,要保密,知道麼?”

  章清芳怔了怔,忽地點頭笑了,三姐姐是在幫著大娘討好爺爺奶奶呢,她一定會保密的!心裡踏實的小姑娘終於可以安心地選新衣裳了。

  晚上,林夫人收到章清瑩私下塞給她的布票時,心頭更是感慨。親生女兒如章清雅,所能做到的也不過如此了。

  胡姨娘今日見張蜻蜓帶一眾小的出去,回來時個個大包小包的,拿著些光鮮亮麗的新衣裳顯擺,心裡不覺又酸又妒。

  她當年會嫁給章致知無非是想麻雀變鳳凰,從此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可是現在章家敗落了,要起來還不知是什麼時候的事情,她還這麼年輕,想想章致知的年紀,就有些不情不願了。

  口裡一面贊著,一面又酸溜溜地說著風涼話,“還是大些的姑娘們打扮起來才好看,哪像咱們人老珠黃,想收拾也收拾不起來囉!我只盼著,芬兒快些長大,也好和姐姐們一樣能夠好好打扮一番。”

  這是抱怨沒給她和女兒做新衣裳麼?章有信聽著就直皺眉頭。

  林夫人手中有了東西,心中自然有了底氣,淡淡瞟了她一眼,“這幾個小的既然他們三姐已經置辦好了,那明兒咱們也去添一身新衣裳吧。過年,總是要圖個喜慶的。”

  胡姨娘聽說自己也有份了,這才喜滋滋地回房去了。心中盤算自己到時要怎樣怎樣的花色,又要怎樣怎樣的搭配。

  等她走了,章有信才瞅著老伴道:“你不是有話跟媳婦說麼?”

  章賀氏心領神會,讓林夫人隨他們進房,商議起胡姨娘之事。

  老人家雖在鄉下,但人情世故放之四海都是一樣的,胡姨娘他們老兩口從一打眼就不太看好。不是嫌棄她的出身,而是她也太年輕了。跟幾個大孫女差不多的年紀,虧章致知那麼一大把年紀了,也好意思討回來。

  想來人家也是見著自家兒子原是個當官的,所以願意跟著他。可現在家勢一敗,立馬就有些怪話不時冒出來了,聽著人就堵得慌。

  倒是林夫人,不管她待其他家人與妾室如何,畢竟是元配,是絕不會有貳心的。就是劉姨娘,也是本本分分過日子的人。

  所以,章有信就發話了,“芬兒是咱家的骨血,定是要留下的。等過了年,給她些錢,就把那女人打發了吧。若是將來老大問起,就說是我的主意。”

  林夫人心裡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只是章致知不在,她不好開這個口,現在既有二老作主,那她就好行事了。

  不過,她還有一事要跟二老商量,“今兒三姑奶奶送了好些布票回來,還很是不少。只不過媳婦想著,孩子們和您二老是該穿些光鮮亮麗的,但咱們就沒必要了。不如拿著這些票多添些布帛,往後咱們回鄉,也好分些給親戚們的不是?”

  這話說得老兩口非常愛聽,媳婦能有這個心,就是真的在替整個家,而不只是她自己的小家打算了。

  “那咱們也不必弄這麼好的,再金貴回了鄉下也沒幾個人識得,撿那差不多的就行了。再挑些紮實的好料子,往後回了鄉下,不說送給親戚們,就是你們自己也省了好大的費用。這些事情你比我們老兩口懂得多,就由你來作主了。”

  林夫人接著就問了下公婆大概需要給親戚們帶多少身衣料,像二叔家比較親近的,老兩口不好意思多提,她就大方的多估了些數,一番算計下來,該買東西,她心裡就有底了。心裡一時又念著張蜻蜓的好處,林夫人開始思忖,有什麼能幫幫這個庶女?

  可是,張蜻蜓的煩惱,卻不是這麼容易能夠解決的。

  第314章哄媳婦是很要緊的事情

  按著一般的風俗,女孩兒若是定了親就基本不怎麼出門了,既是為了避嫌,也是讓待嫁的女孩兒好好地在家中修身養性。

  可是大年二十八,祝心辰卻約了未來的嫂子謝素馨,一同到潘府來看望張蜻蜓。

  “你們千萬別勸,越勸我越堵得慌!”一照面,張蜻蜓就有言在先,作了聲明。

  爾後盯著她倆嘿嘿地笑,“你們兩個可以啊,不聲不響地就都解決了。可這親事成了,怎麼也不給我這媒人送份大禮的?可千萬別想過河拆橋!要不是你倆跟我去了趟邊關,能這麼容易都找著如意郎君?”

  祝心辰和蔣孝才的婚事自不必說,只回到京城之後,祝心遠也跟姑姑提了,想同謝府的千金求親。雖還沒有正式放定,但兩邊都透了個口風,算是基本通過了。

  張蜻蜓這話一出口,說得二女耳根子都有些微紅。其實她說得不錯,若非是跟她出了趟遠門,怎麼可能結下這兩樁親事?

  只祝心辰仍頗有些忿忿地道:“哪有什麼如意不如意的?此事我壓根都不知情,誰知就給說定了?”




章節目錄